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338部分

汉墙-第338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认识,潘濬没有出言反对关羽的安排,老实的接受了关羽的任命。不过潘濬的心里也已经打定了主意,只等关羽离开柴桑,他潘濬立马就联系西汉军商议投诚一事。

关羽并没有在柴桑留下什么人马,或许已经猜到了潘濬的心思,而关羽此时也懒得与潘濬这种识时务的小人计较。眼下差不多已经自身难保,又何必去阻拦他人的生路。简单收拾了一下,关羽带着柴桑城中的人马浩浩荡荡的出城直奔桂阳。

站在城头的潘濬目送关羽远去,直到再看不到大军的影子,这才叫过自己的家仆,让其将自己亲笔所书的一封书信送往赤壁对岸的西汉军大营。受命前去送信的人倒是没费什么工夫,在过江的时候就被巡逻江面的西汉水军给抓住了,送到了负责留守西汉水寨的丁奉手中。

原本丁奉还为甘宁不带自己参加与荆州水军的大战而生闷气,但现在却一点都不气了。当即就想要劝与自己一同留守水寨的徐盛带兵过江去接收此时几乎就是一座空城的柴桑。

“承渊急什么?柴桑飞不了,这功劳肯定是咱们的。”徐盛不紧不慢的对丁奉说道。

丁奉闻言不解的问道:“那你还犹豫什么?”

在刘福离开之前,命徐盛为正,丁奉为辅,徐盛要是不同意,丁奉也是不能擅自行动的。徐盛听到丁奉询问,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道:“如今我西汉大军已经进入荆南,刘备败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荆南那边自有陛下料理,可柴桑这边……承渊,你觉得是拿下一座空城的功劳大?还是拦住关羽这员战将回援荆南的功劳大?”

丁奉这下听明白了,敢情这徐盛不是谨慎过头,也是所图更大,竟然想要去找关羽的麻烦。那关羽既然能够与庞德、典韦那样的猛将不相上下,丁奉觉得光论武力的话,自己就算加上徐盛恐怕也不是关羽的对手。

徐盛听到丁奉的担忧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承渊刚才没听清楚?我什么时候说要去擒拿关羽了,就凭咱俩能对付得了他吗?我的意思是不让关羽可以顺利回到荆南,至少要想办法拖延他返回荆南的时间。张燕的白虎军如今就藏在柴桑至桂阳的那些群山之中,而水路断绝,关羽想要返回桂阳,那就只能走陆路。我的意见是咱们兵分两路,你我一同领兵去找张燕汇合,然后寻一险要之地固守,至于接收柴桑那座空城,随便派个校尉带上三千人马去就是了。”

“……成,就按你说的办。”丁奉想了想,本着富贵险中求的原则,答应了跟徐盛一起干下这一票。当然在出兵之前,徐盛也派人分别通知了刘福、甘宁与陆逊。虽然接收柴桑并不见得会出什么意外,但也要防备江东的孙权会派人来捡便宜。

主要是通知陆逊,眼下陆逊负责应对江东水军,一旦柴桑入手,陆逊的防线就能连成一线,更加有利于对江东的封锁。

刘福从来不会去限制手下将领的自由发挥,只要不影响到大局,刘福乐见其成。在收到动用信鹰送到的急报以后,刘福立刻命人给陆逊送信,命他接手柴桑的防务,统领对江东的战事。至于张燕那里,刘福也命人送去了一纸命令,不必死守一地,只需不断骚扰,滞缓关羽大军的行军速度即可。

算算时间,庞统张任所率的铁壁军也差不多快到桂阳城下了。虽然要去桂阳必须要经过零陵,但随着刘福大军过江,整个荆南人人自危,更何况刘福也不觉得零陵的太守巩志会对庞统造成什么威胁。

可偏偏事情总是那样出人意料,零陵的巩志很是厉害,单凭城中一员名叫冯习的武将硬生生的将庞统与张任拦在了零陵城下。而从长沙那里得到的最新消息,也是刘备察觉到了刘福的意图,已经带兵退往了桂阳。

计划往往总是赶不上变化,随时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总是会打乱原定的计划。刘福会让庞统张任花费两个月的时间返回巴蜀自零陵入荆南,其实就是为了将刘备给堵在荆南,不让刘备有窜入交州已经抵抗的可能。可眼下事已败露,自然也就没必要继续藏着掖着,自过江之后就没有什么大动作的西汉军再次行动了起来。庞德去了武陵,太史慈去了长沙,刘福则带着其余各部去追赶刘备。

武陵城内

作为武陵太守的刘度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心烦意乱过。他不是刘备的忠臣,当初会选择归顺刘备那也是形势所迫。而眼下见刘备大势已去,刘度自然也就动了另投他主的念头。可这个念头也就是动动,刘度却不敢对外人有丝毫的表露。

