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100部分

大汉光熹-第100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后,父二人气得抱头痛哭。

    这下,原想给刘谦找点麻烦的何进,也放弃了准备好的小动作。他不放弃不行了,有了袁家和刘焉父的前车之鉴,眼下,何进的属下,没有人有勇气出头找刘谦麻烦。

    党人和后戚两家偃旗息鼓之后,刘谦指挥属下,毫不客气的把武库彻底清理干净,把能够带走的物资全都洗劫一空。又和小刘辨玩了一天之后,带着大军踏上了征途。

    从汉州宛城出时,两万多人是单骑启程,从雒阳城出征时,全都变成一人双骑。骑兵一人双马,党人倒也认为合理。刘谦你有钱有马,步兵变成马上步兵,他们也无话可说。

    可是,刘谦将他的步兵和弓弩兵全都配置双骑,他们心中就不是滋味了。鉴于刘谦一贯的强势,又有当今天任他胡闹,他们只有将闷气藏在心中,也不敢有什么表示。

    第三天早晨,在天亲自主持的出兵典礼中,汉州清一色的骑兵部队踏上了北伐征途。

 第一百四十九章 救治流民

    完全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总算赶出来了,兄弟们包涵!

    &&&&&&&&&&&&&&

    辞别小刘辨,离开京师雒阳,出虎牢、过中牟。

    刘谦带着两万多大军,清晨早起迟暮扎营,一路紧急赶路,两天后,来到位于中牟管辖的官渡渡口。由于古代交通工具比较落后,船只载人能力不行,大军只好在官渡驻扎下来,等候大军被船只一点一点送到黄河北岸。

    在这个方面,刘谦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不是全能救世主,他只是高中只念半年的一个普通人。营造船只,特别是大型船只,需要很多知识和经验,整个大汉也没有,能够一次载人过三百的大船。

    刘谦的事业只是刚刚起步,他也派人到南方寻找时代造船的工匠,希望汇集众人的智慧,建造出刘谦心目中楼船。这种楼船好能够在大海中远行,在海战中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未来的未来,这种船只挂着大汉的旗帜,飘扬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不过眼下急不得,急红眼这种属于理想型的船只也变不出来。

    刘谦今年不过十八岁,还属于容易冲动的年龄,这种枯燥的等待很容易使他厌烦。但是这次他并没有为枯燥的等待而生气,相反,他还感谢这个被他诅咒过无数次的缓慢摆渡,原因很简单,就在大军驻扎下来的第二天,和他有过约定的扬州刘晔来了。

    刘晔是被他果断的换天举动感动了,他原本就对刘谦有好感,加上刘谦这两年迅猛的展势头。刘晔谢绝了好友郭嘉让他再观望两年的的好意,毅然前来投效刘谦。他认真计算过,刘谦从没有犯过致命错误,并且善于纳谏。

    刘晔相信有了他的加入,刘谦的犯错的几率会加的小,刘谦未来的展会加稳定的展。说到底,其实还是他也姓刘,而刘谦曾经亲切的叫过他叔父,在他内心深处觉得刘谦加亲近而已。郭嘉的心思刘晔也很清楚,不是郭嘉不想投效刘谦,只是郭嘉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一个能展示他水平的时机,使刘谦加看重他。

    刘晔的来到使刘谦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这表示着曹操未来又少了一位好谋士,曹操的展机会又被刘谦消减了。照此下去,刘谦的力量会越来越强,而曹操没有鲜血液的补充,曹操还能立下历史中那般成就吗?

    刘谦没有矫情,当刘晔表示效忠后,他就委任刘晔为参谋长,要不是贾诩阻止他,他还想让刘晔到西鄂总抓情报系统。

    “报!营外有流民请见骠骑将军!”

    “不见了,每次都是下跪磕头谢恩,烦!”刘谦拿开眼前的书册,懒洋洋说道。

    贾穆丢下厚厚的账目,伸个懒腰说道:“这还不是大哥闹的,要是你不连续三天用军粮赈济流民,那会有这么多难民感激你。”

    刘谦收敛笑容,认真的对贾穆道:“什么叫胸怀天下?胸怀天下不是让你坐在那无病呻吟谈政治,天下还不是由贫民百姓组成,没有他们,你我吃什么?没有他们,我们自己也就变成了农夫。你这种心态要不得。”

    “我错了,我改正。”

    “认错态度要端正,这样吧,你替我出去一趟表示你的诚意。”

    “大哥,你看还有这么多账目要整理,要不你替我整理?”

