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名门 >

第65部分

名门-第65部分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下面我再宣布我们张家的家主继承人。”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向张焕望去,今天他的表现让许多人都刮目相看,许多人都不再反感他,甚至许多庶子都渴望张焕能成为家主继承人,或许他能改变庶子在张家的地位。
  张若镐再一次向张焕看去,目光中带着最后一丝期待,但张焕依然轻轻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放弃今天这次机会或许会失去很多,但他已决定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就决不会再回头,不是吗?人生因为就是充满了挑战,才会变得多姿多彩。
  张若镐的眼睛忽然变得明亮起来,他欣慰地笑了,他的目光离开了张焕,手慢慢指向张灿,徐徐道:“张灿掌管财权近一年,做事稳重踏实,让我很是放心,我正式命他为我们张家第八任家主继承人。”
  张灿慢慢站了起来,会场里沉寂片刻,忽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他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张家家主,可今天却成为了现实,他忽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恍若自己还在梦中一般。
  旁边他的父亲张若钧心中万分激动,他感激地向张焕望去,就是这个自己十五年来从未放在眼中的儿子,却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张焕笑着向张若钧微微点了点头,他做了自己的十五年的父亲,今天自己终于回报了他,从此和他两无相欠。
  张焕慢慢地向后退去,从小侧门悄悄离开了会场,就在他刚刚离开之际,外面传来飞奔的脚步声,张府的大管家几乎是扑了进来,他颤抖着声音大喊道:“快!皇上的龙驾到了,就在府门外!”
  第一百零七章 真正的较量(上)
  府的大门前,旌旗招展,猎猎风响,千余名盔甲鲜亮着大唐天子的龙驾,另有千名龙武军士兵驱赶围观的百姓,很快,张府的大门徐徐拉开,张若镐在张焕和张灿的扶持下,率领族人出府迎接圣驾。
  “臣张若镐率族人参见皇帝陛下!”
  他艰难地给李系跪下,在他身后,太原尹韩延年,以及近百名在河东各地为官的族人依次而跪,再向后便是数百名张氏族人。
  李系扶着一名宦官的肩膀快速走下龙辇,他紧走两步,将张若镐扶起笑道:“朕来河东巡视,便想来看看张爱卿。”
  他看了一眼后面的韩延年,略有些奇怪地问道:“韩使君怎么也在这里?”
  “今天张府召开族会,臣特地为此而来。”
  “哦!”李系又回头对张若镐微微笑道:“朕不请自来,没有打扰你们开族会吧!”
  “陛下来晚了一步,张氏族会已经结束。”
  张若镐笑着拉过张灿,“陛下,这就是我们张家决定的家主继承人。”
  张灿立刻跪下,磕了一个头道:“草民张灿叩见皇帝陛下!”
  李系迅速地瞥了张焕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随即又呵呵一笑道:“张府选出家主继承人,可喜可贺,朕也来凑个趣吧!”
  他看了看张灿,淡淡一笑道:“既然你已为张家家主继承人,朕就正式封你为虞乡子爵。”
  “草民谢皇上龙恩!”
  “老臣也谢陛下圣恩。”张若镐低声谢了。又道:“陛下必然一路辛劳,请进张府歇息。”
  李系却摆了摆手,“一路快速而行,朕确实也累了,不过朕有北都行宫,就不进张府了。”
  说罢,他向张焕使了个眼色,便返回了龙驾,旌旗摆动。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转道向北而去,张若镐轻轻拍了拍张焕的手笑道:“去吧!以后地路就要你自己走了。”
  张焕后退一步,向张若镐跪了下来,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家主之恩,张焕铭刻于心,日后必当涌泉相报。”
  张若镐点了点头,眼睛微微有些红了。他长叹一声,扶着张灿转身走了,张焕怔怔地望着他步履蹒跚的背影,他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或许是自己和家主的最后一见。
  半晌,张府的大门前变得空空荡荡,已经没有一个族人。
  “将军。皇上已经走远了!”李双鱼低声提醒着张焕。
  张焕翻身上马。他再也不回头。狠狠地抽了一鞭,战马加速。在二百骑兵的护卫下,向北飞驰而去。
  。
  李系的车队进城后,太原的大街上变得异常热闹,太原是大唐高祖的起家之地,大唐历代帝王常常幸临于此,故太原人虽没有长安人地那般对天子尊崇,但也怀有敬畏之心,天子已经走远,但无数出门来拜迎天子之人依然聚集在一起,久久不肯散去。
  张焕的马速渐渐放慢下来,这时他忽然听见有人在叫他,“张将军!”
