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官商 >

第41部分

官商-第41部分

小说: 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负责开发,九五年将七千平方米的商品住宅预售给一百三十四位业主,九六年静海大厦封顶,外墙装饰也做了四分之三。九六年,周平在盐池市委书记任上被双规,牵涉到银都的老总周逸,周逸伙同财务经理,将银都公司账里的钱款全部卷走外逃,至今去向不明。由于缺少周逸的指控,周平逃过许多罪名,仅开除党内职务。静海大厦工程由此停止,静海建筑工程总公司垫付工程款为两千四百万,当时周平计划将中心商业区东移,静海大厦的楼价卖得很高,一百三十四名业主共握有静海大厦两千七百万的债权,周逸潜逃之前,银都还欠建设银行贷款两千二百万,潜逃之后,银都账上已没有一分钱。扣除一百三十四位业主手里的七千平米,静海建总与建设银行分享余下的一万九千五百平米的产权,其中包括底下四层的裙楼。九七年,静海建总准备出资续建,然而重新开始的预售工作十分不理想,静海建总在投入两千万,被迫中止续工程。”

静海大厦的债权关系不算复杂,静海建总的工程欠款两千四百万,再加上后期投入的两千万,有四千四百万,建行银行二千二百万,一百三十四位业主二千七百万,总计九千三百万。

耿一民缓缓说道:“静海大厦矗立在静海最繁华的地段,是这座城市的疮疤,我每回经过都感到内心的痛苦,但是这种痛苦程度远比不上一百三十四位交了房款不能入住却还要偿还贷款的业主。因为这次事,我给这一百三十四位业主拦了好几次车,我一点都不怪他们为什么不去找张权解决问题,他们信任我,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耿一民盯着林泉,说道:“我听说你在接手月牙湖项目之前,佳诚房产也面临财务危机,多亏了你的营销策划。今天顺路走到这里,你也来献计献策,看有没有可能在新的一年里,解决掉静海的这个城市疮疤。”

哪里是顺路,你摆明将问题推我面前?要不是早有预谋,哪里记得住这么详细的数据!林泉露出苦笑,说道:“首先要考虑工程质量的问题,如果银都在工程质量上留下隐患,我认为还是整体拆除的好,由财政给业主拨付赔偿款。另外,静海建总跟丽景之间的股权很混乱,而静海建总又握有静海大厦的最大份额股权,这四千四百万的债权中有多少水分,就不得而知,特别是静海联合后期投入的二千万续建款,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当时,主体已经封顶,外墙都做了四分之三,再投入两千万,静海大厦就能完全建成。我说句很不负责任的话,这两千万的续建款中,应有很大一部分给划入丽景的名下,陈明行拿静海大厦的续建工程做幌子,将静海建总的资产转移到丽景的名下。这样的事情,陈明行还做过几宗,静海民众都瞧在眼里。所以静海大厦成了谁也不愿意接手的烂摊子,谁接手这档子事,谁就要多承受两千万的债权。”

耿一民点点头:“你对静海大厦的情况也很了解,你说说看,最简捷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保证小业主的权益,将静海建总手里握着的四千四百债权进入司法拍卖程式,将债权里的水分挤掉,将跟静海建总之间的债权关系理顺,我可以说服孔先生,将静海建总手里的债权以适当的价格买下来,然而与建行银行以手里的债权比例,共同组建开发公司,再一同注资,寻找办法解决这个遗留问题。”

耿一民点点头:“你的思路很好,小业主的债权不能缩水,他们投入的是汗水挣来的辛苦钱。若将建行与静海建总的债权一起进入司法拍卖程序,建行方面的意见太大,不乐意干,他们当年贷给银都也是真金白银,如果分开来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手续繁琐不用说,前后拖延的时间也会让所有的公司失去耐心,小业主们也等不及。”耿一民顿了顿,又说道,“当前最重要是促使静海建总将手里关于静海大厦的四千四百万债权进入司法拍卖程序,静海大厦的问题不能再拖下去了。”

耿天霜知道父亲对静海大厦的问题应该考虑很久,今天绕道过来特意问林泉的意见,可见父亲对林泉的重视程度。耿天霜对经济财务远不及父亲和林泉来得精通,感觉到林泉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既符合父亲的思路,又确实能够简捷迅速的解决问题。

林泉在大学城项目投资意向书的制定上,表现出对金融业务的擅长;在月牙湖项目的营销策划上,表现出过人的策划组织能力;现在看来,也有相当务实的财务解决能力。难怪父亲会如此重视林泉?

