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十大下台元首 >

第5部分

十大下台元首-第5部分

小说: 十大下台元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造的“不战不和”的僵局。他被称为一位改变现实的人。战争,使他成为英雄;和平,使他垮台。他没有战死于疆场,却丧生于同胞的枪口之下。尼罗河卷走了他的骨厌,金字塔记下了他的丰功伟绩。
  2。1 阅兵式上枪声
  金秋十月,天气渐渐凉爽。地处北非的埃及更是一片秋色。璀璨的阳光照耀着埃及的沙漠和原野,到处金光闪闪。
  1981年10月6日,对埃及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8年前的今天,埃及人民在萨达特总统的领导下,发动了十月战争,突破了以色列坚不可摧的巴列夫防线,取得了战争初期的巨大胜利。今年的10月如同往年一样,埃及人民照例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今天,太阳刚刚从尼罗河中升起,为庆祝活动准备的人们已在开罗东郊金字塔形无名战士墓碑所在的胜利广场上忙碌。早上8点多钟,太阳照得大地一片通红,位于开罗西南郊的大金字塔,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如同一座飘浮在沙海中的金山。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晴空万里,微风和煦,真是一个好日子。
  埃及人民为举行庆祝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开罗高耸云天的豪华大厦、街道上五颜六色的汽车,披红挂彩,一派节日的气氛,埃及人民更是身着盛装,喜气洋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成千上万的公民以各种方式和极其兴奋的心情在庆祝中东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
  10点半,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模仿金字塔式样建造的无名战士墓所在的胜利广场,几十面埃及国旗在晨风中飘动。对面的梯形检阅台上一排排政府要人、达官显贵,还有各国驻埃及的使节、专家和记者,以及他们的眷属们都聚集在这里,观看即将举行的盛大的阅兵式。检阅台的上方悬挂着阿拉伯文的大幅标语,在外国人看来,如龙飞凤舞,令人眼花缭乱。
  十月战争曾使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对亲自领导和指挥这场战争的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来说,这一天自然是他最荣耀的节日。萨达特身着笔挺的军装,佩戴绿色的总统肩带,胸前挂满了勋章,今天显得格外精神。他坐在主席台的正中,面前摆满了话筒,因为今天他要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说,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向全国进行实况转播。
  受检阅的部队在广场外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远远望去,千军万马,黑压压一片;真象一道铜墙铁壁。在广场两边挤满了来自埃及各地的观众,他们也在翘首等待观看这一壮丽庄严的场面。
  上午11点25分,阅兵式开始了。
  三声礼炮响过,军乐奏起,被检阅的一列列威武雄壮的国家武装部队整整齐齐地从检阅台前走过。走在最前面的是步兵,他们以整齐的英国式步伐通过检阅台。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数以千计的坦克和装甲车。大军走过,黄尘滚滚,太阳也显得黯然无光。
  今天,绝大多数埃及人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式的实况转播。电视台的解说员用自豪的声音说:“看啊!精锐无敌的埃及军队开始接受总统的检阅。8年前的今天,正是这支队伍勇敢地冲过苏伊士运河,攻破了以色列‘坚不可摧’的巴列夫防线……”萨达特总统和全体主席台上的官员站了起来,向他们自己的队伍行军礼。士兵们齐刷刷地把头偏向右边。这时在广场旁边的观众都站了起来,万众欢腾。总统容光焕发地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一刻钟后,晴空开出朵朵“白花”。伞兵表演开始了。观众席上一片欢声,萨达特频频热烈鼓掌。在伞兵进行表演的同时,地面上,步兵、炮兵、坦克、装甲车、导弹,依次从检阅台前通过,队伍整肃,井井有条。
  当4辆一排的炮车通过检阅台时,播音员解释说:“看,这是我们的‘战争之神,!”当时这一切正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国进行实况转播。
  突然,一辆炮车在检阅台前停了下来,驾驶员从炮车上跳了下来。萨达特和在场的官员以为这辆炮车出了故障,而在场的许多观众正在观看空中的飞行表演,根本没把这辆车突然停下当回事。
  这时从另一个车门里跳下3名士兵,他们象离弦之箭,冲向主席台,手脚麻利的一个士兵向主席台扔了一颗手榴弹,4个人狂呼着“光荣属于埃及”的口号,向检阅台猛冲。萨达特的私人秘书哈菲兹反应最快,大喊一声:“刺客!”他不顾一切地向他扑去,想保护他。萨达特显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哈菲兹大叫:“总统,趴下!总统趴下!”
