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33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33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在三步开外站定,陶商脸上尽是无奈和不甘,低声道:“赵校尉,你我也算有过不少交往,我不管对你还是对高大哥……算了,不提他,反正我对阁下并无半分对敌之意,而且何苗还在点将提上羞辱于我,我又岂能与他同流合污?”

    赵延怒气未息,指着跟在陶商身后何苗的部曲,喝问道:“那你这是何意?”

    陶商愁眉苦脸地说道:“赵校尉,你也知家父现随皇甫将军出征在外,何进又是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这其中的苦衷,我想你一定明白吧?”

    “哦?”赵延眼神一转,恍然道:“何苗竟以此事威胁于你?当真无耻至极!”

    陶商点点头,又叹了口气,声音又低了几分:“不止如此,何苗老贼还定下奸计,想要借此对付十常侍!”

    赵延面色一变,沉声道:“此话怎讲?”

 第69章 助纣为虐

    军演取得胜利,陶商正式成为平贼校尉,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武将职位,但总算有了一个开端,不过也因此和何苗结下仇怨,那一枪打得极狠,能让何苗记住好长一段时间!

    如果不是何苗当面羞辱他,陶商最多只是把何苗击败,也不会让他当众难堪,但何苗不给他面子,他也没必要给何苗留什么情面,即使是大将军的弟弟又如何,在这东汉即将倾塌的大厦之下,权力已经不是唯一制衡别人的手段了。

    杨彪在府中设宴款待陶商,当然也盛情邀请朱儁,短短的四天时间,朱儁为陶商临阵磨刀可费了不少心力,军演之中,对陶商的心计也更加叹服!

    朱儁举杯言道:“贤侄之智,非常人所能及,只是那何苗吃了这次亏,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你还需谨慎对待才是!”

    陶商躬身受教,说道:“我只管兢兢业业,他北军还能管到内廷的事上来么?”

    朱儁摇头道:“你还是太年轻了,朝中势力,错综复杂,岂能如你想得这般简单,何苗虽为北军越骑校尉,但其兄却是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此事还是做些防备的好!”

    杨彪浓眉微皱,沉声道:“大将军又如何,陶商参加军演,乃是陛下钦定,并无半分违规,怕他何来?”

    朱儁失笑道:“文先你可是个文人,怎么脾气比我这当兵的还要急躁,朝中的事,你岂能不知?何苗之流,乃是小人,小人行径,又岂能不妨?”

    “哼!”杨彪虽然不满,但对朱儁的话却无从反驳,要想让何进、何苗这些人公私分明,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儁又问道:“贤侄,听说你与那赵延在阵前相谈甚久,到底说了什么话?”

    陶商知道这事肯定会被问及,不过这两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人,就把当初的话原本说了一遍,只是自己更深一层的意图却没有说,事情到底怎么发展,他自己也没把握。

    顿了一下,朱儁轻声一叹:“外戚、宦官,乃国之大祸,前朝早已有之,有心除贼,奈何无力,贤侄此举虽为好心,但那些老狐狸恐怕不会上当!”

    陶商笑道:“何进与十常侍早已势如水火,就算没有这件事,也迟早会有撕破脸皮的一天,添不添这把柴,都无关紧要。”

    “唉,祸起萧墙啊!”杨彪听着两人的话,重重地叹了口气,连饮酒的心情都没有了。

    一场庆功宴在忧国忧民中草草而散,陶商一脸轻松的离了中郎将府,朱儁和杨彪却在想着该怎么保护他,从这场演习中,他们也看出来,陶商做事,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城府极深,只是还是太年轻,不够稳重。

    回到家中第二天,杨彪就命人送来了北邙山贼军的详细信息,并给他派了一个副手,正是朱儁的儿子朱皓,朱皓和他爹有点像,方脸浓眉,身材高大,只是总觉得少了一股彪悍之气,在后来的三国中也没留下什么事迹。

    见过礼之后,陶商和朱皓讨论关于讨贼的事情,这股贼军位于北邙山南部的卧牛岗,约有近千人,黄巾之乱平定之后,这样的贼军到处都是,占山为王,啸聚山林。

    这次给陶商的人马总共有两千,看似数量多了一倍,但有一千却是新兵,这样剿贼的小规模战斗,朝廷也将其当成了练兵的机会,那些贼军的实力陶商也曾见过,倒也不觉是多么难的任务,要是连这些流寇都对付不了,何谈争雄天下?

    军演结束之后,何苗来至大将军府中,何进听了他在军演中的经过,不禁大发雷霆,先是数落了一顿何苗,骂得狗血淋头。

    又痛斥宦官,但对于陶商这个无名小卒,却只字未提,他知道陶商和赵延早就有联系,何苗之所以被算计,肯定是赵延和十常侍的主意!

