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80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180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黑衣人也不过剩余三百余人了,尽管他们个个都身手精湛,但毕竟抵不住刘繇军人多,纪灵的一声令下,刘繇军便开始围住那些黑衣人,准备动手彻底剿杀他们。

    可惜,纪灵的话音还未落下,一阵高亮的声音响起:“报——!报将军!”

    一名军士骑着马匹飞快地奔进了军营,在他的手臂上还插着一支长长的箭矢,那军士显然被军营中的变化惊得一愣,但想起自己刚刚所见的危机场面又立刻找到纪灵单膝跪下拜道:“报将军!庐江城出来了大量敌军,正在向这里袭来!”

    “报——

    !”这名军士刚刚说完,又是一声响起,有一名军士骑着马奔了进来,不过他却没有为军营的狼狈情景惊讶,因为在他的背上插满了箭矢,鲜血正啵啵地流了下来。

    “将,将军,后,后,后面有,有很多,很多敌军!”憋着最后一口气把军情说完,那军士直接倒在了地上,眼见没有了气息。

    纪灵深吸了口冷气,此时,一阵阵喊杀声正从远处传来。可能是因为知道苦等的援军已经赶到的缘故,那三百余黑衣人忽然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而刘繇军在一连得到两个有敌军来袭的消息,士气已经变得越来越低沉,围攻的几千刘繇军一时间竟然压制不住数百名黑衣人的反扑!

    纪灵向着那发出喊杀声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大片火光映射在天空上,宛如白昼,正飞快地向着这里袭来,纪灵顿时是手脚冰凉了,望着那军队的规模,庐江城方向大概三千余人,而军队后方少说也是近万人,纪灵如何不惊?

    “将军!怎么办?”忠心的亲兵仗剑守在纪灵周围问道。

    纪灵看着军营内部已经有了反攻趋势的黑衣人,再看看周围一脸绝望的军士,咬了咬牙,从牙缝里蹦出了一个字:“撤!”

    周围的军士一听到纪灵下达了撤军的指令,也是满脸的轻松,如潮水般的丢盔弃甲,而纪灵在忠心的亲兵保护下,骑着马跑在了最前面。

 第367章 兵发乌程

    此时黑衣人也不过剩余三百余人了,尽管他们个个都身手矫健,但毕竟抵不住严白虎军人多,严舆的一声令下,严白虎军便开始围住那些黑衣人,准备动手彻底剿杀他们。

    可惜,严舆的话音还未落下,一阵高亮的声音响起:“报——!报将军!”

    一名军士骑着马匹飞快地奔进了军营,在他的手臂上还插着一支长长的箭矢,那军士显然被军营中的变化惊得一愣,但想起自己刚刚所见的危机场面又立刻找到严舆单膝跪下拜道:“报将军!曲阿城出来了大量敌军,正在向这里袭来!”

    “报——!”这名军士刚刚说完,又是一声响起,有一名军士骑着马奔了进来,不过他却没有为军营的狼狈情景惊讶,因为在他的背上插满了箭矢。

    “将,将军,后,后,后面有,有很多,很多敌军!”憋着最后一口气把军情说完,那军士直接倒在了地上,眼见没有了气息。

    严舆深吸了口冷气,此时,一阵阵喊杀声正从远处传来。可能是因为知道苦等的援军已经赶到的缘故,那三百余黑衣人忽然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而严白虎军在一连得到两个有敌军来袭的消息,士气已经变得越来越低沉,围攻的几千严白虎军一时间竟然压制不住数百名黑衣人的反扑!

    严舆向着那发出喊杀声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大片火光映射在天空上,宛如白昼,正飞快地向着这里袭来,严舆顿时是手脚冰凉了。

    “将军!怎么办?”亲兵仗剑守在严舆周围问道。

    严舆看着军营内部已经有了反攻趋势的黑衣人,再看看周围一脸绝望的军士,咬了咬牙,从牙缝里蹦出了一个字:“撤!”

    周围的军士一听到严舆下达了撤军的指令,也是满脸的轻松,如潮水般的撤退。

    陶商带兵来到秣陵的时候,吴景已经带着家属离去,一家大小往河北去投孙坚了,整个丹阳郡都十分稳定,加上前期派遣丹阳兵做工作,和陶商的名望,吴景走后,各县纷纷送来了降书。

    命马忠在秣陵镇守,同时收编训练先派出去的丹阳兵招来的新兵,最早招募的这一批丹阳兵十分忠诚,他们在渗入丹阳,重返家乡之后,鼓动人心是一方面,另一个重任便是招兵。

    到陶商来到秣陵,这第一批新兵就有一千多人,丹阳兵可是历史上的精锐,能有这么多陶商当然高兴,让他们加紧训练,同时招兵和招贤的工作片刻不能停,筛选人才的任务则由娄圭全权负责。

