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151部分

汉墙-第151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者为尊,可主帅的人选是一个只知道打仗往前冲的人可以担当的吗?”吕布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对侯成等人说道。

虽然挨了骂,但侯成等人却听出来了,吕布打算以后扩军,而且有意从他们这些人中挑选主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他不是好士兵,这话放在侯成等人的身上同样适用,这样看来,读书是很必要的。

“主公,你是什么时候有让我等念书的想法的?”曹性开口问道。

“……从我得知张掖王兴办汉兴学院开始。”吕布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因为距离张掖甚远,再加上吕布也没有钱去组织什么情报部门,等他得知从张掖传来的消息的时候,往往都已经是过时的消息。

其实吕布也没想的那么远,好在他身边有个李儒,在得知张掖王兴办兴汉学院的消息以后,李儒就对吕布断言,张掖王迟早会返回中原,而且还是那种不需要拉拢中原士族的回归。

吕布对张掖王会重返中原丝毫不怀疑,但对李儒说张掖王不需要拉拢中原士族的说法却保持怀疑。在中原的这段时日,吕布已经深刻理解到了中原士族的强大,张掖王若是不打算依靠中原士族,那日后谁来帮张掖王治理天下。

对于吕布的疑问,李儒微微一笑,“主公,你真以为张掖王兴办学院只是为了替郑玄实现施教天下的愿望?想想看,兴汉学院分文学院与武学院,文学院出文官,武学院出武将,一旦兴汉学院成了气候,那就可以为张掖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中原士族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大量的文臣武将出自士族,可张掖王如今另辟蹊径,绕过中原士族自己培养所需的人才,那样一来,他有何必去在意中原士族的嘴脸。一旦兴汉学院做大,那些中原士族看似强大,到最后凡是不选择顺从的,势必都会逐渐没落。这是真正的兵不血刃,没有了仕途保证的士族,充其量也就是个人口众多的大户,除非士族造反,否则他们只能乖乖接受张掖王制定的新规则。”

“照你这么说,张掖王一开始就准备着与中原士族为敌?那他这不是想跟天下为敌吗?他能成功?”

“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可一旦让他成功,那这天下恐怕就真的要像他所兴办的那所学院一样,汉室会再次中兴。”

李儒与吕布的这段谈话只有吕布跟李儒二人知道,谁也没有跟旁人说。别人信不信先搁在一边,万一日后让张掖王知道他的心思被人提前捅出去,自己二人肯定没有好果子吃。这是许做不许说的事情,越少人明白越好。

吕布没有跟侯成等人说这些,在吕布看来,侯成这些人可为勇将,但绝不可为帅。唯一有点希望可以在将来独当一面的,也就只有张辽跟徐荣。不过看在跟随自己多年的份上,他也不想将来因为个人能力的问题而冷落了侯成这些人。可想要提拔他们,他们也要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本事不是,否则只顾着照顾旧部,难免会让新人心生不服。

可惜侯成等人此时还不理解吕布的良苦用心,一个个愁眉苦脸,跟死了至亲似的,看得吕布气不打一处来。

两天后,吕布派出的张辽遇到了前来山阳与吕布汇合的李儒一行人,在从李儒口中得知郝萌背主的消息以后,张辽又惊又怒,当即一面派人返回军中报信一面护送李儒一行人加快行军速度。

得到张辽报信,吕布不由感到一阵阵后怕,暗自庆幸当初听从了李儒的建议,留下徐荣在濮阳,否则郝萌说不定真的可以得手。自从正妻中箭身亡以后,吕布就对自己的独女看得越发重视,他真不知道一旦爱女受制于人,自己是否能狠下心肠不顾女儿的死活。现在好了,爱女无事,而背主的郝萌此时也死无全尸。

侯成等人此时也终于明白陈宫为何要不告而别,敢情吕布所说的亏心事就是指这件事。难怪吕布说兖州士人不可信。现在看来,的确不可信,兖州也不是他们这些人的立足之地。

等到李儒一行人回到军中,吕布先去看了看自己的爱女,随后便召集众将商议何时前往徐州。李儒依然如以前一样,不愿抛头露面,只是担任吕布身后的影子。不过侯成等人早已知道李儒的存在,倒也不必刻意隐藏。

侯成等人知道李儒就是吕布此时的谋主,倒也不对李儒坐在吕布身旁有所不满。他们清楚就凭他们那颗只知打杀的脑子在现在发挥不了作用,都乖乖的望着李儒,等候李儒给他们出谋划策。

李儒想了想后开口对众人说道:“先礼后兵,就这样贸贸然的去徐州不妥,我们可以先派使者,请求徐州牧陶谦的收留,探探陶谦的口风再说。”

“若是那陶谦老儿不愿意接纳我们呢?”侯成出声问道。

“不会的,徐州与曹操一战损失颇重,陶谦此时也该明白徐州缺将这个短处,我等现在投靠,他只会欢迎,是不会直接拒绝的。”李儒摇头答道。

“我是说万一。”侯成抬杠道。

“侯成。平日里就你话多,既然你反对,那你倒是说说,你有更好的建议吗?”吕布皱眉问侯成道。

“呃……没有。”

“没有就闭嘴!”吕布没好气的说了一声,侧头对李儒说道:“文优,你看派何人前去与陶谦见面合适?”

