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214部分

汉墙-第214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那个魁头会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干吗?”

“他会的,只要他不想莫名其妙的死了,那他就必须跟蹇曼还有轲比能斗到底。”

“哦,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这主意谁出的?真够损的……哎呀!”

“混账东西,这主意是关中王想的,你有意见?”九号收回手质问道。

“没有,好主意!对待那些不识好歹的异族就要这么对付!”

长安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魁头终于抵达了长安。长安城是不用想进了,魁头一行人被安排在了城外的一处军营里。看着那些每日出操训练,风雨从不间断的汉军,魁头似乎隐隐明白了鲜卑这次为什么会战败。

在经过三天的焦虑等待后,魁头见到了关中王刘福。第一眼看到刘福,魁头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关中王很年轻,同时也很可怕。不是那种面相上的可怕,而是那种王者的气势,压得魁头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种感觉魁头在很小的时候曾经经历过一次,那是在随着父亲见到檀石槐的时候。不是正面感受,只是站在父亲身边,亲眼看到檀石槐处置对他命令阳奉阴违的两个小部落的族长。那种通不过气来的压力,让魁头终身难忘。也正是那次经历,才让魁头对鲜卑王这个位置一直很感兴趣。

如今在关中王刘福的身上,魁头又一次体会到了那种压力。原本还想要在关中王面前保持一个鲜卑贵族体面的想法在此时已被魁头扔到了一边,五体投地对刘福施跪拜大礼,口中恭声说道:“罪臣魁头,冒犯大汉天威,祈求关中王宽恕。”

“魁头,我可不是傻子,不会因为你服个软,说两句好听的就放了你。你要见我的理由我已经知道,如今我来了,你是不是该给我一个可以让我满意的理由了。”刘福慢条斯理的对魁头说道。

跪在地上的魁头以头触地,恭声答道:“魁头无知,不敢要挟关中王。只求关中王仁慈,可以念在魁头真心悔过的份上,饶魁头一命。”

“只要你不触犯大汉的律法,我是不会因为私人恩怨对付你的。说说吧,你自信可以让我不把你交给轲比能的理由是什么?我时间有限,你最好长话短说。”

“是,罪臣……”

“魁头,你现在还不是我的臣子,用不着自称罪臣。”刘福打断魁头的话道。

“是,罪臣……啊,是魁头明白。”魁头连忙答道。

“嗯,继续吧。”

“是,魁头想要向关中王买自己这条命。”

“买命?你用什么买?”刘福好笑的看了看魁头,问道。

“魁头如今身无分文,不过魁头并不是一无所有,魁头知道,在弹汗山王庭的某处有一个檀石槐时期修建的宝库,那里面藏满了各种奇珍异宝。”

檀石槐是什么人,刘福早就从卢植、蔡邕那些人口中知道。魁头说是檀石槐时期的宝库,那倒真有可能里面藏满了奇珍异宝。

这笔买卖干得过!

“魁头,你是打算用那个所谓的宝库买你的自由?”刘福看着魁头问道。

“是的。关中王,明人不说暗话,你们若是将我交给轲比能,那我魁头必死无疑。可魁头不想死,所以为了活命,魁头也顾不得许多了。”魁头一脸诚恳的老实交代道。

“……好吧,我答应你的条件。不过放你走可以,但那必须是在你带着我们的人找到了那个宝库之后。你放心,我们汉人言出必行,既然答应了你,事后就不会反悔。只要你带着我们的人找到了那个宝库,你就可以获得自由,并且,你还可以带走二十个鲜卑贵族作为你自保的资本。”

“……多谢关中王仁慈。”

。。。

第212章鲜卑内乱

放走魁头及其亲信,这是刘福早就与手下众谋臣商议好的。原本想要给魁头制造一个出逃的机会,但在收到手下官员报告说魁头想要用东西换取自由的时候,刘福等人立刻更改了原计划。

事实证明,临时更改原定计划是值得的。檀石槐时期的鲜卑是最强大的,由檀石槐命人修建的藏宝库,其中的珍宝也都是最好的,可以被称为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就不下数十件,更有成堆的金银珠宝……

这笔买卖干得很划来!

发了一笔横财的刘福也信守承诺,放走了魁头不说,更是将对魁头忠心耿耿的二十个鲜卑贵族一同放走。单凭魁头一个人,是无法与蹇曼分庭抗礼的。但加上了这二十个鲜卑贵族,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每一个鲜卑贵族,都代表着一份实力。虽然他们的部落可能已经遭到了蹇曼的清洗,但只要他们回到部落中,那很快魁头就可以组建起一支军队。而到了那时,就是魁头跟蹇曼开战的时候。

一旦鲜卑陷入内战,那关中就可以坐在一旁喝着小酒看好戏,看谁处于劣势就出手帮一把。不需要多,只要鲜卑乱上三五年,关中就可以轻松解决掉鲜卑这个隐瞒。三五年的时间,那些受够了战乱的鲜卑人会迫切期望草原和平的到来,而那时的汉军就可以扮演救世主去解救他们,将鲜卑族纳入大汉这个大家庭。

