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43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43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陶商的才名,孙坚的夫人吴氏也出来看他,这可是将来东吴的吴国太,巾帼夫人,也算是以为女中豪杰。

    至于其他的家眷比如孙权等人,则不在洛阳,还留在富春老家,一时间见了这么多名将,陶商才算是切实感受到自己来到了三国乱世。

    这边孙策迫不及待的和陶商叫阵,那边韩当也忍不住手痒,在一旁拉着徐晃比试,只有胡才比较尴尬,他可不敢和黄盖或者程普同台竞技,自己有多少斤两他清清楚楚。

    一番比试较量,一上午的时间转眼即逝,目前的陶商还不是孙策的对手,本主的身体还未完全锻炼到最佳状态,而孙策则是天生神力,要不是他学了霸王枪法的口诀,恐怕撑不过十个回合。

    倒是徐晃,和韩当不相上下,最终险胜韩当,让黄盖和程普大为吃惊,这样的猛将竟然跟着陶商这个纨绔子弟,要不是陶商最近表现比较抢眼,都要感叹明珠暗投了。

    吃过午饭,几人又在练武场切磋,已经入冬的天气,每个人却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孙策的枪法十分刚猛,和霸王枪颇为相似,怪不得有江东小霸王之称。

    从早晨到日落,每个人都累的筋疲力尽,实在打不动了才算罢手,以武会友,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让几人的关系增进不少,约定了下次切磋的时间才不舍分离。

    回到家中之时,却发现燕荣和四个护卫也回来了,两个多月的历练,对这四个没有见过刀光剑影的人变得更加沉稳,从兖州到豫州,又从南阳折返到洛阳,一路上无数次生死拼杀,终于把这四个人练出来了。

    如同雕琢后的璞玉,经历炎火之后的真金,这四个人给陶商第一眼的感觉就是不同往昔,发生了质的改变,有两人脸上还留下了上把,更见峥嵘之色。

    大浪淘沙,经过这一番血与火的考验之后,四人已经可以担当护卫的角色,陶商给他们重新取名,全都姓陶,以忠、信、诚、义为名,要不是有勇叔在,陶诚的名字应该叫陶勇的。

    剿贼回来之后,陶商已经想好了下一步的计划,就是要想办法掌握社会舆论,在这个注重名色的时代,舆论的力量甚至比一个军队战斗力还要强大,运用得当,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燕荣和胡才,燕荣在江湖上结交极广,只要能利用起这些人来,事情便成了一半。

    而胡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陶商发现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鬼点子极多,制造谣言这类事交给他简直是如鱼得水,有他二人搭档,肯定在洛阳会搞得风生水起。

    眼下也是最好的契机,以高戴为首的三害被消灭之后,洛阳的地下组织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赵延没有心思也无暇管理这些,此时让燕荣去收拾这帮人,绝对事半功倍。

    休息了一阵之后,陶商和燕荣、胡才三人商量如何着手,先从和燕荣关系好的人下手,壮大实力,再慢慢一步一步地从各个小帮派开始,蚕食洛阳的地下势力,掌握了这些人,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

    别看这些三教九流的人被那些士人看不起,但一旦形成一股力量,绝对不容小觑,用他们来制造消息,散布谣言,很快就能传遍整个洛阳城。

    为了不惹人起疑,燕荣搬回了燕春楼居住,那四个护卫也跟着去帮忙,这段时间不用出远门,也无需人保护,倒是燕荣起步阶段,需要一些可靠的人手。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陶商晚上研习霸王枪谱,白天和徐晃切磋,和高手较量,进步最是快速,这一段时间陶商的表现,越来越让徐晃吃惊,隐约有一种预感,照这趋势发展下去,陶商迟早会超过他。

    不得不说,十常侍要是认真做起事来,效率还真不是一般的高,操控着司隶校尉和城门校尉部两股京城军事力量,不到五天的时间,何苗故意输送兵装给贼军的案件就被查得水落石出。

    张让和赵忠等人在联合弹劾何苗,即便何进再如何辩护,还有何皇后背后周旋,依然没有能保住何苗的职位,免去了北军越骑校尉的官职,宦官集团在这一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见识了郭胜的嘴脸之后,陶商忽然有些后悔帮了赵延,即便外戚和宦官都对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但相比之下宦官的危害更大。

    就在他刚刚萌生这个念头的时候,忽然赵延的副将李锋匆匆来找他,说何苗诬告他私藏贼寇,已经派卫尉的人前来搜查。

    原来何苗虽然被免职,但心有不甘,一心想着要伺机报复,被惩处之后一直在寻找对付赵延的机会。

    终于得知陶商和赵延暗地里有关系,又打听到陶商收留了贼军,诬告他受了赵延之命,私藏贼寇,妄图造反。

    气急败坏之下,何苗也管不了那么多,一顶大帽子直接就扣了上来,也不管到底是否符合实情。

    李锋言道:“陶公子,赵校尉说了,不管你府上有没有那帮贼军中的人,都让他们先躲一躲,只要在洛阳城中找不到他们,我们自会替你说话的!”