    “哎!还是我去好了,看到这些账簿就头疼。”

    刘谦带着典韦向军营门口而去,不去还不行,昨天的教训他可记得很清楚。昨天,刘谦嫌麻烦没去接见,那些流民居然从上午一直跪倒下午,直到刘谦出去安慰后大家散去。

    “骠骑将军,你还认得小的吗?”一位三十几岁的汉见刘谦出现,憔悴的脸上布满了激动。

    刘谦认真想了一会,笑道:“怎么不认得,我的亲卫燕固,曾经越骑营的勇士,后来孩病危,你就回家了。”

    燕固哽咽道:“想不到大人还起得俺。”

    “你的胳膊哪里去了?你不是回东郡干老家了吗?怎么会在这里?这里不是谈话之所,随我回营。”

    原来燕固回家后孩病就好了,不久,家乡便生了大面积灾荒,他便将刘谦奖赏的丰厚赏赐和拿出来,去徐州卖粮散给乡亲度日,在家乡闯出来很大名声。当乡亲们称赞他是大善人时,他就告诉大家,没有刘谦额外的赏赐和送给他大笔为孩治病的补助金,他也照顾不了大家。

    谁想到,今年任郡守戏志上任后,诬蔑他是泰山流寇派遣到东郡的奸细,欲蛊惑利用百姓作乱,想把他抓起来。好在燕固有一身好武艺,再加上乡亲们的掩护,丢下一条胳膊后逃出官兵的追捕。

    戏志为了树立政绩,大肆扩建军想要剿灭泰山贼,练军需要大批粮食。这下把原本都饥荒的百姓,搜刮得一干二净,逼得百姓们无法生存下去。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只好含着眼泪踏上背井离乡之路。

    原来燕固的乡亲们也想和别人一起到江东乞食,听取燕固意见之后,大家沿着黄河逶迤向西,准备去汉州找活路。这也是刘谦这几天会遇到大批流民,而这些流民又对刘谦那么恭敬的原因。

    刘谦很家常的陪着燕固吃饭聊天,非常认真的询问了戏志的事情。闲谈中,他大大赞叹燕固给他争气,并表示要给燕固升职,让燕固负责数万名流民的管理工作。安慰燕固,他会拨出两千名轻骑沿途护送这些流民到汉州,后还咬牙拨给这些流民一批军粮。

    当知道燕固晚到是为了照顾拉后的病人,他马上带上华佗,一起来到病人中为大家看病。这个举动不但感动了百姓,也感动了一直对刘谦心怀不满的华佗,原来就有点改变看法的华佗,生出为刘谦服务也不错的念头。

    燕固感动地眼圈红,刘谦的举动再次为他在流民中树立形象,民众对他的支持达到一个的高度。他为他能够和刘谦战斗过为荣,他为刘谦荣升高位却没有摆出官架,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本色而心中热烘烘一片,他再次誓,今生就卖给刘谦了。

    刘谦原来想以燕固来给他收买民心,他做到了。因为燕固在流民中威望的上升,他对刘谦的赞美,使流民对刘谦的拥护度不断上升。

    黄河旁边一个崭的军用帐篷中,里边并没有住着士兵,只有一对母住在里边。母亲只有三十六七岁,长期营养不良和劳作,使她看上去有四十几岁苍老。儿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除了脸色有点饥黄之外,虎头虎脑的有点可爱。

    母亲一边捻起针线缝补着充满补丁的衣服,一边给儿说话:“儿啊,你可要记住骠骑将军的恩情,娘是报答不了了,你可要记在心中。要不是骠骑将军亲自为咱娘俩医治,咱娘俩估计是活不过这个春天了。”

    “娘,你放心,你从小就叫俺知恩图报,俺记下了。长大后俺也要像燕叔叔那样,给骠骑将军做亲卫,给骠骑将军挡箭。”

    “这就对了,做人呀千万不能忘本。”

    刘谦万万想不到,他今天无意中的举动,为他以后种下了一个因果,为他省却了一个大大的麻烦。

    刘谦的中军大帐中,刘谦一个人皱着眉头苦苦地思索着,他还在考虑燕固口中诉说的那个戏志。

    戏志游戏中属于颍川人,后来投奔了曹操,也算是个有名的谋士,但是他不属于刘谦争取的对象,他病死得太早。刘谦认为大费力气周折,拜求一个活不两年的谋士,很是不值得。

    而今的戏志对于刘谦来讲,他感到此人的行为很诡异,太不合常理。作为有能的党人,被推举为东郡郡守,他先做的应该是安定民心,在闹灾的情况下,如何不让百姓饿死就是他当前的任务。刘谦虽然对党人有意见,但是他知道,大多数的党人还是很有良心,很为治下的百姓负责的。就像羊续那样,到了南阳郡会见豪门之后,第一项任务就是请大户捐粮食安抚民心。

    加使刘谦怀疑的是他大肆招兵的举动,老百姓都在逃亡,他还妄想攻打,与他隔着一个东平国的泰山贼。当时泰山贼在臧霸的领导下,活动范围很大,兖州八个郡国五个都有他们的身影,东郡自然也属于受害地区。可是东郡和泰山郡、济北国、东平国比起来,受损程度低,故此戏志的举动非常有问题。

