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204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204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蒯越联系前后一想,顿时全明白了,倒抽口气,略带佩服地道:“这陶商好生长远的算计啊!利用去年一战就开始瓦解我荆北民心,激起民怨,让我等疲于应付。然后今年先利用此机会,让那个徐盛率小股兵马偷渡我身后作乱,分散我等注意力,动摇我根本。并借着偷渡之后的空隙实施无中生有,让周瑜奇袭江陵,同时也进一步迷惑我们,奔袭临水。这陶商小小年纪,竟然有这般算计,实在可怕!”

    “这话倒是太过了。”刘表不赞同地道:“陶商虽然天资惊人,但还做不到这种程度,应该是他手下谋士商议的结果。这些人精于谋略。特别是那个年轻的徐庶,也曾到过襄阳,水镜先生对其评价极高。”

    说到这里,刘表有些感慨地摇了摇头,也不再多说下去,转而道:“算了,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现在还是应该想想如何尽快夺回临水才是,不然我荆州危矣!”

    蒯越无声地叹了口气,也是皱眉沉思起来,好半晌,才缓缓开口道:“主公,若是不想放弃长江防线,那现在就必须立刻发兵临水,趁其立足未稳,士卒疲敝之时反攻,不然将再难攻取。前来奔袭之人,若我所料不错,当是楚军虎将。”

    刘表沉思半晌,却是有些担忧地道:“反攻真的能成吗?临水城高墙厚,物资充足,三千多守军,足够支持两天了。到时候陶商定然会从正面寻求突破,我士卒得知粮道,供给断绝,势必慌乱,到时可是一发不可收拾。”

    “主公,没有选择了。”蒯越也从未想过形势会这样急转直下,但还是急切地劝谏道:“无论如何,也必须拿回临水,不然就只能放弃长江防线,到时候我水军的优势当然无存。陶商若是在荆北站稳脚跟,以我军现在的情况,实在难以抗衡啊!”

    刘表没有在说话,静静地沉默下来,这一瞬间,那个曾豪情满志,经历过朝中党锢、宦官作乱也心志不衰的枭雄突然感到一阵疲惫,仿似老了许多。

    良久,才终于点了点头:“好吧,异度!你代我去派点人马,反攻临水,争取在今夜陶商再次正面攻击之前拿下!他现在应该还不知道,或许还有弥补的余地。”

    “是!”蒯越深深地看了刘表一眼,没有再多说,缓缓退了下去。

    刘表的目光缓缓看向了南方,想着记忆中那个豪爽而又风趣的陶商,喋喋自语:“我真的老了吗?”

    ?经过去年一战,蒯越非常明白楚军大军的可怕,在任何方面都趋于劣势的情况下,还能力挽狂澜,这样的能力着实令其心悸不已。此次对敌,他手中最大的筹码便是水军,便是长江天堑,一旦失去了这一屏障,他很明白对荆北意味着什么。

    所以,对于此次反攻,蒯越完全是抱着势在必得的心态。命十余员战将,率领一万精锐步卒,火速奔往临水。在他想来,偷袭临水的楚军士卒连日奔袭,立足未稳,身心疲惫,就是最好的反攻时刻。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蒯越的急令,被点到的将领也是不敢怠慢,迅速统帅部曲集结,带着简易的攻城器械,向着临水快速行进……

    午后时分,正躺在大树下面酣睡的冷岐,突然被一员小将摇醒。

    “嗯?”刚被推了一下,冷岐已是猛然冷开眼睛,警惕地望向四周。当看到一切安好之时,才缓缓舒了口气,看向那员小将道:“什么事?”

    “将军,刚刚出去探查的兄弟回报,敌军派遣了大量士卒正往临水方向赶去。”那小将说道。

    听到这话,冷岐不惊反喜,急道:“有多少人?”

    “不清楚,因为担心被对方发现,所以只是远远观察,但从扬起的尘土范围来看,至少也有一万人吧!”

    冷岐笑了,笑得非常开心,眼睛眨了眨,便急道:“快,通知所探查的弟兄都回来,所有人全部匍匐在地,不准发出任何响动,直到对方兵马彻底远离我们为止。”

    那小将顿时奇怪地道:“将军,我们不是要伏击他们吗?”

