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血淬中华 >

第70部分

血淬中华-第70部分

小说: 血淬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京城作为留都,不但设有户部、礼部、刑部等各部、司衙门,就是城门启闭也与北京城毫无二致。每日酉时初,八个城门准时关闭,防卫极严,无论进城还是出城,除非插翅,不然就毫无办法。当然,官方有事命令开城门则属例外。
  这盛京城内,又以小西关和大北关最为繁盛。小西关为从山海关进入盛京的必经之路,大北关则是通往开原、铁岭及北边的要道,故来往旅者甚众。北关一带还是长安寺、天后宫、闽江会馆的所在,游人、香客、商人、士子络绎不绝,一些店铺、客栈、饭馆也应运而生。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营口开埠以来,此地日趋繁华,那些在街边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更是多得数不清。
  在“明月轩照相馆”附近的众多货摊中,近几天又多出了一个卖野药的摊子,和一个卖杂货的小贩。二人俱是三十以里的年纪,那卖野药的白净面皮,眉目清秀,大概是年纪太轻的缘故,尽管他吆喝着:“卖药啊,卖药!祖传秘方啊,治咳嗽、治腰痛、活血生肌,药到病除!”也只是偶尔有人站住脚看一看,花钱买药的人少之又少。那个卖杂货的看起来五大三粗的,两眼却很有神,他的货摊虽总有人光顾,但在问过价钱以后,却很少有成交的。尽管有些奇怪,但也没有人留意这有些怪异的现象。而他们也和这市面上所有的摊贩一样早出晚归,除了经营买卖有些异常,倒也不显山不显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和怀疑。
  别看这地方白天喧嚣异常,但只要天一擦黑,店铺打烊,商贩收摊,就像放飞的鸽子回了巢一般,街面上立刻就冷清下来。尤其在长安寺的晚钟响过之后,连寺内的经声佛号也停了下来。夜色沉沉,万籁俱寂。
  三更的“梆子”刚刚敲过,正是更深人静之时。大北关附近的北顺客栈院墙下突然出现了一溜身穿夜行服的身影。他们隐蔽在房檐下的阴影里,无声无息的快速行进着。突然,为首一人伏下身子,向后一摆手,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紧紧地贴靠在墙壁上。只见横街上,一队巡逻兵,擎着“北城城防卫协领”字样的灯笼,正由东向西列队而过。待巡逻兵勇走远,这群“幽灵”才再次移动前进。
  长安寺附近的道路两旁树木浓密,枝叶遮天,虽然便于夜行人施展手脚,却也幽暗得愈发阴森可怖,寂然得让人难以承受。从外面看,此刻的“明月轩照相馆”黑灯瞎火,听不到一点儿声息。走在这队夜行人前面的此次行动的正副队长李策和郭天浩,就是白天在街上摆摊卖野药和杂货的小白脸和壮大汉,他们在“明月轩”盘桓数日,早已将附近的地形摸得一清二楚。见此光景,他们带领众人绕到照相馆后面,在经过一番侦察,并制住了两个巡更人员之后,一行人身轻如燕,依次从后院越墙而入。
  虽然这里是“冯华特别行动本部”的老巢,但防卫却并不严密。一来清政府的反间谍工作历来做的极差,既没有专设的部门,又没有专职人员,即使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工作效率也是极低,以致日谍在华的活动毫无顾忌,日益猖狂。况且“冯华特别行动本部”在盛京城也是“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做生意,它的主要活动都在盛京城之外的义勇军分布区。按照常理,不大会有人怀疑到“明月轩照相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本来“明月轩”还养了只大狼狗“看家护院”,但因其过于凶恶,引起了周围邻里的非议,本街的里正还为此事登门交涉。祁虎吉不愿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议论的中心,也没有太过坚持,不声不响地移走了这条恶犬,到为义勇军的此次行动开了方便之门。
  院内一片黑暗,只有西屋尚有光亮。按照分工,各小组分头堵住了几个房门,黄德贵、李策等人则奔向亮着灯光的房间。贴近窗棂,可以听出屋内有两人正在说话,声音虽不大,却也隐隐约约能够听出是两个男人。
  只听到屋内一个沙哑嗓音的男子正在叽噜咕噜地说着什么,虽然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但是却也能够分辨出他说的并不是中国话。黄德贵和李策互相看着对方,证实地点点头:是小鬼子!只见黄德贵一声令下,几间屋子的房门同时被撞开。
  在西屋里彻夜密谈的正是“冯华特别行动本部”的负责人泷川具(祁虎吉)与他的得力助手猪田正吉(东宝来)。他们刚刚得到消息:日本右翼团体“黑龙会”已派人秘密来华,并谋划了一个在天津刺杀冯华的“黑刀神”行动。黄德贵来到窗下时,他们二人正在商量该如何处理此事。