    安排郡内事务之后,陶商才来到曲阿,甘宁亲自迎出大营之外,见了陶商,颇为高兴,以一己之力平定一郡,功劳自不必说了。

    无论是甘宁,还是他手下的将士见到陶商的时候,都胸膛挺得笔直,这等荣耀和功勋,其他将领可难以完成。

    夸奖了众人一番,陶商又把带来的犒赏让人派发下去,全营再次再杀牛羊犒劳,热闹非凡。

    这一段时间,甘宁已经派人把严白虎的情报搜罗了一些,加上陶商对历史的了解,发觉严白虎此时还未成气候,平定吴郡比想象中的容易了许多。

    严白虎,东汉末年吴郡一带的山贼。

    后来,这人当山贼当腻了,或者说当山贼打劫了很多财物,有钱了。因此摇身一变,成为了吴郡这个地方的豪强势力。

    而此时的吴郡太守乃是许贡,一年前,原太守盛宪因病离任,许贡成为吴郡太守。

    许贡到任后,曾试图迫害故太守盛宪,吴郡名士高岱帮助盛宪躲到许昭的家中。许贡后来捉住了高岱的母亲,以此引出高岱准备加害之,几经周折高岱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脱。

    许贡成为吴郡太守,却得罪了吴郡的几大家族,高岱虽然家族实力不强,但名声极大,这件事成为了导火索。

    除掉严白虎,取吴郡易如反掌,陶商心中有了计议,马上开始调动兵马,决定速战速决,不给这两人任何喘息准备的机会。

    乌程,公元前223年,秦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正是严舆退兵的地方,要到阳羡除掉严白虎,必须先拔除严舆这颗钉子。

    第二日,陶商和甘宁便带兵来到乌程,但看到望着那接近四丈高的城墙,陶商心中却苦笑不已,感慨连连,想不到乌程竟然是一座坚城,有乌程作为屏障,怪不得严白虎能在此地盘踞这么久。

    自己这边马不停蹄,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乌程城下,本以为可以在士气最盛的状况下,一举拿下乌程,哪想到这里居然是块硬骨头。

    城上此时有数千士兵身穿铠甲,手握刀盾,更有身后的弓箭手,已整装待发,严白虎的兵马并不少,足有一万,虽然兵装不齐,但要强攻还是损失太大。

    无奈之下,兵马只好在城外安营扎寨,严舆听说是陶商亲自到来,也不敢出城搦战,那明显就是找死,只严令士兵小心防守,擅自出战者斩。

    傍晚时分,一位文士模样的人找到严舆,言道:“将军,前番曲阿兵败,乃是粮草被楚军劫去,如今楚军来攻乌程,我们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劫了他的粮草,等楚军粮尽退走,再杀出城外,不但能击退陶商,若事有可为,还能顺便拿下曲阿也不一定。”

    严舆闻言大喜,马上派出斥候到城外楚军大营后方打探,从曲阿到乌程的路上寻找楚军押粮队伍的踪迹。

    一人被正打算回曲阿带兵的秦河抓住,审问之下,才知道严舆的意图,急忙报到陶商处。

    陶商闻言笑道:“正愁对乌程无计可施,没想到这严舆也动起了歪脑筋,好,就给他个机会。”

    当下命人严密看押那名斥候,让秦河连夜到曲阿去调集粮草,安排他如何行动,秦河一听便心神领会,领命而去。

    天明时分,严舆便得到斥候回报,曲阿的粮草正往这里运来,急忙派出五百精兵从城南悄然而去,只要劫了楚军的粮草,他们今夜必定会撤走。

 第368章 诱敌

    中午时分,派出去的士兵便安然回城,烧毁了楚军的粮草,严舆见计策如此顺利,不由大喜,厚赏了那文士,这是他在乌程强行抓来的谋士,初时还有些不情不愿,但得了一些金银和几个女人之后,这人对严舆言听计从,服服帖帖。

    文士言道:“楚军无粮,今夜必会撤退,将军派人严密监视,无论他大营中火光比昨夜多还是少,都说明已经撤退,可马上出城追击。”

    严舆点头道:“正合吾意。”

    留了部分士兵在城上严密监视着外面大营的动静,严舆调集精兵在城中暗自准备,到了晚上,果然见楚军大营火光大亮,到处都是火把,好似忽然增兵了一般。

    文士笑道:“此乃疑兵之计耳,陶商如此虚张声势,正是想要撤兵。”

    严舆马上披挂整齐,带领兵马从北城悄然而出,向着楚军大营不断靠近,到了近处,果然看到火把都是绑在木桩和草人之上,不由心中大喜。

    凌晨时分,黑夜漫漫,夜黑风高,陶商大营笼罩在阴冷的气息中,此时陶商和甘宁伫立在山谷丛中,身后是数百名持弓备箭的弓箭手正在潜伏着,目睹着严军大队缓缓的迈向自己的大营。

    楚军大营灯火笼罩,而士兵却已经少了一大半,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当离营寨只有五十步时,严舆奋起大呼,“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此时,跟我一起冲啊。”说完后,抡起大刀,就往营寨杀去。

