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汉墙 >

第66部分

汉墙-第66部分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过公子。”来人一见刘福,连忙抱拳行礼道。

“你是……周黑子?”

“正是小的。”

“如今除了宛城还有黄巾贼外,南阳其他地方的黄巾贼已经很少了,你们再在谷里等段时间,等外面没事了就可以返回家乡。”刘福笑着对周黑子说道。

“……公子,小的想追随公子。”周黑子忽然对刘福请求道。

“啊?跟随我?唔……你的身板倒是不错,可你还需要照顾你爹,你跟我走了,你爹怎么办?”

“我爹……已经去世了。”周黑子低声说道。

“……抱歉,我之前不知情。”刘福赶忙道歉道。

“公子言重了,周仓如今孤身一人,还请公子收留。”

“周黑子!?”刘福还没答应,忽然就听不远处传来一声夹带着惊喜的叫声,回头一看,就见裴元绍几步跑了过来。周仓一开始没有认出跑过来的裴元绍,仔细瞧了瞧,在裴元绍摘下头盔以后,周仓猛然想起了喊出自己名字的人究竟是谁。

“裴大脚!”

“周仓,你认识裴元绍?”刘福好奇的问道。

“认识,认识,我们俩是一起长大的。那时候我们俩家都很穷,所以也能说到一块去。只是我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周仓有些激动的说道。

“那你怎么叫他裴大脚?”

“那是因为当年我们一起去偷看村里洗澡的时候他从房顶掉了下去,一脚踩在了那个的胸口,差点把人给踩死……”

“周黑子!”裴元绍大声冲周仓叫道。周仓这才后知后觉的叫道:“哎呀~这事当初说好不跟外人说的。”

“周仓,想要跟随我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对我要问的事情有所隐瞒,后来呢?”刘福一脸正色的对周仓说道。

“后来,后来那个跑去裴大脚的家里闹,证据就是裴大脚留在那个胸口的脚印,然后大家伙就不再叫裴大脚的名字,改叫他裴大脚了。”

“你好?你以为你被人叫周黑子就是好事啦。公子,这里面其实也有一个故事……”裴元绍报复一样的对刘福说道。

“哦?是吗?赶紧说说。”

“裴大脚,不许胡说。”周仓见状急忙扑上来捂住裴元绍的嘴,裴元绍极力反抗,很快二人就扭打在一起,刘福看没有故事可听了,交代亲兵等这两个打够了就告诉裴元绍负责带着周仓,自己则去探望何老太爷。

一直处在担惊受怕中的何老太爷见到了刘福,又从刘福口中确认了一遍黄巾贼大势已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败亡以后,老头总算是精神放松了下来。多日来的担心一去,困意顿时上涌,来不及跟刘福多说几句,何老太爷就沉沉睡去,刘福连忙叫人把何老太爷送进了准备好的马车,自己则找来纸笔,打算给自己的皇帝爹写封私信,把皇甫嵩的事情先跟皇帝爹说说,也算是提前打个预防针。

就在刘福写信的时候,秦颉跟庞德公也正聚在一起商议以后的打算。庞德公拒绝了秦颉的挽留,打算带着自己的侄儿庞统返回襄阳,而秦颉还需要继续等待朝廷新的任命。

“初起,宛城丢失非战之罪,当时的宛城已经是油尽灯枯,无力再抵抗黄巾贼的攻击,那时候选择突围是最明智的选择,相信朝廷是不会因为这件事怪罪你的。而且有刘福为你说好话,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庞兄,你觉得他会为我说好话?”

“刘福那人虽然年纪小,但却不是一个会借机报复的人,他绝对不会说你坏话的。不过你说他为什么要让我们欠他一个承诺?难道他现在就开始准备了吗?”

庞德公的这一问,秦颉表现的很无所谓,“谁知道呢?反正我们都已经答应了。而且就我来看,将来由他来主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怕就怕有人会不甘心。”庞德公有些担心的说道。

“那是肯定的,不过他要是连那点事情都处理不好,又凭什么要我们兑现承诺?”秦颉笑着说道。

。。。

第65章兵围宛城

当刘福护送着秦颉等人回到汉军大营以后,刘福就带着人回到了自己的营地。ebook.jiang看到留守营地的典韦一副高兴的样子,不免纳闷的问道:“典二,遇到什么高兴事了?”

“回公子的话,今日宛城的黄巾贼出城了,我们跟他们大战一场,斩获颇丰。”典韦笑着答道。

刘福听到这个好消息以后却并没有显得多高兴,典韦见状不解的问道:“公子,我们打胜仗了,你怎么看上去不是很高兴?”

