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再入仕途 >

第96部分

再入仕途-第96部分

小说: 再入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赵政策,张淑珍很是高兴,赶紧吩咐家里的男人去杀鸡,让赵政策直乐,看来这家是女主当家啊。

“别忙乎,先办正事要紧。”赵政策赶紧摆了摆手说,“你先带我们去那边山上看看吧。”

“好的,我这就陪您去。”张淑珍就笑着说,尽管满肚子狐疑,这打井和山有什么关系啊。那山远着呢,离这有差不多两里路远。

其实,来这之前赵政策就有了腹案,这水位下降了,打井是肯定麻烦,哪个专家来也要打那么深,顶多是改变打井的位置,换汤不换药,没有啥用处的。

张淑珍虽然是个女人,走起路来却是风风火火的,快得很。赵政策还好点,两个技术人员的脚步就有些跟不上了。

“赵县长,这大热天的,您怎么还想爬山啊。”张淑珍一边走一边笑着打趣,没有别的县领导在这,也很自然把副县长中的副字给取消掉了,让赵政策虚荣心略微膨胀了一下。

“呵呵,你不是为打井的事情愁吗?”赵政策呵呵一笑,“这井我是打不出来的,所以,只能从水上面想办法了。”

张淑珍马上有些明白了,但还是没有信心:“这山上是有几口好泉水,但离村子里也太远了点,怎么弄过去啊。”

“方法总比问题多嘛。”赵政策嘿嘿一笑,“别急,总能找到办法的,这不请了两个专家过来吗?”

这大热天的爬山,还真不是件什么好事情,不一会儿,赵政策的白衬衣就湿透了,还沾上了一些树叶,有些狼狈。两个技术人员就更惨了,两只手撑着腰直喘粗气,却是不敢牢骚。倒是张淑珍仅仅是鼻尖冒出一层汗水,没事人一样,看来农活没少干,经常锻炼着,让赵政策很是佩服。

这山上也就长着杉树,松树,和竹子,另外就是一些灌木了,看起来有些单调。因为天气热,除了几只知了不时寂寞地叫上几声,反而感觉不到多大的生气。

四个人停停走走,一路上歇了好几阵,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爬上了半山腰。

“就那边,有几口好泉水。”张淑珍也微微有些喘息了,笑着说,“山顶还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水也很清澈,比我们村里的井水要强多了。”

“先喝点泉水,歇一会儿我们再去山顶看看。”赵政策就来劲了,这山顶还有池塘,看来事情是有着落了,没有多大的问题。

山里的泉水都是冰凉冰凉的,透人心扉,喝下去很是爽。几口泉水下肚,四个人的精神都是一振,略微休息了一会儿,四个人又继续往山顶爬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赵政策现在就有这种感觉,极目四望,山风徐徐吹来,很是凉爽,和山腰处是两个不同的境界。

山顶处哪里是个池塘啊,分明是个小水库,水质很好,清澈见底。可能是没有受到污染的缘故吧,赵政策暗自琢磨着。

不远处,甚至还可以看到有鸽子和白鹤三三两两地在喝水,非常悠闲,让赵政策羡慕不已。这份逍遥自在,只应天上有啊。

“就这个了。”赵政策兴奋地说,“老王,老李,你们想想办法,怎么把这水库里的水送到各家各户去。”

“赵县长,这有些难度啊。”老王吓了一大跳,要把这水弄到山下去,倒不是很难,可要送到各家各户去,实在是有些艰难啊,赶紧说。

“没有难度我就不会找你们来了。”赵政策呵呵一笑,“我现在只要你们想办法,先保证老百姓的饮用水问题。



“您看,我们先开水沟,让这水流到山脚下去,然后储存起来。”老李就说,“村民们就可以到山脚下挑水喝了,基本上可以解决饮水问题了。”

“嗯。”赵政策点了点头,“这只是第一步,但这个方法有点问题,会造成水源浪费。你们想想,要是一条水沟下去,这小水库的水要不了多久就会放干枯了,到时候哪来的水资源进行补充啊。”

顿了顿,赵政策补充说:“我建议用管子接下去,流量不是很大,但可以多接几根,走不同的线路,这样不同的村子有不同的水源,会方便很多。”

“这管子可贵了,还不一定买得到啊。”老王就苦着脸说,“再说,这笔费用谁来出啊。”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来水的构想

再入仕途 第一百六十七章 自来水的构想

赵县长。您看能能用竹管啊。这山上多的是竹子呢淑珍就马上插嘴说。“只要把竹子里面的竹节打通。流量比钢管还要大。又不用花钱。”