这是阳谋!如果连汉人这点计谋都看不出,魁头就不值得被刘福看中,成为蹇曼的对手。可就算看出来了又如何?魁头不想死!只要不合作,魁头相信汉人会没有任何犹豫的把自己交给轲比能。而只要能恢复自由,魁头不觉得解决蹇曼会浪费自己太多时间。只要解决了蹇曼,那自己就可以利用鲜卑王的名义,号召整个鲜卑对抗汉人。

也正是有了这个自信,魁头才会拿出弹汗山王庭的宝藏作为交换自由的代价。弹汗山王庭的宝藏,那是檀石槐给后辈儿孙留的,目的就是希望后辈儿孙可以通过这笔宝藏东山再起。只是檀石槐没想到,自己的后辈儿孙是如此的败家,竟然就这样轻易的把宝藏给交了出去,而且还是交给自己最看不顺眼的大汉。檀石槐若是在天有灵,恐怕会从地底爬出来掐死魁头。不过好在檀石槐已经死得连渣都不剩,魁头不需要担心这个。

在重获自由以后,魁头立刻将随同自己一起被释放的二十个鲜卑贵族给放走,命令他们回到部落以后立刻召集族人,准备反抗蹇曼。而魁头自己,则单人独骑的前往了步度根的部落。

步度根是魁头最信任的人,只要得到步度根的效忠,魁头就有能力让那二十个鲜卑贵族对自己俯首听命。

好运似乎看上了魁头。在魁头独自上路一天之后,魁头遇到了步度根部落里斥候。得知消息的步度根大喜,在被汉军击败以后,步度根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自己的部落。而在得知蹇曼派出轲比能前往长安赎回魁头的时候,步度根立刻带人赶往长安,希望可以从轲比能手中救出魁头。结果没想到,自己还没到长安,就遇到了已经被汉人释放的魁头。

这可真是缘分!

“大王,请接收步度根及其族人的效忠。”步度根单膝跪地,对魁头请求道。随着步度根的表态,跟随步度根的将领也纷纷跪在魁头的面前。

魁头很感动,伸手扶起了步度根,“我的兄弟,魁头在此发誓,只要一步度根不背叛我,我魁头就一日不会背叛你。上苍作证,魁头若是违背此誓,愿死在万箭穿心之下。”

条件有限,效忠的仪式也只能从简。在步度根对魁头发誓效忠以后,二人立刻开始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在草原上,像魁头、蹇曼这种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部落。蹇曼在成为鲜卑王以后,或许是为了收买人心,对待魁头的部落,蹇曼并没有刻意打压。虽然这样做让轲比能感到很不满,但此时魁头却要感谢蹇曼。要不是蹇曼的妇人之仁,此时的魁头就只能做没有亲信的光杆司令,那是很危险的!

在听了步度根的询问以后,魁头立刻下令步度根挑选精锐护送自己返回自己的部落。等到回到部落以后,魁头也没有贸然露面,他需要先观察形势。一开始步度根还有点不解魁头的举动,但在看到轲比能安排在魁头部的人以后,步度根发自内心的佩服魁头的先见之明。

魁头部是魁头的老窝,苦心经营多年。若是魁头死了,魁头部恐怕会被其他人瓜分,可如今魁头回来了,不管是那些苦苦等待的,还是那些已经有了异心的人,全都老实了下来。轲比能安排在魁头部的人在之间被魁头部的人杀了个精光,百十颗人头被堆在魁头休息的大帐外,让那些已经打算投靠轲比能的人暗自心惊。

亲眼看到魁头返回,魁头部的人欣喜若狂。扫视了一眼跪在自己眼前的族人,魁头沉声说道:“你们都是我最亲信的人,所以我不会怀疑你们。如今先王被蹇曼所害,我要带领你们推翻他,你们是否愿意追随我?”

“……族长,你是魁头部的族长,你的决定我们不会反对,只是依我们现在的力量,能够是蹇曼还有轲比能的对手吗?”魁头部最年长的长老代表大家问魁头道。

“我的长老,不用担心实力的差距,除了我们魁头部,在鲜卑还有许多人并不愿意服从蹇曼跟轲比能。而我这次要做的,就是领导他们一起反抗蹇曼这个为了王位而弑君的暴君。”

“族长,你说先王是死在蹇曼的手里?”长老惊讶的问道。

魁头闻言耐心的解释道:“事实就是这样。先王只是被汉军打败,但却并没有被汉军俘虏。先王的死,与汉人无关,而是蹇曼跟轲比能下得手。据我所知,先王撤离战场以后,为了避开汉军的锋芒,准备带领族人横穿大漠休养生息。可就在准备动身的晚上,突然暴毙,紧跟着蹇曼就与轲比能接管了先王的军队。先王的死,蹇曼跟轲比能脱不了干系。”

