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115部分

大汉光熹-第115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屏障。从公孙瓒选择易城为老巢不难看出,易城确实是个易守难攻之地。

    两百里不到,海河上游河面适合搭建浮桥,可是那里却是山区,就是如今北京西南的小燕山山系。山区地势陡峭崎岖,在古代如果不是形式所迫,很少有军队愿意在山区行军,在自己地盘中不担心后勤辎重还好,假如是在敌境之内活动就很危险了,运输苦难下,吃不饱的军队大多没有战斗力。

    刘谦如果想运动大军参到幽州平乱,不过多耽搁时间,两百里内好是路过易城。

    春日的阳光普照大地不久,城外五里远的一座颇具规模的军营便喧闹起来。营门士兵放开鹿角拒马,一列列披盔戴甲的士兵排成一个个方阵,阵中不乏一座座移动的攻城器械,一点点向易城靠近。

    城头守城的士兵们见此倒也不是很紧张,城头赫然响起喧天的鼓声,鼓声方停,城头女墙之后几乎布满了人。城墙之下,一列列士兵沿着通往城墙的石阶奔走,一些士兵匆忙向礌石檑木跑去,到了近前挥动着皮鞭钢刀,大声喝止萎缩在地上的一群百姓准备搬运。

    王政眯着眼打量着城上城下有些秩序的士兵,再回想三天前第一次遭受攻城时的慌乱,脸上浮现一片满意之色。通过两天来血与火的磨砺,这些前不久还是老百姓的士兵,今天明显镇定多了。

    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汉军,王政嘴角不由得扯出几丝冷笑。三天前,当他看到无数杀气腾腾的汉军压过来时,王政的手中全是冷汗,特别是看到大纛之上骠骑将军四字后,感到浑身阵阵的无力。

    骠骑将军刘谦的大名对于王政来讲,无疑是如雷灌耳的。几个月前还在渔阳郡做小吏的王政,对于刘谦战功彪炳的战绩一点也不陌生,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崇拜。就凭五万步骑战胜二十余万西凉兵这一点,王政看到刘谦大旗时浑身泛起阵阵战栗。

    为了脑袋,为了前途,王政硬着头皮嚎叫着属下迎战,大多数没有经历过血战的士兵慌成一团。王政也不简单,为了到手的将军官位和财富,用抢掠而来的黄金珠宝女人诱导属下将士,终成功将消沉的士气给提升起来。

    想到第一天惨烈的交锋,王政嘴角的讥笑瞬间消失,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要不是王政将城中的家属为人质,迫使男丁拼死卖命,涌到城头的汉军当天就破城了。可能是汉军第一天死伤惨重,随后两天的攻城再也提不起勇气,每次都是丢下几百个尸体就匆匆收兵而回。

    汉军的懦弱,反而激生了守军的士气,这两天守军的素质越来越好,守起城来配合得越来越默契。看到汉军各种攻城器械调试完成,各种矛弩弩机缓缓扬起了头,王政又暗骂一声:“麻辣八字!有钱就是不一样,每次都是用重武器压制老,等到拼命时却孬得很。刘廷益也很是一般嘛,舍不得用兵填平护城河,事实证明只用远跨度的攻城梯取巧攀城是行不通的。”

    城下中军,潘凤略带几丝病容屹立在骠骑将军大纛之下,旁边一名文士是韩馥配给他的军师李历。

    潘凤此时是神情并没有关注即将爆的战斗,心神飞回到十几天前的邺城。潘凤和典韦一战受了内伤,不过他从小早就习惯了受伤,就是因为他的恢复能力被一位高人看重,随后跟着高人学了一身不俗的武艺。

    他躺在床上时候经常回想当天的交锋,暗恨他的坐骑不争气,暗恨眼界过小没有见识过级战马。如果他熟悉典韦坐骑的运动度,如果他也有一匹那样的良马,他自信可以和典韦大战一场。早些天,他亲眼见到典韦和刘谦切磋,见识了典韦真正实力,暗自盘算应该能和典韦打上一百五十合能分出胜负。

    生病期间,他听说了刘谦要走了张颌而放过了他,他心中当时觉得刘谦非常过分,不是为他委屈鸣不平,而是为他主公韩馥感到委屈。没想到,第二天刘谦前来探病送来一剂药方,还拉着手感叹,不能和他一起并肩战斗很是遗憾。

    当时他还有点不信,等他服用刘谦药方配出的草药之后,身体恢复得很,这下相信了刘谦的诚意。顿时觉得刘谦这个朋友也不错,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而小看,随后就和刘谦走得近了一些。

    雨过天晴,刘谦要求韩馥派一支队伍随军攻打冀州陷落的几座城池。城池属于冀州管辖,韩馥找不到借口推辞,又担心刘谦谋取他的军队,只好派没有伤愈的潘凤为将出征。又担心潘凤老实人容易受骗,就派治中李历作为潘凤的军师随军参划。

    潘凤当时撇撇嘴,心中诽腹韩馥道:“你将八千老兵藏在邺城守老巢,就我们募集不久训练不到一月的万余兵,骠骑将军那会看到眼里。没见骠骑将军的军队吗?清一色的骑兵,个顶个的棒!”

