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146部分

汉墙-第146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水,抄李肃的老窝,这明显是会打乱刘福原先的计划。刘福虽然待人宽厚,但这不代表刘福就是个烂好人,对于犯了错的人,刘福处罚起来也是丝毫不讲情面的。

“老师,您再考虑考虑……”张任还想再做一次努力,却见贾龙大手一挥,“不必考虑了,我意已决,两万铁壁军你带走一万五,给我留下五千人就可以。你带兵前往榆中吸引李肃的注意力,而我则带着五千人假扮被张掖军逼走的地方武装,前往天水。”

“……老师既然决心已下,那弟子也就不多说什么。不过弟子会命人将此事用信鹰传回张掖,还请老师莫怪。”张任板着脸对贾龙说道。

“随便你。”贾龙满不在乎的答道。

信鹰是刘福在拿下西域之后命人开始饲养的。虽然付出的成本要比信鸽要高得多,但安全性却是信鸽无法比拟的。整个张掖军中的信鹰并不是很多,只有离开张掖的人才有机会配备。这次铁壁军出击,刘福给配发了五只,先前拿下临洮的时候已经用去了一只,眼下张任手里还有四只。

分兵之后,张任将手里的四只信鹰分给了贾龙两只,虽然不赞同贾龙的计划,但身为副将,张任还是选择了听令行事,带着一万五千铁壁军大张旗鼓的向着榆中进发。

正在榆中驻兵的李蒙得知张掖军的铁壁军向榆中推进,一面派出信使向李肃求援,一面命人加强戒备,打算死守榆中。

当张任的信鹰回到张掖的时候,距离贾龙出兵已经过去了五天。刘福看过信鹰带回的书信,不由长叹一声,命人找来郭嘉、卢植等人,将张任派信鹰送回的书信交给众人传阅。众人看过之后纷纷看向刘福,等待刘福的决定。

刘福没有当面大骂贾龙坏事,从张任送来的书信里可以看出,贾龙这是准备立下一次大功以后隐退。刘福实在是不好对一个打算隐退的老将说三道四。沉默了片刻后,刘福看向郭嘉说道:“奉孝,看来我们原先制定的计划需要作出一些调整了。”

“嗯,的确如此。我们原本不想过早接手雍州,但现在,只能命各军更改计划,尽早收复凉州三郡,然后接手雍州。”郭嘉沉声答道。

“这有什么区别吗?”蔡邕有些不解的问道。

坐在蔡邕旁边的卢植低声对蔡邕解释道:“伯喈,接手雍州很麻烦,雍州百姓我们不担心,我们担心的是雍州的那些地方豪强。不客气的说,那些地方豪强就是一个个土皇帝。我们原本想要通过压迫李跟李肃来让二李转头去压迫那些地方豪强,从而达到我们削弱地方豪强的目的。可现在贾龙想要奇袭天水,一旦他成功,那就意味着李肃的败亡,可那样一来,我们就失去了削弱地方豪强的机会。”

“地方豪强有那么麻烦?”蔡邕有些不信。

“有,那些地方豪强手中拥有大量的土地,还有数量不等的家奴私兵,这是一个隐患。蔡师也不希望我们将来兵进中原的时候,那些地方豪强在我军后方生事吧。”

“让他们主动交出来不可以吗?”

“……伯喈,地方豪强的嘴脸你难道还不清楚?你见过他们把吃进肚里的好处又乖乖吐出来的时候?”卢植轻声反问道。

蔡邕一时语塞,的确就如卢植所说,越是老牌的世家,就越是视王法如无物。在经受了二李长期压迫后的地方豪强,是不可能轻易交出已经握在手中的好处的。

“这个贾龙,还真是越老越糊涂,怎么一点都不知道顾全大局。”蔡邕轻声抱怨道。

卢植同样低声说道:“可能就如主公刚才所言,贾龙这是准备在结束这次战事以后隐退吧。”

听到卢植这话,蔡邕心里释然了,也有些理解贾龙的家法了。整个张掖军中,就数贾龙的年纪最大,即便贾龙不服老,也依然无法更改张掖军的领军将领正处在更新换代的现实。像贾龙这般年纪的人,若卢植、蔡邕这样已经退居二线的老臣,基本上都已经进了汉兴学院担任教习。当然这个教习并不是一定要明日都去上课,平日里这些老臣要是来了兴致,就可以安排上课,不想上也没关系,跟着一帮年纪相仿的人在一起聊天打屁,也算是一种不错的消磨时间的方式。

“真是不会挑时候。”蔡邕小声嘀咕道。

刘福没有去管蔡邕等人在下面的窃窃私语,与离的自己比较近的郭嘉、贾诩商议了一阵后发号施令道:“传令,通知汉安、解烦、游奕三军,计划有变,各军加快速度,汉安负责金城、西平两郡,解烦负责武威,游奕对付李,务必不使其返回雍州。通知张任,从现在起,由他出任铁壁军主将,负责拦住李肃,保证贾龙完成奇袭计划。”

命令下达,立刻就有人分头去办。刘福又吩咐了郭嘉几句,就只留下蔡邕与卢植二人。蔡邕见状自告奋勇道:“主公有何吩咐?”

