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294部分

汉墙-第294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母多虑了,不过是点小毛病,将养些时日就会好的。”周瑜连忙对吴国太说道。

“呵呵,你这孩子就知道跟为娘说宽心话。其实老身活到现在,早就已经活够了,就是马上去见老身的夫君,老身也不会感到有什么意外,只是还有些遗憾始终放不下。”

“义母请说,只要孩儿能够做到,必定全力以赴。”周瑜闻言连忙保证道。

吴国太等的就是周瑜这句话,闻言轻声说道:“自从诩儿死后,老身就知道孩子们大了,都有了各自的心思,老身不想管,也管不了。只是绍儿还年幼,唯一叫老身放心不下的就是绍儿,老身实在是担心自己离开人世没多久就会在泉下相遇绍儿。”

“义母多虑了,主公身为绍儿的二叔,会照顾好绍儿的。”周瑜轻声安慰吴国太道。只是不等吴国太说话,站在一旁的孙仁就忍不住冷哼一声道:“哼,指望他?我只怕他巴不得将绍儿交由他照顾。周大哥,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当年的他了,张昭那个老头你也知道吧,为孙家出力甚大,可就因为在言语上冲撞了他,结果就被他下令去烧张昭的府邸,张昭那个老头差点就……”

“尚香!”吴国太一声轻喝打断了孙仁的话语,望着周瑜问道:“公瑾,老身想要将绍儿交由你照顾,不知你可愿意?”

“这个……”周瑜不太想答应吴国太的这个要求,毕竟公开照顾孙绍,也就意味着与孙权正面对抗,而此时的江东并不适合内讧。可一想到孙仁提起张昭府邸被烧这件事,很明显,一旦吴国太这次遇到意外,孙绍的处境就会很危险,仅靠孙仁手下的两百女卫以及几个没有兵权的老夫子是保不住孙绍的。

“敢不从命。”周瑜恭声对吴国太答道。

第三百零四章灯下黑

周瑜不是笨蛋,在见到孙绍拜自己为师,吴国太的身体明显开始好转以后,周瑜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上了当。不过对此周瑜并没有什么不满,于公于私,自己都没有对孙绍置之不理的理由。

于公,周瑜与孙权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一方退让,否则爆发冲突是迟早的事情。于私,孙绍是孙策留在这世上的唯一男丁,自己作为孙策的结义兄弟,不可能眼看着孙绍横遭不测。

不过周瑜并不认为将孙绍带在身边就能更好地保护孙绍。百密总有一疏,带着孙绍去交州,反倒更容易给人提供下手的机会。论起智谋,吴国太跟孙仁都更相信周瑜,所以当周瑜为了保护孙绍提出自己的建议时,二人只是稍微考虑了一下就点头答应配合周瑜。

吴国太病情好转,这是一件喜事,需要好好庆贺一番,再加上周瑜要收孙绍为徒,这件事不好好操办一下可不成。虽然孙权不太愿意,但吴国太坚持,他也没辙,只能听之任之。结果吴国太亲自写请帖,将江东有头有脸的人物一网打尽,尽数给请到了府中,看到府中人头攒动,孙权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安。

宴会开到一半,吴国太亲自主持了孙绍拜师的仪式,但在孙绍拜过师,周瑜当着众人面将孙绍托付给孙权照顾时,孙权心里先是一喜,不过随即反应过来,一旦自己答应,不仅不能再想办法对付孙绍,反而还需要对孙绍关照有加。之前孙绍在吴国太那里,万一出了事自己还能撇清关系,可一旦自己把孙绍留在身边,那不管孙绍出了什么事,自己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心拒绝,但一时间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借口,而吴国太等人又满含期望的望着孙权,孙权考虑再三。只得满面含笑的答应了周瑜的提议。见孙权答应,周瑜、张昭等人不由暗松一口气,周瑜回交州继续扩充实力,而张昭留在秣陵,可以负责监视孙权对孙绍的一举一动。

被人算计是很叫人难以愉快的一件事,孙权回到府中大发雷霆,但除了发发脾气。此时的孙权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想。他已经看出来了,想要干掉孙绍。唯一可行的就是先解决周瑜跟张昭这两个人。张昭好办,一个老儒而已,难对付的是周瑜。一想到周瑜,孙权就隐隐有些后悔让周瑜去交州,原本以为周瑜去了交州至少需要几年才能恢复在柴桑时的声势,可没想到交趾士家是那样的不争气,早知如此,还不如派自己的亲信去。

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孙权也不是一个喜欢后悔的人。在发了一通脾气以后,孙权已经调整好心态,将原本需要对付的主要目标由孙绍转移到了周瑜的身上。孙权爱才,可如果这个才不能为我所用,那还是尽早除去的好。

但凡能成大事者,多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孙权吞下了周瑜送给自己的孙绍这个绿头大苍蝇,除了命人照顾好孙绍的饮食起居外。针对孙绍的一切不知都暂时中止。而对周瑜已经起了杀心的孙权此时已经将矛头对准了周瑜,这次周瑜只带两百亲兵回来,在返回交州的路上,有的是机会。