  猪田正吉主张既然他们的任务也是刺杀冯华,不如与“黑龙会”联手行动,这样把握也大些。而且假“黑龙会”之手除掉冯华,也可以让国内那些谨小慎微的胆小鬼政客抓不到把柄。只要我们装聋作哑,推说是民间个人行为,国际舆论又能奈何几分?马关刺李事件的最后结局,清国皇帝还不是照样同意赔款割地;而泷川具则有些担心黑龙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可能会将他们已经安排好的刺杀计划打乱,坏了正事。
  正当两个人反复探讨这件事的可行性之时,窗外极其轻微的一点儿声响打断了泷川具滔滔不绝的话语。他刚警觉地站起身来,房门突然被一股极大的力量撞开,在这极短暂的时间里,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泷川具马上作出了反应。只见他迅速地往后撤退了一大步,并从怀里摸出了手枪。他的动作快,但作为特种大队有数高手之一的李策动作更快,没有等他的枪举起来,李策已经纵身掠起,如同一只跳涧的猛虎,举枪向他右臂击去。泷川具只好再次后退,并用手中握着的短枪作为冷兵器格拒对方点过来的枪管。
  其实,如果不是怕开枪会惊动四周的居民及巡逻的官兵,以李策的身手和枪法,泷川具在掏枪之时恐怕就已经死在李策的枪口之下了,哪里还会有反抗的机会?大概是双方枪管的的材质不同,加之李策力大势沉的扑击,双方手中的枪械刚一接触,只听“咔嚓”一声,泷川具的枪管居然折断。泷川具大吃一惊,一边后退,一边将手中的半截枪柄向着李策的面门掷去。侧身闪过枪柄,李策顺势一个箭步挪向泷川具的左侧,再次展开了攻势。
  面对着突然而来的情况和不利的形式,泷川具忙中不乱,采用他拿手的东洋技击合手道,手足并用,直击李策正面,企图后发制人。泷川具的技击术还是相当不错的,只见他左挪右晃,忽上忽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济,令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不过,他的攻击的速度虽快,却一点儿也没讨不到便宜,他的对手李策不但本身就是精通中国武术的高手,而且在加入特种大队之后又把现代特种兵惯用的散打、擒拿与格斗糅合在了自己的功夫之中,那飘忽怪异却又异常实用的招式,总能在泷川具拳脚即将攻到之时,堪堪躲过他的攻击。而李策的进攻招式却是每次都从他意想不到的方向攻入,让他难以招架,疲于应付。
  相对而言,猪田正吉的反应就慢多了。他的手还没有摸到枪,黄德贵和另一名特种大队的战士已经扑到了近前,猪田防卫不及,只好抄起木椅低档。与接受过生死考验的黄德贵和特种大队战士相比,猪田正吉的灵活程度与实战技能就差了许多,木椅刚抬起来,就被黄德贵顺手带到了一边。面对着气势汹汹从正面攻过来的两个人,猪田急忙后退,但还是慢了半拍,被那个特种大队战士一脚踹翻在地。不待他有所反映,已经被二人擒住,迅速捆绑了起来。
  此时,紧跟在黄德贵身后的另一名特种大队战士也加入了李策与泷川具的搏击,从侧后方向泷川具攻去。在李策迅猛、灵活、凶狠的近体快攻下,泷川具本来已然落到了下风,再以一敌二,立时就手忙脚乱,连连后退不已。巴掌大的小屋,三退两挪就到了墙边,已无路可退的泷川具犹如困兽犹斗,一声闷吼,恶狠狠地向外扑去。只是他的来势看似凶猛,其实已是强弩之末,被李策一个侧踢蹬在胯下,一下子失去了抵抗能力。
  住在其他房间里的几名日谍更是窝囊,还在睡梦之中就稀里糊涂的一一束手被擒。此次突袭,特种大队不仅一弹未发,丝毫也没有惊动附近的住户百姓,而且前后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将照相馆内的七名日谍悉数擒获。在收拾完现场后,一行十余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撤出了奉天城。
  天亮以后,大北关恢复了日常的繁华与热闹。街市上少了两个小贩,根本就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倒是太阳都升的老高了,“明月轩照相馆”却还没有落下门板,这让附近的摊贩颇感诧异。
  巳时许,发觉情况有些不太对劲儿的商贩们,将此事通知了本街的里正。在众人的簇拥下,里正轻轻推了一下照相馆的大门,谁承想大门却应声而开。幽暗的店堂里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大着胆子喊了几嗓子,静得出奇的屋子里只有“有人吗吗吗……”的那种空旷的回声。这些人都是本分的百姓,胆小又怕惹是非,眼前的怪异情景显然把他们震慑住了,人们虽然议论纷纷,但却没有一个人敢领头进去。
  奉天府在得到报告后派人前来查看,却发现照相馆的前店后屋空空如也,没有一个人影。由于黄德贵他们把现场收拾得很干净,没有留下什么打斗的痕迹,差人们查勘了半日,也没有探出个究竟来。这“明月轩照相馆”七八口子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夜蒸发的奇案立刻就轰动了整个盛京城。不过不知是何原因,半个多月后,这段被闹得沸沸腾腾的案子,突然沉寂了下来,官府再也没有对其进行追查,“明月轩奇案”竟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第十七章明知山有虎
