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170部分

汉墙-第170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提张燕如何认真学习。处理完张燕的事情后,刘福找到了郭嘉。拿下关中以后,张掖就不再合适继续成为刘福这个势力的中心,作为西汉的都城长安,无论是从名义上还是地理位置来看,都将成为刘福势力的中心。

通过分享祥瑞土豆,刘福给其他诸侯留下一个关中这几年需要休养生息的印象。这不是假象,而是关中的确需要暂时中止对外的扩张。不过扩张虽然被迫中止,但却不代表刘福就会任由其他诸侯自由发展。

挑动各诸侯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不能安心发展,就是关中接下来要做的主要事情。这种细致活自然不能指望军中大将来完成,也就只有郭嘉、法衍、贾诩这些谋士才能完成这种杀人不见血的勾当。

关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与雍州紧挨着的益州。益州如今战火不断,刘璋与张鲁势如水火,不过刘璋势大,如果任由刘璋攻击张鲁,张鲁迟早会玩完。而一个一致对外的益州,不是刘福想要的益州。为了让益州变得更热闹一点,刘福接受了郭嘉等人的建议,将在长安被发现的一人送去了巴西。

刘焉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三子早夭,长子跟次子在长安时被李所害,所以当刘焉死的时候,就只有幼子刘璋可以继承家业。可历史随着刘福的出现发生了一点变化,原本应该被李所杀的刘焉长子刘范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的躲在了长安的一所民居内。

刘福拿下长安以后,对长安住户进行了一次彻查,结果就把刘范给揪了出来。一开始刘范并不想要承认,作为刘焉的长子,在刘焉是益州牧的时候,他在朝中担任左中郎将,对于政治的黑暗,他是有一定了解的,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几句话就唬弄的头脑发热的窝囊废。

刘范很清楚刘福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主,也清楚刘福迟早会登上帝位。自家老子当初为选择去益州担任益州牧,那是因为有相师对刘焉说益州有帝气,可如今刘焉已经死了,益州有没有帝气都跟自家没多大关系。至于自己那个四弟刘璋,刘范是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个有帝气的人。

当刘福准备送刘范回益州让他们兄弟重逢的时候,刘范没有半点感动,只是请求刘福在日后拿下益州以后可以给刘焉这一支留下一条活路。

刘福喜欢聪明人,尤其是那种有自知之明的聪明人。对于刘范所提的要求,刘福答应了下来,表示等益州平定以后,会让刘范出任汉室宗正这个职位。至于刘璋,如果他识时务,给他一世富贵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是他不识时务,那就怪不得自己了。

对于刘福的答复,刘范很满意,他还没有胆大到叫刘福给自己写保证书。在得到刘福的许诺以后,刘范在关中军的护送下,来到了巴西郡太守庞羲的府上。

庞羲与刘范是姻亲,庞羲的族妹就是刘范的正妻。见到听说已经身亡的妹夫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庞羲被吓了一跳。而在确认了刘范是本人无误后,庞羲是欣喜若狂。当初之所以会把族妹嫁给刘范,一是刘范是长子,刘焉百年后的益州之主,二是刘范与庞羲交情深厚,二人之间关系极佳。

只是谁能想到刘范在长安的时候被杀了。家族投资打了水漂不说,还无意中得罪了如今的益州之主刘璋。别看刘璋为人有些优柔寡断,但身为主公的多疑他是半点都不缺。继任益州牧以后,他老子生前重用的人都受到了他不同程度的打压,其中就以庞羲受到的打压最为严重。

为了服众,庞羲这个不算亲戚的亲戚成了刘璋用来警告旁人的人样子。被赶出了成都不说,还被安排在了与张鲁的汉中郡紧挨着的巴西郡。这段时间与张鲁的战斗激烈,庞羲手中的人马损失严重,可成都的刘璋却视而不见,不顾庞羲增派援军的请求,只是一个劲的催促庞羲继续与张鲁交战。

意图太明显了,未免叫人感到心寒。若不是庞羲自问自己没有的本钱,早就跟刘璋翻脸。可事实就是这样令人无奈,实际上在没有见到刘范之前,庞羲已经准备向刘璋服软,连礼物都已经备齐。

不过如今刘范来了,这事情就一下子有了转机。刘焉去世也就才一年多,刘璋还没有将整个益州完全掌握在手里,益州境内不怎么买刘璋账的人大有人在。庞羲选择服软,那是因为手里缺少给刘璋叫板的大义名分,可现在不同了,有了刘范,那庞羲完全可以打着支持刘范继任益州牧的旗号跟刘璋叫板。毕竟在名义上,刘范比刘璋更有继任益州牧的资格。

刘范并没有告诉庞羲自己跟刘福之间的约定,虽然二人感情深厚,可关系到家族的未来,刘范不得不慎重。而庞羲也没有去问刘范这几年是怎么过的,为什么在刘焉尚在人世的赶回来。

