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68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168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百名飞熊军精锐飞奔而来,将伍孚绑缚,董卓大骂伍孚:“本相素来器重与你,你为何恩将仇报,反来刺杀本相,你想造反不成?”

    伍孚厉声疾呼道:“我又不是你的臣子,你又不是我的君主,怎么能说是造反!?你这个贼子祸国殃民,恶贯满盈,罪大恶极,今天我来杀你,就没打算活着回去,我恨不得车裂了你!”

    董卓大怒,命士卒将伍孚碎尸万段,随后又派阎行继续搜捕伍孚同党,种辑隐匿不出,何、荀攸被逮捕入狱,南阳名士何忧惧自杀,荀攸言语饮食自若。

    从这一年四月,王允、土孙瑞、杨瓒等人曾多次商议诛杀董卓的事情。

    士孙瑞说:“自从去年年底以来,太阳不照,淫雨不断已达六十多天,我们应该让这种不利国家和老百姓的时期尽快结束。现在,时机大好,我们正可趁天下沸腾之际,主动采取措施,消灭罪魁祸首!”

    王允同意士孙瑞的意见,可是考虑到董卓平时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武力过人,如果不采取周密措施,恐怕不易得手。他们从荀攸、伍孚等人的失败里,吸取了教训,准备拉拢董卓的义子阎行为内应。

    起初董卓用李儒计,离间了阎行和韩遂,阎行叛离韩遂转投董卓,董卓爱惜阎行的武力,对他非常喜爱,收阎行为义子,并提拔阎行为骑都尉,后来又升为中郎将,封他为列侯。因为董卓之前的飞熊军统领李傕郭汜屡次被陶商击伤,董卓便把阎行当做自己的贴身侍卫统领,不管董卓走到哪里,阎行总是形影不离,负责保护董卓的生命安全,世家大臣之前发起的几次对董卓的刺杀都因为阎行在场没有得逞。

    阎行年青勇猛,武力超群,一杆长矛纵横西凉未曾遇到对手,只惨败于天下第一的陶商戟下,可陶商远在邺城,阎行在洛阳城里还是颇为不可一世,他的嚣张跋扈惹恼了李傕、郭汜等西凉宿将。

    阎行自恃武勇,又依仗董卓的爱护,非常看不起马贼出身的李傕、郭汜等人,屡次折辱李傕、郭汜等人,阎行是金城人,在西凉军中拉拢金城人氏自立山头,与北地出身的李傕郭汜等人对抗。

    ????李傕、郭汜等西凉宿将自然也对这个半路插进来妄图凌驾在他们头上的家伙看不顺眼,便屡次在董卓面前搬弄是非,说阎行的坏话,因为阎行确实有拉拢金城人自成势力的举动,加上董卓更为依赖李傕郭汜等有统军能力的大将,便当着李傕、郭汜的面严厉斥责了阎行,并剥夺了阎行的兵权,阎行此后便沦为了董卓的贴身侍卫而已,麾下人马全都遣散到李傕、郭汜麾下。

    ????在这个时代,兵是将之魂,一个光杆将领是无法在军中立足,董卓这次剥去阎行兵权,将阎行的心寒了一半,但他还在幻想着董卓能够恢复他兵马,谁知董卓用他做贴身侍卫用得很放心,根本不愿意外放他做军中大将,只留他在身边做个保镖头子。

    ????阎行侍立在董卓身边,伴君如伴虎,因为董卓性情暴虐,喜怒无常,有一次阎行无意中得罪了董卓,董卓勃然大怒,竟然随手拿起一支小戟,向阎行投掷过去,幸亏阎行眼疾手快,躲了过去,才得以幸免。阎行跟之前那个杀父仇人便宜岳父韩遂混在一起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忍辱负重,虽然这次是董卓不对,阎行却没有直接顶撞董卓。而是立即向董卓谢罪道歉,董卓便不再追究,以后也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阎行却从此心怀私恨。

    ????本来阎行将自己对董卓的怨恨埋藏的很深,可王允、土孙瑞、杨瓒等人一心想要拉拢他,早就收买了阎行的亲信。从阎行的亲信那里得知阎行对董卓素有不满,却一直忍着,王允等人稍作商议,便想起一个办法,将阎行心中淤积对董卓的不满彻底爆发出来。

    ????王允看得明白,董卓和阎行都是沉溺酒色之徒,须得用一绝色美女离间他们,王允想起绝色美女。便想起数年前被吕布抢走的貂蝉,若是貂蝉在此,他王允必定会让貂蝉出马,巧使连环计,彻底激发阎行对董卓的杀心,怎奈貂蝉被吕布抢走现在又给吕布生了一个儿子,不可再想。

    ????而王允自从被吕布一戟切掉尘根以后。断绝那方面的**,就没有像以前那样蓄养了许多歌妓,便只好向士孙瑞、杨瓒府邸搜寻绝色美女。

    ????杨瓒是弘农杨家子弟,是杨彪的族弟,弘农杨家跟王允的太原王家一样。都有蓄养歌妓的习惯,杨瓒费了好大的劲头,才勉强从歌妓里面找到一个姿色上乘、反应机警的美女,杨瓒收她为义女,赐名杨秀。

    ????杨瓒命人刻意教授了杨秀许多蛊惑男人的方法,就准备按照王允的计策行事,却被王允所阻。

    ????王允阴笑道:“杨尚书,您这样把杨秀送给董卓、阎行,只怕杨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杨瓒大惊,连忙问道:“司徒大人,何出此言?”