  黄德贵在房间中焦急地来回跺着步,虽说已经知道冯华安然无恙,而且就像自己判断的一样,他们一行仍然住在“大生字号”旅馆,但意外的变故,还是让他迫不及待地想立即见到大哥。
  成功突袭“明月轩照相馆”,黄德贵他们不但查获了泷川具(祁虎吉)和他领导的“冯华特别行动本部”从事间谍活动的大批证据,而且还得到了日本在华特务机关的许多有价值情报,这些情报中大多都与义勇军关系极其密切。其一,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情报局、海军军令部第二局已获悉冯华进京觐见光绪的消息,命令其驻京津两地的谍报组织全力探听冯华此次京师之行的有关情报。如有可能,由“冯华特别行动本部”负责,在冯华返回义勇军的路上将其除掉;其二,日本海军军令部第二局命令“冯华特别行动本部”要迅速展开行动,尽快窃取义勇军新式武器的秘密。如有困难,则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毁掉其兵工厂;其三,对泷川具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嘉奖,并指出长顺的五姨太是个很有价值的利用对象,要继续加大渗透力度,争取获取尽可能多的情报……
  根据获得的情报,义勇军情报部门立即展开了代号“除奸”的搜捕行动,第一步就是按图索骥对已获知的日本特务机关进行清剿。由于义勇军的行动迅速果断,抓捕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不但几乎让主要活动在东北地区的日本间谍组织“冯华特别行动本部”损失殆尽,而且还将其布置在天津、山海关、锦州等地,准备对冯华进行暗杀的特务一网打尽。本来,黄德贵以为来自小日本的威胁已告解除,可未成想就在冯华他们已经离开京师之后,义勇军总部传来消息,据泷川具和猪田正吉供认,日本右翼团体“黑龙会”也谋划了一起刺杀冯华的行动,并派出了“神刀馆”的高手执行,地点极有可能就在天津。
  得到“黑刀神刺杀行动”的消息,黄德贵心中不由得大急,现在再通知肯定已经来不及了。虽然在冯华回来的一路上,情报部都安排有特种大队的高手进行保护,可是在冯华离京前,他才刚刚发出危险已经基本解除的消息,如果冯华和李九杲因此而有所大意,那可是极为危险的一件事。为此他在将此消息通知完情报部天津分部之后,自己也从山海关星夜赶往天津。
  昨日,在三岔口码头,情报部天津分部的负责人、恩德祥的周掌柜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人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现在他们既无法通知冯华他们,又不知道藏在暗处的敌人是谁,仅凭着有限的这十来个人,要想粉碎倭寇的暗杀行动,保证总指挥的安全,无疑是难度极大。
  自辽东会战之后,冯华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风闻他新任“旅大经济特别区办事大臣”,并已于日前出京经天津赴任,津城农工士商各界人士上千人,自发到码头欢迎,其中也包括直隶布政使杨宗濂在内的不少天津府、县官员。
  码头上人山人海。看着这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场面,周掌柜的头都大了。如果倭寇在天津刺杀总指挥,这还真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尽管他已经派人沿北运河上溯,试图能够半途截住总指挥他们乘坐的船,但他也知道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正逢航运旺季的大运河里,这种希望极其渺茫。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找到混在人群里的刺客。
  在周掌柜的安排下,已有几名特种大队的战士混在了脚行的搬运工里面,剩余的人则在欢迎的人群中寻找可疑之人。虽然这种不动声色、又不露痕迹的寻找既笨拙又辛苦,但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却也是唯一可行之法。
  按照行程,从京城下卫(指天津)的载客船只,大多是在下午到达三岔口码头。可是人们一直等候到申时末,仍未见冯将军的船只到达,好在是个阴天,让等候在码头上的人们并未受到太多的烈日烤晒之苦。于是有人猜测,冯将军的船怕不是今天到津,也有人说毕竟是传言,冯将军出没出北京城还不保准呢。酉时初,失望的人们开始慢慢散去,而直到码头上的人都走光了,周掌柜他们才算松了一口气。不过,他们也在奇怪冯华他们究竟到哪去了?好在按照约定,冯华到津后,会尽速与他们取得联系。
  看到冯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