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188部分

汉墙-第188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的袁谭已经快要走投无路,当面拒绝的话,谁也不敢保证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自己生死是小,可若是因此连累了一家老小,郭图是说什么也不干。皱眉考虑了片刻,郭图对袁谭说道:“大公子想要自立门户的想法是好的,只是前往辽东并不妥当。辽东距离中原过远,偏安一隅尚可,但再想有所寸进就难了。”

“那公则认为去哪里合适?”袁谭闻言问道。

“以在下之见,大公子不如前往渤海郡,那里是主公的发家之地,在那里大公子可以借主公之名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势力。那样日后不论如何,说话多少也能有点底气。”

“公则所言正合我意,不知公则可愿与我一同前往?”袁谭有些激动的拉着郭图的手问道。

感受到袁谭那只手的力度,郭图心里暗暗苦笑,知道自己要是拒绝,恐怕一家老小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因为站在袁谭身后的那些人里,已经有人悄悄的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若是大公子不嫌弃郭图愚钝,郭图愿意同往。”

“好,好,公则不弃袁显思,日后袁显思也必不弃郭公则。”袁谭有些激动的对郭图说道。

二人商议定了落脚的地方,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往渤海郡,路上遇到了奉命前往邺城的荀湛荀友若,看到这个要去邺城顶替自己的家伙,郭图的心里不由变得有些苦涩。

。。。

第185章烽火不断

看完荀湛从袁谭那里带来的书信,袁绍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对袁谭假借自己之名在渤海招兵买马一事不置可否。

袁刘两家罢兵,是刘备求之不得的事情。虽然战事顺利,可刘备并不认为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就可以取袁绍而代之。河北太过庞大,袁谭所率领的二十万人也不过只是河北的一支偏师,若是袁绍一心要与自己争一长短,十有最终落败的会是刘备。

即便是现在,刘备也已经感到有些后力不继。万幸此时袁绍起了休战的念头,这让包括刘备在内的许多人都在暗中松了口气。

停战协议签订的很顺利,为了避免双方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两家以高青至临济这一段路程为隔离区,双方都不得入驻军队。这实际上对刘备来说是不公平的,可已经不想继续跟袁绍死磕的刘备还是答应了许攸提出的这个无理要求。

占到了便宜,袁绍也就心满意足,转而开始加强对并州的建设,刘备的使者简雍前往关中这件事,还是让袁绍感到有些揪心。为了避免关中军的介入,壶关以西的并州成为了袁绍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长安

简雍并没有如愿见到刘福,倒不是刘福不愿见他,而是刘福如今人不在长安,成都初定,有许多事情还需要刘福亲自出面,暂时抽不出身返回长安。简雍对此倒也没说什么,此次来关中,简雍身上有两个任务,一是与关中商议两家结盟一事,还有一事就是看看能不能从关中招揽一些可用之人。

眼下第一个任务暂时需要搁置,但第二个任务却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等简雍将长安逛了一个遍后,他觉得第二个任务比起第一个任务完成起来要更困难。

关中没有闲人,尤其是那种读过书正待在家中等待明主来访的人,更是一个也没。简雍一无所获,只能将目光投到了已经迁移到关中的兴汉学院身上。可兴汉学院就相当于是关中的人才储备地,那里的学子只要一毕业就会被官府给吸收,想要说服那些人放弃眼前的富贵背井离乡的去青州,说不定还要背负骂名,简雍不认为自己的口才有那么好。

兴汉学院很大,原来是董卓命人修建的坞,不过在刘福拿下关中以后,坞就被改建,如今成为了兴汉学院的新校址。

简雍打着参观学习的借口进入了兴汉学院。兴汉学院一般并不阻止外人的进入,当然在学院内部的有些地方,还是会派人把守,谁要是敢硬闯,死了都没人会去追究。在来之前已经打听清楚的简雍没有往有卫兵把守的地方走,而是先去了学院内的图书馆。

图书馆内的藏书可以说是整个大汉最丰富的,什么书都有,而且全部都是重新刊印的纸质书本,至于原本则另外找地方收藏。看着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简雍忽然起了将这些书全部打包带走的冲动。不过图书馆的书是不外借的,你只能在馆内阅读,当然图书馆也没有闭馆的时间,二十四小时都会开门。

离开了图书馆,简雍想要去拜会一下郑玄郑大师。郑玄作为文学界的泰斗,他所说的话在清流中还是很管用的,简雍想要请郑玄出面,为他推荐几个有用之人。可简雍忘了,与郑玄关系很好的孔融如今就在学院内任教,至于孔融为什么会在这里,简雍比谁都清楚。