    老实人潘凤一路跟着刘谦,穿过巨鹿郡和安平国,来到被张举军差不多占据的河间国。潘凤和李历有点不明白刘谦的意图,幽州牧刘虞差不多每天都派人求援,每次刘谦都回复全力救援,为啥还要从河间国南边的弓高城开始攻伐。后他们只好归结于刘谦想全面肃清叛贼,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法,依靠稳定的大后方不使贼兵偷袭后路。

    虽然潘凤李历诽腹这和刘谦一贯的做法不符合,可也没有什么办法,刘谦毕竟是三军统帅,再说刘谦早日肃清冀州贼兵也算是为冀州考虑,他们不能说什么。

    当天,刘谦以长途跋淑士兵劳累为由没有攻城,第二天一早,刘谦笑眯眯劝说潘凤攻城,还神秘说送给潘凤一个大礼。潘凤和李历心里不服,可也不敢有什么表示,谁让刘谦官职死死压住他们。李历私下告诉潘凤,刘谦在玩公报私仇的把戏,将潘凤说得一愣一愣的,对刘谦的印象简直是直线下滑。

    无奈的潘凤只好激励士气,拖着还没有完全康复的病躯,奋勇展开了攻城,使潘凤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弓高城的贼兵还没等汉军攻上城头就弃城而逃。回来后,刘谦揶揄的口气问他,是不是一份大礼时,老实人潘凤差点羞得找一个老鼠洞钻进去。

    随后,刘谦都没有和潘凤抢功,几座城池一气而下的城池全都送给潘凤,这下将潘凤感激的要死要活,心中将刘谦奉为知己的高度。要不是已经拜韩馥为主的话,潘凤一定会拉着刘谦求着拜主。就这样,两军相互间的信任增加了,特别是还对刘谦抱有一点成见的李历,彻底改变了对刘谦的看法,而李历的看法又影响着邺城中还对刘谦持怀疑心态的几人。

    大军来到高阳城时,刘谦将潘凤叫来,给他心中的计划托盘而出,潘凤被刘谦奇思妙想吓了一跳。回到营中,潘凤把刘谦的计划原原本本讲给了李历,李历淡淡一笑,到了此时他终于明白刘谦将功劳送给他们的原因。

    李历加觉得刘谦是个办大事之人,为了完成他的设想,为了让心怀芥蒂的友军相信他支持他,甘愿付出偌大代价。他并不是不救援刘虞,为了追求大的胜利,为了早日将贼军镇压消灭,他甘愿翻越燕山山脉,而寻求出奇制胜。只带十天干粮穿越两百里山路,据说还有万余贼军守护在燕山的三道关卡,这种战术在李历看来,是完全不敢想像的。

    虽然刘谦告诉他们,贼军在易城驻有重兵而易城又是易守难攻之地,不过以李历看来,如此置于险地的做法还不如一鼓作气攻城来得稳妥,毕竟一路而来并没有遭到多大的阻挡。

    李历当时找到刘谦,劝说刘谦并不需要如此冒险,刘谦只是知之一笑道:“不瞒你说,我劝说黑山张燕出兵幽州,如果不给他玩点震撼一点的玩意,他会老老实实的归降朝廷吗?再说只有采用出奇制胜,我能将战损降到低。给你透漏了这么多,够朋友吧。”

    久经沉浮的李历动容了,刘谦告诉他的可以说是军事机密,这也是说刘谦完全把他看做自己人。回去的路上,回想到刘谦只让他们在攻打易城第一天时卖力,之后让他们随意行事。李历暗暗说道:“这种人虽然有点跋扈,可是交心。绝对值得结交,绝对值得托付,他私下曾承诺主公落魄之时可以找他庇护,一定不会食言。”

 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孙瓒

    高阳城和东平和以往攻破的城池一样,完全没有浪费潘凤一点时间,顷刻间就拿到手中,大军顺利开拔到河间后一个城池易城。看到四面环水的易城之后,潘凤和李历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明白刘谦为什么宁可绕道奇袭,也不愿意攻取易城的因由。

    刘谦告诉他们城中驻扎三万重兵,他们不知道的是城守王政早就将城中百姓集中起来,以家眷迫使城中男丁为王政服役,恐吓城中百姓,如果城破就是大家同归于尽之时。而刘谦通过早些天派遣过来的暗隼卫,基本上对张举各地兵力部署情况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包括张举收缩兵力先解决幽州,派遣重兵加强易城和北平的部署都在刘谦掌握之中。

    潘凤和李历读过兵法,知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的战术,虽然贼兵兵器铠甲不如汉军,他们也知道攻破易城的希望不大。他们军营中只有万余勉强拿出手的兵,其余万余人只是充人数的农民,依靠这点人马,估计填平护城河之后剩不下多少了。