    ????王允阴笑道:“杨秀乃是歌妓出身,不识士人大义,而那阎行青春俊朗,若是杨秀不顾大义动了男女私情,吐露实情,那我们岂不是功亏一篑。”

    ????王允是王允、士孙瑞、杨瓒等世家大臣的核心人物。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甚至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一些恢复王室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并在暗中拉拢了许多世家大臣,荀攸等世家愤青识不破王允的面目,甚为鄙视王允,不屑与之为伍,但士孙瑞、杨瓒等一批老奸巨猾的世家大臣却能看出王允的良苦用心,秘密跟他接触。

    ????为了控制一定武装力量,王允极力向董卓推荐、保举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同时还举荐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希望士孙瑞借讨伐袁术为名,带领兵马出道武关,为多路夹击董卓作准备。士孙瑞的行动引起了董卓的怀疑,他决定把士孙瑞留在都城。王允听说后,便顺从董卓的意思,擢升士孙瑞为仆射,另外又擢升杨瓒为尚书,为最后反击董卓作准备。

    ????所以王允的话,都大有深意,杨瓒一概听从,这次也不例外。

    ????杨瓒听从王允的建议,决定以大义来忽悠杨秀,让杨秀死心塌地为他们充当离间董卓和阎行的工具。

    ????杨瓒回到府中,斥退所有妻妾歌妓,请杨秀居中而坐,杨瓒叩头便拜。

    ????杨秀惊倒,连忙惶恐地趴伏在地:“大人何故下拜贱妾?”

    ????杨瓒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状:“可怜大汉天下千万生灵!”说着,强行从眼眶里挤出眼泪,杨瓒是弘农杨家子弟,世家子弟拿腔作调伪装的本事不次于戏子,过不多时,就见杨瓒泪如泉涌。

    ????杨秀是一个心思灵巧的女子,看杨瓒摆出这样的姿态,便知道杨瓒必有超过分的要求,但她已经被杨瓒玷污过了,料想也没有比再度遭受玷污更差的命运,便道:“大人但有使命,贱妾万死不辞。”

    ????杨瓒继续跪在杨秀面前:“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你不能救也,可你是老夫义女,老夫怎忍心置你于险地!”

    ????杨秀从小就被杨瓒蓄养在府邸里,见惯了这些世家大臣虚伪的嘴脸,知道杨瓒玷污过自己又收自己为义女必定有阴谋,自己若是推辞不去,恐怕面前的老匹夫马上就要翻脸。

    ????杨秀便跪拜询问杨瓒到底有何使命,杨瓒一再装逼地说不忍置义女于险地。

    ????杨秀连问三遍,杨瓒方才说道:“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大臣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子,姓阎,名行,有万夫不当之勇。我观二人皆沉溺酒色之辈,我想用连环计:先将你许给阎行,然后献给董卓。你从中便宜行事,离间他们父子,让他们反目成仇,让阎行杀董卓,以绝朝廷心腹之患。到时重扶宗庙,再立江山,都是你的功劳,不知你意下如何?”

    ????杨秀并不是貂蝉那样出身官宦家庭又在皇宫做过女官对皇室忠心的奇女子,她只是一个农户出身的歌妓,见识短浅,对那些国家大事根本毫不关心,对于在董卓、阎行这两个杀星之间搞连环计,她心存恐惧,但杨秀在杨府里待过一些年头,非常了解这些世家大臣的阴毒冷酷,若是自己不当即答应下来,只怕杨瓒老匹夫会立即派人把自己活埋了,还是先顾眼前吧,杨秀脑筋急转,纳头便拜:“贱妾愿从大人吩咐,为大汉社稷为黎民苍生,贱妾虽万死亦不辞。”

    ????杨瓒一脸蛋疼状:“秀儿,事情一旦泄漏,我当灭门矣,秀儿你亦死无葬身之地。”这话实际上是在威胁杨秀,你不要泄露,不然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杨秀发出了一个悲壮的毒誓:“大人勿忧。妾身若不报大人大恩不保朝廷大义,当死于万刃之下,世世不复人身。”

    ????杨瓒拜谢,并跟杨秀细细合计了一番。

    ????第二天,王允将家藏的明珠数颗,命工匠嵌入一个金冠里,派人偷偷送给杨瓒,杨瓒再命人偷偷送给阎行,阎行表面非常正直,实际上却是一个贪色又贪财的家伙,当他收到明珠金冠,非常喜欢,在将董卓从朝堂上送到相国府里以后,便亲自到杨瓒府里致谢。

 第351章 云波诡谲

    等了一日,孙坚斩杀董卓部将胡轸的消息传来,袁绍等人才算松了口气,幸好孙坚勇猛,为他们挽回了一点面子,便又恢复常态,开始了高谈阔论。

    韩馥心中暗叹,回至营中,命郭嘉和太史慈看守大营,与同盟军一同前往关下扎寨,太史慈本也想去,但大营无人看守,韩馥答应下次让他带兵,这才作罢,其实韩馥也是担心太史慈和孙家的那一段夙愿,要是这一路上出现什么差错,那岂不是陪大发了?