郑玄是君子,但却不代表他就没有个人的好恶,对于简雍所提的请求,郑玄婉拒了,明确告知简雍,学院内的学子在毕业后就将得到关中王刘福的任命,让简雍去别的地方试试运气。

简雍苦笑,要是别的地方能找到人,自己又何必到学院来碰运气?可老人家已经发话,简雍也无计可施,只能垂头丧气的告辞离去。

不提在关中处处碰壁的简雍,青州的刘备在与袁绍签订了停战协议以后,也开始将目光对准了徐州。在经历了一次与袁绍的交锋以后,刘备已经深刻认识到仅凭青州一地的人才物力,那是绝对无法抵挡河北袁绍的。唯有拿下了徐州,凭借青两地,自己在日后才能有与袁绍一较长短的资本。

陈登的暗中示好给了刘备极大的鼓舞。之前迟迟不对徐州下手,就是因为刘备在徐州没有根基,找不到一个愿意与其合作的人。而陈登此时透露出希望刘备可以入主徐州的意思,给了刘备一个拿下徐州的机会。

里应外合是最有效的,尤其是陈家在徐州的名望极高,日后即便拿下了徐州,有陈家帮忙,刘备也不需要担心会激起徐州的抵抗。即便有零星的抵抗,那也只是那些看刘备不顺眼的世家作乱,刘备对这种抵抗还真是不怎么在意。

陶谦已经病入膏肓,没几天活头了,陈家此时暗中投靠,再加上之前就一直跟刘备保持来往的糜家糜竺,徐州四大家里需要刘备对付的就只剩下曹家。

这个曹家可不是许昌的曹家,曹豹的身边可不像曹操那样聚拢着大量人杰,要对付曹家,说实际点就是对付曹豹一个人,只要摆平了曹豹,那徐州基本上就是刘备的囊中物。

可曹豹并不是一个草包,身为曹家家主,对于危险的预感还是有的。在发现陈登返回徐州后开始有意无意的鼓吹青州的强大为刘备造势以后,曹豹就猜到陈家恐怕已经决定投靠刘备。

曹豹很清楚曹家当前的处境,想要阻止刘备入徐,要么说服陶谦拒绝刘备的非分之想,要么曹家另找外援。陶谦没有几天活头了,估计指望不上,留给曹家的唯一选择,就是另投他主。

可投谁呢?按照曹豹的想法,他最想投靠的是关中王,任谁都看得出来,许昌的天子跟如今的关中王根本没法比,可关中距离徐州太远,这个时候投靠,那就意味着曹豹必须舍弃徐州的家业。这对曹豹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与陈家、糜家不同,曹家虽然也经商,但主要精力却是放在徐州的军方。离开了徐州,就意味着曹家需要放弃兵权,而去了关中以后,曹豹并不认为就凭自己的本事足够在关中军内立足。

在发现投靠关中不现实以后,曹豹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目光放在了吕布还有曹操的身上,二者可选其一。

对于曹操,二人虽然都姓曹,老话也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曹字,五百年前是一家之类的,可曹豹对曹操并不感冒。当初曹操为报父仇大举进犯徐州的时候,曹豹在曹操的手下吃了不少苦头,知道曹操是个很难伺候的主。而吕布则不同,此人勇武过人,而且待人没什么心机,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一些,他总不会亏待了自己。再加上吕布如今兵强马壮,由他入主徐州,徐州同样可保一方安定。

几乎没有多作考虑,曹豹就派人前往寿春与吕布接触,一时间徐州境内风云变幻,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

寿春

这一次的出兵虽然收获颇丰,但结果却并不叫吕布感到满意。两万人马出去,只回来了一万五,人马的折损还可以暂时忽略不计,但徐州跟青州眉来眼去,这让吕布有点不爽。当初与曹操结盟的目的就是为了拿下徐州,出兵援助刘备也是阻止袁绍染指徐州,可现在看来,自己若是再没动作,这徐州恐怕就要爬上青州的,没自己扬州什么事了。

“子敬,看来你先前的担忧果然有道理,那刘备准备对徐州动手了。”吕布放下手中的情报对鲁肃说道。

“主公,若是如此,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

“嗯,让长文出使许昌,该是两家有所行动的时候了。”

“主公,若是没有好处,曹操恐怕不会动啊。”

“那依子敬之见,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

“……半个徐州。”

“半个徐州?”吕布紧皱眉头,十分不乐意的问道。

“主公若是舍不得,那我们不如不要徐州,专心准备攻取江东。其实以寿春作为我们日后进取中原的落脚点已经足够,并不是十分需要徐州。”

“唔……容我再考虑考虑。”

见吕布决心难下,鲁肃也没有催促。接触的时间久了,鲁肃发现自家的主公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做事不顾前后。这是好事,多一点顾虑,也就多几分把握。虽然对鲁肃来说,徐州对吕布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但如果吕布一心要取徐州,鲁肃也会尽心尽力。当然,该说的鲁肃不会有半分的隐瞒。

离开了吕布的府邸,鲁肃立刻去找陈群陈长文,既然吕布有意对徐州动兵,那之前与曹操签订的盟约就会生效,派人出使两家出兵的事情也需要开始提前准备。等鲁肃找到陈群的时候,发现陈群正在接待客人,听那人的口音,似乎是来自徐州。

“子敬你来得正好,主公此时可在府中?”陈群见到鲁肃后立刻问道。

“此时主公应该没有什么要紧的事。长文,此人是谁?”

