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166部分

汉墙-第166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比如曹操、吕布、孙策这些诸侯,日后也会是刘福需要征讨的对象。除非割据地方的诸侯愿意放弃,否则与关中迟早会有一战。

刘福心里很明白这点,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刘福才会将土豆拿出来与众人分享。土豆可以解决军粮这个困扰诸侯多时的难题。有了土豆,就不必在从百姓有限的口粮中夺食。而解决了军粮这个问题,但凡是有点野心的诸侯,绝对不会满足现状,对外侵略也就成了必然。

关中需要休养生息,可刘福却不想要关东的诸侯们也同样休养生息。浑水才能摸鱼,诸侯之间越是纷争不断,关中日后才越是轻松。

土豆只是一个引子,除了会给刘福带来一个贤王的好名声外,也会在各诸侯间播下一颗不合的种子。许攸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刘福的监视之中,那晚聚会开口向其他家讨要土豆的事情,刘福早已知晓。这只是开始,日后各路诸侯会因为土豆的关系相互攻伐的更加频繁。一旦战事多了,老百姓自然就会向相对稳定的关中迁移。

无论想做什么事情,人才是根本。只有有了人,想做的事情才有办成的可能。老百姓都有故乡情结,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是不会选择背井离乡的。而战乱,就是逼迫老百姓离开家乡另谋出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国时的魏蜀吴,魏国为何能够最后取得胜利,关键原因就是人。要单纯的比较将领的优劣,蜀国才是最强,除了五虎上将外,尚有多员良将。别看魏国将领众多,也有个五子良将撑场面,可要比较起来,还是蜀国占优。

可偏偏最后魏国赢了,靠的就是蜀吴两国无法比拟的人口优势。三国后期,蜀吴两国人才凋零,蜀国一个姜维,吴国一个陆抗,可魏国呢?人才济济,虽然大多是司马懿的部属,但归根结底还是魏国的人才。

争霸天下大多是北方征服南方,一方面是北人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比起南人更加好战,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北方人多,而南方人少。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提到取巴蜀为根基的时候,也曾经提出过出蜀地取关中。为了达到取关中的目的,诸葛亮这才提议联合东吴抗魏。可惜这一设想被高傲的关羽给搞砸了。

七十万人马在夷陵被烧的人仰马翻,也让蜀国失去了夺取关中的最佳时机。到了后来诸葛亮掌权,屡次出兵与魏国争夺关中,与其说是进攻,倒不如说是以攻代守。一旦让魏国在关中布置妥当,只要坚持几年,就算魏国不出兵蜀地,困也会困死蜀国。

如今关中的汉人并不是很多,连年征战导致人口外流严重,有地无人是刘福眼下急需解决的难题。地盘大了,但汉人的数量却并没有大幅度的增长,这也让刘福不得不将主意打到了人口众多的中原一带。

没有经历过太多战火的益州跟荆州是刘福的首选,当然并州也在刘福的考虑之列。不过刘福不是考虑那些与胡人杂居的汉人,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依然在并州活动的黑山贼身上。

黑山贼的前身就是黄巾贼,黄巾之乱失败以后,黄巾贼的家小为了求活,不得不迁移至了穷困的并州。但在这里他们同样得不到官府的安排,一日是贼,终身是贼,与黑山贼曾经交恶的袁绍是不会接纳这些黑山贼的。而曹操又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与袁绍对着干,在袁绍击败公孙瓒以后,曾经与公孙瓒联手对付袁绍的黑山贼就过得更苦了,几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想要找到张燕并不是什么难事,刘福直属军中的虎卫军里,以前就有不少是黄巾贼。周仓、裴元绍如今在虎卫军中担任偏将,对于刘福所交待的任务,欣然接受。虽然跟张燕没有见过面,但好歹以前都是黄巾贼,对于黄巾贼之间的联络手段,周仓、裴元绍都没有忘记。

乔装改扮的二人很快就见到了张燕,但张燕的答复却让周仓跟裴元绍很是不满。在周仓、裴元绍眼里,自家主公刘福是地位尊贵之人,你张燕一个落魄的贼首有什么资格见?更何况还是让刘福亲自来见你?好大的一张脸!

