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255部分

汉墙-第255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远,西汉出手了,你可有什么对策?”面对老友,袁绍没有客套,开门见山的对许攸说道。

许攸在来见袁绍之前就猜到袁绍要找自己干什么,听到袁绍问起,许攸笑眯眯的说道:“主公担心西汉与曹军余孽前后夹击我军?”

“嗯。子远可有对策?”袁绍点头问道。

“主公多虑了。那西汉虽然接纳了曹操,可又怎么会对曹操一点防范也没有。而徐州曹军就是足以令曹操身死的一个隐患。”

“哦?此话怎讲?”

“据远所知,西汉正规军的正常编制为两万,而徐州曹军的数量却不下三万,若是接纳了徐州曹军,西汉又将如何安置这支忠心与曹操的军队。所以远以为,主公若是想要此时得徐州,大可放心对徐州用兵。若是想要致曹阿瞒与死地,也大可网开一面。”

“子远果然有才。不过那西汉帝刘福往往会有出人意料之举,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利用徐州曹军作文站害曹孟德了,万一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让西汉多了几万精锐。”

“主公宅心仁厚,许攸佩服。”许攸闻言立刻马屁送上。

第255章曹氏兄弟

做人不能太自以为是,尤其是以己度人更是要不得。许攸不是刘福,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其实刘福根本就不在意徐州那三万曹军的死活。对刘福来说,那三万曹军即便一个不少的去了关中,那会绝对没有成军的可能。

西汉军的编制已满,刘福没有新建一军的打算,即便看在曹操的面子上,那三万曹军也会被打散安排到各地的守备军中,像夏侯、夏侯渊这样的武将,身边只会留下与身份地位相符合的亲兵,多一个也不行。

对于兵权,刘福抓得比谁都要严。刘福很清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句话的含义,而在军中,刘福更加注重下级军官的培养,只要没了愿意追随的兵卒,即便主将生了二心,也不会有人愿意跟他一起造反。而且眼下曹操的势力已经穷途末路,再也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如果拒绝了西汉伸过来的橄榄枝,虽然徐州的曹军还能苟延残喘一阵子,但下场绝对会很惨。

虎牢关的太史慈在发现攻击虎牢关的袁绍军减弱了攻势以后,立刻便将虎牢关的兵权移交给了匆匆赶来的郝昭,自己则带着汉安军中的骑兵出了关,准备打袁绍军一个措手不及。而正在盘算着集中兵力一举消灭徐州曹军的袁绍在得知汉安军出关直奔濮阳的消息以后不由大吃一惊,连责怪许攸的工夫也没有,立刻率领大军掉头,回师濮阳确保自己的退路。

徐州曹军没有趁机发动对袁绍军的攻击,一来兵力不足,万一被袁绍军回头缠住,三万人马不见得能讨到好。二来夏侯也知道曹家的未来以后就要落到西汉的身上,为了日后打算,夏侯想要给自己手里留下一点筹码。三万曹军没有与袁绍军交战,绕过陈留赶往许昌。虎牢是不能去的,谁知道袁绍会不会在虎牢附近陈兵埋伏。

胜利不是目的,活着去西汉才是关键。

“子恒,在想什么?”在前往许昌的路上,总算是可以暂时缓口气的夏侯叫住与自己擦身而过的曹丕问道。

“叔父,侄儿没有想什么?”曹丕拱手一礼答道。

“……子恒,世事无常,你还是需要尽量想开点才是。”夏侯也不知该如何安慰曹丕,只能十分笼统的对曹丕说道。

曹丕闻言扯出一丝笑容对夏侯说道:“叔父放心,侄儿不会做傻事的。就像叔父说的那样,世事无常,有时候好事会变成坏事,但有的时候坏事又能变成好事。其实对于曹氏继承人这个位置,侄儿并不是太想要。不管曹氏将来如何,恐怕都不会是西汉的对手,与其将来做个阶下囚,倒不如趁早投靠过去,侄儿觉得自己并不输给大哥,日后也必能在西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嗯,你能这么想,叔父就放心了。子恒放心,叔父支持你。”夏侯微笑着对曹丕保证道。

“多谢叔父。”

三万人进入许昌周边,还没等夏侯命人前去附近打探消息,提前得知消息的曹昂就带着人赶来了。一见到曹丕,曹昂二话不说,下马一把抱住了曹丕,口中连声说道:“太好了,二弟,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大哥,有叔父在,弟弟怎么会有事。”曹丕微笑着对曹昂说道。

“呵呵……说的也是,叔父勇武果敢,自然不会让二弟有什么闪失。叔父在下,请受侄儿一拜。”

“子修不必多礼,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来了的?”夏侯笑呵呵的问道。

“叔父容禀,侄儿是在叔父绕过陈留以后得知的消息,想来叔父一路走得匆忙,恐怕补给不多,所以这段时间侄儿正在许昌的周边郡县收集粮草。”

夏侯闻言大喜,“子修有心了,粮草何在?”