“哦,此人是徐州曹家的使者,有事求见主公,这是来托我代为引荐的。”陈群闻言笑着对鲁肃解释道。

鲁肃点点头,对陈群说道:“引荐的事暂时不急,且先让他下去等候,我来是找你有正事要谈。”

陈群见状笑了笑,让人带使者下去休息,随后问鲁肃道:“子敬,何事如此严肃?”

“长文,徐州的事情想必你已经有所耳闻,主公似乎也有意在近期对徐州用兵,你做好准备,等主公下定决心以后,你说不定就要出使许昌。”

“两家联手攻取徐州?”陈群皱眉问道。

“嗯。”

“……子敬,说实话,我觉得徐州对我们现在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主公为何一定要取徐州?在我看来,集中力量攻取江东才是正经。”

“……我也是这么认为,可主公要取徐州,你还能不让吗?该说的我已经都说了,主公眼下也正在考虑当中,就是不知最后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

“那我出使许昌?”

“且先准备着,等主公下了最后的决心,再决定是否前往。”

交代完了正事,鲁肃并没有跟陈群闲谈,各自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要做,没有那个闲工夫。陈群一边交代家人替他准备行囊,一边带着曹家的使者去见了吕布。吕布本来正在为徐州的取舍烦心,听到徐州曹家派来使者,连忙命人带了进来。

曹豹跟吕布是认识的,当初吕布落魄的时候,在徐州接受过曹豹的接济。所以在见到使者之后,吕布没有问使者的来意,而是先问了曹豹的现状。

“我家主人最近日子过得很不好。陶徐州眼看着就要咽气了,而陈家却在这时鼓动他人准备迎接青州的刘备进徐州。我家主人最看不惯的就是刘备,要是刘备进了徐州,曹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我家主人这段时间一直在为这件事烦心。”

听到陶谦就要挂了,吕布不由微微皱眉,他很清楚,陶谦一旦归天,徐州的争夺就会摆上台面。从目前来看,刘备已经走在了他前面,是迎头赶上还是就此放手,已经是摆在吕布面前急需作出决断的事情。

“你家主人让人来有什么事?”吕布问使者道。

“我家主人认为,吕将军勇武过人,麾下兵强马壮,是保护徐州不受战乱之苦的不二人选。此次派小人前来,就是想要询问将军是否有意前往徐州,若是将军有意,我家主人愿意扫榻相迎。”

“他想要得到什么?”吕布没有显得很高兴,沉声问道。

“我家主人只想要将军保证在将军得到徐州以后,可以保证曹家在徐州的地位跟权势。”

“……他若是真心投靠,我自然不会动他分毫,可若是他三心两意,我要杀他也不是什么难事。你且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安心等待便是,不日我将发兵徐州。”

“是,小人告退。”

陈群至始至终都没有插嘴,直到使者走后,这才对吕布说道:“主公,真的要发兵徐州?”

“发兵是发兵,不过不是为了拿下徐州。”

“既然不为拿下徐州,又为何要发兵?”陈群不解的问道。

“子敬先前劝我拿出一半徐州引诱曹操出兵,可我却不太愿意。但听了这个使者所言之后,我觉得半个徐州恐怕不能叫曹操全心全意的攻取徐州,我准备将整个徐州给他,而我们则趁机对江东发起攻势。”

“主公要放弃徐州?”陈群惊讶的问道。

“只是暂时的。最近我在读兵法,收获颇多。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曹操大军未动,我们取江东始终有个隐患,犹如芒刺在背。可若是曹操大军被牵制在了徐州,那我军就可以专心应付江东。对了,长文需要辛苦一些,在去许昌与曹操商议完出兵事宜以后,不要直接返回寿春,前往襄阳与刘表商议一下两家合力对付江东孙策,即便不能让刘表答应出兵,最少也要让刘表别在我们对付江东的时候还要提防着江夏的黄祖。”

“是,陈群这就去准备。”

“嗯,你去吧。”

陈群从吕布府中出来的时候心情很是愉悦,他忽然发现现在的主公比起以前要进步许多。当初听从父命投效吕布帐下的时候,陈群还有点不乐意,在他看来,吕布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