    “伏击?为什么要伏击?”冷岐眼中精光一闪,也不多解释,挥手道:“执行命令吧,很快你就知道了。”

    “是!”那小将是冷岐的心腹,当然不会多说什么,立刻转身离去。

    很快,躲藏在山林里休息士卒都被唤醒,警惕地匍匐在草丛中隐藏起来。因为这里离官道很远,所以除非对方特别警惕,以减慢行军速度为代价,不然哨骑绝对来不了这么远。而现在刘表军队慌着去反攻临水,哪里可能会想到有一支兵马竟然在奇袭临水后已经离开。

    时间一点点过去,冷岐的额头已是紧冷地流出了豆大的汗珠,混合着脸上的污泥和干涸的血迹,都快认不出样子了。而此时,他那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远方的天空,因为那挥散的尘土正表示着敌军在快速通过。

    不知是他,所有的项家军也同样陷入高度警惕当中,浑身僵硬地伏在地上,生怕不幸被对方的哨骑远远发现。那样不只是他自己将很危险,身边的所有人都可能因为他这种愚蠢的举动而陪葬。

    在沉默到近乎窒息的压抑中,意志坚定的项家军终于挺了过去,看着飞扬的尘土缓缓远去,所有人都是松了口气。直到再也见不到任何动静,山岭中再度恢复彻底的寂静之时,冷岐才缓缓起身,挥手示意众人可以适当放松警惕,继续休息。

    此时,那员小将也再次来到了冷岐身边。“将军,接下来怎么做?”

    “等!”

    “等?”

    “不错,吩咐弟兄们准备好,身上干粮只留下一餐所用,其余全部吃掉,有多的,就分给别人,再过半个时辰便上路。”冷岐目露坚定地道。

    “是!”那小将也是隐隐有些明白了,恭敬地拱手一礼。

 第414章 诸侯乱战

    这样的局面,正是昨夜冷岐灵机一动,所猜到的局面。因为他相信,刘表绝对不可能无故放弃临水,这里太重要了,重要到对方甚至可以为其失去理智。所以,在没有到迫不得已的时候,肯定会组织反攻。

    而他本来的想法是围点打援,可随后,却觉得这样并非最好。对方为了尽快反攻下临水,必然会派出足够强劲的队伍,甚至是主力兵马。这样一来,项家军尽管精锐,可人数终究过少,身体也已经有些疲惫,所以难有大成效。反不如躲在山林之中,任由对方的大部兵马去攻打临水,他则趁机奔袭刘表在邾县的大营。因为这是最出乎人意料的,也是对方在目前的情况下,难以想到的问题。

    半个时辰并不算长,士兵进食完毕,休息了片刻。冷岐就再次发出了命令,为了减少体力消耗,所有人除了必要的武器和防护装备,其余物品全都扔掉,轻装急进。入夜不久,便已抵达邾县外十余里潜伏。

    “冷将军,什么时候攻打?”刚刚停下来进食,那员小将便再次快步走到了冷岐身边。

    “不知道,但绝不是现在,至少也要午夜以后。”

    说着,冷岐微微一笑,也不多解释。“好了,去通知士卒将最后的干粮也吃掉吧。随时准备战斗。”

    “是!”

    随着命令下达,冷岐也是闭上了嘴巴,在没有多说哪怕一句。静静地啃着干涩的饼子,双眼定定地注视着刘表大营的方向。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

    当月亮挂在天空正当中的时候,远方的天际突然闪耀着若隐若现的红光,虽然因为距离太远,又有山岭阻隔,看不清究竟是什么。但仅仅凭借经验,冷岐也知道那是无数火把聚集在一起的光华。忍不住喋喋自语:“这么耀眼的火光,是在做什么呢?刘表不可能点这么多火把来照明,莫非是主公在攻打?”

    心中的那个猜测顿时让冷岐激动异常,若是猜对了,那此行的收获绝对远超预期。

    “不管如何,反正已经走到这里,赌了!”心里默默念叨了这么一句,冷岐再无任何迟疑,果断地下令士兵出发。

    急促的脚步声开始在山岭中传开,所有的士卒都明白,接下来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战鼓声和士卒厮杀的呐喊,逐渐传入了冷岐的耳中,让他心里狂喜不已。他明白,他赌赢了,从赶往汉津口开始,他完成了一场足以震动天下的千里奔袭。现在,只需要为结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已……

    就在这时,大营北方突然响起一声震天暴喝。“弟兄们,杀!”

    “杀……”

    刹那间,大营后方顿时炸开了锅,无数荆北士卒惊慌地吼叫起来:“敌袭,敌袭!”

    “劫营啦!楚军大军劫营啦……”

    河岸边的蔡中等人听到这呼声,才从惊愕中反应过来,齐齐脸色一变。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又有敌军突袭?他们怎么过来的?”蔡中略带惊慌地道。

    蔡和也是惊骇不已,情急之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当即喝道:“不管是怎么过来的,现在还是击退敌军要紧。”

    说着,已是快步向着后方大营奔去,嘴中急道:“兄长,你前去左营,一旦形势有变立刻撤离,我去组织众将御敌。”

    “黄将军,黄将军!形势如何?”刚奔到中军大帐附近,蔡和便碰到了正大声呵斥着士卒结阵的黄虎。

    “将军,形势不妙啊!”黄虎回头看到是蔡和,也没有隐瞒,急声道:“太突然了,几乎没什么反应就被对方冲进了大营,现在兵士已经被冲散,众将都在竭力组织防御。”

    “有多少人马?”蔡和皱眉道。

    “一千余人!”

