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41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141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大喜,挥舞手中长戟刺了过去!

    赵范在城上突然看到英泽托刀而走,心中狐疑,觉得有些不妙,赶紧大喊:“随林不可追击!”嘴还没闭上,就见随林一声惊呼,脑袋被英泽反撩的大刀砍飞,坐骑兀自跟着英泽狂奔十几丈!

    随林带来的士兵也没想到随林一招就被对方所斩,纷纷退进城中!

    陶商却也没有乘机追杀,又和几人走到城下说道:“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府君应该能认清局势,何必做无谓的抵抗,涂炭生灵?你我共同为光复西楚努力,名垂青史,也不枉将军一世功名!”

    随林被杀,赵范自然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抵抗的余力,何况城中也是匆匆布防,就连木灰滚油这些都没准备好,犹豫了半晌,让士兵放下弓箭,打开城门!

    寇封低声道:“这家伙,太没志气了!”

    陶商回头道:“我们是为了统一天下,不是为了杀戮,以后能少杀就尽量不要杀人!”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此时赵范已经带城中的守将在城门内恭候,陶商几人带着士兵进城,安抚赵范等人和城中百姓,除了士兵,其他一概不变,贼军也不扰民,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有的在家里的甚至还不知道桂阳已经换成另一个势力的了!

    桂阳府中,陶商对赵范说道:“王将军能认清大局,使一城百姓免于战火之灾,可见将军也是爱民如子,这桂阳还是交由将军来打理!”

    赵范没想到陶商还会让继续当桂阳太守,心中感激,连忙道谢!

    陶商又道:“如今南郡只剩下零陵一城,不知将军有何看法?”

    赵范皱眉道:“回王爷,零陵太守乃是刘度,其子刘贤轻财能施,善于交结,军士爱戴,又爱护百姓,在零陵深得民心,只怕零陵不能轻易拿下!”

    陶商点头又问:“零陵有多少兵马?”

    赵范答道:“一万左右!”

    陶商对徐晃说道:“此时零陵定也有了准备,虽然南郡远离荆州,但零陵兵力也不少,即使没有援兵来救,也不好轻易拿下!”

    徐晃点头道:“士兵连日征战,有些疲惫,不如先修整两日,再做计议!”

    陶商也知道现在不能太急,零陵兵力太多,一口气吃下的可能性太小,便让关平去安排士兵休息!

    徐晃说道:“零陵城一面环水,背后有山阻挡,只能从南面和西面进攻,难道增大了不少啊!”

    陶商也有些郁闷,自己这么长时间还真的没打过什么硬仗,难道这次真的要硬拼?其实虽然他在蜀国,但却不希望统一天下就将整个中原弄得人丁不旺,国力空虚,后来的五胡乱华只怕也和三国长时间的内战有莫大的关系!

    徐晃转身坐在一旁,半晌才道:“就算全力攻击,我们兵力和零陵兵力相当,只怕没什么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诱出城来,只要在外边,便好办多了!”

    陶商想想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总比攻城的损失要少些,叹气道:“看来只能到时候见机行事了!”说着他站起来拍拍徐晃的肩膀:“这几天东奔西跑的太累了,走,我们到城里去转转,放松一下!”

    徐晃笑道:“也好!”跟着陶商出了太守府。

    ************

    刘度看着手中的一封密信,忍不住仰天大笑:“哈哈,陶商,这次你的死期到了!”

    邢道荣见刘度突然大笑,忙问道:“将军,如今南郡仅剩零陵一城,贼军马上就要攻来,将军为何发笑?”

    刘度扫视了自己身边的四人,这些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干将,多年来随自己出生入死,自从拿下荆州以来,便在零陵镇守,没想到贼军竟然在半月之间拿下南郡三城,等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陶商大军已经在桂阳出现了,当年攻取南郡可是有他刘度一大半功劳的,眼看就要被陶商吞并,他岂能罢休?正在计议如何重拾南郡之时,没想到赵范却派人送来一份密信,让他欣喜万分!

    刘度将手中的信拿给他们:“王将军投降陶商只是权宜之计,他已经派人前来送信,只要我们沿途设伏,等贼军撤退之时,王将军再从桂阳出兵攻击其后,只要将陶商击退,南郡复平矣!”

    刘靖闻言道:“如此说来,若是将军再将南郡拿下,陛下定然高兴,如今甘将军患病不起,水军大都督就非将军莫属了!”

    刘度似乎看到了自己当上大都督的情景,脸上高兴,但还是说道:“此战还需谨慎,何况甘将军尚在,不可乱言!”

    这些人跟着他多年,岂能不了解刘度的心思?都齐声祝贺!

    邢道荣将书信看完,交给一旁的刘贤:“将军,若赵范所言是真,当先做准备为是!”

