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强汉 >

第198部分

强汉-第198部分

小说: 强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感慨了,原来塞外是如此的美丽,美得让人无法拒绝。

观赏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占有美丽的事物从来也都是人的天性,喜欢他(她、它)那就去占领!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人性本恶。

刘彻心里的信念在被动摇,他是一名博学的帝王,从小学习百家,着重学习包括儒家、黄老、法家、兵家在内的四种学说,他的主要老师是儒家信徒,由此也比较倾向于儒家学说。

什么被动摇了?儒家一直都在说化外是一片不毛之地。化外是哪?指的就是中原之外的地方。正是儒家的提倡让人觉得除了中原,其它地方都是不值得占领的,是不是可以解释说儒家是阻止华夏民族向外扩张的枷锁之一?

在来到西林之前,刘彻所理解的汉部是一个连衣服都没有的群体,汉部的人就应该身穿兽皮,拿着被淘汰的石器,拥有火种却生吃食物……

而似乎与汉部有仇的儒家一直在制造一种舆论,儒家擅长编造虚无缥缈的故事,一切不被儒家接受的就是邪恶,拿西方人的话来说就是异端,不能去接受它,也不需要去正视它。当然!仁慈的儒家应该蔑视它,但是懒得消灭它,反过来还需要适当的用看不起的目光和态度去扶植它。

以上都是胡说八道……,不过儒家缺少开阔进取精神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喜欢空谈。

“化外并不是不毛之地,从前懒得关注的辽地在汉部占据后成了遍地是宝的良地,根据回报,原乌桓领地木材充足、珍奇药材无数、神奇毛皮无法计数;原夫余、肃慎之地矿产丰富,多产一种黑色可燃的石块,铁矿、铜矿产地甚多……”

刘彻的信念彻底动摇了,他在细想汉国内部有没有什么注重实际的学说,想来想去并没有这么一个学家,不过把法家、墨家、儒家三派结合起来倒是符合理想。法家死板注重实际条文;墨家富有创造能力而且崇尚博爱与非攻;儒家注重礼仪讲求条条框框。不同理念的学派,它们重叠起来竟是如此不可思议。

“难道就有如林斌所说的?任何一个学派都有可取之处,身为统治者不是应该去抬高任何一个学派,应该作为掌握学派的人,让各家学派去竞争,统治者从学派竞争中去寻找自己的治理之道?”

领悟是人类的进步根源,一旦领悟了一些什么,那么眼界也将得到开阔……

刘彻收回视线,他侧着身子静看旁边的林斌。

所谓眼见为实,刘彻眼中的汉部虽然贫困,但是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身穿兽皮、生吃食物或是朝不保夕。汉部的文化底绪是十分的差劲,但是汉部也不是野蛮人的国度,再说汉国认识字的人多么?不多!知识是少数人炫耀自己的本钱,没有被拿来提升国力。汉部的军队倒是像传言中那么善战,士卒精悍、装备精良,而似乎汉部的人太好战了,这点从某些小事就能观察出来。

“想要达到中央集权只需要掌控军队?的确!军队才是根本,掌握了军队就等于拥有实权,国事不需要并不成熟的学派来搅局。”

以前一些不懂或者不够透彻的,刘彻霎那时懂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做得最错误的只有一件事:没有在发现林斌军事才能的时候立刻杀掉或是全力招揽!

“就像二姐(刘婧)说的?是我一步一步的把他逼离汉国,让他走上与汉国对立的道路?”

可笑!刘彻心里颇为无辜,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会放下身段去讨好一名臣属,他只是在做任何一名君王都会做的事情罢了。造成如今这个局面是他作为君王不够成熟,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理想的判断。

……

“护汉侯。”

“喔?特使,西林的风景怎么样?”

“好则好矣。不过……比之中原相差犹自甚远。”

“呵?嗯!你说的是实话。”

两人又在笑了,他们不否认对方身上有吸引自己的东西,让彼此都想深深地交流,得到自己想得到或者学习的东西。

林斌轻抿茶水,完成见面的第一个步骤,让在场的汉部将领自我介绍。

“黑旗军蒙诏!”

“虎军吕炎!”

“权政司贾卓。”

三个很有武人特色的自我介绍方罢,林斌礼遇地走到郑元身边。

“这位是我部的特卿,法学大家郑元。”

刘彻没有习惯性地口呼“久仰”之类的废话,他颇为奇异道:“此特卿乃是先秦之上卿?可是为汉部编修律法之法家大师,郑大家?”

