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砺刃 >

第307部分

砺刃-第307部分

小说: 砺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是如此,“砺刃”军团这类雇佣军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可取代的。如果说“砺刃”军团在伊朗是小打小闹,是因为共和国不能直接出兵,而且伊朗也不是共和国的根本利益所在地,才会让军团上去小试牛刀的话,那么缅甸就是证明军团重要性地战场。通
  甸的行动。“砺刃”军团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来,就应该是由共和国来提高这支军团的地位了。
  这些问题,凌天翔早就考虑到了。最初进入缅甸的时候,凌天翔还觉得缅甸战场没有多大的意义,可是现在,他已经清楚的认识到,缅甸内战将最终改变军团上不上。下不下的地位,甚至改变军团地命运。现在,周国辉主动找上门来,问起了“雷神之锤”军团的事,自然与支持“砺刃”军团发展的事情有关。
  沉默了好一阵后,周国辉才丢掉了烟头,然后说道:“看来,你们仍然无法与‘雷神之锤’抗衡。”
  凌天翔没有开口,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
  “那么,现在你们最缺的是什么?”周国辉没有再绕弯子。直接说到了重点上。
  —
  “人员,以及更多的机会。”停顿了一下后,凌天翔又说道,“还有,能够获得武器装备的稳定渠道。”
  周国辉点了点头。“就这三点?”
  “这是我现在考虑到的,当然。在军团规模扩大之后,也许还会有别的需要。”凌天翔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没有把话说死,这也是他学到的一点经验。,
  “那么,这三个问题都是不能靠你们自己的力量解决地了?”
  凌天翔觉得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回答,如果能够自己解决,又何必说出来呢?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至少现在再也没有人怀疑‘砺刃’军团的重要性。”周国辉又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人员方面。我会尽力给你们提供帮助。你也知道,虽然共和国每年都有大批退役军人,但是共和国与美国的军事体制并不相同,同时共和国军人对雇佣兵的认识与看法也与美军不一样。除了我们提供的帮助之外,你们还得自己想办法扩大招募对象。”
  “这个我们会努力的,只是我认为,如果要保证军团地性质,那么军团的主体就不能改变。”
  周国辉点了点头,又说道:“机会方面,这个你不需要担心。随着美国政局发生改变,美国经济这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加上新上任的美国总统,伊朗战争的结局,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等等。现在的‘单边主义’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而由美国、俄罗斯、共和国、欧洲等众多强大势力共同组成的‘多边主义’时代已经到来。到时候,你们会有很多的机会。”
  凌天翔并不怀疑这一点,实际上自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元迅速贬值,以及石油价格暴涨之后,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就已经开始破碎了。不管是共和国、还是俄罗斯,甚至是美国传统盟友地欧洲,都不甘心承认美国独霸世界的现实。因此,在美国走下坡路的时候,世界局势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世界格局转变,地区冲突、内战,甚至是局部战争都会相继到来。在各大国都避免发生直接冲突地情况下,代言人战争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如同“砺刃”军团这种为国家利益服务的雇佣军必然会成为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而这也正是凌天翔所需要的机会。
  “装备方面,考虑到雇佣军对装备需求的特殊性,我们也只能尽力解决。当然,如果不是用于你们自己的武装需求,那么就好解决得多。”
  “我们自己的武器装备可以设法解决,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在某些特定场合下需要大批武器装备的话,那就不是我们所能够办到的了。”凌天翔说的正是如同向伊拉克抵抗组织提供武器弹药这类的情况。
  周国辉笑着点了点头。“这点我很清楚,我会考虑的,当然,现在还不能给你任何肯定的答复。”
  凌天翔也没有继续问下去,毕竟对外输出武器装备,特别是向热点地区输出武器装备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周国辉看了眼手表,随即就站了起来,“我们也该过去参加晚宴。我们开始谈的事情,我会郑重考虑的。不过,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你们与外界接触。”
  “什么意思?”凌天翔一愣,原来周国辉来找他,并不完全是为了军团发展的事情。
  “你们不是很羡慕‘雷神之锤’能够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吗?”周国辉把住了凌天翔的肩膀,“而你也在抱怨,共和国没有给你们提供太多的支持。那么,我们现在就走出第一步,让更多的人知道,‘砺刃’军团并不是在单独战斗,也不仅仅只是一支雇佣军。”
  “可是……”
  “走吧,时间不多了,我们还得提前到达呢,总不能迟到吧!”