第二部 第四十章 拜年是很累人的活

(不熬夜骗点击了,这章差不多有四千字,算明天上午的更新,大家到时候不要吵着要更新啊。)

————————————————————————————————

杨莹坐在车厢里听着四个男人讨论烦琐的财务问题,稍有些闷,她坐在副驾驶席里,看着静海市熙熙攘攘的街头,这些衣冠鲜艳、脸上洋溢着新时代幸福与盲目的人群,经过静海口最繁华的路口之一,并没有几个人意识到这栋丑陋的烂尾楼里藏着许多肮脏的故事。但愿天霜的父亲能够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赵增启动大切诺基,拐入城河路,脑海里思乱如麻。

陈然在任时专断独行,专权专到可以骂当时市长周平的娘,但是他搞经济是很有一套的,也正是他将行政上的权力揽到手里,才让静海市从八七年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九二年,陈然离任后,静海的快速发展就在周平、杨云手里迟滞下来。

林泉在经济财务上的能力,一是他的聪明好学,还有一点就是陈然自幼对他的身传言教,但是也有一点让人很担忧,林泉似乎继续了陈然急功近利的个性。林老师一直很讨厌老书记陈然对林泉的影响过大,但是这一切现在已经无法改变。

月牙湖项目的成功,虽然没有最终完全,但从耿天霜介绍的情况来看,成功指日可待。赵增稍稍放了一点心,耿一民将林泉带到静海大厦的面前,耿一民的心意,赵增是清楚的,大概是要将林泉卷入到静海大厦的案子里来。

静海大厦涉及静海建总,涉及静海建总昔日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静海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陈明行,而陈明行背后则站着市长张权。

政治方面的事情,耿一民和赵增会着手处理,但是经济财务方面的事情,林泉则是一个很好的助手。陈明行暗中操控的静海建总会不会乖乖就范,顺从的让静海大厦的债权进入司法拍卖程序?

静海大厦不仅涉及一百三十四位中小业主,不仅涉及建行和静海建总总数高达六千六百万的不良资产,它更像静海的一面旗帜,只要处理得好,将是耿一民在静海执政为民形象的一面旗帜。

这潭水深得很,耿一民如果在政治上不能取得优势,林泉很可能一不心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财务泥淖之中。赵增是坚决支持耿一民的,但也不希望将林泉带入危机之中,但是看着林泉眼睛灼灼发亮,似乎从中看出了点什么。

年初三,林泉照样带着小思雨到孔立民家赴宴。方楠对林泉这样宠着小思雨、霸着小思雨,无奈之中有着无法言喻的喜悦。

林泉将静海大厦的事情跟孔立民稍稍提了一下,孔立民没有表态,他支持耿一民不假,但不想涉及太深。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不会直接触及到陈明行、张权的利益,所以他决定做了,静海大厦?孔立民内心已经在摇头了。林泉是他很看重的人,所以没有立即表态,至少要看看事情的进展再说。

整个下午,林泉带着小思雨在江边的沙滩上散步,跟孔立民交流各自的想法。孔立民屹立商海二十年,打下东都这片江山,他的经验与感悟正是林泉所缺乏的。

晚上私宴,除了东都的几个副总,豪城房地产开发集团的董事长刘华东也适逢其会,孔立民知道林泉喜欢躲在幕后,但是他更希望林泉对东都的实业能发生兴趣,孔立民得子晚,一个儿子才读初中,在自己的儿子成长起来之前,林泉完全有资格代替自己执掌东都。

