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汉 >

第194部分

强汉-第194部分

小说: 强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斌的手一伸,他没抓到原本应该好好立在案几上面的酒爵,有点好笑地看看陵子、再看看捂着脑袋瓜子喊疼的岑陬军须靡,他最终将视线固定在躺在地上的酒爵身上……

“岑陬军须靡过来……,等!对,顺便把那个东西拿过来。”

林斌笑着让人在旁边加一台案几,干脆让两个小家伙同为一案自己胡闹去。

“……”

聂英自觉被忽视了,这么大个人站在这里,为什么会被忽视?他百思不得其解。

商人的本色就是即便被忽视了也不能恼怒,要笑容可掬地找机会让众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他不可能越过众多甲士到林斌跟前晃晃手,他选择重重咳一声表示抗议!

“他奶奶的!有这么待客的么?爷是来送礼,知道什么叫送礼不?就是拿贵重的东西砸人,把人砸晕乎了!”

这一咳似乎是有了效果?实际上是林斌见在场的客人表情怪怪的才假装刚刚没看到聂英。

只见林斌很戏剧色彩的拍案,‘砰!’的重响之后……某人很意外的惊呼:“聂家那个……(旁边的陵子提示:他叫聂英),噢……,你不是聂英吗?怎么站在这里?是酒菜不合口?”

聂英额头泛着黑线,他真的被无视了……

商人的本色就是权衡,聂英在细想聂家是不是在什么时候得罪林斌了,怎么这么不待见?电光火石的细细一想,他十分肯定聂家没有得罪过林斌,“难道是因为匈奴的关系?”,他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匈奴才不被待见了,心里叫屈道:“咱生意人不管国事只管发财,你和匈奴有仇找匈奴人发去呗!”

商人还有一项绝活,那便是变脸!

聂英一改先前的平淡,他找到对话的机会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赞扬林斌过去的丰功伟绩,绝口不提林斌与汉国的不愉快,大肆口述林斌在塞外的每一场作战,那句“为我华夏一族立威”说的特别顺溜,再来一句“同是华夏一脉”,这不,双方立马就显得亲近许多了。

林斌愣愣地看着聂英在下面口吐莲花,原因他听不懂文言文,对那些含蓄的马匹是有听没懂。他见聂英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婉转委婉、时而又哀叹莫名,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喊:暂停!

聂英瞧见辽部(汉部)的官员表情奇怪,自以为说错了什么?他略有些无辜地看着林斌,终于长话短说,露骨地表示仰慕林斌的威名准备了些许礼物希望能被笑纳。

这好像是一个开头,聂英一谈起礼物马上有人跟上,宴席成了献礼的场景,人人拿着一张礼单,你唱罢、我登台,礼物各有不同,相同的一句台词便是:“请您笑纳……”

林斌看着案几上厚厚的一整塔竹简、竹片、木片,再看看那一张张诚恳的笑脸,他脑海里突然浮现郑元过去曾经讲过的故事。

依稀记得郑元说什么法治和人治,大谈卫鞅(商鞅)变法的过程,其中就有一段卫鞅被秦孝公赢渠梁封为商君后百官送礼的场景。因为秦法有规定官员不得私相授受,也就是不能收取礼物,卫鞅拒绝了百官的礼物,不但拒绝还送交国尉府依法对那些送礼的人做出了惩罚。

郑元讲完后有问林斌一句话,他问“是否有逆人情?”,林斌细想过后回答“商鞅提倡法治,依法办事。虽然显得没有人情,但却是没有做错。”。如此……郑元以为林斌也是不要人治,当时还十分开心。

现在……

林斌仔细在想汉部的律法有没有限制不得收礼,这就照成奇怪的一幕,那些送礼的人眼巴巴地瞧着林斌,而林斌却是像极在发呆一直盯着礼单看。

有人怪诞的想:“嫌礼物太薄?不会吧!那些礼物就是拿到长安送给天子也不算薄了啊!”

想啊想,林斌十分肯定汉部律法里面有限制官员不能收礼这一项规定,而似乎只限制官员而没有限制王者,原因是现在的现状与公元前345年左右的秦国不同,局势又与春秋时期不一样,现在各国的国君都是有互相交换礼物的习惯,那么怎么规定君主不能收礼和送礼?

“还是不收比较好,几天前亲自砍了几个受贿的官员,现在收礼不是互相矛盾吗?让臣属不能收礼,自己却收?再则这不是代表国家送礼,是个人收受的问题,部下们会怎么看,平民又会怎么看?表里不一的事情咱不干!”

林斌的视线总算从礼单移开,他温和开口:“你们的好意……我接受……”

送礼者笑得放心,他们以致觉得只要肯收礼,那么接下去的事情就好办。送礼送的贵重的人士暗想“这下能分一个大彩头了吧!”,礼物相对比较普通的哀叹:“难道永远要落大商贾一程?”