赵政策眼神一亮。马上点了点头

“可管容易坏。被老鼠什么一啃。更加没。”老王就皱着眉头说。

“我看行。”赵政策马上说。“以考虑用薄膜把竹管包起来。然后在上面盖一层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顿了顿。赵政策接着薄膜和铁丝等问题我来解决。人工问题淑珍同志想办法。技术题就交给老王和老李了。争花两个月的时间。先把泉水都引到山脚下。初步解饮水问题。然后我们再来考虑怎么把水都送到各家各去。让每个村民在家里就能够喝到自来水。”

“赵县长。您真厉害。一来帮我们解决问题了。”张淑珍很是感激的说。“喝上自来水是我们不敢想的。只要能有水喝。多走点路都可以。我们农村人有的是力气。”

“别这么说嘛。只要经济展来了。农村并不一定就比城里差。”赵政策呵呵一笑。“一切都有可能嘛。何况只一个自来水呢。我们这个小水库就是个天然的高水塔。我相信技术上面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最主要是资金问题。这要一一步来。”

下山比上山要轻松多了。一勘察下来。顺便就把管路的线路问题给定了个大概。

“县长。我可真您了。”老王恭维着。“还真没见过您这样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领导。都跑到山顶上来了。这大热天。室内温度都有三十多度。”

“是啊。没说的。”老李也感叹着这工程我和老王一定尽心尽力做好。不然也对不起赵县长您了。”

“嗯。那就麻烦两了。”赵政呵呵一笑。“我会给你们局长打个招呼的这两个月们就专门驻扎在井头乡了。关于下乡补题。暂时就定在十块钱一天吧。”

“感谢赵县长关心。”两个人都高兴。每天十块钱补助。那可是一不少的收入啊跟着这个年轻领导一起做事情。虽然累点。看来也还算划算的。

“呵呵。”赵政策摆了摆手。说:“我们需要雷锋但也不能够让雷锋同志吃亏嘛。”

“赵县长您说话就是理论水平高还能够充分联系实际。

”张淑珍很是感的说。“这些年打井的事情我没少向领导反映。自己都不抱什么希望了。上次座谈会上我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比我预想中的还要好很多。”

“淑珍同志啊千别这么说。都是我们这些党员干部应该做的。”赵政策摆了摆…淑珍同志才是个能人啊。不但自己办起食品加工厂。而且还不带动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是个好同志哪。”

张淑珍的脸红了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也就小打小闹。混口饭吃。”

“现在小打小闹好”赵政策若有所指的说。“把制造糖果的技术掌握透彻。不急着扩大生产。等到明年。就会好很多的。”

张淑珍一听。表情有些疑惑。可看了旁边还有两个技术人员。就强行忍住了。没有继续问下去。这个赵副县长是话里话啊。

“好啦。我们就先回县里了。老李和老王。就麻烦明天开始搬行李过来吧。”赵政策就笑着说。“淑珍同志可要把我们的专家招待好。别亏待了两位老同志。”

“那怎么行您大老远跑来。怎么也要吃了中饭才走。”张淑珍就急了。一把拉住了赵政策的衣袖。

老李和老王偷笑不。拿眼神往这边瞧。看赵政策怎么应付。

“好吧。那就简单点啊。”赵政策苦笑着摇了摇。这要是和女同志拉拉扯扯的。影不太好。再说。时间也确实不…了。该吃中饭了。饿着肚子上路。两个技术员和司机只怕也会有些意见。下次都不愿意跟自己下乡。

“嗯。”张淑珍这才松开了手。“就家常便饭。家酿的米酒。杀了一只老母鸡。”

来到张淑珍家后。这个敏感的女人还一直记着赵政策在山上那句耐人寻味的话语。等到赵政策尿急从屋后的茅房里出来;。她居然就站在屋后面等着。低声问了句:“赵县长。是不是有什么风吹草动?”

赵政策略微有些尴尬。但还是很认真的点了点头:“不是风吹草动。而是今年一直就对私营经济管控的比较严。所以。生产规模控制住。不要让人太惦记了。”

顿。赵政策又补充

:“不过。过了今年政策应该就会有松动。你放心好”

“赵县长。您在桐木乡不是大搞木材加工厂和石场吗?”张淑珍就禁不住问了一句。

“那不。”赵政策苦笑了一声。只好耐心解释了一句。“那些工;都是乡政府占有一定股份的。是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有所区别。明白吗?”