“有什么好高兴的?我们赢是赢了,可以后呢?吃了这场败仗,宛城的黄巾贼还会有胆子出城吗?”刘福淡淡的说道。

“公子,曹校尉来了。”帐外传来一声禀告。

曹操这回来是送犒赏的,顺便来请刘福去主营面见朱隽。有关皇甫嵩的事情秦颉等人已经告知了朱隽,朱隽想要问刘福这个发现者的详细情况。不过在看到领到犒赏的典韦等人并不是显得很高兴以后,不免多问了一句原因。

听完典韦的复述,曹操不由笑道:“贤弟,胜仗就是胜仗,宛城的黄巾贼就算凭借宛城坚守不出,可哪又能坚持多久?”

“宛城城高池利,当初为了坚守,城中储备了大量的娘草辎重,城破时太守并未来及下令焚毁城中粮草辎重,再加上宛城大户众多,他们只顾着逃跑,家中的积蓄也必定落在了那些黄巾贼的手里,光是官府的储备就足以维持两年之久,再加上搜罗了那些大户的家资。曹大哥,你觉得朝廷会允许我们围困黄巾贼到城中粮绝吗?”

曹操的笑脸没有了,如果情况真如刘福所说的那样,那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必定会是一场苦战。朝廷不可能允许他们跟宛城的黄巾贼硬耗,官军想要解决宛城的黄巾贼,唯一的选择就是拿人命去填。

“走,我们去见朱将军。”曹操拉着刘福走出了营帐。

原本喜气洋洋的众人在听完刘福的担心以后,人人的脸上都再没了笑意。朱隽已经顾不上去问刘福有关发现皇甫嵩遗骸的详细过程。谁能想到打一场胜仗还会打出错来。吃了一记大亏的黄巾贼不会再轻易出城与官军野战,龟缩在宛城与官军硬耗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可一旦进入了消耗战,局面对官军是极为不利的。

秦颉详细的将宛城的内部布置告诉了众人,朱隽听后苦笑连连,就如刘福先前所言,想要攻破宛城,除了用人命去填,还真没有更好的办法。

当初会被攻破宛城,一来是宛城的人手不足,无法应付黄巾贼的突然袭击,二来就是黄巾贼利用缴获的官军衣甲扮作败军混进了宛城。等到黄巾贼死命攻城,秦颉等人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应付城外的时候,混上城头的黄巾贼突然发难,这才导致宛城的守军不得不选择了突围。如今过去了这些时日,宛城内破损的地方想必已经被黄巾贼修复完毕。

如今的官军就如同当初围困宛城的黄巾贼,而宛城内的黄巾贼就相当于当初守城的官军,所不同的恐怕就是黄巾贼的人员充足,不怕跟官军硬耗。

帐内很安静,所有人都在考虑攻城的对策,将黄巾贼引出城外决战的机会已经没了,强攻宛城已经成了必然。

刘福心情放松,并不想朱隽那样紧锁眉头。自己不是主帅,犯不着为如何攻取宛城操太多的心。不过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刘福也没有在这时候表现的很轻松,更其他人一样,刘福低着头不吭声。

没有商量出一个所以然,眼看天色不早,朱隽也就不再挽留,将秦颉等人安排在刘福的营地后,独自一人思考对策。

回到自己的营地,刘福还没招呼众人用饭,庞德公就忍不住问刘福道:“刘公子,你有什么办法?”

正跟庞统说话的刘福闻言摇了摇头,“我能有什么办法?在座诸位都没有想出好办法,我就更不行了。”

“早知道当初……”

“秦太守这话就过了,谁能想到现如今会遇到这种情况呢?与其自责,不如想想之前在守完城的时候还有没有留下什么漏洞。”刘福打断秦颉的自责说道。

找优点很容易,但找困难就有些麻烦了。在秦颉的心里,自己的防守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如果不是时运不济,宛城不会被黄巾贼攻破。眼下让他给自己找错,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没有打扰秦颉等人的沉思,刘福上下打量了一番庞统,发现庞统比以前见到的时候瘦了许多,但精神还算不错。让人吩咐准备的饭食端了上来,刘福招呼众人先吃饭,吃饱了再想破城的办法不迟。

宛城太守府

赵仲看着跪在自己面前请罪的刘辟、龚都,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这两个混蛋自打攻下宛城以后就一直跟自己不对付。虽然不敢明着跟自己作对,但阳奉阴违的事情私底下没少干。这回出兵与官军在城外交战,也是这两个人在背后撺掇的。结果也出来了,兴冲冲的杀出去,灰头土脸的逃回来,想必日后就算这两人再想要撺掇别人跟自己唱反调,附和的人会减少很多。

看人挑担不吃力!以前看张曼成总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可等到自己坐上了张曼成的位置,赵仲才终于体会到了张曼成当初的苦。黄巾内部派系林立,绝对不是一个主帅的名头就可以叫他们俯首听命的。

除了眼前的刘辟、龚都,一个韩忠、一个孙夏,这两个人也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培养心腹一直是赵仲在坐上张曼成的位置以后在做的事情,只是时日尚短,自己培养的心腹还不能担当重任,自己依然要用韩忠、孙夏等人。