    从大将军府中出来,何苗的脸色几乎变成了紫黑色,本以为何进会为他出气,要么找机会收拾陶商,要么给远在长安陶谦一点教训,哪想到何进根本没把陶商当回事,自己还挨了一顿臭骂!

    两边受气,何苗怒满胸膛,气冲冲的回到北军营中,把身边的几个副将劈头盖脸一顿骂,搞得大家莫名其妙,却又不敢细问,连刘表的面子也没给。

    北军是朝廷常备军的精锐,虽然何进以刘表为北军中候,掌管五校,但只是为了借用刘表之名而已,实权还是掌握在何进手中,至于越骑校尉何苗,更是骄阳跋扈,哪里会听刘表的命令?

    第二天一大早,陶商拿到北邙山贼军情报的同时,何苗那边也派人打探到了同样的信息,脸色阴沉的何苗马上召集心腹到营中议事。

    听了属下的汇报,何苗狠狠拍了一把桌子:“这些贼寇,如此不济,怎能抵挡官兵围剿?”

    一名副将皱眉道:“陶商那小子敢用奸计暗算校尉,我们不能让他白得这一场功劳。”

    另一名报信的将领言道:“只是这些贼寇并无装备,卧牛岗虽然有些地利优势,但也难以抵挡,迟早会被陶商剿灭!”

    “哼,老子岂能让他得逞?”何苗咬着牙关,忽然冷笑一声,沉声道:“先派人暗中告知那些贼寇,就说他们惊了杨家大小姐,官兵近日要来围剿!”

    副将皱眉道:“仅是如此,还不能足以抵挡官兵!”

    何苗不由抓了一把自己的头发,恼恨道:“难道要老子扮成贼寇去北邙山吗?”

    听到这句话,另一名副将眼睛一亮,凑前一步小声道:“何不故意送些装备给那些贼寇,若是能让陶商损伤一半兵马,纵使他得胜归来,也会被人耻笑,若再能让大将军给他定个懈怠军务,私通贼寇的罪名,就更好了!”

    “嗯?”何苗思索一阵,忽然大笑起来,连上的肥肉不断颤抖着,恶声道:“陶商小儿,你想借此机会爬上来,老子偏偏让你一败涂地,哈哈哈!”

 第70章 求援

    北邙山位于弘农东北方向,山势并不算高,但由于靠近黄河,树林茂密,尤其是靠南的一面,更是人迹罕至,仅有一条水路通往河东。

    卧牛岗的贼寇首领名叫黄三锤,此人臂力极大,用一柄打铁用的铁锤,生性彪悍,当初带着他的几十名属下四处流窜,吞并了无数流寇,没人能挡住他接连三锤攻击,故称黄三锤,如今也是有近千人的大头领,啸聚北邙山。

    前一阵挟持弘农杨家的大小姐功败垂成,回到山寨之后黄三锤懊恼不已,还时刻担心官兵会来围剿,不仅加强了北邙山的哨探,也派人到洛阳城打听消息,听说官兵一直没有动静,才稍稍安心!

    但就在昨天,黄三锤忽然接到喽啰报告,洛阳有两千官兵正在集结,马上就要来卧牛岗讨伐他,黄三锤虽然自负力大无比,但也没蠢到和两千官兵对抗,要是上次的行动成功,置换些兵器,他还有些底气,但现在他的手下连刀枪都凑不齐,何谈打仗?

    消息传到山寨,顿时炸开了锅,闹得人心惶惶,大多数人都想着马上逃跑,但这是黄三锤苦心经营数年的老巢,如果放弃卧牛岗,他又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了,那种到处逃窜,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可不想再过一遍。

    就在他心急火燎的时候,独眼李从外面走进来,独眼李是一直跟着黄三锤的,是黄三锤的左膀右臂,为人精明,许多主意都是独眼李给他想的。

    独眼李眨着仅剩一只的小眼睛说道:“大头领,这次官兵来得多,兄弟们听到就怕了,凭我们的实力恐怕很难挡住他们!”

    黄三锤沉沉叹息,言道:“老李,这还是上次劫持人质惹的祸,兵器没搞到,还把官兵给惹来了,你看看现在怎么办,又要到处去喝风了?”

    劫持人质的主意就是独眼李出的,闻言干笑道:“大头领,你当时也见了,我的计策本来是成功的,只是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个愣小子,打乱了我们的计划,要不然……”

    “行了行了,不说这个了!”黄三锤知道这事的确不能怪独眼李,打断了他问道:“老李,官兵很快就要来了,你要赶紧想个办法才行!”

    独眼李言道:“我来找你就是为了这事,我们是挡不住官兵了,眼下只有求援,先过了眼下这这一关再说。”

    “求援?”黄三锤瞪着眼睛想了半天,茫然道:“这北邙山的小山寨都被我们扫荡了,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如果实力不如我们的,还不如不来呢!”

