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85部分

大汉光熹-第85部分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什么事让你如此激动?”袁绍压下心中的不,用关切的口吻问道。

    “本初还记得我当年废帝之事吗?”

    “记得。这正是我一直高看远的原因所在。”

    “那么你还记得我当年立下的誓言吗?”

    袁绍闻言心中咯噔一声,他怎么会忘掉许攸当年立下的慷慨誓言,不过他从来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他不相信世上有人敢去做逆天之事,哪想到眼前蹦出一个刘廷益。

    袁绍站起身,来到许攸身前,拉着许攸的手道:“许多年前的事了,还提做什么?而今正值革鼎之际,朝廷正需要远这般人,这正是我们大展手脚的良机。”

    “对不起了本初,当年立下的重誓而今犹在耳畔,许攸身为男儿绝对不会食言。我这就去刘谦府上拜他为主公,刘谦此人行事颇对我的口味。本初,告辞了!无须挽留!”

    袁绍只有傻傻的伸出手臂,久久保持着拉人的姿势,遗憾的看着许攸渐渐消失在他的眼光中。

    南城刘府门前,贾诩等人伫立在雪花飞舞中,迎接刘谦的归来。

    刘谦翻身下马,来都贾诩面前,低着头说道:“舅舅,我又让你失望了。”

    贾诩拉着刘谦的手,微笑道:“你做的很好,我为你自豪!”说话间拉着刘谦来到大厅中。

    待众人坐下来,贾诩道:“昨天小鲁肃曾引用老之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番话说的很好。

    当时我就想骂他,既然你知道这些道理,你还鼓动刘谦兵变?你想让刘谦功成身退吗?

    好了,不逗你们了。你们认为党人和何进还能容下刘谦吗?现在放在我们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功成身退,暂时避开党人和何进的锋芒。

    另一条就是动用大军,将党人和何进置于死地,不过其下场是天下必然大乱。其实只要刘谦掌权,天下早晚都会震荡一次,以他的年纪阅历,只有用杀伐手段能震慑四方,不过,现在和未来却又不同。

    眼下,忠心于刘谦的部队还没有成型,时机不是很好,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站在道义高点。治国还需要文人,问题是刘谦不想要一个残破的国家,故此,怎么笼络文人就成了当今大的问题。

    想要站在道义制高点,想要脱离雒阳城的浑水,以退为进不愧是好的办法。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制。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得之,必固予之。这是争取天下之道!

    廷益这次受何顒之事选择退出雒阳,只会对我们有益绝对无害——”

    “禀报少爷,门外自称荀彧荀攸者来访!”

    “荀彧荀攸来访?这些人平时清高之极,现在来访要为何事?”刘谦忍不住小声嘟囔出声。

    “估计是好事,反正不是坏事?”小鲁肃坏坏一笑。

    “走!去看看!”

    刘谦让家人打开东角门,还没走到门旁叫说道:“稀客!稀客!两位驾临鄙宅,刘谦荣幸之至。”

    荀彧两人并没有进门,很是郑重的整理一番衣冠,随后躬身行礼道:“荀公达(荀文若)替天下人谢过骠骑将军的大义,昏君下台宦官得除,廷益你功在千秋!”

    “不敢当!不敢当!两位赶起身,刘谦当不得如此大礼。”

    荀彧笑道:“当得。今天我们叔侄二人也要投在你的门下,不知欢迎否?”

    “你们,你们!当然欢迎,欢迎之极!有两位前来帮助刘谦,刘谦自信能够开创一个比文景之治,还要辉煌的年代!”

    荀彧转对着荀攸道:“我赢了!”

    荀攸讪讪回道:“小叔技高一筹,小侄甘拜下风。”

    刘谦见两人风趣,就询问两人事情的原委,知道答案后很是惭愧的一笑。

    原来,刘谦这次主动让权,让他们两人觉得刘谦不是贪恋权贵之人,是一个真正为了大汉考虑的君。因此对刘谦倍加赞赏,萌动了投靠刘谦的念头。

    在这个时候,问题又出来了。清高素然是一个提高名声的佳途径,可是一味清高下去,没有伟大的志向,跟着他混的人,混到后也不会有多大前途。读书人追求的是封侯拜相,光耀门楣,如果没有前途,为什么也跟着刘谦混?

