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

第22部分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第22部分

小说: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可能,请您助一臂之力。我已经听说您不少的事情。镇伏洛阳官栈的妖异,还有替玉莲姑娘驱除饿虫等——”
  “您也耳闻那些事了吗?”空海并无难为情之状,而是浮现开朗的笑容。
  “所指何事呢?”张彦高问安祭司。
  “这些由我来叙述。”马哈缅都抢先说道。
  马哈缅都对空海这人相当中意,热心地把事情向众人叙述一遍。
  听完马哈缅都的话,张彦高看空海的眼神,明显有了变化。
  “空海和尚。我也在此恳求您。请您务必助徐文强一臂之力。”
  “我明白了。不过,也不知是否能够帮得上忙?总之,先到徐文强那出问题的棉花田走一趟吧——”
  “当然。”
  “我可以安排时间,只是徐文强方面是否方便——”
  “这不成问题。明日,我派人过去,让他传话给徐文强。我想不必等多久,立刻会有回音——”
  空海一边对张彦高颔首,一边望向逸势。
  “逸势啊!你打算如何呢?”
  逸势被空海突然一问,“喔,喔——”支吾了一会儿,再点头低声道:“去!”
  第十章 妙适菩萨
  夜晚。
  空海和橘逸势,一起到安萨宝家那日的夜晚——
  逸势和大猴都聚集在空海的房内。板床上铺着空海从西市买回来的波斯地毯。三人各自随意地盘坐在地毯上。
  空海坐在靠窗书桌的一旁,右肘搁在书桌上。逸势坐在空海的斜左边,大猴则背门而坐。
  大猴的庞大身体,让空海的房内顿时显得狭窄。虽然大猴以红布将长发扎在脑后,扎不到的部分依旧蓬乱。
  房内一隅点着灯,红色火焰摇晃着。油灯的燃烧味,隐约飘浮在房内空气之中。
  “那么——”空海环视着逸势和大猴,表情有如孩童在期待某种好玩的事情,而望向大猴说:“托你的事,办得如何了呢?”
  “颇有斩获。”大猴说道。
  “有何斩获?”空海问道。
  大猴正要开口时,逸势抢先问道:
  “喂!空海,你现在所说的是何事呢?”
  “日间去找马哈缅都的路上,不是向你提过吗?”
  “是委托大猴去调查的那事吗?”
  “就是那事。”空海说毕,又望向大猴。
  “从何处说起好呢——”大猴以粗肥的手指,抓得头皮咯吱咯吱响。
  “都可以。对了,你知道刘云樵人在何处吗?”
  “知道。”
  “唔——”空海伸长身子。
  “刘云樵寄宿在太平坊吕家祥家中。”
  “吕家祥?”
  “是刘云樵的同僚。我找到刘云樵家的佣人,向他打听出来的。不过,听说刘云樵已经是半疯狂状态。”
  “嗯。”
  “那只妖猫,预言刘云樵短期内会死去。”
  “短期内?”
  “一个月后会死亡。”
  “何时的事?”
  “二月十五日。因此,刘云樵也认为三月——也就是这个月十五日自己就要死了。”
  “今日是初五,如此说来还有十日左右。”
  “我还听说一件有趣的事——”
  “何事?”
  “听说青龙寺方面,要再派人去探视刘云樵。”
  “何时前往?”
  “说是近日内,确实的日子——”
  “嗯。”空海伸出搁在书桌上的右手食指敲打着桌面。
  “高人即将现身啰!”空海说道。
  空海的脸上,浮出乐不可支的微笑。
  “接着,就是丽香——”
  “雅风楼的丽香吗?”
  “是。”
  “丽香姑娘,现在好像在平康坊。”
  “是吗?”
  “我是偶然得知这事的。有个雅风楼熟客,刚好要到雅风楼去寻找丽香姑娘的某位恩客。”
  “嗯。”
  “然后,今日那人又带了好几个人一起来。悄悄向雅风楼的人打听,据说,其中一人前几天偶然在外头见到一个很像丽香姑娘的人。”大猴不知不觉愈说愈大声。
  “结果呢?大猴。”逸势问道。
  “听说好像是在道士还是方士的家门口,碰到了丽香姑娘,还来不及叫她时,她就躲进那屋子去了。”
  “好像?”
  “坦白说,是牡丹帮我向客人打听来的。牡丹的客人,是丽香姑娘以前的恩客,所以才能够打听得到。”
  “那道士或方士的名号呢?”