周瑜似乎也觉察到了危险的临近,在秣陵待了几日,安排好孙绍日后的学业任务后便起程返回交州。两百人的队伍穿州过县。很快就进入了山越的活动范围。

对江东的人来说,山越就是一块肥肉。为了调动手下的积极性,孙权允许手下部将可以收降山越人,除了每战必须上缴的部分战利品外,剩余的都归个人所有。攻打山越对江东的武将来说就是发财的机会,至于山越人的感受,那不是江东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进入贺齐的防区时。周瑜拜访了贺齐。贺齐虽然不是出身江东四姓,但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在孙策成为会稽太守时贺齐率众归降,可惜贺齐命不好,还没有得到孙策的重用孙策就挂了,而因为是孙策的旧臣,孙权也对贺齐不敢重用。寿春兵败以后,贺齐就被孙权打发到了山越这种穷乡僻壤。

见到周瑜来访,贺齐感到很高兴,自从被发配到这里,还是头一回有人来主动拜访自己。将周瑜迎进大厅,回忆一下往事,很快的二人就聊到了正事。就如孙权已经将周瑜定为首要除去的目标,周瑜也已经意识到了孙权对自己的敌意。在秣陵与张昭闲聊的时候,周瑜已经知道了张昭府中无故失火的前因后果,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疑点无疑指向了孙权。

连张昭这样手无兵权的人都不打算放过,怎么可能会放过自己这个手握重兵的人。周瑜不相信孙权会为了大局而放过自己,所以在返回交州的这一路上,周瑜小心谨慎,尤其是进入了山越的活动范围,周瑜更是清楚想要安全返回交州,不是件容易事。

贺齐并不是真的忠于孙策,当初率众归降孙策也是贺齐看出未来的江东之主会是孙策,抱着投机的想法归顺了孙策,只是没想到孙策会死的那么早,自己还没得到孙策完全的信任,孙策就死了,留下幼子孙绍。

在孙权继位这件事上贺齐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也明白当时让孙权继位是不得已而为之。孙家诸子皆幼,唯有孙权可以担当大任。只是随着孙权声望日重,孙策留下的一帮老臣也感到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贺齐既不算是孙策的忠臣,想要在孙权那里获得信任又很困难,夹在两派之间日子难过可想而知。贺齐也清楚做墙头草很危险,一旦两派爆发冲突,最先完蛋的肯定就是自己这样四六不靠的人。

面对周瑜伸过来的橄榄枝,贺齐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伸手牢牢抓住。别看孙权那一派如今势头正旺,但在贺齐的眼里,两派如果爆发冲突,最终能够取胜的可能还是周瑜这边。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在实力上,周瑜这边都占上风。

道义上,孙绍是孙策的独子,他才是江东的合法继承人,而且当初孙权继位时曾经与周瑜、张昭等人约定,一旦孙绍成年。孙权就会退位让贤。而在实力上,孙权手下人马虽多,但能够与周瑜相抗衡的智者却没有,而最能打的周泰已经挂掉,周瑜那边的高宠却依然活得好好的。

说起这高宠,就要提一提神亭岭。高宠原是刘繇手下一偏将,虽然武艺出众。但并不受刘繇重用,孙策征讨江东时。刘繇手下众将都畏惧不敢战,唯独高宠想要跟孙策一较高下。在神亭岭与孙策一番激战,虽然没有胜过孙策,但也没有输。孙策爱惜其武艺,放其回去,却没想到刘繇却要以私自出战为由斩了高宠,好在孙策及时赶到救下了高宠,这才让高宠对孙策忠心不二。在继任江东之主这件事上,高宠与周瑜一样。认定孙绍才是未来的江东之主。

站队是很必要的一件事,眼见自己不能在孙权那里受到重用,贺齐自然要另找门路,周瑜那边就不错。

得到贺齐的承诺对周瑜来说是个意外之喜,有了贺齐的暗中支持,日后要是两派冲突,自己这边就可以占到先手。不过周瑜此时并没有完全信任贺齐。有些事还是没有跟贺齐交待,二人匆匆商量了一些事情后,周瑜便起身告辞。

“都督,此去交州路途凶险,不如让贺齐点兵护送都督一程如何?”贺齐轻声向周瑜建议道。

“公苗多虑了,虽然路途凶险。但一帮宵小想要取我周公瑾的性命还是很困难的。莫要以为在我身边只有两百亲兵,出城五里,就会有人接应。”

“都督深谋远虑,贺齐佩服。”

“呵呵……公苗是自己人,所以这些话我不瞒着你,不过还望公苗莫要外传。”

“都督放心,贺齐明白。”

周瑜离开贺齐所驻守的小城。就如周瑜对贺齐所说的那样,就在距离小城五里的山里,一直潜伏在那里的援兵在接到周瑜的调令以后立刻赶来。足足三千人马,周瑜很清楚自己的性命如今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一个人,所以必须好好保管。

“高兄,没想到竟然惊动了你。”周瑜看到领兵之人不由有些意外。高宠见状笑了笑,与周瑜并马而行,边走边说道:“如今荆州那边派来了魏延,战线有些吃紧,所以我特意跑来找你问计来了。”

“魏延魏文长?”