别看受命负责武陵防务的守将沙摩柯是个五溪蛮人,但心眼还是有一些的,至少将人质控制在自己手里这点他懂。刘度的独生子刘贤如今就被沙摩柯给看押在一个秘密地点,刘度也不知道儿子被关在哪。

为了自己的儿子安全,刘度不得不与沙摩柯周旋,在满足沙摩柯要求的同时,也在暗中准备着发难。当然前提就是自家的儿子安然无恙。

如今庞德率领游奕军兵临城下,刘度在感到不安惶恐的同时,也意识到这是自己摆脱沙摩柯的控制,救回自己儿子的最后机会。

沙摩柯是五溪蛮王,平日里自负勇武过人,在刘备帐下除了关羽,就数沙摩柯的武力值最高。当听说来犯的汉军大将是传言与关羽不相上下的庞德,沙摩柯顿时来了兴趣,带着一众蛮兵就出了城,打算亲自掂量掂量庞德的能耐。

事实证明,过分自信就等于自大,沙摩柯想要掂量掂量庞德,结果却差点把自己的小命搭上,好不容易在手下蛮兵拼死相救下逃回了城,却再也不肯主动出城迎战了。而庞德此时却不打算围困樊城,已经进了荆南,眼看着天下一统的战事即将进入尾声,庞德可不想为了区区武陵就耽搁自己的时间。一声令下,西汉军的攻城战就展开了,武陵顿时岌岌可危。

沙摩柯带着众蛮兵死守武陵,好不容易撑到西汉军鸣金收兵,沙摩柯整个人已经快要累虚脱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与西汉军真正交过手以后,沙摩柯才清醒认识到以往自己的对手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夜深人静之时,因为担心西汉军会半夜偷袭,沙摩柯久久不能入睡,不知不觉就想起了自己在决定带兵帮助刘备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坚决反对自己这个决定的场景。

“沙沙,我们是蛮人,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本族人的安危,汉人打生打死与你何干?你就是立下再大的功劳,你在那个刘备的眼里也只是个蛮子。”

可惜当时自己被刘备送来的金银财宝迷花了眼,更被刘备派来的使者说昏了头,带着一族青壮稀里糊涂的就加入了这场大战,此时再想要全身而退,恐怕已经不可能了。一想到这里,沙摩柯就不由暗暗后悔。

白天的一场大战,沙摩柯所带来的人就折损了将近三成,要是再来上几次,沙摩柯不知道等自己回去的时候还能带回去多少活人。与冷冰冰的金银财宝比起来,还是族人的性命更加重要。

只是眼下沙摩柯已经骑虎难下,他的身上早已被刻上了刘备军的印记,这时候想要撒手不管,就算沙摩柯千愿万愿,也要西汉军愿意同意才行。

轻轻叹了口气,沙摩柯使劲揉了揉脸,振作精神准备回去小睡一会。天亮之后西汉军肯定会发起再次攻势,到那时守城还需要沙摩柯出力。可就在沙摩柯打算去休息的时候,武陵太守刘度派人来请。

对于刘度这个太守,沙摩柯压根就没放在眼里,如今听到他派人来请自己去商议事情,几乎下意识的就想要拒绝,但来邀请他的人却说出了一个让他不得不去的理由。随着沙摩柯一同来参战的其余各部的首领,此时也正在等他。

沙摩柯可以不理会刘度这一个人,但却不能不去管自己的那些族人。随着刘度的家仆进了太守府,刚一进府,沙摩柯就感到气氛不对,那些比自己先到一步的各部首领看向自己的时候都显得有些神色诡异。

沙摩柯有心离开,却发现太守府的大门已经紧闭,一队手持弓弩的军卒更是堵在了门口。硬着头皮走进了正厅,看到站在刘度身侧的刘贤,沙摩柯不由愤怒的看向负责看押刘贤的人。

“沙摩柯,事已至此,莫非你还想要继续顽抗吗?”刘度出声喝问道。

“……刘太守,你的主公可是刘备,你在这时背叛他,难道你就不觉得羞愧吗?”沙摩柯沉默了片刻,瞪着刘度喝问道。

“哼!我刘度身为汉臣,忠的是汉室,却不是他刘备。昔日他刘备势大,我不得不委身侍贼,如今王师已至,我自不必继续与他刘备同流合污。沙摩柯,念你是五溪蛮王的身份,我可以向陛下求情,免你一死。但你若是继续执迷不悟,那谁也救不了你。”

“……你们已经决定投降了吗?”沙摩柯没有回答刘度的话,只是看着自己那些族人问道。但凡是被沙摩柯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不愿与沙摩柯对视,直到沙摩柯看到了其中一人。

“大王,投降吧。这本来就是汉人的家务事,我们这些外人何必跟着掺和。跟着我们来的族中青壮已经损失不少,为了五溪蛮的将来,大王还是认输吧。”