郑元礼貌性的站起来:“正是。”

其实上卿并不是正规的爵位,在秦国时期上卿指的就是没有确定官职和爵位的‘高官’,是皇帝特殊的客人。

吕炎和蒙诏对视一眼,他们并没有往“眼前这个人就是刘彻”的方向想,众所周知汉国当今天子身边有一个大红人韩嫣,极为受当今天子刘彻的倚重,天子派韩嫣出使还算正常。

必须说明一件事情:这个时代根本没有照片这个东西、更别谈电视,这个时代的国家领导人可不是天天上电视、日日上报纸头条的人物。想认出一个人就那么好认?别说当权者,就是民间相隔五六里路都不一定知道那里有什么东西。自然而然,除非被出卖,不然伪装身份并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女扮男装或是男扮女装不在此列。

汉部不知道来人的身份有假,那么也就不存在强烈的敌意,乃至于根本没想过要为难,只当是一个常规的接触。

人是人不是神,瞧一眼就大叫一声:哇靠!你是刘彻?别想回去了,乖乖伸出脖子吧!(当然,读者知道,书里的人物不知道,这个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每个时代都存在局限性,不是么?

简单的互相介绍完毕,霜终于许可汉国来的其他人进去,霜本人也大咧咧地走进凉亭拿起茶水就灌,之后非常坦然地坐在林斌旁边准备打瞌睡。

双方分位就坐,轻松的气氛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拘束的严肃,国事无小事,没人忘记这次见面的目的。

刘彻刚一下坐下又马上站起来,他从木盘里拿起显黄锦绸,平托着慎重道:“请护汉侯接天子国书!”

吕炎和蒙诏嘴角勾起诡异的微笑……

林斌并没有放下手中的茶盏,他很是理所当然的说:“特使念吧,我看不懂文言文,所以麻烦特使念得易懂一些。”

刘彻没愣,不过韩嫣、穆旦、郭解和其他人跟随者都愣了。霎时:有人在呼喊“大胆!”,有人在嘲笑“粗坯之辈”,明白人则是想“这是一个下马威”。

面对汉国特使随从的呼喝,在场的汉部所属一点惶恐的表情都没有出现,天可怜见……林斌真的看不懂和听不懂文言文!

吕炎和蒙诏笑得更为邪恶了……

郑元或许是不像汉国太难堪又或者想制造一个台阶给所有人下,他站起来眼神希翼地看着林斌,无不在表示希望林斌能接过国书。不过他似乎很天真、非常天真……

接国书就意味承认自己是汉国的属国,这点林斌非常清楚,他看一眼在场的部属缓缓地站起来乐呵呵接过国书,随后又马上递给郑元,这个过程进行的很自然,让了解林斌的吕炎、蒙诏等人反应都反应不过来只能苦笑连连。

如果说这里面谁最不乐意要当属吕炎,他站起来、走过去、不讲话、直接伸手……

郑元也在苦笑了,他想了想还是将国书递出去。

吕炎拆开国书径直看了起来,这让不熟悉汉部的人瞪大了眼睛感觉不可思议,如不是知道汉部所有的军权都在林斌手里,很难不往“林斌被架空”“吕炎才是汉部实权人物”的方向想。

林斌似乎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想,¨。 。x。u。a。n。 。。s。hū。。 w。a。n。g。¨他只有两个字:“念吧。”

“汉国天子彻,昭:‘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外邪屡犯华夏边境,炎黄子孙遭受战火之苦,致使流离、尝尽苦辛,朕心甚痛之。然,外邪侵犯华夏厚土之际护汉侯挺身而出屡次扬炎黄子孙之武威,朕心欣悦外邪宵小不再言华夏无英雄!护汉侯壮哉,勇邪,堪当大丈夫……’”

吕炎抬了抬头,笑道:“汉国天子彻以前如何没有发现君上有如此多优点?”

林斌一笑而过。

刘彻心被人锥挖似得疼……

“实乎?假乎!大丈夫立于当世何以为丒哉?当斩尽外邪宵小,何以刀悬对内?屡次掠夺汉境、掳走汉民,乃大丈夫所为邪!?”

林斌叫了暂停,吕炎越念越玄乎,根本就和自己看没什么区别。他示意霜接替,这下总算快速明白汉国天子的意思,国书是赞扬痛击异族的事迹,痛斥对汉国动武的事实,其中十分恼怒汉部赶走汉国使节的往事,要求林斌给出一个交代,最为重要的是如果林斌不把刘婧从卫氏朝鲜的手里救出来,汉国将不会再看同族根源的情谊对汉部宣战。

霜念完乐呵呵说:“天子彻只说华夏一脉,同为炎黄子孙,他没有提到汉国和汉部的字眼,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林斌不置可否,他倒是觉得那卷国书很对自己口味。

刘彻在某些方面真的把林斌看测很透,比如现在,他明显发现林斌脸上的笑容要比刚开始时和善许多,忍不住在心里想:“果然十分看重同族情谊,如此一来便好办多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峰回路转

一个人若是整天徘徊在犹豫之中不但他自己不爽,营造起来的气氛也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忧郁,有一种想要大喊大叫然后吐血的冲动。

林斌不想拖,但是他不能草率地进行国家大事,为此必须对天子的特使进行试探,摸清对方的底牌和来到西林的目的。短短的一天自然是无法试探出什么,而似乎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浪费?他见了天子特使,一场关乎到日后势力格局的会谈即将展开,他们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因此都保持足够的谨慎。

汉国的那位天子说要对林斌宣战不是一次两次,记得上次天子赐婚的时候也说过拒绝就要宣战,结果天子还没向林斌宣战淮南一系就反了,因此耽搁了下来。这一次天子又提出宣战威胁,会带来什么?

