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十大下台元首 >

第23部分

十大下台元首-第23部分

小说: 十大下台元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舞文弄墨的文人曾想发掘他小时候的种种惊人事迹,结果却无从寻觅,不过其母亲的待人格言倒使儿子恪守了几十年。
  竹下登在读初中时就离开父母住在学校里。他难以忍受孤独和寂寞,读书成绩又极一般,表明其天资不属聪颖之列。
  他为了消磨时光,白天一有空闲就练习柔道,直到精疲力尽方才罢休。晚上,他不读正课书籍,广泛阅读小说,对小说中描绘的农村风土人情和各式人物倍感亲切,为此能把许多精彩段落背下来,几十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由于竹下登把许多时间没有花在正课上,致使中学的主要课程成绩平平,初中毕业时没有能考上县里的重点中学。
  竹下登的父母决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为一名大学生,把他送到京都早稻田大学举办的一所私立补习学校,竹下登颇感难堪。但是竹下登后来感到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倒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如果考上重点高中则必然会学习理工科,而从私立学校补习班毕业能上早稻田大学,这样就必然学习人文科学,这是从政的基础。同时,早稻田大学是培养政治家的摇篮,为他后来从政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事实上,竹下登也的确是从早稻田大学开始步入政治舞台的。
  1942年,竹下登考进早稻田大学。这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同美国处于交战之中。4月17日,美国对日本京都空袭,他第一次看到了前来轰炸的美军飞机。轰炸使京都血肉横飞,硝烟弥漫,百姓惊恐万状。这是日本帝国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首次遭到袭击,帝国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竹下登说,对此终生难忘。
  日本侵略战争的受阻和失败,需要更多的青年去前线当炮灰。1944年8月15日,竹下登应征入伍。先后到熊谷航空兵学校、长野县野边山分教所、东京调节飞行队、伊那分教所、所泽陆军航空后勤学校、东京少年飞行学校等6个地方服役,他从一名士兵做到了教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竹下登结束了军营生活,踏上了返归故里之途。他脑子里装满了战争给日本带来的悲惨情景,深感前途渺茫。当他回到老家时,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灾,田野和村庄全被大水吞噬,老百姓都处在极其困难的境地,靠吃草根、树皮度日。竹下登这时暗暗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重建荒废不堪的山河。
  竹下登回到家乡没有多久,日本临时政府发出通知,凡战前是学生入伍的都可以申请复学。竹下登接到通知后,毫不犹豫地重返早稻田大学,改学商学。竹下登进入商学系的主要原因,是想毕业后继承祖传的酿酒业。但是,竹下登真正的奋斗目标还是跻身于政治舞台。说来也凑巧,当时任众议员的小川丰次与竹下登同住在一座公寓里,不久他们便成了好朋友。这为竹下登了解政界的种种内幕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这是他步入政界的起点。1947年竹下登大学毕业时,他已当选为饭石郡农地委员会委员,加上他领导饭石郡的复员军人进行各种政治活动,从而又当选为饭石郡青年团长。这样,他在全郡闻名遐尔。
  1951年,竹下登决心竞选县众议员。当时的竞争对手是县里的现任议员胜部幸一,所以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对竞选给予竹下登最大鼓励和支持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直子。
  竹下登这时深感内疚,因为他与第一个妻子结婚是在他入伍之前匆匆忙忙进行的,两人度过了新婚之夜后,他就上了前线。所以说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是正在他服役期间,一次美军飞机空袭,他的妻子在野外干活,不幸遭到飞机上的机枪扫射,身中数弹,命归西天。竹下登接到妻子遭到不幸的噩耗后,本应尽丈夫的职责,回家奔丧,可军法规定:战争期间,一切现役军人不准以任何理由离开军营。竹下登虽痛心万分,只能把眼泪咽下肚里。
  战争结束后,他遇到了他的大学同窗好友,年轻漂亮的直子。直子在大学期间就对竹下登有好感,她对竹下登的遭遇深感同情,她安慰他,鼓励他。直子忠诚,温顺,她给竹下登带来了希望。不久,他们就发展成恋人并很快结婚了。