  “这就不清楚了。因为房子外头挂了一个‘观运势’的市招,那人才会如此联想。”
  “原来如此——”逸势点头。
  “知道那屋子在何处吗?”空海问道。
  “知道。已经详细问过——”
  “有关刘云樵的家谱,及丽香的出身调查出来了吗——”
  “这些倒没什么进展——”大猴露出傻呼呼的笑容,又抓起头来。
  “大概也是如此。今日有这些进展,相当不错。”空海说道。
  “不过,空海先生。”换了一种口气,大猴叫道。“您知道吗?您每天用手去抚弄的那牡丹花枝——”
  “嗯。”
  “枝头上结了一个花苞,已经鼓起来了。”
  “是吗——”
  “空海先生,您到底在那枝头上做了什么呢?”
  “没什么。我只是一直希望,那枝头上会开出西明寺最艳丽的牡丹花而已。”
  空海说到这里,外头有人来的动静。
  “喂!空海——”
  门外有人呼叫空海。是志明的声音。
  “是。”空海扬声答道。
  “可以进来吗?”此次是谈胜的声音。
  “请进。”空海回道。
  门一打开,立刻看到志明。谈胜则站在一旁。谈胜右手持着盘灯。盘灯上燃烧着小小火焰。
  “有何贵事吗?”空海说。
  “有时间吗?空海。”谈胜问。
  “时间?”
  “寺里来了一位客人,想请您和他见一面。”
  “客人名叫?”
  “叫凤鸣,是我们熟识的一位僧人。”
  “僧人凤鸣?!”
  “青龙寺的凤鸣——”谈胜说道。
  “你不是想到青龙寺吗?”原本默默不语的志明插嘴。
  空海沉默一下后,立刻低头说道:
  “那么,请多关照。”
  “提到你的事,凤鸣很感兴趣。想和你见一面,我们才会跑来叫你。”
  说到这里,空海已经站了起来。
  “逸势和大猴,也可以一起去吗?”
  “当然。”志明答道。
  “今晚的谈话就此告一段落,大家一起去吧!”
  “是。”大猴慢条斯理地站起来。
  “那么,走吧!”逸势迟一步站起来。
  三人跟着志明和谈胜,一起要去见凤鸣。
  手拿盘灯的谈胜走在最前头,依序是志明、空海、逸势、大猴,走在长廊里,左弯右拐不知绕了几回。
  昏暗的长廊,好似没有止尽一般。
  走在前头的谈胜,停在一个小门前面。
  “凤鸣,空海带来了。”谈胜说道。
  推开门,谈胜走进房内。志明、空海、逸势、大猴也依序进入。
  房间大小,和空海的差不多。一样是木板床。除了里头有一个窗子,可以说什么都没有。连书桌、寝具都没有。
  看样子,这是专为类似空海这般的外宿客人所准备的屋子。由于目前无人使用,有时会把访客带到这屋子。
  房内一隅,放着一座铁制盘灯。红色的火焰正摇晃着。
  昏暗的灯光下,一名僧人独坐在木床之上。
  结跏趺座——
  年龄比空海大,约莫三十五、六岁。
  空海屏气看着那僧人——凤鸣。逸势立刻和空海一样察觉到了。
  “空、空海——”声音嘶哑地叫道。
  空海无言对逸势颔首。
  那僧人——凤鸣的身体,浮在离木板床约五寸的空中。
  “凤鸣——”
  志明一出声,凤鸣的身体利落地落在板床上,成为普通的结跏趺坐姿。
  凤鸣睁开眼睑。露出湿润而乌黑的瞳孔。那眼睛盯住空海。
  “在下空海。”空海报出自己的名字后,又说道:
  “从倭国来唐的留学僧,目前寄宿西明寺。”
  逸势和大猴顺着空海的话也开口报名:
  “在下橘逸势。”
  “大家都叫我大猴。”
  “在下凤鸣。”那僧人说。
  “听说是从青龙寺来的。”
  空海此话一出,凤鸣先是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我今日确实是从青龙寺而来,不过正确说来,却有些不一样。”凤鸣说道。
  “这话怎么说?”空海问。
  “其实我和你一样。”
  “……”
  “我也是以留学僧的身份来此学习密宗。”
  “从何处而来呢?”空海问道。
  凤鸣注视一下空海后说道:“西藏——”
  延历二十三(公元八○四)年十二月,以藤原葛野麻吕为首的日本国遣唐使,抵达唐都长安。
  前文业已叙述,那年十二月抵达长安的外国使节,不仅日本国而已。还有另外两个使节团,也抵达长安。
  《旧唐书》记载着:
  十二月,吐蕃、南诏与日本国,并遣使朝贡。
  所谓“吐蕃”,即是西藏;所谓“南诏”,即是云南地方的新兴政权,其语言属于藏缅语系。
  空海业已知道吐蕃使节也和自己同时抵达长安。
  吐蕃王朝,是大约在七世纪前半时,由赞普松赞甘布(Sron…btsan sgampo,569~650)建立。那是空海入唐前约二百年的事。
