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47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147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阳再次被陶商拿下之后,李通越发觉得心中急躁,这几日训练也心不在焉,早早便结束了,回到房间里发闷。

    “李头领,那个姓韩的小子伤好了,想要见你!”正苦闷之际,王通进来汇报,这人是李通从长谷寨中发现的两人之一,因和他同名,故而亲切了许多。

    “哦?莫非是想离开山寨了?”李通无精打采,摆手道:“让他进来吧!”

    这人名叫韩霖,长得倒也一表人才,正是前几日去牵制刘贤的路上碰到的,被一伙贼人打劫,浑身被洗劫一空,还受了伤,李通见他一人在荒山野岭,拗不过那人哀求,便带进了长谷寨。

    每次下山行动,贼军绝不会空手而归,或者财物,或者粮食,甚至还有女人,当然被强行抓回来的壮丁也不在少数,所以李通带回韩霖,也无人问津。

    如果是个强壮之人,或者懂点武力的豪杰,或许几个头领还会派人来问问,拿钱粮交换,但一个受伤的文弱书生,在这些匪徒眼中,根本分文不值,只会浪费他们的粮食。

    韩霖走进来,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灰色麻布衫,宽大的衣衫衬托得他的身躯更加瘦小,额角上的伤疤还未痊愈。

    “感谢壮士搭救之恩!”韩霖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倒不像普通文士那般拘谨木讷。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李通抬了抬眼皮,完全提不起什么兴致,言道:“你若想离开山寨,我也不会强留,马上派人送你下山!”

    韩霖却摇头道:“长谷寨集结义士,除暴安良,如此有名,在下因缘际会来此,岂能轻易离开?”

    李通不由看了一眼韩霖,不知道他为何会说这种话,周朝的恶名可是人人皆知的,失笑道:“这里可都是亡命之徒,你一个文弱书生,留在这里有什么用?”

    韩霖浅浅一笑,扫了一眼旁边的王通,干咳一声:“在下和李壮士有几句心里话要说,不知阁下可否避让一下?”

    王通听得眉毛一竖,就要发怒,李通挥手道:“王兄先去办你的事吧!”

    王通对李通倒是言听计从的,瞪了韩霖一眼,转身走了出去,顺手还将房门带上。

    “好了,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韩霖看着陶商,脸色的笑意渐浓,直到李通皱起眉头,才开口道:“李将军从洛阳一路来此,莫不是受了陶将军之托,来说降周朝?”

    李通闻言,顿时神色一凛,眯着眼沉声问道:“阁下究竟何人?”

    韩霖已然神色淡然:“在下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之人罢了,既然被将军所救,却有个拙见,以报收留之恩,不知将军愿意听否?”

    李通沉着脸,没有理会韩霖的条件,兀自言道:“你我素昧平生,竟能知道我的来历,若不说清楚,这长谷寨,恐怕你也难以离开。”

    韩霖点头,言道:“此言倒是不假,只是在下身份暂时不便说明,将军只知对你无害便是,不妨先听听在下之计,再做定夺,如何?”

    “好吧,你先说说!”

    韩霖这才言道:“将军受陶将军所托,前来说降周朝,只是周朝为人桀骜,性情暴躁,故而迟迟不能成事,其实以在下看来,将军苦留长谷寨,乃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也!”

    “哦?那依你之见呢?”

    韩霖轻舒一口气,慨然道:“当下灵帝昏庸,陶将军被十常侍陷害,愤而造反,属下分散进入荆南四郡,便知其欲立根与此,以霸王传承兴楚反汉,这一切安排布置,只是为取四郡而已!”

    听到韩霖的分析,李通心中愈加狐疑,这人不知是什么来历,竟似乎对陶商十分了解,而还能从种种动向中猜测到陶商的计划,不由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只听韩霖又道:“在下方才所言,将军本末倒置,乃是因将军被眼下局势所困,既然周朝不肯归降,何不就此弃之,转而直取零陵,如此方为上策也!”

    “取零陵?”李通眉头皱得更深,虽然觉得韩霖有些异想天开,但自己苦闷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丝亮光一般,仿佛抓到了一点什么。

    “正是,取了零陵,便替陶将军解去一郡之忧,岂非大功一件?”

    李通皱眉思索一阵,摇头道:“以我眼下的能力,不得周朝信任,要取零陵,谈何容易!”

    韩霖却笑道:“将军差矣,若得零陵,周朝便是零陵之患,欲取零陵,需先除周朝!”

    听了韩霖之言,李通忽然心有所动,言道:“依你之见,莫非是要我投靠刘度不成?”

    韩霖点头道:“虽不中,亦不远矣!但投靠刘度,却是在下前去,你我里应外合,除去周朝,易如反掌!”

    李通忽然问道:“你可是刘度派来之人?”