    “一千余人?”蔡和难以置信地道。

    “嗯!”黄虎没有任何迟疑地点了点头。随即话音一转,接道:“只是这一千人战力极其恐怖,突袭冲入大营后,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为首将领正是冷岐。”

    “是他!”

    黄虎此刻心急战事,也没心情和蔡和多说,立刻挥手道:“将军还是找个安全的位置观战吧,现在太混乱了,我组织士兵上去增援。”

    “好!”已经陷入混战,蔡和便知道自己已经不起什么作用,毫不犹豫转身离去。

    “杀!”冷岐大声嘶吼着,为了更醒目,甚至抢到了一匹战马,在阵前疯狂地冲杀。

    身后的项家军就像大雁那般遵守纪律,保持着队形,冷岐打哪儿,他们就打哪儿。一队队士卒被击散,一部部士卒开始溃逃。那整齐而锋利的屠刀每一次挥下,都会带走新鲜的生命……

    蔡中、蔡和的援军被杀散,急忙派人向江陵求援,如果再不拿下临水,等江夏的水军赶到,汉津口肯定会失守,那时候打开水上防线,乌林的水军大寨便失去了作用,江陵无险可守。

    这边冷岐出兵的时候,甘宁的水军已经在准备了,得到消息之后,马上向孤立无援的汉津口发起进攻,到了天明时分,汉津口已经到了楚军手中。

    等守卫江陵的蔡瑁得到消息的时候,甘宁已经和冷岐合并一处,正往江陵杀来,蔡瑁大怒,亲率大军到江陵以东华容守卫。

    见到此处地势险要,甘宁没有强攻,就在远处安营扎寨,蔡瑁也不敢越过华容这个险要的地方进攻,暂时安置人马防守,再次向襄阳报信,希望刘表能够增兵。

    但就在此时,他却不知道的是,乌林杨龄带领的水军忽然加紧了进攻,似乎要和甘宁的部曲回合一处,张允已经接连两天没有合眼了。

    正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乌林和汉津的时候,沙摩柯率领的无当飞军从公安突袭江津港,

    守军毫无防备,被无当飞军杀的七零八落,顺利登岸。

    等到陶商亲自率领的大军来到江陵城下的时候,蔡瑁还在小心翼翼地部署着华容道的防守。

    江陵城中空虚,士兵毫无战心,而且江陵最大的世家正是习家,里应外合之下,兵不血刃拿下了江陵城。

    蔡瑁得知消息,气的当场昏了过去,无奈之下,率领兵马撤往襄阳,将乌林的张允和水军彻底抛弃。

    三路兵马进入江陵境内,张允眼看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投降,连同荆州的两万水军和整个乌林水寨都归入楚军之手。

    从此之后,整个三国势力之中,仅有楚军拥有水军,而且还是最强的水军,陶商欣喜的并非得到江陵,而是意料之外的得了着许多水军,还有配套完善的乌林水寨。

    就在陶商进入江陵的第三天,中原传来一个震惊所有人的消息,吕布因为和董卓不和,怒而杀了董卓,李傕、郭汜、牛辅等撤出洛阳逃往长安。

    吕布独自保护献帝和一众文武留在洛阳,请诸侯进京勤王,虽然避免了董卓火烧洛阳,但经过这一场内乱,洛阳也变得支离破碎,再也不复王都的胜景。

    这一战,彻底让刘表的兵马元气大伤,汉水以北的新野正被袁术攻打,襄阳仅有三万兵马,刘表只剩下孤城一座,想要在陶商的眼皮底下翻盘无异于痴人说梦。

    荆州战事暂时告一段落,洛阳的消息让诸侯大惊,但吃惊归吃惊,真正想进京勤王的却没有一个人,近在南阳的袁术没有撤兵,没有西凉兵这个后顾之忧,反而加紧了攻打新野的态势。

    河北的袁绍还在和公孙瓒交战,常山一带战火连天,孙坚的人马进入徐州之后,也不太顺利,在北海遭到孔融的阻击,又被泰山贼和下邳一带的黄巾军联合抵制,可谓一波三折。

    各处纷乱,刘备也不甘寂寞,按照和刘表的约定偷袭江夏,命纪灵带兵过了潜山来到江夏以东的沙羡。

    纪灵领兵来到沙羡城下,见城头遍插旌旗,守城士卒大多为老弱残卒,且神色惶恐。故对左右道:“此必是周瑜虚张声势之计!如今江夏精锐尽出,周瑜听闻吾领兵来攻,故令人在城中遍插旌旗以为疑兵!故沙羡城池虽然高大,亦不足惧!”

    纪灵单骑上前,喊道:“今我淮南大军兵临城下,尔等以残卒守城,岂能久乎?不若速速投降,犹不失官爵!”

    纪灵原本以为自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