    刘贤却道:“若是这其中有诈怎么办?”

    刘度笑道:“赵范已经将陶商前来的人马、路线等详细告知,我军只要沿途埋伏便可,就算有诈,也不会损失什么,相反若是能将贼军击败,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张梁此时也将书信看完了,听刘度这么一说,便道:“按照送信的路程来看,陶商大军已经上路了,若是将军要依计行事,还请早作安排!”

    刘度似乎已经胸有成竹:“零陵乃是本将军的地盘,这里地势我等都不知道探查过多少遍了,到时候直接出兵便是,你等先派出哨马日夜打探,只要陶商进入零陵境内,我们便叫他有来无回!”

    众将一想也是,都下去各自准备!

    三日后,陶商率兵马已经开进零陵,刘度命张梁守城,其他将领带兵到城外沿途阻击!

    “报将军,李将军的伏兵被贼军的哨探发现了,贼军从临湘绕道而进!”

    刘度正在山头上等消息,没想到会是这样,不由怒道:“邢道荣是如何布置的?怎能轻易让他们发现?”

    刘靖忙劝道:“将军息怒,陶商带兵鲜有败绩,而且此人用兵出人意料,此次识破我军的埋伏,也不足为怪,反而可见王将军所言不假,他从临湘绕道,那里水路沼泽甚多,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啊!”

    刘度又从零陵调集三千人前来,准备拿下陶商!

 第309章 本末倒置

    零陵郡,得名于舜葬九疑。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

    零陵治所泉陵位于九嶷山中,崇山峻岭,适逢乱世,盗贼四起,官府不能平,其中以长谷寨为最,寨主周朝是荆南四郡中和区星、郭石齐名之人。

    如今区星战死,郭石投靠陶商,仅剩周朝硕果仅存,盘踞在零陵境内,为患一方,和区星、郭石不同,周朝为百姓所恶,所集结者多为亡命之徒,杀人劫掠,无恶不作。

    李通也是首次来到这群山恶水之地,进入长谷寨之后,因善于带兵而被周朝看重,训练山寨兵马,屡次与官兵交战,从未败过。

    虽然在长谷寨顺利获得一定地位,但李通并未得到周朝的信任,整个长谷寨,能让周朝信任的人也绝无仅有。

    这些山贼本是流寇聚集,还有部分为发配流亡之人,这些人都是心狠手辣之辈,许多人还在被官府通缉之中。

    其中也有一些是被贪官陷害,发配边疆的,境遇倒和陶商有些想象,但这样的人不过是凤毛麟角,李通在寨中近半年时间,也才发现两人而已。

    来到长谷寨,李通也觉得心有余力不足,数次旁敲侧击劝说周朝,都无济于事,陶商占领长沙之后,李通再次建议,反被周朝嘲笑。

    陶商和徐晃都完成任务,只有他这里还无计可施,李通心中的忧闷可想而知,如果真等陶商兵到零陵,击败了周朝之后再率众投降,这半年多可就白干了。

    桂阳再次被陶商拿下之后,李通越发觉得心中急躁,这几日训练也心不在焉,早早便结束了,回到房间里发闷。

    “李头领,那个姓韩的小子伤好了,想要见你!”正苦闷之际,王通进来汇报,这人是李通从长谷寨中发现的两人之一,因和他同名,故而亲切了许多。

    “哦?莫非是想离开山寨了?”李通无精打采,摆手道:“让他进来吧!”

    这人名叫韩霖,长得倒也一表人才,正是前几日去牵制刘贤的路上碰到的,被一伙贼人打劫,浑身被洗劫一空,还受了伤,李通见他一人在荒山野岭,拗不过那人哀求,便带进了长谷寨。

    每次下山行动,贼军绝不会空手而归,或者财物,或者粮食,甚至还有女人,当然被强行抓回来的壮丁也不在少数,所以李通带回韩霖,也无人问津。

    如果是个强壮之人,或者懂点武力的豪杰,或许几个头领还会派人来问问,拿钱粮交换,但一个受伤的文弱书生,在这些匪徒眼中,根本分文不值,只会浪费他们的粮食。

    韩霖走进来,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灰色麻布衫,宽大的衣衫衬托得他的身躯更加瘦小,额角上的伤疤还未痊愈。

    “感谢壮士搭救之恩!”韩霖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倒不像普通文士那般拘谨木讷。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李通抬了抬眼皮,完全提不起什么兴致,言道:“你若想离开山寨,我也不会强留,马上派人送你下山!”

    韩霖却摇头道:“长谷寨集结义士,除暴安良,如此有名,在下因缘际会来此,岂能轻易离开?”