  直子在强大的政治旋风中,不畏艰难困苦,四处奔走,为丈夫竞选写信、发表演说,与选民交谈。只要为竹下登干事,她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由于夫妇俩的诚恳和顽强表现,终于赢得了选民们的好感,当选为县众议员,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竹下登从1951年起接连担任7年县众议员,1958年起连任11次国会议员,可谓官运亨通。同时他还先后在佐藤和田中内阁中任官房长官,任三木内阁建设大臣,大平内阁大藏大臣、自民党组织委员长及代理干事长等要职。
  1982年底,中曾根登上首相宝座。竹下登一直跟随首相任大藏大臣。竹下登所以能在政界如此飞黄腾达,应归功于前首相佐藤的熏陶,是佐藤教会他在政坛上取得成功的许多诀窍和看家本领,同时也是他长期信守忍耐和等待时机的处世哲学的结果。
  1985年2月,竹下登权衡实力后,认定自己应该向夺取首相宝座的目标迈进了,于是在田中派内拉出40名议员创建“创政会”,在自民党内树起了派旗,使党内许多人为之惊讶。
  1986年7月,日本国会参众两院选举中,自民党有141人当选,在国会中处于绝对的优势。1987年7月4日,竹下登从自民党中拉出113位议员,成立竹下派的“经世会”,一跃成为自民党内最大的派别。
  竹下登长期从事党务和政务,堪称熟谙政治的行家老手,善于折衷斡旋,素有“调整性”政治家之美称。加上他与财界关系甚密,所以又有经济后盾。1987年5月,竹下登担任自民党干事长时,为此举行过一次政治性招待会,用卖招待卷筹资会议费的办法,一下子得到20亿日元的款项,这充分显示了他的经济和政治实力。但是后来实践证明,这次后援组织的经费来源,并非来自正当渠道,而是属于受贿之举,甚至由此而使他不得不挥泪告别政坛。
  1987年中曾根首相任期将满,加上舆论界不断揭露其有受贿嫌疑和桃色事端,中曾根打算隐退。他为自民党继续执掌政权和避免党的分裂,指定党内最具实力的竹下登为自民党第12任总裁。同时也把提携竹下登大藏大臣作为跟随他多年的回报。中曾根的这些考虑和决定也正符合自民党内大多数人的愿望。所以,竹下登在自民党内通过出任总裁,又经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他成为日本政府第74任首相。1987年11月,竹下登正式上任,并受国会之命组阁。竹下登终于登上了首相宝座,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6。7 日本首相
  竹下登上台后,奉行一套所谓竹下政治。首先他重视人际关系,认为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固。他提出“责任自己承担,功劳给予别人”的照顾原则。这意味着优先的政治价值似乎不是信念和原则的始终一贯,而是与伙伴的交际和合作是高于一切的。
  其次是控制官僚们。他十分器重竹下派在各省厅的人士,他们都是各省厅决策的实权人物,同时他们与社会各界又有着密切的、广泛的联系,显然这种广泛的统治基础是使政权稳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最后是他把自己打扮成国会之子。竹下登说:“总理大臣是由国会指名的,因此,国会对我来说如同主人。尊重主人所说的话是理所当然的,”这番话的真实用心是使执政党和在野党双方都能保全面子的情况下来解决问题。
  此外,竹下登还用“人人皆朋友”的口号来加强他的联系网络,这是以其母校早稻田大学的校友为核心的一个关系网,由此去联系财界和各界的实力人物,他就像是一个大型蜘蛛网中的大蜘蛛,始终处于权力的中心,操纵着日本的上上下下。
  不过他要使各界的利益绝对平均是难以做到的,竹下派内部由于少数人没有能得到企望的职位而牢骚满腹,在野党更不用说,因此对这位“娃娃脸”首相始终不会用敬畏的口吻称其为“老头子”。正因为这样,竹下登要想长期坐稳首相这把交椅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一旦出现政治台风,竹下首相的政治大厦难免就会动摇倒塌和崩溃。
  竹下登长期担任党务及内阁财经要职,过去很少发表系统的内外主张。他上台后推行的内外政策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效仿、承袭逐渐显露“竹下色彩”;二是姿态柔和,给人以“鸽派印象”。
  在内政方面,他提出了《日本列岛故乡论》,强调把日本建成美好而充满活力的家园。他的使国民物质丰富、精神充实、乐趣倍增的设想,主要是从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及大平正芳的《田园城市计划》为基础而发展的。他表示将继续推行中曾根内阁的“税制、行政、教育改革”;制定土地政策;建立健全而灵活的财政制度,充实社会资本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进行税制改革。
  对防卫问题,他主张贯彻专守防卫、非核三原则及文官控制制度,不做威胁他国的军事大国。1988年2月22日,他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强调,不做军事大国是日本的国策,并在访问朝鲜和中国时重申这一原则。与此同时,他强调,坚持日美安保体制和综合安全保障的重要性;遵循防卫费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规定,从质的方面提高防卫力量。舆论认为,竹下内阁不像中曾根内阁那样锋芒毕露,给人以鸽派印象。