“都在许昌,叔父,还请率大军随侄儿前往许昌休整。”

“子修,关于袁绍军……”夏侯忽然想起了什么,叫住转身准备离开的曹昂问道。

曹昂闻言笑道:“叔父放心,袁绍这次讨不到好。虽说兖州被他给夺了,但并州也已经落到了我们手里。而且子孝叔父已经率兵夺回了孟津,虎牢也还在我们的手里……”

夏侯知道曹昂所说的我们是指西汉,但他想听的不是这个,他很想要知道西汉会如何安排自己手下这三万人。

“子修,你可知西汉打算如何安排我们?”从后军赶来的夏侯渊见夏侯不好开口,干脆自己主动开口问道。

曹昂闻言笑了笑,答道:“关于将士们的安排,愿意回家的可以回家,愿意继续留在军中的可以继续从军,不过二位叔父,这兵权恐怕……”

“只要西汉可以安排好这些兵卒,我们的兵权倒是不重要。”夏侯有点虚伪的说道。

“叔父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父亲已经答应陛下先行前往兴汉学院了解西汉朝廷的政体,以便为日后出仕做准备。两位叔父若是愿意,到时也可以一同前往。”

“跟那帮夫子一起研究学问?”夏侯皱眉问道。

“叔父,兴汉学院也是有武学院的。陛下一直以来就奉行文武并重,文安邦,武定国,武将的地位并不比文臣要差。”

“哦,那我倒是要去见识见识。”夏侯渊笑着说道。

“相信叔父一定会满意。”曹昂随即笑着点头道。

等到曹昂去前军安排事情,夏侯不解的问夏侯渊道:“妙才,你刚才为何要帮着子修那小子说话?”

“大兄,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连主公都已经向西汉低头,你我又何必固执?难道大兄真的以为西汉会在意你我手中这三万曹军?”

夏侯渊的问题问得很现实,夏侯虽有心反驳可也知道夏侯渊所说并没有错。但夏侯还是有点不甘心,夏侯渊见状安慰道:“大兄,你我新降,还是莫要给孟德平添麻烦的好。那西汉帝虽然会看在孟德的面上不难为你我,但人情这东西是越用越少的,等到用没了的时候……”

“好啦妙才,你不必担心我,我知道怎么做。那西汉帝要是不愿用我,那我就回家务农就是了,保证不会给孟德添麻烦。”夏侯打断夏侯渊的话道。

夏侯渊闻言笑道:“大兄若是想要回家务农,那小弟必定同行。”

……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天对曹军来说过得并不好,朝不保夕的日子让这些人连饭都吃得没胃口。眼下终于看到了安稳的希望,三万曹军总算是可以吃上一顿安心饭了。

夏侯用完了饭后,拉着夏侯渊在许昌城里瞎转。看着破败的许昌,夏侯跟夏侯渊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留在许昌的家人,下意识的来到各自的府邸,看着人去屋空的府邸,无论是夏侯还是夏侯渊,都对荆州的刘备充满了恨意。

纸是包不住火的,究竟是谁攻破了许昌,夏侯跟夏侯渊的心里都明白。如果不是眼下实力不足,夏侯跟夏侯渊肯定会去荆州找刘备要个说法。但现在,除了满腔的愤恨,二人竟然一点办法也没有。

思念家人的情绪让夏侯跟夏侯渊都没有了继续闲逛的兴致。二人垂头丧气的回到军营,迎面就遇上了一脸焦急的曹昂。

“二位叔父,你们去哪了?让侄儿一番好找。”曹昂迎上来问道。

“怎么?子修有事?”心情不佳的夏侯闻言问道。

曹昂点头答道:“自然有事。叔父,还请立刻点齐人马随侄儿赶往宛城。”

“打宛城?”夏侯渊有些意外的问道。

“嗯。陛下曾对家父说过要派人去荆州讨要回被张飞掳走的众人家眷。但刘备不是个好说话的,为了逼他就范,总要让他知道惹恼西汉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就要打宛城?”夏侯有些激动的看着曹昂问道。

“正是,陛下说了,要是刘备不肯乖乖把人放回来,那就打到他愿意,或者我们自己带人去把人给抢回来。”

“哈哈哈……这话我爱听。妙才,快去整军,我们这就出发。”夏侯哈哈大笑道。

一想到还有跟家人团聚的可能,夏侯渊也是一脸的喜色,点了点头后立刻便出去集结兵马。

等到人马集结完毕就要出发的时候,夏侯忽然回头对曹丕说道:“子恒,你留在许昌,以免叫袁绍或者吕布钻了空子,我给你留一万人,有没有问题?”