“唔……”李儒闻言看了看帐中众将,侯成等人见状连忙低头,让他们砍人没问题,让他们去当说客,还请另找旁人。

“此去徐州只是送封书信,并不需要说服陶谦,主公派谁去都可以,不过千万不能派喜欢惹是生非的去。”李儒想了想后对吕布建议道。

“嗯。”吕布闻言点点头,他懂李儒的意思,手底下这帮人就没有一个适合做说客的。张辽智勇双全,让他去做说客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可其他人……

扫了一眼帐中众将,吕布一指成廉道:“成廉,就你去吧。”

“啊?我?主公,成廉跑一趟没什么就是怕会坏了主公跟军师的大事。”成廉有些不乐意的说道。

不等吕布开口,侯成就抢着说道:“成廉,刚才军师不是说了嘛。你就是去送封信,又不用你当说客,你就辛苦一趟呗。”

成廉听后猛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反正不是让你去。”

“唉,我倒是想去,可惜主公没派我去呀。”侯成假惺惺的答道。

“侯成你要是想去,倒也不是不可以。”吕布慢悠悠的说道。侯成一听顿时傻眼,眼珠一转,动作迅速的捂住肚子叫道:“哎呀,肚子好疼,昨晚肯定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主公,我去去就回。”说完不等吕布说话,侯成捂住肚子一溜小跑的窜出了营帐。

吕布好气又好笑,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同样看傻眼的成廉说道:“成廉,之所以派你去送信,是因为你为人老实忠厚,不像侯成那样时不时就出个幺蛾子。你且放心,你是作为我等的信使前往,只要那陶谦不想得罪我等,那就肯定会礼待于你。”

李儒也在一旁叮嘱道:“不错,你此去不需结交他人。若是陶谦问起主公的想法,你就回答说主公只想求一养兵之地,至于其他你只管推说不知即可。”

成廉知道自己这回是不去也得去了。侯成这帮人没义气!而吕布跟李儒也看好自己,自己也只能恭声领命。

等到成廉等人走了以后,吕布忍不住叹了口气。李儒明白吕布为何叹气,安慰吕布道:“主公莫要沮丧,等我们到了徐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文优,眼下没有旁人,你还是叫我奉先好了。说起来这回还真是多亏了你机警,要不然咱们现在恐怕就要沦为陈宫那些人手中的一把刀了。”

“礼不可废。主公以后去了徐州,记得千万要做到礼贤下士,即便心中对那些文人感到不屑,脸上也不要表现出来。”

“这点小事我还是能办到的。……文优,你说等我们到了徐州,我们也学张掖王那样兴办一个学院如何?”

“……主公,这事还是暂时不要想了。兴办学院哪有那么简单。你看哪张掖王兴办一个学院简单,可要让我们来办,十有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徒留笑柄。”

“为何?”吕布不解的问道。

“一个学院的兴办,不止要有大量的钱财投入,更需要有大儒坐阵。河北袁绍为何不学着张掖王那样兴办一个学院,除了他手下人才充沛,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可以坐阵的饱学鸿儒。这世上只有一个郑玄,如今正在为张掖王效力,而我们要办学院,主公准备请谁来学院坐阵?”

“呃……请旁人不行吗?”吕布不甘心的问道。

“请谁?主公莫要好高骛远,徐州人杰地灵,俊才良多,只要我们能将徐州的人才招揽过来,那也足够我们组成文臣班底。至于以后是否兴办学院,还是等我们以后有了余力再说吧。”

。。。

第149章愤怒的曹操

曹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尤其是在知道汉帝封吕布为镇东将军以后,更是愤怒异常。不过眼下曹操收拾不了吕布,承受其怒火的,就只剩下人还在濮阳的张邈。若不是张邈这些人在背后捣鬼,哪来这么多事。

张邈在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濮阳的时候,第一时间的选择了自刎。原因无他,不是张邈没脸见曹操,而是濮阳根本就守不住,而且也没法守。李儒等人离开濮阳的时候,给张邈来了个卷包会,将濮阳城内储备的粮草全部运走不说,还从濮阳大族勒索了一大笔。现在的濮阳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拿什么来守?