  多对外政策方面,他表示将继承中曾根路线,并起用中曾根派的字野宗佑为外相,特请中曾根筹建“高水平”的和平战略研究机构,为其外交政策出谋划策。但从他上台后提出的外交政策,以及展开频繁的出访活动看,逐渐突现出与中曾根有别的竹下色彩。
  首先强调推行和平与诚实的外交。竹下登在《创造向世界开放的文化、经济国家》一文及施政演说中说,要立足于世界,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形成多边而开放的市场,使日本的发展寓于世界繁荣之中。
  其次是,他主张以日美友好为基轴,加强与自由世界的连带关系。他强调为确保日本的安全和繁荣,为亚太地区的安全,乃至解决世界范围诸问题,都必须与美国紧密合作。他把缓和当时日趋紧张的日美经济关系作为日本外交的首要任务。因而上台后根据美国的“要求”,为美国挑担子:一是出席东盟首脑会议和访问菲律宾,许诺为创设“东盟、日本开发基金”3年内提供20亿美元;为协助阿基诺政府稳定政局,决定提供800亿日元贷款及用于修路的140亿特别日元贷款。二是1988年1月访问美国,并作出了一系列许诺:修改旨在增加驻日美军经费的特别协定。②关于向美国开放12种农产品市场问题,原则上接受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建议。③同意美企业参加特定公共事业等。三是1988年2月25日赴南朝鲜,参加卢泰愚的总统就职仪式,并与卢泰愚举行了会谈。就增进双方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汉城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成立21世纪委员会设想,贸易逆差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特别是,对卢泰愚要求为其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关系“搭桥”问题,竹下表示了想积极起中间人作用的热情。
  第三、重视亚洲政策。1982年竹下曾强调“亚洲重点主义”为其一贯主张,日本应在亚洲发挥巨大作用。竹下登上台后强调,在以日美协调为基轴的同时,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以增进与韩国、中国、东盟等邻国的关系为主要课题,积极进行经济合作。他说日本的“故乡”基点是亚洲。将来,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府首脑以平等的地位齐聚一堂,举行太平洋国家首脑会议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四、对苏强调一贯的基本方针是,解决北方领土问题而后缔结和约,建立真正相互理解为基础的稳定关系,并继续根据这一方针,努力打开日苏关系僵局,树立友好睦邻关系。
  第五、竹下登的对华态度具有适应形势变化的特点。从历史上看,他曾追随“敌视中国”的佐藤荣作派,但在田中角荣势力上升,发展中日关系已是大势所趋时,他加入了田中派,并积极支持田中恢复中日邦交的方针。此后,他3次参加自民党及政府代表团访华。在中日经济合作问题上,竹下内阁态度较积极。然而,竹下在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上,态度不够明朗。例如,关于侵华战争问题,他说:“对战争本身,我想因理解不同而有种种评价,有的认为是侵略战争,有的认为是偶发事件。”又如关于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表示不管以正式还是非正式身分,都不出席该神社将于1988年4月举行的春季例行大祭。对沿袭前首相中曾根1985年8月15日的正式参拜问题,表示将视中国的反应和国内的动向再做最后决定。但他解释参加“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的动机时,他说是以朴素的感情,去追悼战死者及祈祷和平。再如对光华寮问题,1987年10月,他在自民党右翼政客组织“国家基本问题同志会”召开的会议上说:“日中联合声明是日中关系的根本,”但不论对光华寅或对防卫费突破1%的问题,日本都要采取该说的就说,求得对方谅解的态度。“他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3次表态,均反复强调”三权分立“,谋求”中方理解“,由双方努力解决等主张。
  1988年春天,内阁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发表了日本“不曾侵略中国”,“芦沟桥事件是偶然的”等歪曲历史的谈话,竹下对此并不以为然。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日本政府对奥野的言论作出明确的回答。竹下首相为此召集多次国会会议,在会上他对此事既不肯谈他对侵略定义的见解,也不肯触及天皇的战争罪责。中国政府严正指出:日本政府对奥野的言论和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将会直接损害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造成不良后果。
  日本国民对政府不珍视日中友谊的言论表示不满。竹下首相自感无言以答。5月13日,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