“首先,我对汉国公主婧被劫一事感到遗憾,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刘婧公主被劫汉部不带任何责任,汉部的军队做出了相应的护卫,是刘婧公主拒绝,汉部的护卫军队归回军营,刘婧公主才在汉部领土外被匈奴与卫氏朝鲜劫持,所以这是自身行为造成的事件,错不在汉部……”

林斌说罢对特使诸人笑了笑。

“……,不过!匈奴和卫氏朝鲜竟然无视汉部劫持汉部的客人,这是对汉部的挑衅、是对百万军队的发出战书,汉部不会视若无睹。如今汉部已经对卫氏朝鲜宣战,并且已经发兵攻打卫氏朝鲜,挑衅者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不灭卫氏朝鲜汉部不会罢兵止戈!”

什么时候都讲求一个道义问题,无疑汉部做出这样的反应在道义上已经站稳脚跟。

刘彻面无表情地转头看向穆旦,示意这个纵横家上场。

穆旦很有大家风范地向诸位鞠躬为礼,他清了清嗓子直接面对林斌:“贵部已经出兵攻打卫氏朝鲜不假!所求为何?攻城夺地也!绝非为了索回我南宫公主婧!何有道义乎?”

先声夺人,不过似乎对林斌没有什么效果?林斌仍然笑眯眯在饮茶,在场汉部将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他们依然坐得笔直。

穆旦见没有人回答不会以为是汉部将领示弱,他事前有做过功课,明白想要对付汉部的统治阶层不是那么简单,语言通常没有什么杀伤力,想要达到目的绝对不能太激进或是太软弱,应该拿出实际的筹码来。

“卫氏朝鲜掳我公主是为挑衅,挑衅大汉国军威,为此陛下已决定出兵灭其国!”

汉部的人还是没什么反应,他们嘴角一翘,无不在心里想:“天子的军队都被淮南一系拖在内战,有兵力去攻打卫氏朝鲜吗?”

滴水不进,这无疑是说客和纵横家最难以对付的对手,穆旦刚刚的话也是一句试探,而且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他决定抛出一剂猛药!

“匈奴……二十万铁骑枕戈待旦,攻西域?攻辽地?不知护汉侯对此有何看法?”

霜偷偷嘀咕:“来就来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怕谁了!”

刘彻看一眼霜,所谓查微知细,看一看一名将军下意识的反应就知道汉部不怕匈奴,这与汉国的将军们是决然不同的,汉国的将军们要是听说匈奴集结二十万骑兵来袭绝对是炸锅,未战先怯。

林斌得到的消息是匈奴进攻的对象是西域,经过穆旦这么一问倒是觉得有些可疑,明显天子那方面探出了什么消息,而那消息对汉国来说绝对不好,因此才有特使来访这么一茬。他最近一直关注的对象是卫氏朝鲜和汉国内部,对匈奴的关注也仅限在朔方的贺兰山部落群、乔巴山的匈奴左贤王那里,匈奴单于庭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基本不是很了解。

“噢?匈奴集结了二十万铁骑?有么?没有吧!”

“护汉侯当真毫无所知!?”

“知道与不知道没什么差别,该来总归是要来。不过嘛?似乎应该担心的是天子,而不是我吧?”

“护汉侯此言差矣!匈奴志在吞并西域而非汉国。其言大谬,谬不可言。圣天子对西域了解虽然不多,西域乃护汉侯之盟友,盟友遭此威胁护汉侯岂会冷眼待之?匈奴欲吞并西域必先攻打贵部,护汉侯如何不知?”

“汉部和西域结盟的事情不是秘密,没有什么好隐瞒。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噢……穆旦?好名字!匈奴如果进犯西域汉部自然不会袖手旁观。”林斌话锋一转,颇为诡异:“阁下真的认为匈奴是要入侵西域?不是淮南王刘安进行邀请,匈奴想要和刘安来个里应外合,平分汉国?”

林斌终于记起一件事情了,历史上的淮南王一系一直都在联络匈奴人!

刘安不止一次向匈奴许诺,如果是他当上了汉国的天子将会割出包括上郡、北地郡、雁门郡、上谷郡在内的六郡、五十三县给匈奴,条件是匈奴帮他击败刘彻,而似乎匈奴也同意这个条件随时都在准备出兵大举入侵汉国。

历史上的刘安反不起来,他联系匈奴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可现在刘安反了,他可以联系汉部难道就不会联系匈奴?林斌也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直潜意识的不想和淮南一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