但让周仓跟裴元绍没有想到的是,在收到他们信鹰的报讯以后,刘福的回信却是同意来并州与张燕一见。不过由于刘福身边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少,必须等刘福有了空闲的时候才行,在这之前,周仓跟裴元绍需要留在张燕的身边负责随时联络。

“这东西真这么神奇?”张燕看着摆在自己桌案上的土豆问坐在下首的裴元绍道。不等裴元绍回答,坐在裴元绍旁边的周仓冷哼一声道:“哼!不想要啊?不想要就还给我,有的是人想要。张燕,不是我老周说你,你以为你很牛,手下的黑山军很厉害,可实话告诉你,就凭你手底下这点人,根本就不是殿下手下任何一军的对手。”

“……打不赢我不会跑吗?”张燕斜了周仓一眼反驳道。他承认关中军强悍,可对于打游击,张燕不是有一般的自信。

“是,你是能跑,然后带着人在山沟里跟野兽争食。可这是你想要过的日子?实话跟你说,就凭你的本事,在关中五军里连个队率都混不上。你以为我跟老裴为啥不愿意被分派到各军之中任职,就是因为我们清楚去了以后会混得不如在虎卫军里快活。”

“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我张燕纵横并州数十年,还不如关中五军里的一个队率?”

“你会写字吗?认识吗?”周仓鄙视的看着张燕问道。

“一个队率要认字做什么?”张燕愤怒的吼道。

“怎么不需要?你不认字,怎么看懂将令?我跟你说,就算有一日虎卫军的主将在战斗的时候忽然阵亡,虎卫军也不会马上溃败,每一个队率都会带领自己的手下继续作战。”

“难道关中军的队率都认识字不成?”

“别说队率,就是最下等的兵卒,那也是认字的。军中有学习班,每个兵卒都要认字。”

“你们也认识吗?”

“哈哈……不瞒你说,跟你比,老周我还真是文化人,至少我可以自己写信。”周仓哈哈笑道。

被郁闷的不行的张燕不解的问道:“关中王为什么要这么做?读书识字是那些将军的事情,让小兵也识字,这不是让军心不稳吗?”

“扯谈!不过是认识一些字,哪来的军心不稳。不识字,那些伤残退伍的人怎么回家乡去做村长里正。”

“你说什么?关中王让那些伤残兵卒做村长里正?”张燕闻言惊讶的问道。

“当然啊,你以为我关中军对待退伍的伤兵只是给上一笔钱就打发了?我告诉你,我关中军的待遇是其他诸侯根本没法比的。只要你成了关中军的一员,那关中王就会管你一辈子,哪怕是你阵亡了,你的家小也会得到妥善安置。”

“那些伤兵能够胜任?”

“怎么不能胜任?他们虽然缺胳膊断腿,但认识字,看得懂官府的政令,这在乡间也算是大学问。何况他们是关中军的一员,在忠心方面是不必担心的,有他们帮着管理乡间,官府的话才能真实传到老百姓的耳朵里。我跟你说,关中的规矩虽然多,但只要你奉公守法,谁也不能随意欺负你。”

“那些世家大族也不行?”

“他们敢!只要他们敢欺压百姓,图谋不轨,一经查实就是抄家灭族的后果。老张你日后想要在关中军中有所作为,认字是你首先要学的。你要是想要透过带人投靠关中就能封官进爵,我劝你最好趁早死了这个心。关中王手上的官位可不好拿,除非你有真才实学,否则就是在给你自己招祸。”

“我黑山人口超过五十万,难道就凭这些人也得不到一个官?”

“那些人都听你的吗?别拿那些人当做跟关中王讨价还价的筹码,否则你会得不偿失。以前韩遂跟马腾帐下的杨秋等人也想要借兵要挟关中王,可你看关中王妥协了吗?”

“……”张燕没有回答,杨秋等人的下场他早就听过往客商提起不止一次,那些人关中王虽然没有要他们的命,但这辈子想要有所建树是不可能了,只能依靠往日的积蓄做个富家翁,至于昔日的风光,那是一去不复返。

“这个土豆真有那么高的产量?”张燕沉默了一会,将话题又转到了面前的土豆上面。见张燕转移话题,周仓顺着话说道:“有没有那么高,你种过不就知道了。我跟老裴这回给你带来了能种一亩地的土豆,你挑些亲信懂农事的人跟着我们带来的人一起种种看。”

张燕点点头,若有所思。

一旁的裴元绍见状说道:“老张,别动歪念头。实话跟你说,你个人的去留其实关中王并不关心,他想要的其实是你手上掌握的几十万人。关中连年战乱,如今虽然平定了,但人口损失颇重,大量良田无人耕种,否则你以为关中王会派我们来找你?”