    两人回想刘谦走时谆谆嘱托,为了使贼兵相信大军的主力全在这里,为了给刘谦争取时间,第一天用攻城器械压制贼兵,随后全军一拥而上用大型云梯攻城。不合乎兵法的打法毫无疑问的败了,伤亡了千余兵马,不过也给没有经过这番阵仗的贼兵很大压力。

    随后两天,他们就按照刘谦的战法,只用床弩和抛石机进行远程打击。刘谦制造的抛石机射程比老式抛石机远,命中率也有显著提高,给城头之上的贼兵造就很大麻烦。一般情况下,这种远程压制要进行一个半时辰,而后弩兵掩护,步兵推着云梯试图攻城,稍微受挫就立刻结束战斗改用抛石机压制。

    当天战况依然不利,之后两人还试图夜间攻城,每次都是无功而返,给城中贼兵造成一个汉军士气低糜的假象。

    而后两天李历从后方征集了数万百姓,冒着箭羽推着蛤蟆车填埋护城河。王政看到汉军开始一板一眼的操作,心中暗暗松口气,封填护城河少需要十天,根据张纯书信讲多五天就能攻破蓟城,十天后张举带着主力来到易城和汉军决战。通过他数天观察,汉军只有三四万人马,而张举拥兵十五万,纵使野战打不赢汉军,保证易城不失绝对不会有问题。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光熹元年四月一日。易城护城河前无数蛤蟆车运送着黄土,汉军的弩箭时刻保持着对城头压制,护卫着数万像蚂蚁搬家的农夫,一片忙碌慌乱,偶尔还会用抛石机关照守军两下。

    蓟城。

    蓟城之前也很火爆,无数老式抛石机不断地将几十斤重的石块甩到城头,城墙早就破烂不堪了。经过石块和矛弩的关照,城墙外围的石条青砖早就不见影踪,露出夯压过细密的黄土。经过冲车不断地冲撞和大火的熏烧,往日宽大威风的城门上黑漆漆一片,裂着一道道凹陷残破的伤痕。

    抛石机压制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攻城开始了,起码有三万名张举军在各种美好的诱惑下,嗷嗷地摆成散兵线向蓟城冲去。

    冲车再次光临城下。熟悉运用冲车的张举军士兵,早在冲车牛皮上撒上一层厚厚的湿土,有湿土保护往往让城头浇下来的火油失去作用,双层牛皮可以防护一般的礌石檑木对冲车损坏,如此一来冲车嘭嘭地撞击到城门之上。

    城头之上的汉军也不是吃素的,无数弓弩对准拥簇在冲车旁边的叛军,防护简陋的叛军身上插满了箭羽,一个个惨叫着歪倒在冲车身旁。一般的礌石檑木对冲车无效,可是大型的还是能给冲车造成伤害,不一会,在三块大型礌石击中冲车后,冲车吱呀着散架了。

    此时,只有简易长梯的叛军还没有接近城墙,忽然,两翼的乌桓骑兵动了,他们沿着步兵给他们留下的通道,呼啸着从城下交叉而过,无数箭羽在战马的带动下抛射到城头,六千多只箭羽收割了数百汉军的性命,上千名汉军不同程度遭到了伤害。

    无数汉军眼中冒着火焰盯着脱离战场的乌桓骑兵,随后瞥了一眼屹立在城头的一个武将。此人三十岁几岁光景,身高约有一米九左右,一张略显风霜的刚毅脸膛,正忙着指挥士兵守护城墙。

    在此人身后,站立着三位好汉,一位是肤色白皙耳朵大双臂长的汉,在他两旁分别是一个黑脸和一个红脸大汉。大耳朵白皙汉身量在几个人中较矮,有一米七五上下,其余两人身量比前边武将还要高。

    士兵看向武将眼光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还有一丝隐隐为他不平之意。就是因为此人指挥得当,每次乌桓骑兵奔射之时,他都提醒士兵们提前藏在女墙之后,使很多士兵都顽强的存活下来,就是受伤一般都是皮毛之类的小伤。

    这位脸色刚毅指挥得当的武将就是公孙瓒,一直使北方异族咬牙切齿的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郡令支人氏。出身军人的辽西公孙世家,他这个世家相对中原世家而言有些水分,因为他祖上没有食禄两千石的大官,没有享受过侯爵的待遇。只因他祖辈都在边军中服役,时常做都尉之职,偶尔有几个做过乌桓校尉,不过数百年积累下来也算一笔不小的财富。

    他和袁绍一样母亲是小妾出身,在家族中地位不高,也和袁绍一样,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拼命地为自己打造声名。年轻时候,因为他谦逊知理,当时涿郡太守刘基非常欣赏他,就把女儿嫁给,他还举荐他到卢植那里念书。后来岳父刘基遭人陷害被朝廷配日南,当时日南给中原人的印象是不毛之地,配之人十有**都会死在那里,公孙瓒很义气的祭祀祖先,抱着必死的决心陪同刘基前往日南而去。

    中途的时候,朝廷赦免了刘基的罪行,可是公孙瓒的美德却传遍了雒阳城。当时年少的袁绍慕名找到公孙瓒,由于两人身世遭遇相近,很是惺惺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