  但他依然屹立着,仿佛在想:我身为总统,如何能在众目暌暌之下趴在地上,那样做实在有失体统!也许他在想,有真主保佑,他们不可能打中我。
  哈菲兹见总统那样固执,明知事情要糟,急中生智,操起一把椅子想为总统遮挡一下,但是已经晚了。
  这时一颗手榴弹在离萨达特仅5米的地方爆炸了。萨达特应声倒下,他的胸部和肩部受了重伤,鲜血直流。几名士兵手持苏制冲锋枪向检阅台猛烈地扫射。哈菲兹也中弹栽倒,躺在血泊之中。
  当密集的子弹猛烈地射向检阅台时,警卫人员惊恐万状,观众席上发出尖叫声,人群像一窝蜂似地涌向出口处,检阅台上的官员和眷属东躲西藏,有的钻到了桌子底下,有的用椅子护住身体……。
  进行实况转播的无线电波里传出了大约40声枪响。传出了播音员情不自禁的喊声,“叛徒、叛徒!同胞们!埃及……”播音员哽咽着,声音嘶哑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电视屏幕上一团漆黑,传来出事现场的嘈杂声……萨达特,因为身着军装,佩带绿色总统肩带,格外引人注目,所以成为子弹射击的目标。一阵扫射之后,凶手们转身奔回卡车,总统卫队和保安人员开始还击,当场打死一名凶手,另外3人因受伤被活捉。整个袭击和还击的过程不到30秒钟。
  萨达特立即被一架直升机送往开罗最好的医院——玛玛迪医院。但医生断定萨达特的心脏和大脑已完全停止了活动。
  萨达特夫人放声恸哭。她抱怨说:“我料到他会被暗害的,劝他穿上防弹背心,他不听,他认为那样太没有男子汉气概了。”
  在这次事件中,除萨达特外,还有7位官员遇难,30多人受伤。
  枪杀事件发生后,埃及电台和电视台中断了25分钟。10月6日晚上8时,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讲话,悲痛地宣布萨达特总统在7小时前的军事检阅中遇刺身亡。宣布为萨达特总统逝世哀悼40天,并于10月10日为他举行国葬。
  萨达特身亡后、根据埃及宪法,埃及人民议会议长苏菲·阿布·塔列布接任为临时总统。临时总统塔列布当晚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为期1年。第二天,埃及议会提名副总统穆巴拉克为总统候选人。10月12日,埃及举行全民投票,穆巴拉克当选为新总统。
  萨达特总统离开了人间,也离开了总统的宝座。人们不禁要问,这么一位叱咤风云,领导埃及人民进行了十月战争的伟大英雄,没有战死于疆场,却死于自己同胞的枪口之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位战场上的英雄,而且是一名争取和平的卫士。为了和平他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2。2 “战”与“和”的艰难抉择
  埃及同以色列的敌对可以追溯到30年前。
  1948年5月15日,在以色列国宣布成立的次日,就同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兵戎相见。以色列扩张主义者把巴勒斯坦人赶出了他们世代居住的家园,从此便与阿拉伯人结下了深仇。
  埃及同其它阿拉伯国家一道同以色列进行了几次重大的实力较量,但由于以色列一直得到美国的直接支持,加之阿拉伯国家之间分歧多端,因而一直未能扭转军事上的不利态势。埃及总统纳赛尔曾发誓一定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并厉兵秣马、精心备战。然而以色列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在埃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发动了突然袭击。在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了“六·五”战争。埃及3/4的作战飞机在战争的头两天便被摧毁。失去空中掩护的埃及装甲部队溃不成军。西奈半岛整个落入以色列人手里。这次惨痛的失败对纳赛尔造成很大刺激。他再三恳求苏联人履行诺言,帮助埃及恢复遭受重创的军队,但苏联一味拖延、搪塞。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终因心力交瘁,溘然长逝。
  纳赛尔去世后,萨达特接过了埃及总统这副重担。他上台后仍然奉行不结盟政策。他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这同纳赛尔总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萨达特认为,“思想僵化的人,永远无法改变现实,因而也就永远不会有所进步。”这是萨达特40年代在埃及法鲁克王朝统治下的监狱中所悟出的一个哲理。正是这一哲理,促使萨达特在内外政策上作出了重大调整。
  萨达特改变了纳赛尔建立的一党制而实行多党制。他上台后不久,就允许新闻自由。为了加快发展国民经济,1974年他制订了《十月工作文件》,宣布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同年,他还颁发了43号法令,以便吸收外国资本和引进先进技术。