“蔡师,你用不着逗我开心,学生没有那么脆弱。”刘福笑了笑,对蔡邕说道。

被说破想法的蔡邕也不在意,笑着说道:“为师明白殿下不是那种脆弱的人,只是说笑而已。殿下要是有什么要帮忙的事情,只管明言。”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只是想请两位老师等贾老将军回来以后不要埋怨他因为他的擅自行动,给我们平添了不少麻烦。”刘福轻声说道。

“为何?”卢植皱眉问道。

“张掖能有今日,贾老将军劳苦功高,我不希望让他带着遗憾离开军伍。”

“……主公仁义。”卢植与蔡邕闻言一愣,沉默了片刻后同时向刘福行礼说道。刘福泰然受之,随后还礼说道:“多谢两位老师答应。还有一事我需要麻烦到两位老师。”

“请主公吩咐。”

“原本我们的计划并不包括雍州全境,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现在要拿下雍州,那就意味着雍州本地的豪强我们就要选择接受。我想请两位老师给各地豪强写信,劝说他们投靠过来,顺便给孤军深入的贾老将军一些支援。”

“现在去信?万一他们向李肃泄露了贾龙的行踪怎么办?”蔡邕皱眉问道。

“不会吧,情报显示,李肃在雍州并不得人心,那些豪强对李肃并没有好感。而且他们也很清楚,即便他们真的出卖了贾老将军,日后等到我张掖大军一到,他们那些曾经帮助过李肃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我想他们是不会为了李肃而不顾自家老小的性命的。”刘福自信的答道。

刘福的确可以有这个自信,张掖军之所以会让许多人畏惧,除了自身强悍的武力外,就是张掖军的行事风格叫人不敢轻易招惹。

睚眦必报!不去主动招惹张掖军,张掖军也不会无故找谁麻烦,可谁要是敢不知死活的招惹张掖军,那等来的张掖军的报复也是残酷的。在凉州、在西域,张掖军已经用无数人的鲜血警告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要么你已经做好的家破人亡的准备,要么你就乖乖的老实待着。

蔡邕跟卢植答应了刘福的请求,回去分别给生活在雍州的各世家大族写信,用不着太直白,只是告诉他们张掖军这次要拿下雍州,请他们出面配合一下,事后必定有好处云云。当然蔡邕跟卢植的书信不可能写的那么直白,但实际上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送走了蔡邕跟卢植,刘福沉吟片刻,还是对孤军深入的贾龙有些不放心,抬手叫过一人。没过多久的工夫,一个身宽体胖,走两步就喘的胖子来到刘福的面前。

“公子,有事?”

“嗯,有事。你该减肥,长这么胖。”刘福看了看胖乎乎的刘义,皱眉说道。

刘义闻言苦着脸答道:“公子,咱们能聊点别的吗?比如有什么事需要我去办?”

“你啊,本来长得就不怎么样,现在还这么胖,小心你媳妇不要你了。”刘福笑着摇头说道。

“敢?她敢不要我,我立马娶俩气死她。”刘义一脸豪气的说道。

“……真不知道你这是跟谁学的?算了,我才懒得管你的家务事,说正事,发动我们的力量,协助贾龙完成他这次的奇袭计划。”

“遵命。”刘义毫不犹豫的答道。

。。。

第144章攻势如潮

为了配合贾龙的奇袭,刘福更改了预定的计划,原本只是拖延时间的太史慈等人一改先前的敷衍态度,对与他们对阵的成宜、梁兴等人发起了猛攻。uruo.成宜等人猝不及防,大败一阵。连退数十里才好不容易稳住阵脚,而发了力的张掖军紧随其后,让成宜、梁兴等人瞬间感到压力山大。

合兵已经成为不可避免,成宜、梁兴心里都清楚,继续各自为战下去,他们迟早会被个个击破,而指望李还有李肃来援,还不如相信母猪能够上树。历史上的西凉八健将除了杨秋外,剩余七人终于齐聚一堂,商议如何对抗来犯的张掖军。至于已经被他们选择性遗忘的李跟李肃,如今也是自顾不暇。

李肃后路被断,驻守榆中的李蒙被铁壁军张任阵斩,李肃想要返回天水,只能不走榆中,入安定绕路返回。而让李肃更加不安的是,自己派往天水的信使已经有段时间没有音信,自己与天水实质上已经失去了联系。

此时的李肃已经对攻取金城不再抱什么希望,他现在只想着如何才会顺利返回天水,前思后想之后,李肃果断的选择了撤兵,没有率兵去榆中,而是直接进入武威郡,避过张掖铁壁军后走南安郡定西,返回天水。只是这样一来,李肃就需要在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张掖方面也可以暂时不动李肃,集中兵力先歼灭已经被游奕军堵在了靖远的李。