  见到周国辉走了出去,凌天翔也就只能硬着头皮跟了出去。他不明白周国辉为什么要做得这么高调,可是没有多久,凌天翔就发现自己完全错了,周国辉不仅做得高调,而且还是非常的高调。
  作为谈判的调解人,以及缅甸内战实际决定者共和国的代言人,周国辉成为了晚会上最属目的人物之一,可以说,很多记者甚至放弃了去采访蓝军与叛军的代表,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位共和国陆军少将的身上,并且花了很多的时间,想了很多的办法,希望从周国辉的嘴里套出一点点新闻线索。
  整个晚上,周国辉都将凌天翔带在身边,那些记者自然注意到了穿着缅甸上校军服的年轻军官,甚至有一些记者还猜出了凌天翔的真实身份。这让凌天翔感到很别扭,虽然周国辉并没有介绍他,也没有让他去面对记者,但是面对那么多的照相机,以及记者们的猜疑眼光,凌天翔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
  当晚宴结束的时候,凌天翔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众多记者争相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卷五 丛林战刀 第七十一节 权利拉锯
  甸内战双方谈判中的矛盾并不少,可真正的焦点实际  个,那就是内战结束之后,缅甸的政治体制。3G华 夏网 佩佩 贡献
  不管是蓝军,还是叛军,几乎双方的所有将领都主张成立军政府,也就是由蓝军与叛军双方组成一个联合军政府。很明显,这完全是在走以前的老路,由军队控制国家,由军队的将领出任政府的高级官员。似乎,在缅甸军人的眼里,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觉得将领是掌握军队实权的大人物,而军队是国家的强力机构,自然就应该由军队控制国家,由将领控制国家。可现实是,从谈判一开始,成立联合军政府的可能性就为零,原因很简单,共和国不会让巨额的资金投入成为肥皂  泡。
  共和国支持蓝军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在战后成立民选政府,军队将权利归还给人民,然后由人民选举产生一个民主的,由文官组成的政  府,而军队将接受政府的指挥,不再拥有控制国家的权力。
  蓝军当初为了获得共和国的帮助,渡过最艰难的时期,避免被叛军歼灭,几个主要将领都答应了这个条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与地方军阀、少数民族游击队的谈判与合作,从而组建了联合战线,并且最终在战场上获得了优势。现在,当内战的局势转变得对蓝军有利的时候,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蓝军地几个主要将领并没有异议。周国辉已经代表共和国,暗中向这几位将领表示,即使成立了民选政府,他们仍然是缅甸军队的主要掌权者,并且会保证缅甸军队在国家政治中有一定的地位。本来周国辉就是军人,因此他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这话如果换成个外交官来说,恐怕效果就不一样了。
  真正对此不满的是之前与蓝军合作地地方军阀。毫无疑问,新政府将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中央的权力将凌驾于地方之上。就算在新政府成立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渐收回地方军阀的武装力量,可是地方军阀最终都将失去所有的大权,失去掌握的军队。对那些在战乱中生活了几十年,对军队极为看重。而且是依靠军队才生存下来的军阀来说,失去军队,就等于抽掉了他们的脊梁。因此,在成立民选政府地问题  上,地方军阀首先反对。
  不管是之前投靠蓝军的地方军阀,还是站在叛军一边的地方军阀,其态度都相当一致,那就是不管怎么改,都不能动他们的军权,不能收编他们的军队。而地方军阀如果不肯交出军权的话。那么蓝军与叛军将领也就有足够的理由不交出军权。
  实际上,叛军将领也很清楚,作为内战的失败一方,战后,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那么就得掌握军队,失去了军队,就失去了一切。而成立民选政府地话,那么军队就必须要交还给政府,也就会失去军权。因此,叛军将领对成立民选政府也抱反对意见,认为这动摇了其根本利益。
  在地方军阀表示反对之后,叛军方面提出了折中方案。那就是在各派力量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军政府。显然,这依旧回到了老路上。不管军政府中的职务分配比例如何,政府职务本身就没有任何价值,实权仍然掌握在军队的将领手里。这样。叛军将领就能够继续掌握军权,双方最多是成立一个妥协性的政府,从而结束内战。至于今后会不会爆发内战,这就不是叛军将领所关心的了。