在与张鲁约定罢兵以后,庞羲竖起了刘范的大旗,号召益州境内的有识之士拥立前任益州牧的长子刘范为新任益州牧。

庞羲的此举不出任何意外的激怒了成都的刘璋。刘璋在第一时间宣布庞羲所推出来的刘范是冒牌货,更在极短的时间内聚兵五万,浩浩荡荡的前往巴西清剿叛逆,连跟汉中张鲁的战斗都暂时停止。

在竖起刘范这杆大旗之前,庞羲就已经料到刘璋回来讨伐自己。所以听说刘璋派出了五万人马,庞羲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联络了数家与自己关系不错,也同样受到刘璋打压的老牌世家后,庞羲带着三万人屯兵广汉,与刘璋展开对峙。

这场益州内斗,参与的人并不是很多,益州的大多数世家都保持了中立。在他们看来,不管是刘璋赢了还是刘范赢了,并不会对自家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个时候就下注,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

不过没了大多数世家的支持,刘璋的实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无形中也就帮了处于劣势的庞羲,借着地利,庞羲倒也跟刘璋斗了个旗鼓相当。

刘璋属下无大将,本来还有一个贾龙,不过早年间被刘焉给逼走了,顺带着还带走了张任,如今在关中王那里混得风生水起。至于严颜,身为严家家主必须要为家族考虑,在益州的这场内斗里,严家保持中立,刘璋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雷同、吴兰这种二流武将。

本来庞羲手底下也没有什么可用的大将,可出乎庞羲所料,在自己治下的一座小县城里,一个名叫甘宁的县令神勇非常,带着八百部下将刘璋派来偷袭的三千人杀得溃不成军不说,还把领军的吴兰给斩了。

捷报传来,庞羲大喜,当即派自己的心腹谋士邓芝前往封赏,可让庞羲没想到的是,立下大功的甘宁在击退刘璋的三千人马以后带着自己的八百人扬帆而去,不知了去向。

甘宁的不识抬举叫庞羲很是恼火,当即也没派人去寻找,而是继续带着人与刘璋的人马死磕。不过庞羲不在意,在得到益州战报后的刘福却对甘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甘宁是刘福喜欢的为数不多的东吴武将之一,一个是太史慈,还有一个就是甘宁。至于他们人,刘福都不怎么喜欢。以前刘福不是没有想过派人去寻找甘宁,可与大多数人一样,也是扑空收场。

刘福只知道甘宁是被五溪蛮王沙摩柯一箭射死的,生前分别投效过孙权、黄祖、刘表,在前面就是做锦帆贼,纵横长江流域,至于具体的时间,那刘福就不知道了。隐约记得甘宁在当锦帆贼之前当过县令,因为受到不公对待,这才弃官作贼。后来投靠刘表、黄祖皆不受重用,这才投靠了孙权。

如今得到甘宁的消息,刘福立刻给在荆州活动的五鬼之一刘礼去信,让他严密关注刘表帐下随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个名叫甘宁的人。若是可能,想尽办法将甘宁拉拢过来。

作为刘福身边最为隐秘的情报部门,五鬼是关中最神秘的部门,除了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外,大多数人连五鬼的存在都不知道。而作为有限的几个知之一的郭嘉,见刘福为了一个甘宁竟然动用了五鬼,不免对甘宁也有了一些好奇。

“主公,那个甘宁有什么特别的本事,竟然让你如此重视?”郭嘉好奇的问刘福道。

刘福闻言笑了笑,对郭嘉解释道:“奉孝,咱们关中军陆战无双,可将来要收复江东,水战是不可避免的,而那甘宁就是一员水上悍将。只要能够将他拉拢过来,就等于补齐了我关中军的短板。”

“收复江东也不见得就一定要从水上过去。我们可以通过迂回交趾到达江东。”郭嘉反驳刘福道。

对于郭嘉这种没事找事的行为,刘福猛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你很闲吗?要不要我给你找点事做?”

“别呀主公,咱们还是说说益州的事情吧。您说咱们什么时候出兵汉中比较合适?”郭嘉赶忙转移话题道。

“你个懒鬼!就知道偷懒!”刘福不满的嘟哝了一句,摇头对郭嘉说道:“出兵汉中不着急,总要有个合适的理由。按照时间推算,益州的刘璋差不多也该派信使出发了。”

“主公,我不明白,那刘璋赶忙要派信使来找我们求援?”

刘福白了明知故问的郭嘉一眼,他不信这么浅显的事情他郭奉孝会看不出来,只不过是想要转移话题而已。反正眼下也没什么要紧事,该安排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出去了,自己坐镇长安也只是为了应付突发状况。

“他如果不想被庞羲赶下台,那就必须寻找外援。汉中张鲁跟他是死对头,搞不好会帮着庞羲一起搞他,而荆州刘表正自顾不暇,也没工夫来帮他,南蛮倒是有空,可他又瞧不上那些蛮人,数来数去,也就只有我们有能力帮他了。”

“汉中张鲁不好对付吧?”