    荀攸的意思是再观察一下,随后决定也不迟。而荀彧则认为,刘谦这次采取的是以退为进战略,未来的展不可限量。刘谦的势力还小,正是需要人之极,以刘谦善于纳谏和为人果断为由,眼下是投靠刘谦佳时机。

    大家刚回到客厅不久,许攸以刘谦老乡的身份前来拜访,之后,许攸很是庄重的拜刘谦为主公。

    通过今天几人的来访,刘谦的心情从沉闷变得开朗。刘谦也将自己手中的能量,透漏给大家一点,这引起他们三人的兴趣,心中对刘谦的敬意再次拔高三分。

    事后,刘谦通过和贾诩不断的商讨,决定了三人的去向。

    荀彧叔侄的去向,贾诩和刘谦没有多大争执,以吏治为长的荀彧自然是洲别驾的好选择。荀攸以计谋见长,再说他官拜黄门侍郎属于天的侍从,正好和小鲁肃前后呼应,做好小天的思想工作。

    关于许攸两人的分歧比较大,按照贾诩的意思,想让许攸负责暗隼卫的内卫。未来内卫将展到一个州,凭刘贝的能力根本不再适合,而许攸的能力自然在刘贝之上,再加上许攸是南阳郡本地人,有许攸负责暗隼内卫为合适。

    刘谦坚决不同意许攸留在南阳郡,他的意思是想让许攸去西域,利用许攸的计谋拉拢分化西域的各个势力。好是相互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让西域自己乱起来,之后汉军就能够找便宜,后让西域变成大汉一个直辖州。

    贾诩认为西域的事情随后再考虑,当前应该以本土为主,不应该贪多嚼不烂,后两边都处理不好。刘谦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怕许攸的贪婪,历史上许攸就是因为过于贪婪,被对手抓着小辫,后投降曹操。

    重要的是,刘谦深受罗贯中的毒害,对许攸这个人一直都很有成见。认为许攸此人不老实,就爱搞窝里斗,影响组织内部的团结,总想将许攸弄出去,而西域对刘谦而言距离够远。让许攸的能在西域尽情展现,使劲祸害那些蛇鼠两端的白种人。只要许攸能搞出成绩,金钱随便挥霍,以后随便灭一个小国,成本就赚回来了。

    两人争论了半天之后,还是贾诩做出了让步。当然,贾诩的让步是有代价的,刘谦必须放弃原来的张扬大婚,将大婚的地点从雒阳城转到西鄂。刘谦咬牙切齿了半天,为了内部的安宁,他还是点点头。

    商议之后,刘谦立即召见了许攸,先是大力赞扬许攸的能力,然后描绘许攸任务的艰巨性和必要性。在刘谦雄伟的气魄和为大汉开疆辟土的美好展望下,许攸接过了为大汉开辟州的任务。

    “刘谦为什么不派其他人,这不是证明我的能力得到刘谦的肯定?我刚刚投效刘谦,他就将这么大的事情交托给我,袁绍的气度和刘谦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我的能力终于有了施展的空间,让雒阳城中那些庸碌的小人们看看,我的能力远远在他们之上,知我者刘谦也!”

    许攸暗下决心,一定让历史书写下,大汉第十五个州是许攸开创的局面,未来身登云台和开国二十八宿并列。

    忙完许攸之事,刘谦自然想到了阔别半月的李冰,从昨天分开后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她。而后自然又想到李冰光滑的娇躯,心中顿时一片火热。应小刘辨的要求,离开雒阳之前晚上要到宫中宿值,眼下就是相会的良机。

    “老朽恭喜大人荣升骠骑将军!”

    “贺主公升迁之喜!”

    “恭贺主公!”

    刘谦回一看,原来是华佗和负责看守华佗的魏延等人。

    “先生是来和我告辞是吗?”

    “正是。”

    “不行!国家需要先生的医术。”

    “是大人需要老朽的医术吧。”

    “随你怎么想,反正以后你就是我的私人医生,工价任你开口。”刘谦见华佗面有难色,压住笑意肃声道:“当然治病救人也是善事,这样吧,你除了负责我和下属的身体康健之外,也可以到南阳郡开设的医院中坐堂授徒,你教授的徒弟越多大汉的民就越有福气,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这这,也好。”

    “文长送送先生,不能亏待先生,哦,对了,二皇伤情如何?”

    “诺!二皇已好大半,估计是没有大痒。”

    刘谦还没说话,就听门大呼:“皇后懿旨,传少爷即刻进宫!”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

    刘谦虎着脸从宣明殿走出来的时候,天色渐近黄昏。刘谦正要带着典韦到小刘辨那里,劝说小刘辨勒石为戒,从此杜绝**和宦官干政,为大汉消除百余年的隐患。典韦低声告诉刘谦,马荷在宫外已经等候了一个多时辰。

    刘谦压抑住心中的怒火,转身向宫外走去。原来温玉软香的下午时光,被何皇后与何进给弄没了。使刘谦生气的是,刘谦早上刚刚答应离开京城,何皇后何进中午就问他讨要军权。虽然上午商定离开雒阳后,就把军权交给何进,随后坐观何进和党人之间的争斗,但是何进之举还是闹得刘谦很不愉。何皇后和何进热情的拉拢及许下的许多好处,在刘谦眼中和小丑的闹剧一样可笑,刘谦心中终于有一丝后悔,后悔没有采纳贾诩的建议刺杀何进。