    “嗯,此事我自会处理,多谢赵校尉提醒!”陶商从后门送走了李锋,也不知道赵延是怕被连累,还是真把自己当自己人,总之送来的这个消息很重要。

 第98章 全心练武

    才从后门送走了徐晃,让他到燕荣处暂避,司隶校尉部的人就风风火火地来了,这次足足来了三十多人,气焰嚣张地走进了府院之中,顿时引起一片慌乱。

    陶商正奇怪既然是何苗举报的,为什么来的却是十常侍的人,就见那些士兵走进来之后全都规规矩矩的站在了院子里,并没有下一步的行动。

    疑惑之际,只见一人背着手四平八稳地走进来,全副武装的司隶校尉许相脸上带着笑意,完全没有丝毫要搜查的紧张和严肃。

    走进来之后,身后的护卫关上院门,嘴里吆喝着“搜查贼寇”、“谁都不许动”等等,却没有一个人动作,从外面听动静还真不小。

    陶商让银杏扶着甘氏先退到后堂,静静地站在台阶上一语不发,倒要看看这许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哈哈哈,陶公子,许久不见,你倒是越发英气逼人了!”许相大笑着走过来,看不出有丝毫的做作之意。

    陶商和许相还是在赵延的府中见过面,汝南许家也是大士族,有许劭和许靖这样的名士,但也有许训、许相父子这样和宦官沆瀣一气的,若不知道许相的来历,光他身上的这份气度,倒也沉稳儒雅,举止有度。

    陶商走下台阶,态度温和:“原来是许校尉,怎地有空忽然来我家中?”

    许相抱拳笑道:“陶公子,明人不说暗话,我来此何事,想必赵校尉已然派人先行告知于你,怎么,到了你府上,也不让我进屋?”

    “哪里哪里!”陶商侧身让开,指向客厅:“是许校尉大驾光临,在下震惊莫名,一时失利,还望莫怪。”

    许相虚点了记下陶商,赞许他会说话,当先走进了客厅,陶商命人看茶招待,许相也不问到底有没有窝藏贼寇的事情,先是闲聊几句,才忽然说道:

    “吾此次奉命前来搜查贵府,一来的确是因何苗检举于你,而来却是来感谢陶公子的,否则此等小事,何须我亲自前来。”

    陶商一愣,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最近和许相有什么接触,问道:“许校尉此言从何而出?”

    许相揪着自己的山羊须,得意一笑:“此事虽非公子一力促成,却有公子莫大的功劳,此番搜查之后,不日吾便要升迁司徒之职,位列三公!”

    看着许相自得的表情,配上那副文士道貌岸然的模样,真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陶商不禁想给他一巴掌,忍住心中的不快问道:“此事似乎与在下无关吧?”

    “吾早就料到公子不曾想过此事!”许相捻须一笑:“若非公子前几日送给赵校尉送信,揭发何苗私运兵装,我带司隶校尉部三日破此大案,又焉能得升任司徒之位?”

    陶商闻言不由苦笑,原来自己是这么帮助了许相,怪不得他今天奉命来搜查,却无所作为,这是在享受他最后的权力,当然也不会真的替何苗寻找什么证据。

    东拉西扯的说了近一个时辰,许相做足了前辈和长官的姿态,才满意而去,一场即将发生的隐患消弭于无形。

    徐晃也不在府中,陶商闲着无事,便跑去找孙策切磋,两人倒是棋逢对手,两人同时都在进步,每一次较量都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潜力,简直是日进千里。

    陶商有霸王枪谱每日研习领悟,再加上无数的后世经验,成熟老到,而孙策则的的确确是个天生的练武天才,又有孙家祖传的枪法,威猛刚烈。

    两个人彼此被吸引,也彼此较劲,败了一阵就要想办法赢回来,不断反省改变招式,绞尽脑汁,将遇良才的微妙感觉让两人渐为知音。

    三日后,陶谦从弘农返回,刚见面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原来是在弘农遇到了代表张让前去吊唁的张全和孟佗二人,两人和陶谦套近乎,众人侧目,虽然陶谦严词拒绝,但那两人古怪的笑容还是让别人一阵猜测。