    忽然意识到韩霖是来策反他,李通顿时心中警觉起来,刘度虽然无能,但其子刘贤却颇有谋略,想出这样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可能。

    却见韩霖笑道:“若在下是刘度派来,又岂能做出此等浅显之计,吾之志,非在一州一郡之间也,将军将来自然知晓,若将军还不肯信,不如你我先联手除去周朝,是否进入零陵,将军自行定夺,为零陵百姓除害,想必陶将军也不会责怪于你。”

    李通又问道:“就算进入泉陵城,你又如何能取零陵?”

    韩霖自信一笑:“如今长沙、桂阳二郡已在陶将军之手,武陵曹寅人心不服,陶将军既然得南郡之人相助,想必也已知晓,若想尽快取得四郡,此时当先取武陵,彼时零陵孤立无援,刘度父子自然无心死守,你我从旁劝说,便可献城而降!”

    李通想了一阵,反正他在长谷寨再继续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与其等着陶商率兵前来,还不如先做些努力。

    正如韩霖所说,不管他来历如何,但除掉周朝却是势在必行的,索性先走完这一步再说。

    想到此处,便点头道:“好,就先依你之计,除掉周朝再说!”

    半个时辰之后,李通的房间里忽然传出喝骂之声,紧接着韩霖便被怒气冲冲的李通给推出房门之外,冷喝道:

    “嘿嘿,莫以为读了几天书,便要来劝说老子,我李通不杀所救之人,你自己滚下山去吧!”

 第320章 锦帆贼

    初冬时分,清晨的江面上雾气沉沉,这个时节,水上特别容易起雾,经常浓雾遍布,三五丈内一片白茫茫,若处其中,仿佛连时间都静止了一般。

    一般这个是,普通的渔船是不敢离开江岸的,即使是熟悉水域的渔夫,也谨慎再三,若不是家中实在缺粮,也不会轻易冒险,江水湍急难测,谁知道哪里会不会冲来一块礁石,或者有凶猛的水怪出没。

    但这一大早,却有一支船队不等太阳升起,便缓缓离开了江津港,一艘大楼船,跟着十艘艨艟护卫,阵势着实不小,除了官船,也就只有通吃整条江岸生意的习家能有这么大的手笔。

    这楼船并无战旗,正是商船,只在船头上刻了一个赤色的标志,那是习家的船只,在荆州无人不知,楼船行驶在江面中,即使有雾,影响也不大,不怕浪涛和怪兽。

    这支船队正是习郁带领的商队,这一次从洛阳出行归来,从汉水一直到江津,已经连续行驶了半月多,刚刚在江津港休息一夜,但他顾不上回家去看一趟,只想早点到达公安。

    这次受陶商委托,接了他的兄弟习郁及几个护卫到荆南,一路上也是小心谨慎,现在只要过江就能完成任务,习郁心中稍微放松了下来。

    但就在朝阳初升,大雾即将散去的时候,忽然船上的鼓声紧急响起,很快便有人吹响了号角,即便是商船,也要防备水贼抢劫,习家自然也有自己的护卫队。

    很快楼船便进入了警戒状态,从大雾弥漫的江面上,突然铺天盖地的箭射了过来,一时间箭如雨下,在最上面一层的楼船最先遭了秧。

    箭越来越多,随着雨点般密集的声音,有人大喊一声:“不好了,不好了,船着火了!”

    习郁脸色一沉,急忙往外走,这江陵境内,都是他习家的地盘,即便是水贼,见了他们的商队,也要绕着走,怎么会有人发起袭击?

    要知道,这可是有一艘楼船和十艘艨艟组成的船队,虽然不像官船那样全副武装,但护卫们也都身手矫健,不是普通贼人能奈何得了的。

    刚刚踏出一只脚,便见一人带着几名护卫匆匆而来,正是和陶应一行的将领冷祁,这人是西凉人,这几日晕船,精神不振,昨日休息一晚,总算气色好了一些,正扶着船舷过来。

    “有水贼偷袭,快躲起来!”习郁虽然是文士,但临危不乱,

    薄雾之中,只见远处有船只的影子,却看不清楚,只有漫天的箭雨,谁也不敢贸然出动,都躲在甲板后面,大声吆喝。

    艨艟从后面急忙过来帮忙,只听一阵阵诡异的铃铛声响,在晨雾中显得十分渗人,紧接着十几艘小船舸冲了过来,一个个倒钩丢在了船舷上,很多人便趁着大雾就爬上了船。

    而艨艟也在这时忽然歪歪斜斜,向江底沉下去,却原来是有人已经在水底把船凿沉了。

    后面的艨艟慌忙靠近水中央的楼船,想把失火楼船上的习郁接走,但是大雾里,越来越多的贼军爬上了楼船,楼船上的护卫一边忙着救火,一边又要作战,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界。

    习郁和陶应、冷祁等人一同向下走,楼船已经着火,准备下船乘坐小舟逃走,刚走到二楼时,已经爬上来了五个水贼。

    那水贼穿着异常华丽,一个小小的喽啰居然都穿着华贵的丝绸,这让习郁眉头微皱,想起了经常前往巴郡的商队所说的那些水贼。

    这些人都身手矫健,动作很是干练,手中举着短刀,刚从绳子上爬上来,马上就摆开阵势,将习郁等人堵在甲板上。

    “咦,今天真走运。这肯定是楼船主人,快抓住他!”