“有什么不好对付的,以为自己占了汉中就是汉中王了。竟然敢断商路,要不是为了大局考虑,我早就让铁壁军推过去了,你以为贾老头跟张任就不想回益州风光风光?”

“提起贾老头,主公准备怎么安排?就留在学院教书?”

“那你有什么建议?贾老头年纪大了,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主将。还是让他过几天安生日子吧。等铁壁军入蜀的时候让他担任副将,凭他在蜀中的名望,想必可以减少我们不少麻烦。”

“那汉中呢?等拿下了汉中,主公准备怎么处置张鲁?”郭嘉又问道。

“奉孝有什么建议?”

“主公可知道佛教?”

刘福听到郭嘉这话,眉头不由皱了起来,问道:“怎么?那帮秃驴又开始不安分了吗?”

西域人信奉佛教,随着刘福率领大军征服了西域,佛教也随之传入了大汉境内。宗教这东西想要消灭很困难,只要有人信,那就很难灭绝。唯一可以让一个宗教彻底消亡,那就只能杀光所以信教的教徒。可那样一来,要杀的人就太多了,即便是刘福也下不了这个决定。

刘福对佛教没有好感,虽然佛教的教义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却容易让一个民族失去血性,成为逆来顺受的待宰绵羊。什么都指望来世,今世受苦只是为了来世享福,扯淡!下辈子的事情谁知道真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凭啥啊?杀人犯放下凶器就没事了?被害人的家属答应不?

灭佛不可能,唯有限制。在得知佛教传入凉州后,刘福就对佛教进行了严苛的限。所有佛教徒必须在官府登记,任何没有官府发放的度牒之人,都将受到徭役严惩。凡是接纳非官方承认的和尚,也将受到严惩。任何人想要出家都必须经过官府的审查,只有那些没有父母子嗣,身上没有背负案件之人才被允许信教,而且佛教中人必须缴纳税赋。对于这一条,作为佛教代表的图澄表示坚决反对,声称出家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不该受世俗礼法约束,可惜却被刘福一句你人在人世间,就要遵守人世间的规矩,要不然就送你们去西天,那里是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图澄暂时还不想去侍奉佛祖,只能忍气吞声的答应了刘福的要求。可即便是答应了这种无耻至极的要求,刘福对佛教的打压也没有丝毫中止。

寺院不可有私产,寺院不可私自为人剃度,寺院不可参与任何商业活动……一条条限制将佛教牢牢捆绑住了手脚,在雍凉之地,佛教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阻扰,以至于直到今日,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信奉。毕竟如今生活在雍凉之地的人还是追求物质方面满足的居多,没多少人去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

。。。

第168章道门整改

郭嘉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无的放矢的人,既然提到了和尚,那就肯定有他的深意。uruo.刘福一追问才知道,那些和尚在这段时间里的确有些不安分,借口寺产需要保护,私募僧兵,郭嘉等人知晓后有点不好下手,原因就是那座寺庙要保护的私产是太后捐的香油钱。

何太后这些年过得逍遥自在。在洛阳的时候,她是不能随意出宫的。可到了张掖以后,刘福为了给何太后找点事做,不至于整日闷在宫中闷出病来,便给了何太后这个便利。而何太后也的确需要这个便利,刘福给她找的事情就是照顾治下孤寡,这也是给刘福自己赢得好名声的一种手段。

在何太后的帮助下,刘福的善名远播,并不是因为将土豆这种祥瑞分给了诸侯才得到贤王的美名。随着关中的入手,何太后也带着鸾卫营开始在关中各地巡视,收留因为战乱而无人照顾的孤寡。

“主公,太后会给法云寺捐赠香油钱估计也是看法云寺的和尚生活清苦,不会是想要给主公作对,主公莫要多想。”郭嘉见刘福沉默不语,出声为何太后解释道。

刘福闻言笑道:“奉孝想多了,我母后是什么脾气我比你清楚。她给那帮和尚钱肯定是出于好意,可恶的是那帮和尚,竟然敢利用我母后的善心。来人,通知典韦带五百虎卫军随我去扶风法云寺走一遭。”

“主公准备做什么?”郭嘉连忙问道。

“去看看那佛门护法是不是真能护住佛门。”刘福冷笑着答道。

杀气腾腾的带着五百虎卫军离开了长安,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刘福便装打扮,带着典韦跟胡车儿来到法云寺的庙门外,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法云寺正殿前的一尊高达三丈,沐浴在烟雾中的佛像。无数百姓跪在四周不断参拜,有信徒上前用柳枝蘸着清水,替佛像洗浴,而正在参拜佛像的百姓见状立刻就会张着嘴努力去接那些洗过佛像的清水,仿佛这样做就能得到佛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