    陶商这才想起来当时因为孟关的死,孟佗想让他偿命,但最终因为陶谦的关系才没有追究,他答应孟佗等陶谦回来就到他府中却赔罪,结果却忘得一干二净了。

    而就在一天前,前太尉陈耽、议郎刘陶因为和十常侍不和,被抓进监牢后酷刑致死,那些文士聚集在弘农,自然是一片声讨和谩骂,对十常侍恨之入骨。

    偏偏这个时候陶商和十常侍走得这么近,陶谦怎能不怒,他可以不追究陶商私自拿走了他的两颗夜明珠,那可是传家之宝,为了保护家人,陶谦也不觉得浪费。

    但为了一时平安而和十常侍苟且勾结,这还是他无论如何也忍不了的,严令陶商从今后不许再出家门,就在府中好好练武,不许再和十常侍有任何联系,外面的一切,自有他去处理。

    陶商也没有想到历史上那个老迈无奈的陶谦在年轻时会如此有骨气,不畏强权,甚至不惜和十常侍叫板,怪不得会和皇甫嵩、朱儁等人关系这么好,得到赏识,自然有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虽然觉得这样被干涉自由有些不舒服,但陶商在这一点上还是十分敬服陶谦的,他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和作为,壮大本身实力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全家人,既然陶谦一力承担,他也乐得静下心来全心练武。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都是孙策来找他比武,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有时候孙策会在陶府住上几天,东院整日里都是比武的哼哈声和兵器碰撞声,当然也有不时响起的爽朗笑声。

    入冬时期,孙坚带着全家人回吴郡老家团聚,孙策才不舍而去,竞争可以让不自信者生出挫败之感,忌恨对手,却也可以让自信者越战越勇,惺惺相惜,生性豪迈豁达的孙策便是后者,真正的英雄豪杰。

    没有了孙策陪练,陶商只好又把徐晃叫回来,眼下正是霸王枪法即将突破到另一个阶段的时刻,不能就此放松,而徐晃这个更强大的对手更能尽快让他突破瓶颈。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整整下了两天,皇城中银装素裹,两个身皮袄的壮汉进入洛阳城,快步走向东城的陶府。

 第99章 打劫计划

    见到风尘仆仆的陶勇和秦河两人,陶商分外高兴,一别数月,他们终于带来了好消息,徐州之行,共招来三十多名丹阳兵,全都有武艺基础。

    知道陶商的用意之后,陶勇格外用心,共有一百多人踊跃报名,最终选出三十名青壮,只要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就能成为精锐。

    早在他们到来之前,陶商已经安排燕荣在洛阳城外南边的崤山脚下买下一座庄院,就在洛水边上,不太偏远,却十分隐秘。

    经过这些事,陶商知道有不少人暗中盯着他,要是三十多人忽然来到他家中,肯定会被有心人利用,干脆全都留在城外,省了盘查的麻烦,训练也更加方便。

    吃过饭后,陶谦拉着陶勇又去了书房,显然是打听陶商前一段时间在府中的改变,即便陶商亲口说了,陶谦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他可不像甘氏那般盲目高兴。

    这一夜陶商和秦河也是抵足而眠,两人感情并不算多深,但秦河却的确把陶商当成主公对待,尤其是陶商对他的态度,更让他死心塌地追随。

    这三十人的训练暂时交给秦河,等上官博回来之后由他统一调度,除了训练,陶商还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

    汉末虽然天下大乱,贼寇四起,民不聊生,但在洛阳这个地方,却是财源滚滚,生意兴隆。

    汉灵帝大肆搜刮钱财,十常侍更是唯利是图,每天因为买官、贿赂、讹诈而进入洛阳城的钱财不计其数,最终都落入这些人的手中。

    他们不知道的是,不出几年,这座巍峨的皇宫就会付之一炬,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也会被另一个更凶恶的奸人带走。

    与其被这些人浪费,还不如用到正途上,所以陶商才有了打劫的打算,但只劫富,不济贫,这是为自己壮大实力做准备的。

    庄院和丹阳兵的事情,他已经告诉过陶谦了,陶谦并不反对,只嘱咐他好好看管,不要惹出什么事来。

    这个打算陶商没有告诉陶勇,他不想让他们担心,而这样的行动,也是训练这些人的最好方法,任何时候,实战胜于一切。

    这些商队、进贡和进京的消息,自然有燕荣打探,只要消息准确,最起码前几次的行动一定会成功,谁能想到在洛阳城边上还会被打劫?

    秦河第二天便回新买的宅院去了,陶勇却成了陶商的贴身保镖,以后陶商倒是可以出门,但必须有陶勇跟随。

    才过了两天时间,频频外出的陶谦终于带着笑容回来了,将陶商叫到书房里,满面春风:

    “商儿,大好事!”陶谦拍了一下巴掌:“这几日经过朱将军和皇甫将军极力引荐,卢尚书终于答应让你去他府中学习了。”

    “卢尚书?”陶商一愣,旋即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