    后面的士兵也闻令,嗷嗷的叫着,前赴后继的向营寨杀去。

    潜行在丛中的陶商看到后,向身后的弓箭手们打了个放箭的手势,弓箭兵早就储蓄待发,一见陶商的命令,个个从丛林中站出身来,掌弓拉弦,弓箭如蝗虫般直扑严军大队伍,就这一回合,还在严军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倒下了三十多人,带伤的不计。

    陶商这边有反应了,在严军的另一边还有着一群弓箭手,指挥者正是甘宁,他见严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陶商那,马上命令射手们向着严军的背后放箭,严军们都没想到有两拨弓箭手,还傻傻的把后背留给敌人,最后在措不及防下倒下了一大片。

    带头的严舆见到这突然的变化,吃了一惊,赶忙指挥着那哭嚎遍地的大队,在乱箭之中布置着兵马防守。

    “盾牌手在前面,弓箭手集中在中间,向两方的山坡放箭。”

    严舆大叫着,自己亲自指挥着大军缓缓撤退。此时的严军士兵已经乱成一遭,在这样的打击下,早就没心情听上级的命令,各自为伍,有地甚至孤身一人往后跑,不过都成了箭下之尸。

    看着那乱糟糟的队伍,陶商和甘宁分左右两路杀出,贼军在黑夜中分辨不出到底有多少人,纷纷溃散而逃。

    “书生误我!”严舆此时哪里还不明白这是陶商的计策,恨得龇牙咧嘴,气血暴涨。

    但他这一声吼,却在混乱中暴露了自己的目标,甘宁闻声直冲而去,快马飞奔而至,大喝声中,一刀便斩了严舆的人头,根本连抵挡的机会都没有。

    甘宁挑起严舆的人头,大喝道:“投降不杀,反抗者死。”浑厚的声音气势磅礴,敲打着一个个严军士兵那几乎崩溃的意志。

    陶商见杀出来的贼军已经全歼,马上调集兵马,对甘宁言道:“甘宁,点齐人马,随我杀向乌程。”

    甘宁抱拳道:“领命。”

    陶商一路人马来到乌程城下,命令军队蹬天梯,乌程兵力都被严舆带走了,城墙上也只有几十号人,根本没法抵抗。

    那文士见势不妙,早已带着细软出城逃走,城中无人打理,甘宁先登上城头,守军也纷纷逃走,打开城门,陶商带兵进入城内。

    坚固高大的乌程城池,就这么轻易到手,陶商也暗喜不已,下一个终极目标便是严白虎,除掉了这个恶贼,拿下吴郡,他的江东计划便初步完成。

    余杭城下,韩烈所部经过旬日的试探性攻击,除了打造了大批云梯攻城车外,同时也对余杭城外围村落人口给迁移了出去,如今余杭四城外围,人烟绝迹,已成孤城之势。

    东城十里外的山包上,正是韩烈所部指挥大帐。

    旭日东升,城外的各个军营上空,炊烟袅袅。韩烈与甘宁并排而走,远眺着平原上的余杭城,徐徐道:“奉孝,依你之见,严白虎是否会垂死挣扎?”

    “如今我丹阳军将士,奋战多日,虽有死伤,但却几次登上城头,严白虎必然已经胆寒,但只是苦于我军把四门包围,他即便不想死战,也断然不会甘于把头颅送上的。”甘宁目光坚毅的望着视线中模糊的城池,淡淡的道:“可以下令自今日起,放开南门,开始对东西北三门猛攻,如此守军见有一线生机,必然不会死战。”

    “围三阙一,在敌人撤退的必经之路,伏兵一击,严白虎必然授。”韩烈哈哈一笑,接过了甘宁的话头。

    “主公英明。”甘宁附和的笑道。

    “奉孝莫要取笑,吾不过是拾你牙慧而已,岂可窃取你的成果。”韩烈摆手一笑,道:“文向,召集众将,进帐议事。”

    “喏。”亲卫队长徐盛,立马应道。

    此次出兵吴郡,王威留守广陵,军中大将分别是傅彤,徐晃,典韦,夏侯兰等人,待人到齐之后,韩烈遂道:“自今日起,各部不要在在保存实力,给我狠狠的进攻,不把敌人给打怕了,绝不罢兵,另外,今日起,子兰你部撤出南门,白天分散到各部,入夜之后,再把部队秘密抽调出来,后撤十五里休整待命。”

    “喏。”夏侯兰本性淳厚,虽然惊异韩烈让他撤兵,但还是毫不犹豫的应道。

    而一旁的徐晃却不由急道:“主公,强攻必然伤亡惨重,如今余杭不过一座孤城,只要我们围上两月,城中必然缺粮,到时必然不战自败矣。”

 第369章 强攻

    甘宁知道陶商这是在考较他,当下言道:“吾军乘胜而来,士气鼎盛,严白虎屡战屡败,早已胆寒,主公可下令自今日起,放开南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