曹丕没有马上回答,看向一旁的曹昂,就见曹昂正在冲自己点头示意让他答应下来。原本还担心曹昂会出声反对的曹丕心中不由感到有些惭愧,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感到脸红。

“叔父,宛城城高池深,两万人恐难拿下,侄儿只需三千人守卫许昌即可。”曹丕轻声对夏侯说道。不等夏侯开口,曹昂已经开口笑道:“子恒不必担心,陛下并非是命我等去攻打宛城,只是从旁辅助而已,攻打宛城自有西汉军负责。其实就算我们一兵不带,那也是没问题的。”

夏侯虽然相信曹昂说的是实情,但让他一个兵都不带,只是去当一回看客,夏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干不出来那种事情。

留个曹丕一万人守城,夏侯夏侯渊带着两万人赶往宛城,路过颍川的时候遇到了熟人。曹操帐下有二荀,荀被张飞给“请”去了荆州,而荀攸在洛阳与曹操失散,带着程昱、满宠等文臣躲在颍川老家。

本来以为曹操就这么败亡了,却没想到西汉会在曹操快要玩完的时候伸手拉了一把。原本荀攸打算和众人一起去长安找曹操,但想想昔日的主公已经变成了人臣,他们这些人去了,难道要做人臣的人臣?

左思右想之下,荀攸等人决定先不忙露面,等到局势稳定之后再作计较。而在接下来的这几天里,还真是一天一个样,虎牢关不失,确保了许昌、洛阳的稳定。看到自己藏身的颍川并没有受到太多战乱的影响,荀攸等人觉得还是要找机会立点功劳再去关中比较合适。

西汉军荀攸等人不想去找,在发现夏侯带兵路过颍川的时候,荀攸等人都出来了。故人重逢,夏侯很是高兴,对于荀攸的提议没有反对,当即便答应了下来。夏侯渊察言观色,知道大兄就这样答应下来稍显不妥。但他也知道大兄不是个可以轻易更改决定的人,只能在事后想办法补救。

“子修,你叔父就是那个脾气,你莫要在意。”在私底下,夏侯渊找到曹昂说道。

曹昂闻言笑道:“叔父多虑了,曹昂也是您二位叔父看着长大的,为何叔父如今对侄儿如此的没有信心?叔父放心,陛下对荀先生等人一向看重,在得知荀先生等人与家父走散的时候,陛下还是遗憾不已。这回叔父带着荀先生等人同行,其实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子修,你在关中待的时间长,跟叔父说说,这西汉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夏侯渊闻言沉默了片刻,轻声问道。

“陛下是个很讲规矩的人。只要是在规矩之内行事,陛下不会因个人好恶来做决定。陛下很注重人才的培养,除了大力扶持学院外,对于那些有才之士也是从来不重出身,只看才能。”

“难道西汉帝不考虑个人的德行?”夏侯渊皱眉问道。

“德行这种事不需要陛下操心,在西汉,御史台就是专门负责监察百官,一旦事发,即便是陛下开口求情,御史长司马防公也是不买账的。不过直到今日,陛下也没有为任何一个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犯官求过情就是了。”

“这么说,在西汉,并不是西汉帝的话最管用。”

“在西汉,说话最管用的是集合西汉众多才智高绝之士一同商议编著的新汉律。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是陛下亲口给文武百官的承诺。”曹昂对夏侯渊正色道。

第256章夜袭宛城

夏侯做梦也没想到西汉帝刘福会在宛城,在夏侯看来,刘福贵为一国之君,怎么可能会亲身犯险。但事实就是事实,相信这世上也没人敢冒名顶替。

“陛下何故在此?”曹昂紧走几步来到刘福面前施礼问道。

“哦,子修来啦,没啥,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随便走走。君明,去请孟德前来,让他负责招呼一下他的兄弟。”刘福随口应付了一句,回头吩咐身后的典韦道。

曹昂为刘福引荐了夏侯跟夏侯渊,刘福冲二人微微点头,表现的既不热情也不冷淡。夏侯关心自己家小的安慰,见刘福不肯主动说,只好厚着脸皮问道:“陛下,不知我等的家小现在是否安全?”

“都在宛城里呢。张飞那个王八蛋借口没有得到刘备的命令,不肯放人。”刘福闻言答道。

“……陛下,此次我等带来两万人马,希望可以略尽绵薄之力。”夏侯沉声向刘福说道。刘福闻言有些诧异的看了夏侯一眼,问道:“你不想要你家小活命了?”

夏侯一愣,随即便明白了刘福话中的意思。的确如此,自己的家小在张飞的手里,投鼠忌器呀。

“元让,妙才,你们安然无恙真是太好了。”曹操惊喜的声音自远处传来,夏侯跟夏侯渊此时也有些激动。三人在曹操起事前就已经感情深厚,那是一种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感情。

没有去打扰曹操三人叙旧,刘福叫过曹昂微笑着问道:“一路还顺利吧。”

“托陛下的洪福。陛下,这是我二弟曹丕曹子恒。”曹昂笑着向刘福介绍自己的兄弟道。

“曹丕见过陛下。”曹丕不卑不亢的对刘福行礼道。

“不必多礼,总是听子修夸你文采出众,回头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