  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萨达特表现出果敢的性格。纳赛尔去世后,他派代表出访世界各国,并向它们致意。他的特使在北京会见了周恩来。两人谈话时,周总理问特使:“纳赛尔年仅52岁,你知道是谁把他整死的?”特使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周恩来说:“是俄国人,纳赛尔是让勃列日涅夫给气死的。”总理的语言形象而准确。埃及特使恍然大悟。萨达特一方面继续催促苏联提供更多的先进武器;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同美国暗中接触,探索解决中东问题的办法。但此时苏联和美国热衷于合伙制造“不战不和”的僵局。萨达特的努力没有任何结果。
  而这时埃及处境极为困难。一是运河东岸、西奈半岛的几十万难民流离失所,他们要求收复失地、返回家园;二是埃及经济困难,每年损失6亿美元。军费开支越来越大,一年的军费高达15亿美元,占国家预算的1/4。负债累累,1971年到期债务高达3。3亿美元。这时以色列开始在被占领土上推行犹太化,赶走阿拉伯人,迁入犹太居民。此外,埃及武装力量在“六·五”战争之后一直处于全面动员的状态,大批军队长期驻扎在苏伊士运河前线,成年累月在沙漠中进行训练和演习。萨达特总统曾经形象他说过,官兵们一直在“用沙子充饥”。官兵们强烈要求投入战斗,为“六·五”战争的失败洗刷耻辱。
  当时以色列自恃有美国的支持,气焰甚高,一再发出战争叫嚣。在这种情况下,萨达特不能不寄希望同以色列再决一雌雄。1972年10月,萨达特在一次武装部队领导人参加的紧急会议上明确指出:“现在所有的和平之门都向埃及关闭了,看来我们只有进行战争。我们不能等我们获得原子弹后才去解放我们的土地。哪怕我们全都牺牲,我们要让后代知道,我们没有给埃及人丢脸!”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了。头几天,埃及军队几乎获得了全胜。他们突破了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东岸的巴列夫防线,打破了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正当埃及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支伪装成埃军的以色列部队乘着夜色渡过了大苦湖,绕到了驻守在运河东岸的埃及第3军团背后,并于10月23日完成合围,切断了它同后方的联系。战局开始变得对以色列有利,埃及的损失越来越大。
  萨达特终于发现,他其实是在同美国人作战。战争初期,以色列损失的飞机、坦克很快便从美国得到补充。美国还源源不断地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最新式的武器,其中包括被称为“聪明的能思索的”白星眼式炸弹和幼畜式炸弹。这两种能自动寻找目标的制导武器在以色列向苏伊士运河西岸进军时起了决定性作用。萨达特决心接受停火。他说,我不能同美国打仗,也无法承担再一次使我们的武装部队全军覆没的历史责任。
  10月末的一个早晨,埃及作战部长贾马西中将接到武装部队总司令艾哈迈德·伊斯梅尔的命令,要他立即着手去同以色列方面谈判双方军队脱离接触问题。
  当贾马西如期赶到双方约定的谈判地点时,联合国代表、芬兰的西拉斯沃将军会见了他,却不见以色列代表的影子。贾马西将军愤愤而回。后来才知道搞错了时间,因为埃及与纽约时间差7小时,贾马西应该半夜前往才是。谈判在以色列防线内10公里处进行。埃方代表到达的时候,以色列代表已在外面迎候。这是一个指挥中心,四周是用油布覆盖着的坦克、装甲车。谈判桌就放在蓬布下面。以方代表团由亚里夫等8位军官组成。双方代表坐下后,亚里夫示意给埃及代表送茶和咖啡,被埃及人谢绝了。
  “我是亚里夫将军,”以方代表团团长首先自我介绍说:“我想知道埃及代表团成员的名字。”
  “我是穆罕默德·阿卜杜奥尼将军。”
  贾马西有意不说真名。他知道坐在面前的这位是以军参谋长,他曾在情报部门提供的以军头目的照片里看到过他,不过贾马西发现这次他戴上了眼镜。
  亚里夫盯着贾马西的脸看了好一会儿突然说:“你不是贾马西将军吗?作战部长,10月战争中搞偷袭的策划者,为何不直说你的姓名呢?”贾马西冷静地回答道:“同西欧人的传统一样,我们埃及人对姓氏并不讲究。我也知道你亚里夫曾经是军事情报局局长,现在是总参谋长,果尔达·梅厄的政策顾问。”亚里夫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把话题一转,开始滔滔不绝地大谈起以色列的和平计划。贾马西阻止他说。“我不是来同你谈和平的,这是政治问题,留给政治。家去谈吧。我们是军人,我们的话题是军事。我要求以军撤回到10月22日的界线,·双方根据联合国决议实现军事脱离。”亚里夫把头一摆说:“你说的10月22日的界线在哪里?我们的分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