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血淬中华 >

第102部分

血淬中华-第102部分

小说: 血淬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里已经物是人非,厚重的大门上写着“大日本皇军台湾南进军总指挥部”的字样,左右两侧各站着两个身着深灰色陆军军服、手持村田式步枪的日本士兵。陆军中将、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就住在大院二进的正厅。胜利占领新竹,让亲王有了一个不错的好心情,他手持毛笔,饱蘸浓墨,正伏在案几上,专心致志地在宣纸上临摹着天皇陛下的一首诗歌,嘴里还在念念有词。这时,侍卫长进来报告:“亲王殿下,山根信成旅团长求见。”
  正在一心一意欣赏着自己书法作品的北白川宫能久,头也没有抬,随口答道:“请他进来吧!”
  军服笔挺的山根信成少将昂首走进厅堂,看到亲王殿下仍在饶有兴趣地挥毫泼墨,不敢打搅,只得站在一旁作出十分欣赏的样子。亲王手执墨笔、摇头晃脑地吟诵着:“我勇猛之士兵兮,踏着彼我之尸体,奋勇前进兮……守敌为锐利炮火打乱,夺取炮台兮毫不费力,凯歌兮三唱,凯歌兮三唱!”
  少将击掌叫好:“好,太好了!”说不清是赞美天皇诗写得好,还是称赞亲王字写的好;更听不出这声赞美是发自心底,还是阿谀奉承。不过,正是这声称赞,把亲王的注意力从宣纸上拉回到现实中:“啊,是山根君,请坐,请坐!”
  当二人坐定后,亲王不急不徐地问道:“山根君,这么早来访,可是有什么紧急军情?”
  刚刚坐稳了的山根信成少将立即站了起来,双脚根一碰,“啪”的来个立正:“是,亲王殿下。刚刚接到的报告,由近卫骑兵大队长涩谷在明中佐护送的运输纵队,于昨日在头亭溪村遭到支那军的伏击。骑兵大队损失惨重,所运的粮草也损失近八成。”
  少将停顿了一下,见亲王似是没有什么反应,接着说道:“殿下,本来我们把补齐给养,发动‘头份’作战行动的希望全寄托在涩谷在明的这批物资上面,如此一来,补给落空,不但‘头份’作战不能如期发动,我军还将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危险境地。”
  北白川宫能久缓缓地点点头,再次发问道:“派出收集粮食的部队有什么消息?”
  山根信成摇了摇头:“殿下,非常不理想。台湾刁民太可恶了,就和新竹城一样,我军所到之处,当地土人逃了个精光,连一点可用之物都没有留下,筹粮困难很大啊!”
  双方都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北白川宫能久说道:“立即给桦山总督发电,‘缺粮少弹,十万火急’;另外通知各部队,所需粮草的一半,由各部队自行筹措,直到后方粮食运到为止!”
  第二部怒海潮生第四十六章仲秋闹台北
  1895年的秋天,对于在台湾的日本人来说,台北府可以说是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
  枫叶正红,秋风送爽。宝成门(西门)一带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城门楼子上插着太阳旗,一丈八尺宽的西门街上,来往行人多是西服革履的总督府日籍官员、身着陆、海军服的帝国军人、束着发髻的倭国浪人以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日本歌妓,让人恍惚以为是到了下关或是大阪。
  位于西门街北侧的台湾布政使司衙门早已经更换了招牌,取而代之的是“大日本国台湾总督府”,四名荷枪实弹的日本士兵分立于朱红色的大门两侧,偶尔也有在台北经商的当地人从门前经过,也是目不斜视,来去匆匆。当然,也有堂而皇之到总督府拜访的中国人,只是到了大门前,也变得低三下四起来,又是打躬,又是作揖,末了还得让鬼子哨兵摘下瓜皮帽,按着脑袋三鞠躬,才算完成了礼节。
  鉴于台北在政治、经济、战略上的重要性,侵台日军在这里驻有大量的军队。除了台湾总督府和台湾军务司令部之外,近卫师团司令部、第二师团司令部、民政局、陆军局、海军局等日寇军政首脑机关都驻在台北城里。随着这么多鬼子涌入这个城市,在西门街、北门街、府直街一带,日本料理屋、寿司面馆、东洋武道馆、歌舞伎馆应运而生,使得刚刚经历了战火的台北增添了几分畸形的繁华。
  唐景崧弃台内渡后,台北艋甲人李秉钧、吴联元、陈舜臣,大稻埕的李春生、白龙发、向其祥、吴文秀以及鹿港杂货商人辜显荣等人联名恭请日军进兵台北。美国《纽约先驱报》记者达菲德逊、英国商人汤姆逊、德国商人奥利及台北电信局洋员汉森亦自称代表台北外侨请日军从速入城。驻守台北龟仑岭的清军总兵徐清胜则率所部五营叛国投敌,奴颜婢膝地表示要“听命行之”,被任命为台湾地区第一个伪警察署支厅长,他的这支汉奸队伍经过筛选,也成为台湾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批警察。不过警察署的真正权力并不在徐清胜手里,而是掌握在日本顾问、民政局长官水野遵的心腹小野太郎手中。