早在张掖军发力不久,李就意识到了不妙,急忙率军回撤,试图返回安定。只是与李相比,庞德的游奕军动作更快。李麾下虽然多是骑兵,但与财大气粗的张掖相比,李麾下的骑兵就有点不够看了。

游奕军被刘福定义为张掖军中的奔袭部队,一人双马甚至三马,而李的部队就不行了,财源枯竭,损失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虽然名义上还是骑兵部队,但多只是一人一马,而且很多人的马已经老了,不再适合继续充当战马。

庞德接到命令以后立刻带领游奕军出发,途中歇人不歇马,终于在靖远截住了后撤的李。与李已经人困马乏的部下相比,庞德的游奕军尚有一战之力。好在庞德不愿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才给了李一个休整的机会。

看着与自己隔河相望的张掖军大营,李愁眉苦脸。就晚了一步,如果可以抢在游奕军之前渡河,那至少现在还可以派人封锁河面,为自己带领大部队立刻争取时间。可偏偏就玩了那么一会,就让自己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主公,夜深了,尽早休息吧。”偏将轻声劝李道。

“……你们去睡吧,我睡不着。”李随口应付了一声,头也没回。

偏将见状也没有再劝,挥挥手让身后的人去休息,自己留下来陪着李。听着身后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李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问偏将道:“你说我若是归顺张掖,那个张掖王会收留我们吗?”

“这个……”

“有话就说,用不着吞吞吐吐的。”

“……主公,旁人去投靠张掖还有可能,可我们……”

“我们怎么了?那董卓还是我们出手解决的呢。”

“主公,你忘了董卓被诛以后的事情了,即便那张掖王不会替他那个弟弟报复,可咱们盗挖皇陵的事情一旦被人知晓……”

偏将的话让李悚然一惊,盗挖皇陵是他下令干的。没办法,汉帝出逃以后,李失去了一个搜刮地方的借口,而想要维持手底下的人马,那就必须有钱。可光靠抢也不是长远之计,李手底下又没有可以治理地方的文官,除了盗挖皇陵,李也想不出别的办法。

“这事有多少人知道?”李压低声音问道。

“不清楚。末将记得当初盗挖出皇陵中的陪葬品后,主公当时很高兴,所以就给每个参与的人都发了一两件作为奖赏……”

听到偏将这话,李的心里顿时瓦凉瓦凉的,当初光顾着高兴了,完全没有去考虑后果,如今后悔了,但却也晚了。都已经过去这么长的时间,那些得到好处的人是不可能不对旁人炫耀的。

如果张掖王不是刘辨该多好。自己带人挖皇陵,就等于是在刨老刘家的祖坟,天下凡是汉室宗亲,都不可能与自己善罢甘休。而且这世上也没有谁敢冒着得罪天下人的危险接纳自己这些人。一旦失去了安定,自己似乎只剩下投奔塞外这一条路可走了。

对于投奔外族,李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但那些外族人跟汉族接触多了,如今人也学得精明了,李担心自己去投奔外族,人马会被吞并不好,自己也可能会没个好下场。若结果真那样了,还不如自己战死沙场呢,至少死后不会再多一个汉奸的名声。

也就在李思考自己的未来路在何方的时候,武威城下的战斗也进入了尾声。梁兴等人终于轻声体会到了张掖军的强悍。这段时间每天都在撤退,每天都在打败仗,徐晃的解烦军就如同撵鸭子一样一路驱赶着梁兴等人的部队。

梁兴等人不是没有想过反击,可每一次组织的反击根本就挡不住解烦军进攻的脚步,摧古拉朽一般,梁兴等人的人马往往一个照面就死伤过半,紧跟着就是一阵生死时速,跑得慢的就永远留下来了。

就这样一个追一个逃,直到武威,梁兴等人不跑了。不是不想跑了,而是后路被从武威带人赶来的马超等人给截住了。就在古水边,马超带人将梁兴等人堵在了古水以西,而他们则在古水以东与梁兴等人隔河相望。

背水一战!可惜梁兴等人不是楚霸王,鼓舞不起手下死战的决心,被堵在古水以西的这几天,每天都有人向解烦军投降。虽然俘虏的待遇不怎么好,需要接收劳役十年的处罚,可总比丢掉性命要强。若不是解烦军明确说出只诛首恶,余者免死的话,梁兴等人也想要投降算了。打又打不赢,跑又跑不掉,还坚持个什么劲。

“我就说不能这么干,不能这么干,可没人听,现在好了,完了吧……”坐在角落的李堪再一次开始小声嘀咕起来,说的本来就心烦的梁兴更加烦躁。不过没等梁兴发作,坐在李堪旁边的候选抢先发作,一把揪住李堪的脖领,狠狠的将李堪摔在地上,怒声骂道:“闭上你的乌鸦嘴,从我们起事那天起你就在不停的念叨,现如今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