  只见对面来了一群人,为首之人正是太原尹韩延年,韩延年也是张家门生,年纪约五十岁,但面相不显老,看上去也就刚进不惑之年。
  他刚才护送皇上的车驾而行,但李系命他留下来等待张焕,韩延年催马上前低声道:“陛下不放心张尚书,命我提醒你要留下一些士兵保护他的安全。”
  “多谢韩使君提醒,我已留下一百精兵。”
  张焕放慢马速与他并驾齐驱,微微一笑道:“族会之事多谢韩使君援手。”
  韩延年却打了个哈哈,故作不解地问道:“张将军在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张焕也笑了,他不再提此事,忽然,他发现一个有趣地情景,只见沿路的大树上都扎满了各种颜色的彩带,彩带上还写着字,还有不少人正将刚刚写好字的彩带扎在树上。
  “韩使君,这是在做什么?”张焕指着大树上地彩带笑道:“难道是迎接皇上吗?”
  “非也!”韩延年摇了摇,他随手扯下一根彩带递给了张焕,“将军看看便知道了。”
  张焕接过彩带,只见上面写着:‘恭贺兰陵乐坊拔下头筹。’
  他更加糊涂了,韩延年见他一脸迷茫,不由诧异地问道:“张将军也是太原人,难道忘了每年八月的三晋曲会吗?”
  张焕
  门,这才如梦方醒,自庆治十年以来,太原每年八月都会有规模盛大的曲会,来自河东各地的乐坊汇聚一堂,争夺一年一度地第一乐坊桂冠,这本来只是一种行业间的比试,但乐坊中多有著名的歌姬舞伎,她们登台竞技后,便吸引了大批人地兴趣,渐渐地。这种行业间地比试便成了太原地一种娱乐盛会,今年甚至有长安、江淮、巴蜀的官办及私人乐坊也赶来凑趣,三晋曲会更成了太原地一大盛事。
  “这几天忙于家族之事,倒把它忘了。”
  张焕又看了看手中的彩条笑道:“我记得去年兰陵乐坊输给了弦舞乐坊,连前三都没进,今年它倒夺得第一,这是什么缘故?”
  韩延年摇了摇头笑道:“谁知道呢?听说从各地进了不少上品乐伎,而且它极造声势,满太原城内铺天盖地都是它的声音,真不知它有多少钱?”
  “或许它找到几个有钱的财东捧场吧!”张焕笑了笑,便不再理会此事。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便来到了晋阳宫,晋阳宫位于城北,修建于隋,后经几代大唐君主扩建修葺,它竟成了太原最大的建筑群,不过安史之乱中被史思明毁掉大半,后来大唐厉行节约,并没有将它重新修葺,只是将剩下的宫殿整理成了一座行宫,由数十名宫女和宦官负责打理。
  晋阳宫前已经戒备森严,往日清冷的枯树昏鸦之地忽然变得热闹起来,到处是一队队巡逻的士兵,附近所有的道路皆已封闭。
  “张老弟,你没被回纥公主捉走么?”泚来,张焕跳下马也笑着迎了上去,“朱兄的赏钱还没拿到,我怎么能走?”
  两人就仿佛多年未见的挚友,各自给了对方一拳,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已经歇息,要下午才能召见你,我请你喝酒去!“朱泚一把揽住张焕的肩膀,大步便向宫外走去,可怜韩延年正被几个士兵拦住。仔细地对他进行搜查,进退不得,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张焕消失在宫殿大门外。
  “陛下今晚要宴请北都官员,你我都是劳碌命,可能没份参加,中午就多吃点吧!”
  在距晋阳宫一里外的小酒楼里,朱泚给张焕倒了一杯酒,有些感慨地说道:“你先走了一步,我才有机会接触到皇上,原来他其实是个挺和气的人,人说伴君如伴虎,我看此言也虚。”
  张焕举起酒杯淡淡一笑道:“你是金吾卫出身,他当然对你客气,可对我却不一样了,上次在凤翔他发了怒,一只砚台飞来,险些使我脑袋开了花,如果朱兄愿意,我倒情愿和你对换一下。”
  朱泚呵呵一笑,“张兄真会开玩笑,你我均是看户之犬,做好本份之事便可,来!我敬你一杯。”
  张焕亦笑了,两人喝了几杯,张焕忽然看见亲兵陈平在门口向自己使了个眼色,他不露声色地起身道:“朱兄先喝,我去方便一下。”
  说着他推门出去,一直拐了个弯,张焕才停下脚步问道:“什么事?”
  “有人送来这个。”陈平将一只信封递给了他。
  张焕抽出里面的信笺,里面竟是一幅画,画上十个人躺在河边,似乎已经死去,而远方激战正酣,只寥寥数笔,却画得微妙微肖。
  张焕冷笑一声,他知道那晚的事情并没有完,那只黄雀在他离开太原之前一定还会出来,现在果然来了。
  “他人在哪里?”