    韩馥命人点齐两千兵马与张颌和典韦往汜水关而来,孙坚早走了半日,此时想必已经到了关下了,想起孙坚兵败乃是因为袁术故意不发粮草所致,临行前韩馥已经命人向袁术去催粮了,别的不管,他自己的粮草可要操心!

    大军三更便整顿出发,两个时辰后便靠近汜水关,韩馥止住兵马,先派人到前方查探,看孙坚在何处驻扎,要是孙坚平安无事,他便向北进发,袁绍等人已经约定三日之后大军往巩县开拔,攻打虎牢关!

    不一时哨马报告前面树林有喊杀之声,韩馥心中一动,莫非孙坚这么快就被人劫营了?问清往前乃是梁东,便带兵马迎了上去!

    此时天刚蒙蒙亮,只见树林中杀声震天,不时有火光闪动,张颌言道:“此必是关上之兵乘夜前来劫营,大哥速去接应!”

    韩馥点点头,分与张颌一千人马从后面绕过树林,自己和典韦带领剩余人马来至林边,火光中人影憧憧,一时间分不清敌我,韩馥无奈之下只好下马,带一千人步行进入林中!

    还未走出多远,便见有几十人匆匆而来,衣甲凌乱,神色仓皇,仅有三匹战马,这些人逃窜中突然发现前面出现一群人马,顿时大惊,站住了脚步!

    “敢问是孙文台部下么?”韩馥大声问道!

    “正是我等!”一个深沉的声音回答道,随即有些激动,似乎认出了韩馥:“莫非是并州高大人么?”

    “在下韩馥,因几日不见孙大人消息,故领兵前来接应!”韩馥答道!

    “在下乃孙大人部下黄盖,只因西凉军乘夜偷营,混乱中与我主失散,还请大人速速相救!”那人急忙答道!

    “黄将军放心,吾正为此事而来!”韩馥答应一声,会同黄盖等人又向林中杀来!

    正在寻找之际只听的左侧突然一声大喝,黄盖惊叫道:“不好,此乃敌将华雄之声!”说罢便急忙赶了过去!

    韩馥紧紧跟定,正好看见一人身材十分高大,虎背熊腰,一身披挂十分精良,适才大喝正是他发出,大刀一个挥舞的姿势还未停歇!

    “祖茂!”黄盖嘶声大喊,提着手中铁鞭便冲了上去!

    看来是祖茂刚刚被华雄杀了,见华雄打马又杀过来,生怕黄盖有事,急忙让典韦上去抵住华雄!

    华雄本想乘势追杀,突然间林中涌出许多士兵来,知道有援军赶到,与典韦对了两招便打马撤退,韩馥将马匹留在林外,见追赶不上,只好停住!

    黄盖命人将祖茂草草掩埋,拿起旁边一棵树上的金盔泣声言道:“主公将盔缨交于祖茂,定是往他处逃去了,祖茂替主而死,此仇必报!”

    韩馥安慰了黄盖一番,继续往林中深处搜查,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喊杀声逐渐消失,看来华雄已经带人撤退了!

    韩馥从东侧走出树林,正往回走,听得身后马蹄声响,回头一看是张颌,身侧还有一人提刀披发而来,形容有些狼狈,正是孙坚!

    黄盖等人看到,急忙迎了上去,孙坚滚鞍下马,安抚众人一番,来至韩馥面前抱拳道:“多谢高大人前来相助,日后定当相报!”

    “同为国家效力,大人不必如此!”韩馥抱拳答道:“前番哨马报告将军斩将获胜,为何突然落败也?”

    孙坚闻言咬牙恨声道:“袁术误我!”言罢双目发赤,双拳紧握!

    韩馥也早就知道各种原委了,孙坚平白损失三千多人马,祖茂被杀,怎能不心痛,便用好言安慰一番,一同往巩县而来!

    行了半日,隐隐听得关下鼓声震天,士兵报告关前已在交战,韩馥知道关羽成名的时机马上就要到了,生怕错过,便命人急忙往前赶去!

    孙坚估计兵败怕被人耻笑,推说身体不适,带着部下与韩馥道别,说实话如今领着几十人去见诸侯,换了谁,脸上也不好看,韩馥看孙坚离开的方向,估计是去找袁术算账了!

    韩馥带人来至大营南侧,此处由孔伷屯守,带兵之人正是上次在颍川差点与韩馥起冲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