  别看苏力、江国辉的义军在北部各地骚扰袭击,把小鬼子折腾得够呛,可是基隆和台北府他们还没有光顾过,主要也是顾忌驻守两地的鬼子人多势众,这样一来,基隆和台北就成了侵略者的避风港和天堂。
  台北的市面逐渐恢复后,来不及逃走的市民迫于生计,重操战前的旧业。因此,那些推着独轮车叫卖炒米粉、油豆腐、麻糬的小贩又出现在街头;经营凉面、烧麦、蒸肉圆和鸭血粉丝汤的小吃摊、小饭铺也纷纷开张。不过,这些店铺大都在距离台湾总督府较远、相对冷清、偏僻的南门街和小南门街上。
  天近晌午,台北府北城外的大稻埕一带仍然热闹异常。这里是台北府最繁华最富庶所在。建昌街、六馆街和千秋街上小洋楼林立栉比,美国、德国、荷兰等六个国家的领事馆,台湾省电报学堂、西学堂、番学堂都在这一带;欧美商人开设的洋行以及闽、粤、台、浙富商开设的茶馆、樟脑馆随处可见。几年前刘铭传引进的客运马车、人力车在大街上穿行往来,车上坐的不是西洋鬼子、东洋鬼子,就是在当地有头有脸的富商士绅。在这熙熙攘攘之中,三辆马车和三个骑马人停靠在大稻埕建昌街的建昌贸易公司门前,一行八人有的勒住马车、有的甩镫下马,拴好牲口,进了这所两层的小楼房。
  没有两袋烟的功夫,有六人出来,跨上马匹,赶上马车,沿着淡水河畔,直奔位于西南方向的台北府承恩门(北门)。
  马车沿着通往北门的官道急驶而来,车轮滚滚,带起一溜烟尘。领头的那个车把式把那带着红缨的鞭子甩得“啪啪”脆响,一看就是个有经验的老把式。三辆马车后面还跟着三个骑马的汉子,为首的那个身着深蓝色带暗花府绸长袍,外罩黑缎子小坎肩,鼻梁子上面架着一副水晶墨镜,高鼻准下一摸溜黑的小胡须,虽然三十来岁的模样,却是一副大老板的派头;跟在后面的两个人则是一式的黑衣黑裤短打扮,头戴巴拿马式草帽,显得干练利落,一看就知道是老板的跟班保镖。
  高耸的北城门楼上,太阳旗在秋阳下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包着铁合叶、钉着一排排钹头大钉的承恩门大开着。四个身穿黄皮的伪警察和两个小鬼子正站在外郭瓮门前检查过往行人。
  马车离城门越来越近,过了接官亭,外郭瓮门上“岩疆锁钥”四个大字已经清晰可见。不等伪警察出面制止,随着车把式“咦欤”一声吆喝,三辆马车嘎然而止,停在了距离城门四、五丈开外的地方。两个黑衣打扮人中那个岁数稍大者越过马车后,腾身下马,摘下小帽冲着两个鬼子恭恭敬敬的来了个三鞠躬,然后冲着为首的伪警察一点头:“是陈警长啊,您辛苦?”说着递过一张总督府签署的基隆至台北的经商通行证。
  那个精瘦的麻脸汉奸一愣:是谁呀?怎么会认识我?
  其实,黑衣人不知道这个麻子姓陈,只是听一个匪兵这么称呼他,这才来一个借菜下碟,套了一回“近乎”。看了麻子一脸的疑惑,他自然明白麻脸汉奸心中在想什么,“嘿嘿”一笑:“怎么?陈警长不认识我了?”麻脸陈警长下意识地摇摇头。可是,他的脑子里正在拼命地搜索着,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黑衣人呢?
  黑衣人“呵呵”地笑着,扬声说道:“陈警长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认识兄弟,您总该认识我们李春生李老爷吧?”这个李春生是大稻埕士绅兼富商,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台北、基隆的外国商人很有交情。自从迎进日军入城,深得水野遵“器重”,鬼子成立保良局,他担任了局长,台北城里还真是没有人不知道李春生李局长。黑衣人说着,指了指马车后面那个穿蓝色长袍的骑马人,介绍道:“看了吗,那可是李老爷的堂弟,李四爷啊!”
  麻子脸陈警长“啊啊”地点着头,也不知道是承认“贵人多忘事”啊,还是表示认识李老爷?黑衣人回首打了个招呼,几个车把式抱着一堆吃的东西走了过来,黑衣人把几瓶埔里绍兴酒、薰猪肉、红烧鹅、香汤猪脚塞到伪警和鬼子怀里,连声说道:“就要过八月节(中秋)了,这是李四爷的一点小意思。”
  麻子脸知道李家是大稻埕一带的富户,李春生在台北又是响当当的人物。人家既有通行证,这个李四爷出手又大方,自己为什么要放着河水不洗船呢?另外,直到现在自己还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认识的人家,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麻子脸这么思忖着,突然间恍然大悟,有些抱歉地说道:“大哥,您看我这记性,上次兄弟跟我们厅长徐大人去总督府参加保良局壮丁团成立大会,你老兄跟着李局长也参加了嘛!”他搜肠刮肚,也只想起这么一个事由儿。
  黑衣人眉开眼笑地说道:“看,看,我说的嘛,这才多少日子,陈警长怎么会不认识兄弟了呢?”