林斌的口风突然一转:“好意接受,但是礼物却是不能接受的,各位拿回自己的礼单吧。”

笑容僵在数十个人的脸上……

参加宴席的郑元爽朗的笑了,坐在郑元旁边的子泊也在暗暗点头,两人一致觉得法家来汉部发展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不再犹豫,都暗自决定写信给相熟的法家信徒,力邀他们过来汉部发展。

不收礼在某些人眼里看来是那么的怪异,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们认为林斌不收礼是想着更大的好处,都在细想自己能给林斌什么好处,接下来应该怎么和汉部谈买卖。

林斌心里何尝不是觉得怪异?他名声虽显,但是没有自恋到认为人人都该跑过来给自己送礼,近一段时间突然有那么多人眼巴巴、千里迢迢地跑过来巴结,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还没有想出原因出在哪里罢了。

“憩者珍馐满座,辛甚至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备酒待、贵客至,岂非乐哉!”

汉部所属立刻傻眼,他们瞪大眼睛瞧着林斌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在他们眼里林斌就是一个文盲,能从林斌嘴巴里蹦出文言文纯属奇迹,没想林斌拒绝客人的礼物竟是能吟出那么一段七拼八凑,意思却是对头的话来。

“各位千里迢迢来到西林必然有事。汉部民风不提倡送礼,民俗也比较淳朴直接,各位勿怪。”

笑容僵在脸上的人们尴尬虚应之……

“我汉部讲求公平,不取不明之财,所谓无功不受禄就是如此。今日只谈笑、饮酒,来日自然有人会与诸君洽谈,一切都有明文规章,各位想要什么可以和官员们商议。”

听懂的人心里明了汉部不讲人情,一切都是按照规矩办事,郁闷人情操作无法达到目的的同时心里又高兴,明价竞争人人都有机会,总比暗箱操作来的公平许多。

理解这一层,某些尴尬事自动被过滤,鼓乐继续奏响,舞姬继续跳那含蓄又勾引人的舞蹈……

“林叔,中原女人跳舞不好看,西域女人跳舞才好看。”

“……?”

“侄儿送几个女人给林叔好不好?”

“……”

林斌无语,旁边一个更无语的(陵子)直接一巴掌甩过去,外加补一脚,踢得岑陬军须靡滚葫芦……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古一帝(一)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如今尝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眺望西林远近风景,看无尽草原,瞧连绵丛林,那双剑眉不停抖动,炯炯有神的双目里有些许茫然,像是看不透现在,不期待未来。他甩动长袖转身欲走,不料长袍后摆被树枝勾住迈不开步,惟有停顿下来蹲身扯开。

十余名彪悍的武士腰胯销铁剑,他们分散在少年周旁无一例外地摆出万分戒备的姿态,事实上每当有人想要靠近总会被礼貌的请开。

西林如今已经不同往日,它的变化不在于风景,而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钦慕汉部首府的名字来到这里观赏风景。如今的西林变化很大,曾经那个蛮荒无人的西林已经成了历史,短短几个月里无数高楼平地而起,因为某些原因,西林目前已经是塞外最大的贸易中心。

西林成为汉部政治中心吸引了各方的商贾,每天在西林成交的牲畜、毛皮、药材、等等商品无法计数,贸易给西林带来了繁荣,同时也让某些经常行商塞外的人感到惊奇,他们不理解一个政权专心发展某处所带来的效率。

国家的力量从来都没有被正视过,一旦某个政权的掌权人意志所指之下,国家的力量被发挥,很难存在不可能的事情。

——凡事皆有可能!

很像是一句广告词?别忘了目前根本没有所谓的广告。

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早在西河的石堰城林斌就有过一个想法,他希望在接近塞外的地方设立一座提供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交易的市集,但是由于战事和诸多事情的牵绊一直没能实现。

如今……林斌已经拥有一块稳定的地盘,他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计划。

西林有着便利的交通和先天优势的地理位置。

西面连接匈奴,匈奴人的牲畜、皮革等物极受各族欢迎,可惜的是匈奴人一直没有销售的渠道。

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兴安岭,它是一座没有被开发的宝藏,树林里面的珍贵药材,数之不尽的各种野兽,那是什么?毋庸置疑,那些都是财富,没有人开发的财富。

东面靠海,虽然目前的海岸线被北沃占据,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沃会烟消云散,海岸线全部归属汉部所有。

南面相对比较复杂,汉国的西林的西南面,卫氏朝鲜和南沃在西林的东南面,目前这三支势力对汉部的态度都不是很好。不过……政权永远很难控制民间商贾对财富的追求,依然还是有人会无视政权的规定前往西林进行交易。

气宇轩昂的少年总是能吸引路人的目光,走路时的龙行虎步更是让人无法视而不见,特别是当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少年旁边跟着十余名彪悍的武士时,关注的目光永远不会比男人们瞧标致的姑娘少。

纷乱的马蹄声在路的那边踏响,少年听闻马蹄声脸上很明显泛起戒备,他低喝“退到路边”,说着往路边靠去,武士们自然而然地将少年围在中间,这下想不吸引人都不行。

“陛……公子,我们回去吧?”