    由于历史上戏志和曹操的关系,刘谦不得不小心起来。

    刘谦将这个疑问交给贾诩和刘晔分析,两人也认为很不正常,却也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无奈之下,刘谦只有将原来派遣幽州探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曹操是一个绝对不能轻视的人物,要不是为了这次筹划数月的北伐,刘谦恨不得带领众将去扬州,一举把曹操全家彻底清除干净。刘谦暗下决心,这次镇压张举之后,马上抽调精兵强将,除去曹操这个心头之患。

    消息的暗隼卫,分出一部分到东郡建立据点,这使原来派遣幽州到就不充足的人数,加紧迫起来。

 第一百五十章 糜竺的震惊

    状态不好,今天一。

    &&&&&&&&&&&

    黄河河水悠悠,依旧不知疲倦的向东奔流,刘谦望着河面上稀疏的船只,心中长出一口气。

    “主公,我有一个问题闷在心中,不知当说不当说?”刘晔捧起一杯热茶,慎重地盯着刘谦的眼睛问道。

    “请小叔明言,你是长辈,就是说错了也无妨。”

    “请问主公,我军军粮本来就不充足,为何还要送给流民如此多的粮食?”

    “哦,小叔可是担心征战日久军中无粮,军心涣散是吧?”

    “正是,难道主公能够保证一个月内捉住张举?一个月内彻底取得胜利?不要骗我,说你会从江东买粮补充,粮食从江东逆流运到西鄂,再从西鄂运到幽州,还能剩下多少你我心中有数!”

    “小叔开玩笑了,我可不是战神,打仗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好,不过——”刘谦转先是向北眺望,然后目光渐渐转向东方。

    徐州刺史部东海郡著名产铁地朐。

    朐县当时临近东海,它的对面有一个小岛,小岛不大中间高四边低,像一只海龟,当地人叫它福龟岛。后世这个小岛再也找不到了,它被沧海桑田的力量征服,变成大6的一部分。

    原来,福龟岛上虽然没有人居住,但是渔民们每年还是经常在哪里停留。从去年冬天开始,有一伙海贼占据了哪里,渔民们就不敢到哪里停留歇脚了。

    此刻,岛中一个简易的大厅内,几十个海盗头目模样的人,正在厅中大口吃肉大口饮酒,大厅中响过成片的吧唧吧唧声响。

    一个海盗咕咚咕咚喝下一碗酒,伸着舌头大叫着:“好酒!俺从来没有喝过这等好酒!跟着好东家干活就他妈的爽!”

    “可不是嘛,以前老大只会带着咱们在江上抢掠,而今找了个好东家,这一年过得像神仙一般,拿钱还是以前的几倍!”

    “就是,咱这个东家可是不好找,一年来咱们只管沿着海岸探查暗礁流向,这对咱们还不是小菜一碟!”

    “年底还有奖金,还送来美酒犒劳慰问,这种东家天下独此一家!是不是二当家?”

    二当家是个三十岁上下的黑脸汉,腮下长着浓密的胡须,配上他那副上撩的双目,给人的感觉有点凶狠。

    他大嚼几口咽下口中的肉块,又端起大碗一扬脖痛饮而下,咧着嘴巴扬手说道:“都给俺听好,大当家跟着东家升官财,你们想不想?”

    “想!”

    “想升官财,想和这等好酒,想赚大钱,想得到土地娶妻生,就给俺好好干!马上就有立功的机会来到,咱们只要给东家带好路,为东家护送好粮草到幽州。大当家传话来,这就是大功,赏赐比去年还要丰厚!升官嘛!不瞒大家,俺凌操眼下可是官拜靖海校尉,哈哈哈哈!”

    “那俺们呢?”

    “这次成功运粮之后,人人都有官可做。”

    “二当家骗人,哈哈!能够享受朝廷俸禄的只有曲长以上。就按曲长计算,咱们几十个兄弟算起来,东家也需要招募两万多水军。哈哈!放眼天下也不会有这种傻,他要这么多水军干什么?这得要多少钱粮?”

    “就是!他都不怕朝廷找他麻烦?二当家不要骗兄弟们了!”

    “骗你们?骗你们俺是孙。”凌操顿时火气上升,说着从怀中掏出来官印道:“看清楚,这可是银印青绶!”

    “兄弟们看!好像是真的呦!”

    “二当家,不是兄弟不信你,这事兄弟们实在是难以相信,他养这么多水军干嘛?就是想造反也得指望6军呀!”

    “这你们就不懂了,东家想要建设海军,东家要依靠海军为他征伐海上的藩国,懂了吗?”

    “这,这可能吗?周围的小国不是一直向朝廷称臣,还打他们干嘛?”

    凌操摇摇头,也有点疑问道:“这就不是咱们操心的事了,大人物自有大人物的想法,要是咱们能猜到大人物想法,咱们也是大人物了。”

    “二当家,咱们东家到底是谁?给兄弟们交个底,兄弟们心中也该有个数。”

    “是呀二当家,要是俺们不明不白得罪东家,那罪过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