  让黑衣人就坡牵驴这么一说,麻子脸仿佛觉得真的是这么一回事。转过身陪着笑脸对小鬼子低声说了几句,鬼子兵扬了扬手中的烧鹅,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道:“良民大大的,开路开路的!”
  黑衣人对麻子脸一抱拳:“改天兄弟请陈警长和弟兄们喝两盅!”说话间,三辆马车鱼贯通过了北城门。
  这一行三辆车、六个人进了城,看到后面没有人跟踪,就直奔小南门街兴昌客栈,机灵的小伙计看到来了客人,打开大门,大声吆喝着把车马、众人让了进来,老板闻声也迎了出来,连连抱拳作揖表示欢迎。黑衣人问道:“掌柜的,有既清静又干净的房间吗?”
  “有,有,诸位请跟我来。”老板连声答应着,把一行人领进了后院。关上院门,老板抓着黑衣人和为首的那个车把式急切地说道:“江大哥,蔡三哥,你们怎么亲自出马了?”
  黑衣人没有回答他的问话,指着被称为李四爷的几个人说道:“老杨哥!来,我给你介绍几位客人。”
  那个李四爷“呵呵”一笑:“怎么,江大哥还把我们当作客人?”
  江大哥也笑了起来:“远道是客嘛!”然后向老杨介绍道:“这位就是志愿军飞豹突击队队长李策。”
  老杨惊喜地说道:“是李队长啊,久仰,久仰!早就听江大哥说志愿军能征善战,有了你们,小鬼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听了老杨这番热切诚恳的话语,李策等四人突然觉得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几分。
  这个兴昌客栈是江国辉义军在台北的情报站,开业也没有多少日子。江国辉从北埔游击训练班回来后,邢亮讲的那些游击战课程深深地印在他脑海里。前些日子,台湾总督桦山资纪为了显示台北的太平稳定,鼓励商人经商,准许歇业的店铺复业。江国辉利用这个机会,托人找到原兴昌客栈的老板商量把客栈盘过来,恰巧,这个老板因为兵荒马乱,买卖难做,也无心再经营下去,买卖双方一拍即合。兴昌客栈选择吉日开张迎客,这个情报站就算成立起来。这个老杨名叫杨势,北投人,先前与苏力一起开工厂,经营樟脑制造和销售,后来刘铭传修铁路,他又在台北车站票房上谋了个差事。他为人热情、仗义,处事稳健、灵活,在台北城里城外人头子熟,朋友也多。
  听说飞豹突击队要在台北府干小鬼子一家伙,老杨着实兴奋了一阵子。当下,老杨把他了解到的城里各处鬼子的基本情况、作息时间、生活习惯、来往行踪一一介绍了一遍。第二天,江国辉、蔡三哥(蔡伯,淡水人,义军头领)、老杨他们又陪着李策他们上街,把台北的各条街道遛了个够,尤其是西门街、北门街、府前、府后街一带更是看了个仔仔细细。
  李策本来是想要闹就闹个大大的,在总督府干他一下子,如果能把桦山资纪这个老鬼子炸死,那是最好不过了。可是经过仔细观察,李策发现鬼子对城内治安极为重视,尤其是总督府等军政首脑机关,更是戒备森严,一般人根本就别想靠到跟前。一班长王大生插嘴说道:“我就不信咱们飞豹突击队就进不了总督府?”
  李策点点头:“大生说得不错,总督府这个小衙门还挡不住咱们爷们儿,可是进去以后万一闹腾起来,要想在鬼子的老窝里全身而退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出发前总指挥是怎样对我们讲的?我们这次进台北的主要目的还是配合大部队反扫荡,粉碎鬼子对新竹的进攻。我们应该学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既要把鬼子折腾得死去活来,还要毫发无伤地安全离开台北。这就要求我们要巧妙安排,灵活多变,绝不能为逞英雄蛮干。”
  听了李策的话,江国辉在一旁插嘴道:“是呀!由于咱们连续几次劫了鬼子的运粮队,最近几天,桦山资纪频频从各地抽调兵力对台北至新竹的粮道进行扫荡。只要我们在台北闹它一家伙,看他还能耀武扬威、安安心心的去扫荡。再说,如今的台北城看似人来人往,一派平和的景象,实则外松内紧,暗藏杀机。事情闹起来后,一旦我们未能及时出城,恐怕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看咱们大家还是应该根据老杨提供的情况多动点儿脑子……”
  民政局长官水野遵是个有野心的家伙。本来日本在台湾准备实行以民政局为主导的行政制度,谁知道台湾军民抵抗的激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