“哦。谢谢赵县长”张淑珍这才彻底明白过来。“来我是准备今年把糖果卖到外的去的。看来还要缓一缓。”

“嗯。你么想就好。”赵政满意的点了点头。“吃饭去吧。别多想。以后有的是机。”

张淑珍的男人虽然长不怎么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很多。眼神有些木。但煮菜的功夫却不是盖的。满满一桌酒弄的是色香味俱全。让众人食欲大振。

赵政策是领导。倒不太意太放肆。吃的稍微斯文一些。可就算这样。也吃了两大碗米饭。更是在张淑珍的频频菜之下。又吃掉了一个只怕三两多重的鸡腿。把肚皮都撑起来了。

至于酒。这大热天的。赵政策就喝了一杯米酒思了一下。没什么感觉。其他人也不好多劝。

到赵政策几个出来的时候。张淑珍又提了一篮子的水蜜桃放进了吉普车里。赵政策倒也没有推辞。在村里。人家送出来的东西。你不收人家的。反而会闹出别扭来。这个道理赵政策是知道的。

不过。这些水蜜桃最后都送给机和两个技术人员了。三个人笑嘻嘻的表示谢。马上分完毕。

回到县里。赵政策闲着无。翻阅了一下笔记本。现还有曲庙乡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呢。想了想。赵政就拿起了电话。拨通了小峰县副县长刘正办公室的电话。

“刘副县长吗?您好您好。我是西衡县的赵政策。有件事情想要麻烦您一下。”赵政策笑呵呵的说。

电话那头却是嘀咕了一声:“赵政策是谁啊。”后就传来了一个比较低沉的声音:“这位同志。如果有什么事情。你们县领导来谈吧。”

说完。电话就砰的一声给挂断了。这也让赵政策愣了半响。这官威也太大了点吧。

赵政策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看天真的要去坐曲庙的煤车亲自去见识一下了。赵政策就琢磨着。

赵政策也是个闲不的人。准备宣传部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思想动态出炉。

可赵政策还没来的及出门。办工作上的电话却响了起来。却还是刚才那个叫刘正的副县长的声音。不过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儿。让赵政策有些哭笑不的。

“赵副县长。刚才真不好意思啊。也是我这记性不好。连你的声音都没有听出来。”刘正这话让赵政策一乐。这理由够牵强的了。自己和他没有见过面。能听什么声音啊。再说。自己接通电话就自报家门了。这名字应该是没有想起来。

“呵呵。刘副县贵人多忘事啦。”赵政策嘴却说着。这忽悠的本事。赵政策可不比他刘正差。“改天我去小峰县给刘哥拜拜码头吧。”“呵呵。不敢当啊。”刘正打着哈说。“我就托大了啊。叫你一声赵老弟。我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吧。只我刘正能够办到的。一定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赵政策知道。自己和刘正属于不同的的区官员。不买自己的账也是正常的。可在官场上。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不转水转。说不准哪天就碰上了。

刘正不是顾忌自己什么。而是在官场上讲究不轻易竖立一个敌人的。多个朋友多条路。所以刘正知道自己的身份后。打个电话来解释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免的竖立自己这个不明不白的敌人。换做是赵政策自己。也一定会这样做的。

“刘哥啊。有件小事情。”赵政策就笑呵呵的说。“我们西衡县的曲庙乡是和你们小峰县挨着的。当初你们县政府好像下过什么文件。说曲庙乡煤矿的车过小峰县一律免除过路费。有这个事情吗?”

策的话也很委婉。先问清楚到底有没有这个件。要是没有这个文件。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开这个口了。在官场上。很多事情都是以书面文件问准的。个领导的口头承诺。那是做不的数。一转身就会翻脸不认人。这也是经常的。一点都不足为奇。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设路卡

是有这个文件,怎么啦。”刘正的话里透露着惊诧小峰县好像没有设那个路卡进行收费。”

“那就奇怪了。”赵政策好像是自言自语,偏偏声音足够让刘正听清楚,“我们曲庙乡的人反应,煤矿的车经过小峰县,都要叫十块钱买路钱。”

“这不可能。”刘正的声音很肯定,“要是有设卡,我这个专职副县长绝对知道的。”

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了,赵政策不好说什么,沉默了半响,才冒出了一句:“刘哥,有没有可能是有人私自设卡呢。”

“唉,这个就不大好说了。”刘正叹了一口气,说,“小峰县和西衡县交界的地方,民风彪悍,基本上属于三不管地带啊。”

“可这个问题总要解决吧,这样下去影响太坏了。”赵政策就说。

“赵老弟啊,这个问题比较难解决啊,派公安过去嘛,他们见了人就跑了。

”刘正就说,“要是人去少了,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赵政策只好说:“那由西衡县和小峰县联合出动公安,化妆成便衣,刘哥你看怎么样?”

“这倒是个办法,就是时间方面要配合好,不能让人给跑了,那样就前功尽弃了。”刘正倒是很爽快地说,“老弟你定个时间吧,我保证小峰县的警察准时赶到。”

“事不宜迟。就定在后天上午十点吧。”赵政策就笑着说。“到时候我也过去。去之前先打电话给老哥。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