“……你们要是想降,那就投降吧,但我不降。”沙摩柯沉声说道。

沙摩柯不愿降,同时也没阻止手下去降,而刘度也没有因为刘贤一事就去难为沙摩柯,只是将沙摩柯给关押了起来,随后就命刘贤出城去向城外汉军商议开城献降的事宜。这是刘贤求之不得的,西汉的情报网早就开始了对孙刘两家渗透,刘贤正是西汉情报网所发展的下线之一。当然刘贤的这另一个身份知道的人并不多,就连刘贤的父亲刘度,直到此时也依然被蒙在鼓里。

360第360章龙虎斗三十七

家、国、天下,大部分人在考虑得失的时候,往往都是先考虑自身利益,然后再考虑其他,这是人之常情,并不算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习惯。

但凡是明眼人都看出了刘福将会是日后天下之主的现实,平民百姓并不在意谁坐天下,只要不过分压迫,他们并不会主动反抗,反正都是交赋税,交谁不是交。可对世家来说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虽然西汉对世家的压制很严厉,但至少也给世家留下了一条出路,通过出仕,只要比以往更加努力,总能叫世家保持住高人一等的地位。

两权相害取其轻!如果是孙刘袁三家结盟之时,世家还能一心支持各自的主公,但随着西汉展开反击,形势急转直下,世家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就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江东孙权觉察到了治下世家的动摇,先发制人抢在世家动手之前解决了这一隐患。而相对于孙权的狠辣,刘备就显得有点优柔寡断,一方面担心世家的反扑,一方面又将希望寄托在自己往日积累下的人望上。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道德君子,荆南不同中原,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世家更加注重自身的实际利益。

刘备为他的一念之差付出了惨重代价,眼下除了向赶到桂阳与自己汇合的关羽抱怨两声荆南世家的无义,也只能看着荆南世家投入西汉的怀抱。在刘备过江以后,荆南世家没有出现如刘备希望的反抗,一个个表现的很乖顺,几乎就不需要刘福亲自开口,那些世家就主动配合起来。

当然在荆南还是有反抗西汉的人的,零陵的巩志就一直没向西汉低头。当初刘备平定荆南的时候,考虑到刘度父子在零陵的势力,这才做出了将武陵、零陵太守互换的决定。可终究时日太短,刘度父子在零陵的影响力还未被完全消除,西汉的大军就已经杀入了荆南。

随着刘度父子归降西汉,零陵顿时显得不稳了起来。而巩志相比起刘备要更加的果断,当即就决定对刘度父子残留在零陵的势力进行了清洗,可惜行事不密,还是叫那些要被清除的势力躲过了一劫,大部分都在巩志动手之前逃离了零陵。这样一来,零陵虽然只剩下支持刘备的势力,但零陵自身的力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如果西汉军没有过江,零陵尚能挡住铁壁军的攻击,但眼下,零陵城破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清楚意识到这一点的巩志此时表现出了一个臣子的本分,并未如其他地方的官吏那样对西汉望风而降,而是与留守零陵的守将冯习一起加固城池,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

只是想要守住零陵并不是但靠决心就能办到的,恼火巩志坏了自己计划的庞统这回下了狠手,百余架投石车不分昼夜的对零陵开始了攻击。期间冯习也曾带人出城试图破坏铁壁军的投石车,可去了之后差点没回来,带出去的三千人只逃回来数百,其他的不是被俘就是被杀。

而面对这种困境,巩志却像是钻了牛角尖,咬死口就是不肯投降,这样一来,就连城中的百姓对巩志也再无半点好感,以前巩志所积累的那点名声,此时已经丢得一干二净。你巩志要做忠臣径自抹脖子就是,又何必非要拖着满城人随你一同陪葬。

冯习虽然不反对跟巩志一同死守零陵,但他手底下已经没多少可用之兵了,带来的人马在出城偷袭铁壁军的时候已经损失的七七八八,仅剩下百十人可以确保自己跟巩志两人的安全,至于零陵城中的守军,多是本地人,这些人保卫家园才是第一位,为主公尽忠是被摆在第二位的,在被有心人故意撺掇之后,零陵城中还愿意与城外铁壁军死战的人已经所剩不多。

眼见大势已去,巩志也终于被冯习说服。他想要做忠臣,但也不想做被手下杀死的忠臣。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巩志与冯习带着数百人悄悄打开城门,准备逃回桂阳与刘备汇合。

只是铁壁军又怎么可能叫巩志这个坏了他大计的家伙轻易走脱,在巩志出城没多久,一支被庞统提前埋伏在路旁的铁壁军就拦住了巩志一行人的去路。

“巩先生快走!”冯习护着巩志急声催促道。只是却没听到巩志的回应,扭头一看,身后的巩志身中数箭,此刻已经没了气息。冯习微微一愣,也就在这愣神的工夫,一支冷箭射穿了冯习的后颈,自冯习的嘴中伸出,冯习徒劳的张大了嘴巴,似乎想要叫喊,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三千把弓弩的轮番射击,数百人想要在这阵箭雨中逃生几乎就是不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