  相对而言,蓝军将领对这个提议并不反对,甚至还有部分将领持支持态度。道理很简单,在军政府地基础上,蓝军方面不但能够占据政府中的要职,从而达到掌握国家政权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保全自己的军  队,甚至借此扩大影响力,最终获得压倒性的优势,从而成为缅甸的主宰者。可问题是,蓝军此时仍然得依靠共和国的支持,而共和国是绝对不会答应以这种妥协地方式结束缅甸内战的。
  成立联合军政府的最大弊端就是留下了祸根,而缅甸内战已经让共和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说别地,开凿克拉运河的进度就被延迟了至少一年以上,这笔损失就不小了。再加上共和国的军事投入,秘密的军事援助,在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损失,以及用来撤出被困人员的花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共和国威信受到的损失。莫说再打一次内战,也不算共和国在这场内战中投入的巨额资金,如果无法彻底的解决缅甸的内部矛盾,成立一个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民选政府,那么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也正是如此,还必须要依靠共和国的蓝军才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让  步。可同样的,叛军,地方军阀也不会轻易的让步。谈判仅仅进行了两天,双方就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陷入了僵局,甚至差点导致谈判破裂。
  虽然蓝军有资本打赢内战,但是战争持续下去,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同样的,对共和国来说,这次谈判是挽回面子的最好机会。如果能够成功的“说服”叛军将领,让谈判结果倒向蓝军,也就是共和国这一边,那么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使更多的国家认识到共和国的影响力。相反,如果谈判就此破裂,内战继续开打的话,那么共和国将威严扫地,甚至会导致其他那些态度摇摆的国家怀疑共和国处理外事方面的能力。
  也正是如此,在谈判休会的那一天中,周国辉紧急约见了叛军与地方军阀的代表,进行了闭门磋商。当然,蓝军地代表也陪同参加了闭门磋商。
  当时。周国辉提出了两套解决方案。
  一是分步骤完成改革,即首先组建联合民选政府,但不同时剥夺将领的军权,而是将在建立民选政府之后,分几步,用几年。甚至十
  间,逐步完成政体改革,最终建立起一个民选的,民
  —
  二是由共和国为放弃军权的将领提供安全保证,甚至可以为其提供政治庇护。同时,这些将领地个人资产将得到保护,并不收归国用,其海外资产也将得到保证。共和国为其担保方。而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按照之前的方案进行。
  这两点自然不是周国辉自己想出来的,他只是共和国的代言人而  已。当然,缅甸的将领与军阀都不是笨蛋,在周国辉提出了这两点意见之后,他们也都清楚的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共和国不会再做出任何的让步。
  实际上,地方军阀与叛军将领唱反调的最终目地,并不是想保留以往的军政府。这些人都明白一点,谈判真的破裂。那么他们将输掉战争,到时候最好的结局就是流亡海外,而且还没有几个国家会收留他  们。而最差的结果就是失去一切,包括性命。因此,他们的真正目的只是想在做出让步之前获得更多的好处,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利益。
  不管是通过渐进式地改革。还是接受共和国提供的保证与庇护,对这些内战中的失败者,注定将要失去权力的军人来说,都算得上是不错的结果了。而且,地方军阀与叛军将领的选择也是截然不同地。
  之前已经倒向了蓝军的军阀几乎都选择了前者,接受了渐进式的改革。这样一来,他们至少可以确保自己为一方之主,甚至有可能在中央政府里谋求到一官半职。从而获得足够的权利。
  叛军将领几乎都选择了后者,原因很简单,不管是一次性的改革,还是渐进式的改革。他们最终都将被排斥在政府之外,被排斥在权利核心圈之外。因此,继续谋求权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保全性命,并且保住大部分的个人财产,这才是最明智地选择。
  经过了这一天的秘密磋商之后,谈判的新重点很快就确定了下来。内战结束之后,缅甸将进行从地方到全国的全民选举,并且成立中央、地方邦两级民选政府。而缅甸军队将暂时保留现有地体制,在民选政府成立之后,再按照由谈判确定的方案进行整编,并且最终建立一个由中央民选政府指挥的军事体系。
  谈判重新开始之后,问题就没有那么尖锐了。周国辉也在这个时候忙碌了起来,而他主要处理的正是那些希望能够得到共和国庇护的叛军将领的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