曹操原本以为拿下濮阳需要一番恶战,却没想到大军刚到,濮阳的守军就开城投降。得知张邈自刎身亡的消息以后,曹操并没有很开心,心头一口恶气还没出,罪魁祸首张邈就死了,这让曹操有种蓄势待发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

为了出心头这口恶气,曹操原本想要杀张邈全家,可张邈的家小已经在先前濮阳发生动乱时被乱兵所杀,一个活口也没留下,仅剩的两名家仆也被张邈提前打发走。不过气还是要出的,既然张邈没了,那当初选择支持或者默认张邈等人举动的濮阳大族就倒霉了。数十个濮阳大族被灭族,从那些被灭族的家中搜出的钱粮总算是填补了一下如今空荡荡可以跑马的濮阳府库。

曹操的报复并没有因为张邈的死而结束。兖州境内的士人但凡是当初选择支持张邈的,这些天都过得战战兢兢,唯恐曹操的大军找上门。直到南阳袁术发兵逼近许昌,曹操这才停止了去找兖州士人的麻烦,集结兵力赶往许昌。

袁家二子对待曹操的态度是两个极端,袁绍视曹操为平生知己,而袁术则是打心眼里的瞧不起曹操。自曹操奉迎汉帝入许昌开始,袁术就一直想要把汉帝给接到他的地盘。尤其是在郑泰等人送信给袁术,有意带着汉帝前往投奔后,袁术更是直接派兵。

可惜袁术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得逞。要论钱粮兵马,袁术可以说是当世最强,即便是在河北的袁绍,同样也不能跟袁术相比。可打仗光有钱粮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一个优秀的将领,往往可以左右战局。而袁术的帐下,能拿得出手,或者说可以与曹操帐下那些名将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一个纪灵,至于其他人,不过是空有几分勇力的武夫。

袁术地盘大,人口多,需要防御的地方自然也就多,纪灵只有一个,分身乏术。原本袁术帐下还有一员小将可以与曹操帐下的将领相抗衡,可袁术并不信任那员小将。尤其是最近,那员小将打着为袁术收复江东为名义,带着三员家将,两千人马前往江东,但在过了江后,那员小将立马翻脸不认账,封锁江面,与袁术断绝了联系,竖起了自家的“孙”字大旗。如果不是兖州陈宫跑来告诉袁术眼下是夺取汉帝的绝好时机,袁术这回本来是打算派人先灭了孙策这个反骨仔的。

许昌此时留守的大将是曹仁,作为一名最擅长防守的将领,得知袁术来袭的消息以后,曹仁一面派人向曹操报信,一面加强许昌的防务,一时间许昌城内人人紧张,那些试图在袁术大军到来时里应外合的人纷纷低调了起来。

皇宫内,汉帝刘协紧皱眉头的看着来求见的董承,试图想要看透董承的心思。自从郑泰等人被曹操诛杀以后,杨彪等老臣纷纷托病不再上朝,如今能够帮着汉帝办事的,就只剩下董承、王子服等寥寥几人。可对刘协来说,董承等人忠心可嘉,但能力上却是差强人意,基本上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不想在这个关头刺激曹操的刘协对董承的计划很犹豫。

“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趁着曹贼尚未返回许昌,此时真是脱出牢笼,另投他地的时候。”董承一脸急切的劝说刘协道。

刘协闻言微微摇头,问道:“董卿,那袁术可信吗?你能保证那袁术不会是另一个曹操?”

“陛下,袁公路忠心为汉,此次一得到臣的书信,立刻领兵前来。而且袁公路来信说,他已命人在寿春修建皇宫一座,就等陛下移驾前往。”

“皇宫?他可说那皇宫是何时修建?”

“呃,这个信中并未提到。”董承微微一犹豫,低声答道。

“当初曹操在许昌修建这皇宫用去了半年之久,而袁公路来信却告诉你他已在寿春修好了一座皇宫。他在未得到你书信之前就命人修好了皇宫,他想做什么?”刘协越说越大声,董承听得额头见汗。

有些事是经不起推敲,被刘协这么一问,董承也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可别刚离虎口又入狼窝。

“陛下,若是陛下不愿去袁术那里,咱们不妨去荆州刘表那里暂时栖身。”

“刘表?”刘协闻言冷笑了两声,没有回应董承的提议。想想也是,当初被困长安,身为荆州牧的刘表不是没有机会派人前往接应刘协入荆州,可到头来除了曹操给了回信,其他人皆是石沉大海。

曹操这里虽然只能做个傀儡,可若是去了刘表那里,保不齐就有可能暴毙。这种宫廷斗争刘协自小就从皇祖母董太后那里听过许多,他知道,能够成为大汉天子的,这世上并不是只有他刘协一个才有资格。

一山不容二虎,原本荆州是刘表说了算,可刘协要是去了荆州,刘表势必要将手中权力转交给刘协,谁又愿意将到手的权力拱手让人。

董承见刘协不说话,试探的问道:“陛下若是不愿去荆州,那陛下准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