    “恶贼找死!”

    冷祁在后面一声沉喝,马上带着身后一群护卫冲了上去,这些人都是陶应带来的人,虽说的家将,但习郁却知道这是陶商留在洛阳的一支精兵,大多都是游侠出身,个个身怀绝技,能以一当十。

    这些人虽然都不太适应乘船,但此时楼船已经停在江心,甲板上还算平稳,对付这几个水贼却是足够了,人从腰间抽出短刀,两刀下去就砍死了两个,如同切菜一般!

    另外两个水贼慌忙举刀刺杀,当啷一声,两刀相碰,刀刃便脱手而出,手起刀落,很快三个人就被冷祁等人杀死。

    “先生,二公子,快从旁边走!”

    冷祁持剑护着习郁几人,在护卫们的保护下走下楼梯,在前面杀开一条血路,急忙上了一艘艨艟,往岸边驶去。

    晨雾中隐约看到一艘挂满铜铃的大船正往这边驶来,而大船前面又有几艘艨艟,狠狠地撞击着楼船,楼船上三层已经燃起大火,下面很快又被撞开一个洞。

    江水往楼船里涌,船身倾斜,眼看楼船很快就要沉了,护卫们见习郁等人已经离船,都纷纷挤上艨艟,顾不得哄抢的贼军,跟着习郁所在的船只退往南岸。

    喊杀声渐渐远离,当晨雾散去后,眼前开阔,终于到了长江以南,这里距离公安港也不算远,阳光洒在静谧的江水之上,刚才惨烈的一战仿佛未曾发生过一般。

    上岸集合众人,清点人数,竟有一半的护卫生死不明,习郁的脸色阴沉得可怕,行商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遭受这么大的挫败。

    主要还是因为进入江陵境内,放松了警惕,又没想到那令商队闻名丧胆的锦帆贼竟会出现在这里,锦帆贼经常在巴郡,巫峡一带,怎会来到江陵?

    刚才双方在大雾中不期而遇也说不定。

    冷祁上前问道:“先生可知这贼人是何来历,手下竟如此厉害,个个勇猛!”

    刚才一番交手,冷祁也被那些小喽罗的本事所震惊,这样的身手,都能赶得上一名百夫长了。

    习郁眉头紧皱,轻叹一口气,缓缓说道:“这伙贼人本于从来不抢小商船,只抢夺大船队。其贼首十分富有,他将抢夺来的丝绸全部披挂在船上,故称锦帆贼。”

 第321章 猛将甘宁

    陶应平时都很少出门,即便家里遭了大难,他也只是哭了几日,整日昏昏沉沉,后来见陶义来报信,知道陶商还活着,便渐渐恢复正常,此时虽然大家都尊重他,但他自己却没什么主意。

    冷祁言道:“此次出来,连累将军,损失如此巨大,回到长沙,我自会禀明将军,为先生报仇!”

    不料习郁却微微摇头:“此次船上所载之物,大都是陶将军所需,这些东西,不能让锦帆贼得了去,我们马上要向将军求救才是!”

    陶义一听顿时着急了,马上抱拳道:“我这就前去!”

    说完话便一溜烟的跑向公安港,从那里找来马匹,火速直奔临湘。

    陶商正在临湘练兵,忽然得到陶义的消息,不由吃了两惊,首先自然是习家的商船竟然会遭袭,再就是甘宁的出现。

    这可是个收服猛将的好机会,他哪里会放过,马上调集一千水军赶奔公安,又命彭凯率领剩余的兵马乘船出洞庭截住长江下游,以防甘宁逃走。

    甘宁听到江面传来几声“哗啦啦”的响声,顿时就知道有人出水了,他迅速的朝着吕布与锦帆部众打了一个手势,众人会意,纷纷的隐入船舱之中。

    于此同时,十条船的周围悄悄的冒出鬼魅一般的头颅,每条船的周围大约都围了十几人,他们水性娴熟的犹如水鬼,眨眼之间就攀爬上了船只。

    看着空无一人的甲板,一个像是小头目的水贼手提钢刀小心翼翼的靠向船舱,他的手刚刚触摸到船舱的幕帘,只见刀光一闪。那小头目的手伴随着惨叫声掉落在甲板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这时,只见十条艨艟的船舱同时打开,锦帆部众一下子便涌了出来,甘宁奋力撤掉身上的劲装,露出一身诡异的纹身,只见他挥手振臂一呼:“兄弟们,砍杀这伙贼人,将船向主公靠拢。”

    甘宁话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