“嗯,正是此人。听说这人之前被西汉生擒活捉,后来逃回了江陵,又被刘备重用派来了交州。”

“那人很难对付?”

“你在临行前交待暂时不要与交趾士家爆发冲突,所以我们采取了守势。不过说良心话,那个魏延的确挺难对付。这次秣陵之行如何?老夫人的身体是否无恙?”

对高宠,周瑜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将自己秣陵之行的全过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高宠。高宠听后皱眉说道:“把孙绍交给孙权照顾,这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没办法,你我人在交州,对秣陵鞭长莫及,而带孙绍来交州,虽然可以暂时确保孙绍的安全,但同时也会让孙权肆无忌惮,因为孙绍一旦出事,孙权完全可以撇清关系,到时甚至会倒打一耙,说是我们害了孙绍。”

“可你将孙绍留在孙权身边就能保证孙绍的安全了?”

“那不一样。之前孙绍一直由老夫人保护,要是出了事孙权还有理由置身事外,但我当着江东群臣的面将照顾孙绍的事托付给他,孙绍没事还好,可一旦出事,他孙权休想摆脱关系。”

“可万一孙权铤而走险……”

“他不敢的,为了一个孙绍而让自己苦心经营的名望毁于一旦,这种事相信他是不会做的。而且有张昭这帮老臣在一旁盯着,他想下手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好吧,论算计人我是怎么也比不上你,既然你觉得这样做好,那就先这样吧。我们商量商量对付魏延的事情如何?”

“……你在那个魏延的手上吃亏了?”周瑜略带玩味的看着高宠问道。

“哈,我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在那个小子手上吃亏……好吧好吧,我承认,我吃亏,差点被对方烧成一头烤猪,这个回答你满意了吧?”高宠有些羞恼的对周瑜说道。

“呵呵……”周瑜笑了笑,安慰高宠道:“战场失利在所难免,这不算什么丢人事,跟我说说经过,等咱们回了交州把丢的面子找回来就是了。”

高宠闻言点点头,便将自己遇袭的经过跟周瑜说了一遍。并不复杂,一次轻敌冒进,再加上对方精心准备而已,也多亏高宠勇猛,魏延没有拦住高宠,否则高宠就有可能葬身火海。

就如周瑜安慰高宠的那样,战争从来就没有全占便宜的事情,有得必有失,有占便宜的时候,必然也就有吃亏的时候,机会对双方是均等的,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多占便宜少吃亏。

魏延的出现让周瑜心生警兆,看来刘备已经基本放弃了南蛮,转而将注意力投到了交州。只是让周瑜感到纳闷的是,刘备为什么不将诸葛亮也派来交州。赤壁一战,双方虽然并未出尽全力,但周瑜已经预感到诸葛亮是自己的一个劲敌,比起此时人在交州的魏延,周瑜更关心此刻诸葛亮的下落。

而正在周瑜关心的诸葛亮此刻正在跑路,在送孟获前去与西汉军决战以后,诸葛亮就毫不犹豫的带着人马离开了营地。一路上昼伏夜出,试图返回荆州。但很快诸葛亮就发现想要安全返回荆州并不容易,庞统在击败孟获不久就发出了悬赏,南蛮人各个都想抓住诸葛亮去向庞统请赏,要不是身边还有人随行保护,诸葛亮此刻说不定已经在庞统的大帐内做客。

第三百零五章狼狈的卧龙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肯花钱,总会有亡命之徒跳出来。离开孟获大营的诸葛亮并没有轻松几天,就不再敢轻易接近南蛮人的寨子。

庞统明显不打算让自己平安返回荆州,在收服了南蛮以后,当即发出悬赏捉拿自己,而且一连发了三次,一次比一次的悬赏要高。搞得诸葛亮连自己身边的人都开始疑心起来。财帛动人心,谁能保证手下这些人里就没有不动心的。

为了尽快返回荆州,诸葛亮再也无法如之前那样犹如游玩一般的撤退,一路疾奔,可即便这样,依然有想要发财的蛮人不断出现阻拦诸葛亮的去路。诸葛亮可以说是一路杀回了荆州,好不容易快要到荆州地界了,诸葛亮却被大队南蛮人阻住了去路。

这些南蛮人也学精了,知道仅凭自己寨子里的力量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干脆联合起来捉拿诸葛亮,到时好处大家一起分。诸葛亮手下有八百八阵兵,想要自保并不是很困难,可这些南蛮人却不跟诸葛亮的人照面,将诸葛亮的人困在一处山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