“这个弑父的逆子,不配成为我鲜卑的王。族长,不,大王,请您率领我们,为我们鲜卑一族除掉这个残忍的家伙。”

“这是我的责任。”魁头郑重其事的答道。

大义的名分,这东西可以说是半点用也没有,但也可以说是作用巨大。就比如现在,当蹇曼弑父的消息在草原上流传的时候,投奔魁头的鲜卑人越来越多,在很短的时间内,魁头的手下已经聚拢了大批的人马,与蹇曼在军队数量上的差距日渐缩小。

对于魁头的反抗,蹇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心趁这个时候魁头羽翼未丰,出兵打败魁头。可帮凶轲比能还在长安,那些效忠轲比能的军队对蹇曼这个鲜卑王的命令并不理睬。蹇曼很生气!但似乎除了生气,现在的蹇曼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任由魁头将手下的鲜卑人争取过去。

远在长安的轲比能在收到蹇曼派人送来的急报以后忍不住仰天长叹。自己会亲自来长安,目的就是魁头。为了魁头,轲比能可以说是已经有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汉人却抢在自己到达长安之前放走了魁头,而自己还不能表现出不满。如今汉人势大,不是可以轻易得罪的对象,尤其是在知道魁头拉起队伍准备武力对抗蹇曼跟自己以后,这时候更不能得罪汉人了。

为了讨好汉人,不让汉人找到借口出兵草原,轲比能只能耐下性子与汉人的谈判代表谈判,商讨赎回鲜卑贵族这件事。轲比能知道,魁头如今拉起了队伍,已经不是派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人了。为了争取到汉人的支持,轲比能的姿态很低。只是无论轲比能表现的姿态多低,拿出多少好处,都无法得到汉人的承诺。回答轲比能的只有一个答复,这是鲜卑的内部事务,作为外人,关中不会插手。

轲比能很失望,同时也担心魁头会派人中途截杀自己。在留下亲信与汉人继续商讨赎回贵族这件事之后,轲比能急匆匆的赶回鲜卑,去处理魁头这个汉人放出来的大麻烦。

就如轲比能所料的那样,魁头果然安排人中途截杀,试图在与蹇曼开战之前,先解决轲比能这个比蹇曼更难对付的人。只是轲比能很狡猾,他将自己的亲信分成数十支队伍,然后自己却乔装改扮,混进了一支汉人的商队里。

此时的草原,最难惹的就是汉人的商队。谁都不敢在这时候向汉人挑衅,给汉人发兵草原的借口。所以轲比能走得很安全,顺利抵达了部落,与蹇曼汇合。而与他分道扬镳的那些亲信,则一个都没有回来。

截杀失败,魁头当即宣布起兵讨伐弑父的蹇曼以及帮凶轲比能。与之争锋相对的,则是轲比能对外宣布魁头其实是汉人的走狗,在被俘以后已经投靠了关中,是鲜卑人的叛徒,号召所有鲜卑人不要再听从魁头的命令。

狗咬狗,一嘴毛!打嘴仗这种事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能够决定谁是下一任鲜卑王的,还是双方手中所掌握的兵马。

蹇曼跟轲比能因为抢先动手,所以在人马数量上占优,可魁头虽然落后一步,但他的号召力却不是蹇曼可以比拟的。比起蹇曼,大多数鲜卑人还是觉得魁头更靠谱一点。在魁头宣布不承认蹇曼为鲜卑王以后,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了魁头。

双方的实力差距并不大……

一场鲜卑人内部的战争,在许多人的关注下拉开了帷幕……

鸡鹿塞

这个曾经阻挡和连大军数月的地方,如今已经重回了汉军的手中。站在重建的工地上,刘福带着张任、赵云这对师兄弟一边走一边征询这二人的意见。

鸡鹿塞是肯定要重建的!但由哪一支军队驻守,却让刘福感到有些为难。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为了守住鸡鹿塞,为大军的调动和布局争取时间,奉命死守鸡鹿塞的铁壁军可以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主将、副将都受了重伤,麾下将士战损超过七成,虽然此时的铁壁军已经得到了人员的补充,但想要恢复到战前的实力,还需要一段时间。

按道理来说,将鸡鹿塞交由铁壁军驻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从地形还有所需的战力来讲,龙骑军比铁壁军更加适合担任驻守鸡鹿塞这个任务。

“主公,你不用为难了,铁壁军服从主公的一切命令。”张任沉声对刘福说道。

刘福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公义,难为你了。铁壁军是好样的,在这次与鲜卑的作战中,他们无愧铁壁这两个字。只是鸡鹿塞在日后不仅仅是一个防御要塞那么简单。别看现在鲜卑打得那么热闹,可能够结束残局的,只有我们。而考虑由龙骑军驻守鸡鹿塞,就是为了日后我们能够在尽短的时间内对鲜卑发动突袭。”

“主公,我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