  吐蕃王朝,并吞屡遭隋、唐攻打,几近灭亡的吐谷浑,七世纪后半势力远达东西通商道路——今日称之“丝路”的东端和南边。安禄山之乱后,对大唐帝国形成威胁。
  空海入唐时——吐蕃,是东洋岛国的倭国所无法比拟的。
  空海面前端坐的凤鸣,就是从吐蕃而来。
  “去年十二月,吐蕃亦遣使来长安,你是那时抵达的吗?”空海问道。
  “不,我是在六年前,为学密而来的。”凤鸣说。
  他的脸型,和空海等倭国人类似,只是肤色略黑。他的体格,有如铁打般健壮。
  “凤鸣可是青龙寺的秀才喔!”站在空海一旁的谈胜说道。
  “听说凤鸣迟早会被传授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密经。”志明接着谈胜的话说道。
  “喔——”空海发出钦佩的赞叹声。
  流传到大唐的密教——纯密,有两个流派。一般都认为是金刚界、胎藏界这两个体系。
  最简略的说法——讲解精神原理的金刚顶经系的密教为金刚界,讲解物理原理的大日经系的密教为胎藏界。
  金刚界密教,是由名为“金刚智”的天竺僧传来。天竺僧——即印度僧。胎藏界密教,则是由名为“善无畏”的天竺僧传来。
  在天竺国里,两部密教各自发展,惠果则集其大成于一身。这是两部密教体系,首次在大唐合而为一。
  若能够得到惠果传授这两部体系,可以说是站在密教的顶点。
  “听说凤鸣迟早会被传授金刚界、胎藏界两部密经。”
  若是志明这话属真,这个凤鸣必定深藏着比谈胜所说更甚几倍的才华。
  “这真是了不起啊!”空海坦率地发出赞叹之声。
  没人招呼他坐,他当场就坐了下来。自然而然就与凤鸣相对而坐。
  “空海,我经常听志明和谈胜谈起你的事。”凤鸣以炯炯有神的湿润眸子盯着空海说道。“不管是书法还是文章,都让人不敢相信是出自异国人。志明还说如你这般的笔力,屈指算来,这长安城也找不出五人——”
  “没有的事。前些日子,我在某处拜读一位无名氏所写的几行起首诗句,真是精彩啊!连无名氏都能写出这种诗来,真不愧是长安城。让我再次感到惊讶——”空海说道。“我来到西明寺时,同样从倭国前来,在此蒙受照顾的永忠,拿了一位名为白乐天的诗句给我看,我对那诗也感到十分钦佩。一问才知道,白乐天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官吏。”
  “请不必谦虚。你的字和文章,方才已经拜读过了,我也深感佩服。确实有独特的见解。”
  从凤鸣的口吻听来,并非场面上的应酬话。而是就自己所认为的,真实表达出来。
  就像看到庭院有石头,就说“那里有石头”般的感觉。
  “听说佛教也传到吐蕃,在吐蕃称佛教好像是‘却’吧?”空海问道。
  “是的。”
  “所谓‘却’,以佛教的用语指的就是‘法’。”
  “正是。”
  “不知你到过凯依拉沙(Kailasa temple)吗?”
  空海一问,凤鸣的嘴角立刻浮起一个小小的微笑。
  “这等于在问我是否为梵教徒,对不对?”
  “正是。”
  “我很讶异你竟然连梵教的圣地凯依拉沙都知道。在我们那里,凯依拉沙被称为冈仁波齐峰(Kangrinboge Feng)。正如你所言,我的确到过凯依拉沙。因为我父亲是梵教徒,我也曾是梵教徒。其实,在吐蕃的佛教徒,有许多原本就是梵教徒,或者两者同时信仰。”凤鸣说道。
  梵教——为佛教尚未传入吐蕃前,人们所信仰的宗教。据说其根源与胡(伊朗)的宗教有所关联。
  祭拜生命之神——拉(bla),成为穆(dmu)部族的宗教起源,梵教发达后,以梵教为基础,中国和印度传来的佛教,在和梵教融合的过程中,渐渐发展成被称为“喇嘛教”的西藏密宗,这是后话。
  “不过——”凤鸣又对空海说道。“你不是为学密宗才来长安的吗?”
  “正是。”空海答道。
  “既是如此,为何不尽速到青龙寺呢?”
  “因为要去青龙寺前,还有很多要做的事。”
  此时,自然成为只有空海和凤鸣的对话。
  “譬如何事呢?”
  “梵语。”空海说道。
  “原来如此。”
  空海一回答梵语,凤鸣好像立刻明白其意。
  “其实,若是梵语,在青龙寺也能学到。”
  “我还有其他想学的事。”
  “何事呢?”
  “譬如:毛笔的制作方法。还有纸的滤法、河水拦堵法。又譬如:如何在深河架桥的方法,还有唐都的典章制度。”
  “原来如此。”
  “对我而言,包括这些事在内的一切都是‘密’。”
  “对你而言,那些就是所谓的‘密一乘’。”
  “是的。”空海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