    独眼李沉声道:“大头领,北邙山是没人能帮我了,但你不要忘了河东的杨奉,当年你救过他一次,这么大的人情,他能不还吗?”

    “杨奉?”黄三锤眉头一皱,沉吟道:“那些都是黄巾余孽,全都是忘恩负义的家伙,老子是看他身上没什么油水,那天收获也不少,心情好才放了他,现在人家有三千多人,还会记得这事?”

    “嘿嘿,大头领,不去试试怎么知道?”独眼李笑道:“只要大头领肯把你的财产拿出来一点,有了钱,再加上他欠的人情,我亲自去跑一趟,保证请来援军!”

    摩挲着土黄蜷曲的胡茬,黄三锤眼珠子转了好几圈,才勉强点头道:“好,我就再相信你一次,可不要再给搞砸了。”

    独眼李嘿嘿一笑:“大头领,杨奉虽然当过黄巾军,但这家伙爱慕虚名,只要给他说些大义之类的,当着那么多手下的面,他定会答应,你放心好了。”

    黄三锤狠狠拍了大腿:“妈的,时间也不多了,要是官兵真的来了,这些东西也保不住,你自己去库房挑一些,可不许给老子私吞了。”

    独眼李不悦道:“大头领,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你还不相信俺吗?山寨里的东西,俺可从没多拿过一分一毫。”

    “哈哈哈,开个玩笑罢了。”黄三锤起身拍着独眼李的肩膀:“就是相信你,才让你跑这一趟,俺们只有三四天时间,你可要抓紧了。”

    “事不宜迟,俺先去了。”独眼李也知道情况紧急,征得黄三锤同意之后,马上匆匆走出大厅。

    黄三锤皱着浓眉发了会呆,终于恢复了大头领冷峻的神色,既然已经得到官兵围剿的消息,他就必须要事先做些准备,请援军只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

    独眼李走后,他马上调集山寨各路人马到北邙山放哨巡查,甚至还派出三队人到弘农扮成百姓监视洛阳的动静,守护着任何一条可能进山的道路,又增派人手进入洛阳城,打探官兵消息。

    剩余的贼军则由黄三锤亲自监督训练,这些喽啰也都听说了官兵要来的消息,训练时比往常认真了许多,倒让黄三锤欣慰不少。

    下午时分,在洛阳的喽啰忽然送来消息,有一队官兵押送着一批兵装出城向北而去,据打探的情报,应该是运往河东谢县而去。

    五百名官兵押送兵装,都是铠甲和武器,这可是黄三锤目前最最需要的东西,劫持杨家大小姐,就是为了换钱财买装备,听闻消息之后,他激动了好一阵,但冷静下来之后,马上又担心这可能是官兵的诱饵。

    已经得到官兵即将围剿的消息,黄三锤不得不谨慎,万一带人去抢这些兵装,反而中了圈套,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天色将黑,手下再次送来消息,这一队官兵已经进入弘农境内,很快就要到达黄河岸边,如果再不行动,等过了港口,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了,而且周围并未发现其他大队人马。

    犹豫再三,黄三锤终于一咬牙,决心冒险试一次,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将人马分作两队,前后互相接应,就算有一队人马遭遇埋伏,也能及时解救。

    当然黄三锤的另一个信心来源就是他们对北邙山地形的熟悉,尤其是在晚上更加利于行动,实在不行,还能依靠山势树林逃跑。

    打定主意,黄三锤马上亲自带人出发,趁着月光迅速前往黄河岸边赶去。

 第71章 出征

    掌灯时分,已然月上半空,何苗沉着脸拍着桌子大骂那些贼军胆小无用,白白送出去的兵装不要,经过解县,已经算是送到门口了,难道还要送到北邙山去不成?

    戌时,终于有士兵匆匆来报告,北邙山的贼寇劫走了那些兵装,押送的五百人死了一半,这些都是即将退伍的老兵,甚至有些事从监牢里随便拉出来的替死鬼,根本不堪一击。

    “哈哈哈,这帮没用的东西,总算没让老子失望。”何苗大笑着,挥手示意那几个副将回去:“有了那一千多人的装备,我看陶商如何剿贼,损失太多兵力,他还有脸回来领功?”

    “何校尉说得是!”

    “何校尉高明!”

    “此计大妙,料那陶商小儿也无能取胜。”

    ……

    那几个副将拍着马屁,让何苗很是受用,直到他觉得心满意足之后才告辞而去,至于那些失去的士兵,根本无人过问,而逃回来的,也会以失职之罪押进大牢,自会有人妥善处置。

    从准备到训练,三天的时间眨眼即到,陶商才在军营中和那些士兵熟悉了一天,有朱皓跟在一旁,倒也没有遇到太多麻烦,有几个不服气挑衅的,都被陶商徒手制伏了。

    深秋的早晨凉意阵阵,城头上的守军全都换上了厚甲,银色的枪尖在东方鱼肚白的晨曦映照下泛着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