这次官军围城,宛城四门除了东门由赵仲负责外,其余三门被赵仲分别交给了韩忠、孙夏以及刘辟、龚都率领的依然忠于张曼成的部队负责。这回派出城与官军交战的黄巾,大部分都是刘辟、龚都的手下,虽然达到了赵仲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损失不小,赵仲不得不将韩忠与刘、龚二人的防区对调,把宛城西门交给了刘、龚二人。

“如今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官军来势汹汹,如果这时候大家还不能一条心,那咱们迟早都他妈完蛋。刘辟、龚都,这次战败我不处罚你们,只希望你们可以吸取这次的教训,跟我们一起守住宛城。”

“……多谢赵帅不罪之恩。”刘辟、龚都对视一眼,齐声对赵仲说道。

赵仲当然不指望一次宽恕就让刘辟、龚都投靠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二人脑子是怎么想的,张曼成早就死了,他们还忠于一个死人有什么用,但只要以后这二人别再给自己捣乱,赵仲就心满意足。

没人愿意追随打败仗的将军,刘辟、龚都虽然不算将军,但打了败仗是事实,但凡是聪明一点的人,都不会再把身家性命托付在他二人的身上。

处理完刘辟、龚都,赵仲看了一眼分别坐在左右下首位置的韩忠、孙夏,沉声说道:“如今城外的官军士气正旺,非是正面交战可以获胜的对手,我们接下来要依靠宛城据城而守,只要拖延一些时日,城外的官军必定会出现可趁之机。在那之前,我要求你们谁也不许出城交战,都听明白了吗?”

有刘辟、龚都前车之鉴,韩忠、孙夏又怎么可能会冒风险出城,听了赵仲的话以后齐声应是。赵仲又叮嘱了众人一番,便放众人离去。看着众人的背影,赵仲目光闪烁,不知道心里再打什么鬼主意。

次日,官军兵临城下,有了赵仲事先的交代,再加上前一日的战败,无论城外的官军如何叫骂,把守四门的黄巾贼充耳不闻,一心做只缩头乌龟。

强行攻城的损失太大,朱隽不愿意,其余领兵的将领也不愿意。可士气这东西可鼓不可泄,如果就这么叫骂一阵就退兵,对士气的影响是很大的,比攻城受挫受到的影响还要大。只是宛城坚固,不是可以一鼓而下的小城,一场激烈的攻城战过后,官军不得不退走。

听着城头那些黄巾贼的欢呼,朱隽脸色铁青,一语不发的回到自己的营帐。曹操、孙坚等人也是脸色难看,恨恨的瞪着城头的黄巾贼。

“贤弟,你怎么看上去不是很生气?”曹操准备回营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刘福,不由纳闷的问道。

“昨天就猜到了,所以不是很生气。曹大哥也不用太郁闷,本来像宛城这种大城就不是可以靠人力推倒的。当初黄巾贼攻打宛城的时候,人数比我们现在还要多,可还不是被我们给挡在了城外。”

“可如今是我们攻城……”

“是啊,是我们攻城,所以主动权在我们手里。当初黄巾贼虽然人数众多,但却缺乏攻城的器械,这点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召集数量众多的能工巧匠打造攻城器械,只要过段时间,打造数量足够的攻城器械,就不信攻不下宛城。只要让我们上了城头,那些黄巾贼就死定了。”

“可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足够的攻城器械?”

“这就要看咱们主帅的本事了。”

今天的攻城刘福没有派自己的铁甲兵出战,只是默默的看着朱隽指派曹操、孙坚这些将领攻城,所以损失是没有的。回到自己的营地,还没等刘福喘口气,就被朱隽派人叫去了。没办法,刘福虽然年纪小,但身份不一般,已经知道刘福是皇长子的朱隽不能不考虑到刘福。等到刘福进了营帐,就看到帅帐里已经坐了不少人,都是各军的主将。

等到人到齐了,朱隽沉声对众将说道:“今日的攻城想必在座诸位已经看到了,黄巾贼借着宛城准备死守,你们可有破城的方略?”

一句话问得帐中众人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前天的胜利叫众人对消灭黄巾贼信心满满,可在亲眼观看了今天的攻城战以后,众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攻破宛城,他们极有可能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除了朱隽手里的两万官军外,剩下的兵卒其实都是各家各户的私兵,让这些人用各家的私兵争功没问题,可要这些人付出巨大的损失却谁也不愿出头,包括刘福在内。

感觉朱隽可能会找自己,刘福缩了缩身子,尽量把坐在一旁的曹操显露出来。果然朱隽在瞧不见刘福的身影以后把目标放在了曹操的身上。被点名的曹操露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这次出兵,曹操并没有得到曹氏家族的支持,募兵所用的财物也只是自己一家的积蓄。这点从曹操身边的将领就可以看出,除了夏侯兄弟外,本家也就只有曹洪、曹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