“关中世家众多,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田地……”

周仓打断张燕的话道:“那些地都被关中王花钱买下来了,关中世家如今手中的田亩数量已经无法跟以往相比。不客气的说,就算你日后把所有人都带去了关中,那也种不完那些地。”

“……不知何时才能见到你们所说的关中王?”张燕自言自语道。

裴元绍听后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当初叫你去你不肯去,现在又想要见正主了?不过我劝你在关中王来并州之前先把自家后院整理整理,也免得到时出了什么意外,你的脸面上无光。”

张燕清楚裴元绍所说是什么意思。黑山军别看是以他张燕为首,但实际上的黑山军却是各立山头,除了张燕以外,还有李大目、张白骑、畦固、雷公、杨凤等等数十股势力。其中以张白骑为首,联合数十股黑山贼与张燕作对,平日里争夺食物,人口,地盘。

黑山军目前已经了分裂的迹象,躲在黑山一带的黑山贼包括家小总人数近百万,可听命张燕的不过三十余万,剩余的二十来万则是平时与张燕交好的其他黑山军贼首。

也算是周仓跟裴元绍运气,要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碰到的不是张燕的人马,而是跟张燕不和的张白骑人马,他们关中的家人此时已经可以披麻戴孝了。

“都是为了求一个活路,他们要是不愿去关中……”

“那死活都不管我们的事。关中王说过,机会随时可能出现,但能不能抓住就要看个人了。老张,你不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当初会加入黄巾,目的也是为了求活。这些年带着人在这黑山争命,如今一个可以放下重担的机会摆在你面前,我跟老裴都希望你能抓住,能过上几天松快的日子。”

“……”张燕闻言没有再说话。周仓、裴元绍见状也没有再劝,三人默默不语的品尝着周裴二人带来的美酒。

“大帅,张渠帅带人来了,说是要见你。”

听到手下的禀报,张燕不由皱起了眉头,那张白骑一直跟自己不怎么对付,当年自己在义父张牛角手下做事的时候他就看自己不顺眼,后来队伍被打散,义父阵亡,自己改姓为张,带着残余的人逃进了黑山。原本以为不会有机会再见到张白骑,却没想到没过两年,张白骑也带着残兵败将钻进了黑山。

虽然不能算是仇人,但也绝对不能说是朋友。今日张白骑登门拜访,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张白骑此来肯定不是跟张燕重叙革命友谊。他会来这,肯定有事。想到这里,张燕不由看向周仓跟裴元绍。

“老周,老裴,你们先去休息一下,我去见过张白骑以后咱们再来喝酒。”

。。。

第164章二张分裂

张白骑,昔日大贤良师张角座下十二弟子之一,与张燕的义父张牛角属于师兄弟,算是张燕的师叔。也正是借着这个身份,张白骑在黑山混得风生水起,手下一帮小弟。

与张燕不同,张白骑自认自己身为张角的弟子,有必要继承张角的遗志,所以对于推翻大汉一向持积极态度。只不过眼下时机未到,他们尚需蛰伏。

而张燕却早已放弃了昔年的志向,眼下只希望跟随自己的这些人可以得到一个能够安定生活的地方。在张白骑的眼里,不求上进的张燕就是黄巾的叛徒。为了个人的富贵放弃了天师张角的大志。同样的,张燕对张白骑的印象也不好,认为张白骑就是个看不清形势,食古不化的老顽固。

这样两个相看两相厌的人,张白骑会主动来找张燕,用句俗语来形容就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表面文章张燕还是会做的,请张白骑进了自己的营帐。张白骑进帐后吸了吸鼻子,扭头对跟在后面的张燕说道:“还是燕儿你有本事,师叔那里都快要断粮了,你这里竟然还有酒喝,好香的味道。”

“师叔说笑了,张燕哪有那个本事,这酒是恰好昨日劫了一伙行商剩下的。师叔要是想喝,张燕那里还有一点。不知师叔今日来此,究竟有何贵干?”

听张燕这么说,张白骑笑了笑,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拍拍肚子对张燕说道:“还能来干什么,师叔那里快要没吃的了,上你这里打秋风来了。”

“师叔莫要说笑。”

“……好,不说笑。燕儿啊,师叔听说关中王派人来找你,有没有这个事?”

“师叔,这事你听谁说的?”张燕一边问一边暗中提高了戒备。

张白骑见状笑道:“燕儿无需如此紧张,若是来兴师问罪,师叔不会只带这点人来。这次来,师叔只想要确认一下,有没有这个事?”

“有如何?没有又如何?”张燕沉声问道。

“没有最好,要是有,我只能祝你日后大富大贵,心想事成。”

张白骑从来就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越是客气,说明随后到来的报复就越是剧烈。张燕上下打量了一番张白骑,忽然叹了口气问道:“师叔,既然咱们把话已经说开,那张燕就直接一点,有一个问题张燕一直想要问师叔,趁着今日咱们还不用刀兵相向,还请师叔为张燕解惑。”

“好,你问。”张白骑痛快的答道。

“师叔,张燕不明白,今时今日,黄巾早已烟消云散,师叔为何还要如此执着?昔日大贤良师是为了天下百姓能有一条活路才举兵造反,可他已经失败了。跟随他一起起事的人如今死的死,降的降,剩下的就像我们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苟延残喘。你总说时机未到,可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算是时机到来?真等到你所说的时机了,可你看看我们如今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