  “在楼下等候将军。”
  张焕点了点头,转身向楼下走去,陈平带他来到一个雅室前,雅室门窗都是镂空,糊有薄薄一层轻纱,透过轻纱,可以看见门内一左一右站有两人,或许是意识到张焕已到,不等他推门,门便自己开了。
  透过半开的门,只见门内坐有一名手执方扇的年轻公子正含笑望着自己,他慢慢起身走上前向张焕深施一礼道:“兄台可是天骑营张焕将军?”
  张焕见他相貌俊雅,气度不凡,便淡淡一笑道:“我就是张焕,请问公子贵姓?”
  那年轻公子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恭敬地递给张焕道:“在下裴明远,这是家父给将军的亲笔信。”
  第一百零八章 真正的较量(中)
  焕接过信看也不看便直接收进怀里,裴明远有些诧异看一看吗?”
  “裴相国的信需要静下心细细品味,现在酒楼之中便看了,岂不是对裴相的不敬?”
  张焕笑着向他拱手施一礼,“倒是裴公子那晚仗义援手,张焕感激不尽。”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裴明远微微一笑,他凝视着张焕的眼睛道:“若我裴家也遇到这种情况,张将军一定也不会袖手旁观,对吧?”
  “那当然,假如我遇到了,自然也会拔刀相助。”
  张焕说到这里,便抱拳歉然道:“很抱歉,裴公子,我楼上还有一位朋友等着,恐怕不能长谈,我想裴公子请我来必然还有别的事,请不妨直说。”
  裴明远点了点头,淡淡一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发现这次三晋曲会中兰陵乐坊的夺冠颇有些微妙,他们至少耗用了三万贯钱,着实让人不解,将军不妨留意一下。”
  说完,他施了一礼,带着人扬长而去。
  张焕慢慢坐了下来,裴明远说的当然不会是小事,从他们能诛杀十个刺客便可推断他们对崔圆的安排了如指掌,而现在又告诉自己兰陵乐坊有问题,言外之意便是指崔圆的下一步行动了。
  “兰陵乐坊?”张焕闭上眼睛沉思起来,上次那个对手让他吃了一个亏之后,便再也无声无息。当然他会在背后指挥张若锦,但张焕却有一种预感,此人并不会就此销声匿迹,他必然还会有所行动,而从他黄河布水鬼,到山庄夜袭,都可看出他是大手笔,动则数十人甚至数百人,那兰陵乐坊就极可能是他的下一次大手笔了。
  可张家家主之争已尘埃落地。再动也并无意义,难道他地目标是。
  张焕忽然明白了崔圆这次剑指河东的真正目的。
  。
  兰陵乐坊位于城东,有琴师舞姬近二百人,是河东八大乐坊之一。此时一年一度的三晋曲会已经降下帷幕,兰陵乐坊异军突起,夺走了今年曲会的桂冠,让所有人都大出意外。
  此刻乐坊内热闹异常。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无比的兴奋,赢得桂冠,这就意味着他们来年将生意兴隆,意味着他们会有更多的收入。
  在乐坊内的一座小楼里。李翻云站在窗前默默地凝视着远方,她已换掉道士地长袍,穿着一身明快艳丽的榴裙。头上梳着高髻。脸上化了浓妆。
  她是前太子的嫡长女。被先帝封为长越公主,那一天先帝驾崩。一场突来的暴风骤雨袭击了大唐宫廷,她父亲和所有地亲人都在一夜间死去了。
  今天她已经等了十六年,十六年前之事她依然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她八岁,那一天无数的士兵冲入宫中,杀死了她的母亲,杀死了她所有的兄弟姐妹,乳娘抱着她躲进一口枯井里逃得性命,在枯井里她呆了两天两夜,后来遇到崔圆,崔圆便将她藏匿起来。
  但枯井上那一轮清冷地弯月多少年来始终萦绕在她的心中。
  随着她慢慢长大,在她十六岁出家那年终于知道了将他们灭门的凶手正是今天的大唐天子李系,还有藏在深宫里地张良,也就是当今太后。
  从此,仇恨便在她心中发芽,她每一天都在渴望着为父母报仇,报仇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直到二十几天前,相国忽然把她找来,告诉她李系将去太原,她报仇的机会终于来到。
  天色已渐渐到了黄昏,李翻云地目光慢慢收回,她走到榻前,从一个袋囊里取出一支碧玉箫,这是崔圆临走时交给她地,箫身温润无暇,是用一块极品碧玉雕成。
  这时她无意中看到了镜子,镜子里出现了一个绝美地仕女,李翻云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她不喜欢化妆,更不喜欢穿这种艳丽的衣服,这让她浑身不自在。
  “来人!”
  门外走进了一名侍女,“请小姐吩咐。”
  “去给我打一盆水来。”
  “是。”侍女行了个礼,转身要走。
  “等等,”李翻云叹了一口气,“算了,不要打水了。”若连这点小事都不能忍,她还能报什么仇。
  “你去把金丝姬和银丝姬叫来吧!”到窗前,月亮已经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