    李通不由看了一眼韩霖,不知道他为何会说这种话,周朝的恶名可是人人皆知的,失笑道:“这里可都是亡命之徒,你一个文弱书生,留在这里有什么用?”

    韩霖浅浅一笑,扫了一眼旁边的王通,干咳一声:“在下和李壮士有几句心里话要说,不知阁下可否避让一下?”

    王通听得眉毛一竖,就要发怒,李通挥手道:“王兄先去办你的事吧!”

    王通对李通倒是言听计从的,瞪了韩霖一眼,转身走了出去,顺手还将房门带上。

    “好了,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韩霖看着陶商,脸色的笑意渐浓,直到李通皱起眉头,才开口道:“李将军从洛阳一路来此,莫不是受了陶将军之托,来说降周朝?”

    李通闻言,顿时神色一凛,眯着眼沉声问道:“阁下究竟何人?”

    韩霖已然神色淡然:“在下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之人罢了,既然被将军所救,却有个拙见,以报收留之恩,不知将军愿意听否?”

    李通沉着脸,没有理会韩霖的条件,兀自言道:“你我素昧平生,竟能知道我的来历,若不说清楚,这长谷寨,恐怕你也难以离开。”

    韩霖点头,言道:“此言倒是不假,只是在下身份暂时不便说明,将军只知对你无害便是,不妨先听听在下之计,再做定夺,如何?”

    “好吧,你先说说!”

    韩霖这才言道:“将军受陶将军所托,前来说降周朝,只是周朝为人桀骜,性情暴躁,故而迟迟不能成事,其实以在下看来,将军苦留长谷寨,乃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也!”

    “哦?那依你之见呢?”

    韩霖轻舒一口气,慨然道:“当下灵帝昏庸,陶将军被十常侍陷害,愤而造反,属下分散进入荆南四郡,便知其欲立根与此,以霸王传承兴楚反汉,这一切安排布置,只是为取四郡而已!”

    听到韩霖的分析,李通心中愈加狐疑,这人不知是什么来历,竟似乎对陶商十分了解,而还能从种种动向中猜测到陶商的计划,不由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只听韩霖又道:“在下方才所言,将军本末倒置,乃是因将军被眼下局势所困,既然周朝不肯归降,何不就此弃之,转而直取零陵,如此方为上策也!”

    “取零陵?”李通眉头皱得更深,虽然觉得韩霖有些异想天开,但自己苦闷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丝亮光一般,仿佛抓到了一点什么。

    “正是,取了零陵,便替陶将军解去一郡之忧,岂非大功一件?”

    李通皱眉思索一阵,摇头道:“以我眼下的能力,不得周朝信任,要取零陵,谈何容易!”

    韩霖却笑道:“将军差矣,若得零陵,周朝便是零陵之患,欲取零陵,需先除周朝!”

 第310章 书生用计

    听了韩霖之言,李通忽然心有所动,言道:“依你之见,莫非是要我投靠刘度不成?”

    韩霖点头道:“虽不中,亦不远矣!但投靠刘度,却是在下前去,你我里应外合,除去周朝,易如反掌!”

    李通忽然问道:“你可是刘度派来之人?”

    忽然意识到韩霖是来策反他,李通顿时心中警觉起来,刘度虽然无能,但其子刘贤却颇有谋略,想出这样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可能。

    却见韩霖笑道:“若在下是刘度派来,又岂能做出此等浅显之计,吾之志,非在一州一郡之间也,将军将来自然知晓,若将军还不肯信,不如你我先联手除去周朝,是否进入零陵,将军自行定夺,为零陵百姓除害,想必陶将军也不会责怪于你。”

    李通又问道:“就算进入泉陵城,你又如何能取零陵?”

    韩霖自信一笑:“如今长沙、桂阳二郡已在陶将军之手,武陵曹寅人心不服,陶将军既然得南郡之人相助,想必也已知晓,若想尽快取得四郡,此时当先取武陵,彼时零陵孤立无援,刘度父子自然无心死守,你我从旁劝说,便可献城而降!”

    李通想了一阵,反正他在长谷寨再继续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与其等着陶商率兵前来,还不如先做些努力。

    正如韩霖所说,不管他来历如何,但除掉周朝却是势在必行的,索性先走完这一步再说。

    想到此处,便点头道:“好,就先依你之计,除掉周朝再说!”

    半个时辰之后,李通的房间里忽然传出喝骂之声,紧接着韩霖便被怒气冲冲的李通给推出房门之外,冷喝道:

    “嘿嘿,莫以为读了几天书,便要来劝说老子,我李通不杀所救之人,你自己滚下山去吧!”

    “唉,朽木不可雕也,不可雕啊!”韩霖满眼遗憾和无奈,摇着头落寞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