少年没有理会那道稍微有些尖细的声音,他目光专著地看着不远处的马队,他看见的不是西林的执法巡逻队,西林巡逻队的骑士装扮是一身全白,后背披着黑色镶着红边的披风,而前面那队速度并不是很快的骑士则是身着红袍,兜(头盔)顶上有着一根黑色的翎羽,披风为淡绿色,手上的兵器也不是环首刀(横刀),而是很少看见的加长战刀(斩马刀)。

西林的治安一直是由执法队负责,治安范围不像其它势力只关注城内,巡逻队的执勤范围包括城池周围的二十里,所以西林附近的治安一直很好,好的治安也让商人们感到安全。

少年曾经在想:“这可能也是西林商业快速崛起的因素之一吧?”

现在少年在想什么?他来到西林只有两天,但是他很熟悉西林,看到没有见过的骑士自然会往“是不是功勋贵胄卫队”的方面想。

‘嘚嘚——’的马蹄声显得慢悠悠,护卫骑士包裹着一男一女,男的白皮肤鹰钩鼻,歇色的头发严严实实的包在头盔里面,盔沿的那双深蓝色的眼睛里尽是苦楚;女的亦是一身戎装,她笑得妖娇似乎在因为什么而高兴。

马队临过少年的路段时突然又折返回来,这让那些彪悍的武士很紧张,不自觉地将围拢的范围缩小,被武士保护在中间的好年却是坦然自若,他剑眉轻颤目不转睛地对视坐在马背上好奇看着自己的姑娘。

陵子调皮地摸着下巴,她马鞭一指:“喂!你是哪名将军的儿子?”

少年很明显愣了下,他不知道是哪里出现了什么问题,殊不知汉部的势力范围内只有军人才能率领制服相同的武士,所谓武士就是佩戴兵器的武人,至于没有带兵器服装相同不抵触法律。

骑士们早就习惯性地将少年一行人围了起来,他们斩马刀没有抽出来只是戒备地盯视那些随时都可能将战剑拔出来的武士。

横生的枝节似乎让少年有点意外,他像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低声向旁边的人吩咐什么,随后坦然地对陵子一礼,言道:“在下是聂家的子弟,他们是商队的护卫。”

陵子充满灵气的眼睛一转悠点点头算是接受少年的解释,前几日来到西林的汉国大商贾是有一个聂家,那么聂家子弟带人出来游历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队武士能够携带兵器乱逛自然是有执法司的许可证明,不然早就被巡逻队拿下,既然执法司都没有意见,她也就不想理会了。

马队重新聚拢,陵子欲继续前行的时候,岑陬军须靡这个以貌取人的家伙见少年气宇轩昂却发出邀请“既然是游历风景就和我们一块走吧!我们熟悉这里”,陵子无所谓,少年略一想想欣然同意。

如此,西林最尊贵的公主身边就多了一队人。

少年很健谈,他很快就和岑陬军须靡攀上话。

“你叫聂彻?哈,名字好奇怪。我叫岑陬军须靡,很高兴认识你。”

少年的个性似乎很沉稳,他对别人说自己名字奇怪没什么感觉,大多时候都是在攀谈岑陬军须靡的来历,听岑陬军须靡来自西域而且是乌孙的小王子情绪才有一点变化。

“西域在遥远的西方?那你来西林做什么?”

“没什么啊!来见林叔,顺便待在西林和林叔学兵法。”

“学兵法?学兵法应该到大汉国,大汉国有的是兵家名师,大汉国也比西林繁荣许多。”

“不对,不对!那些兵法名家的名气是假的,他们没有和匈奴人打过战争,按照华夏人的话来说那个叫纸上谈兵,而且汉国本身也没有和匈奴打过野战的将领。西域的城防战术能够应付匈奴人,野战打不过匈奴人,林叔率领的军队频频在野战击败匈奴人,所以我来和林叔学。”

岑陬军须靡没有意识到的事情陵子意识到了,她听出这个少年语气里的自傲有些不悦,碍于人家好歹是客才不愿意插嘴,心里直嘀咕:“大汉国?哼!能保护边塞民众再叫大汉国才合适。”显然她对童年的生活很有阴影。

少年的表情不可察觉地黯然了一下,他开始转移话题,表现出对西域有着万分的兴趣,听到岑陬军须靡讲起西域五十国,西域的特产,西域优良血统的战马,等等的东西时,少年眼睛越来越亮,他拿捏缰绳的力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