    白茫茫的雪野中,一辆朱红娇艳的辂车孤零零的停在风雪里,雪花乱飞的车窗中,一张瘦弱的娇容上沾满了雪花。

    马荷清瘦的小脸上写满了关怀,大眼睛中荡漾出粼粼爱怜的波光,此刻,她眼中除了刘谦再也容不下其他东西。

    带着几分甜笑的大眼睛中,两行青泪随着眼角一直流到嘴角,欣喜之情从微微上翘的嘴角边划出。

    马荷看刘谦魁梧的身影离她原来远近,她急促的爬下马车。下车之后,她仿佛忽然间失去了力气,玉手撑着马车,再也迈不动脚步。她的神色渐渐变为激动起来,樱桃小嘴轻轻开启,却没有出声音。

    刘谦见马荷如此,心中顿时温暖之极。他飞跑起来,待到马荷身前,捧起马荷的小脸,温柔地为她擦去泪水,而后用力的把她揽到怀中。

    “廷益奴家好担心你,以后不要再冲动了,好不好?”

    刘谦忽然将马荷纵身抱起,随着马荷的惊叫声,在飞雪中打起转来。十几圈之后,在马荷的哀求下,朗笑中的刘谦停了下来。

    “放下来,廷益你坏死了!这么多——呜呜!”

    头晕目眩的马荷话还没有说完,就感到她的小口被刘谦堵住了,而后一条灵蛇向她口中探来,她感到脑中一声轰鸣,将方的主张丢到九霄云外。她只知道用她的双臂用力的拥紧刘谦的脖,尽情的品味不足与外人道的甜美。

    良久之后的良久。马荷感到难以窒息的呼吸终于正常了,她静静地望着飞舞的雪花轻轻飘到她脸上。她第一次现,雪竟然也是热的,今天的飞雪是如此的美好,竟让她升起,这场雪永远不要停止的念头。

    “好!大人威武!”

    “骠骑将军威武!”

    宫中城墙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挤满了士兵,他们大声为刘谦两人加油喝彩着。

    “不下来吗?方是谁吵闹着要下来?”

    “不理你了,人家跑这么远看你,你居然欺负人家,刘廷益你是个坏人!”

    娇羞难耐的马荷第一次留露出小女孩形态,低着头不敢看人,一边说着一边慌乱逃回辂车之上,之后辂车紧急开动起来,在马儿吃痛嘶叫中匆匆离开这里。

    刘谦只顾着向大家展示男人的骄傲,他没有听到马荷这句话的后,马荷之后低语道:“可惜,奴家爱的就是你这个坏人!”

    第二天朝会。

    叩拜天之后,刘谦第一个站了出来,没有在意诸位朝臣的脸色,大步来到殿中启奏道:“臣有本奏!”

    “准!”

    “望陛下为后世立下规矩,不许**干政不许宦官参政!”

    刘谦一石惊起千层浪,刘谦的余声还在殿中缭绕,德阳殿中响起整齐的吸气之声,随后就炸锅了,殿中顿时变成一个菜市场。

    刘谦是来自后世不假,单凭眼界来讲这个时代无人能及,可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并不是傻,他们也很聪明。刘谦的这番话不是没人想起,想起来的人大有人在,却没有人敢说出来。

    大汉以孝立国,不管天百姓都以孝道来评价一个人的人品,如果一个人不孝很难在这个时代生存。父母责骂是天经地义,父母责打是天经地义。当然儒家也不希望父母不小心将儿打死,他们遵循的孔的政策,那就是小棒受大棒走。意思就是说,父母轻微的刑罚要忍受,当看到父母气急时要立刻逃跑,等到父母气消时再回来。

    绝大数情况下,父母的话语是要遵守听从的,天也不能例外。平常百姓之家,听从父母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是天就不同了,天贵为一国之君,每句话都会影响国家的政局,为此两汉时期天为了孝道闹出不小的乱。这也是臣明明知道**干政是个弊端,却没人敢说的原因。

    现在刘谦这个青头楞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绝对不会反对,反而乐滋滋的等着看何进与刘谦的笑话。**不能干政,受影响大的除了皇后皇太后之后,就是所谓的后党了,而当下的后党自然以何进为。董太后的娘家已经被刘谦剿灭了,听说这两天董太后为了此事没少闹腾,可惜眼前是刘谦和何进的天下,董太后只落个徒劳无功的下场。

    再说,何进以后的权利小了,权利自会回归党人的手中,作为终受益人的党人,他们坐上观虎斗何乐而不为。如果刘谦顶不住何进,他们不妨出来为刘谦助威,还卖给刘谦一个天大的人情。

    刘谦见殿中秩序混乱之极,虎吼一声:“诸位是大汉的重臣,还有没有重臣的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