※※※※※※※※※※※※

张碧筠年初五就去省城主持公司的日常事务,首批招进的二十名员工的培训安排够她忙一阵子,幸好林泉将六十名应届毕业生统一打发到下面的分店。租贷置换部下面还只有六家分店,加上以前的员工,每家分店再派十名应届毕业生,真是恐怖的场景,张碧筠心里又想:林泉对这些应届毕业生未免太不负责任了。不过要将这么多的人留在月牙湖项目组,只会逼着自己先发疯,算了,不仁不义也是林泉做的决定。张碧筠决定忘了这档子事,那六十名应届毕业还要过一段才能到岗,到时也是顾良宇、樊春兵为之忙碌。

林泉在静海无所事事,秀水阁、动拆迁公司、天星湖都用不着他。

星湖苑空置房的销售跟豪城有合同约束,应该集中在豪城开盘的前六个月内。豪城的项目是在天星湖平整过的土地上进行的,节约大量前期的准备时间,进度相当的快,拿到批文,拿到贷款,现在地基已经打下了。这也意味着星湖苑空置房产的销售工作即将开始,张碧筠负责新进员工的培训,同时不得不考虑星湖苑空置房产的营销计划。让林泉觉得兴奋的是,将星湖苑空置房的房价推到一千五百元每平方米的问题应该不大。林泉计划着让钱薇单独率领一个团队来负责这件案子,由天星湖的销售人员配合。

星湖在月牙湖项目上产生的利润最可观,不过钱都让他填到别处去了。动拆迁公司的利润都在那辆大切诺基里,想想真够奢侈的,林泉劫持小思雨,整天让郭保林开着大切诺基带着他们在静海街头逛,每次都要经过静海大厦看一眼。

在静海市三百万人口之中,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是多少?这得先计算两个人每天各自会遇到多少人,多少人次,林泉心里常常这么想着。

年初四到年初七,林泉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拜年。建行静海中心支行行长龚志超、李副行长,西城支行行长成建,中心支行信贷部副主任吴国新,这小子直接越过了区县支行一级,上面的信贷部主任垂垂老焉,正熬时间等着离退休呢。

耿一民上任大半年的时间里,调整副处级以上的职位十八个,科级职位六十四个。

科级人员除了陆洪镇、南港镇的党委书记、镇长要亲自拜访外,副处级以上的人员也只能挑重点,如静南区委书记姜志明,区长陈而立,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以及财政局、地税局、教育局、外经贸委、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市政工程公司等等重要部门的正职或者代理正职。让林泉庆幸的是,所送价值不菲的礼物都是天星湖给准备的。

郭保林开车,孙菲菲协助,林泉送礼。收礼的人都知道林泉跟耿一民、赵增的关系,这礼收的也惶恐,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机会可以回礼的,总不能长辈给小辈拜年吧,这也太不要脸了。都赶紧带着礼物到老书记陈然家去拜年吧。

沉寂了七年之久的城东老宅,一时间热闹非凡。

陈然有两子一女一养女,陈然在静海市委书记任上,大儿子陈建军、二儿子陈建国、女儿陈卫红分别经营企业,利用陈然的关系到处钻营,积累下不下千万的巨额财富。这也是陈然被周平扳倒的主要因素。陈然从市委书记任上直接退休回家,没能进入人大,政治前途完全断绝,先后在静海执政的又是他昔日的宿敌,三个儿女为免遭牵连,将静海的产业统统卖掉,在省城添置产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家人家,大小十二口人,都搬到省城去住了。从此跟静海老宅就少了联系,逢年过节也只是打个电话回来,问一声平安。

树倒猕猴散,陈然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亲生儿女对自己如此,让他着实伤透了心。

林铭达一向跟陈然不和,陈然在市委书记任上,林铭达不与他不相往来,陈秀也看不惯当时兄嫂借权揽财的恶习,与老宅的来往也少,基本上不会去花园街五号。倒是陈然离退之后,来往密切,重新找回父女相孺的亲情。林铭达的臭脾气不改,却让林泉、小初经常到老宅慰抚陈然的老年伤怀。

陈建军、陈建国、陈卫红不知道从哪里知道消息,竟在耿一民年初六亲自到老宅给陈然拜年的那一天,领着配偶、儿女一大堆人,从省城赶回静海。看到这种情形,陈然心里又痛又气,但是又能如何,排排队站在眼前的一大堆人,都是自己的子孙。惟有林铭达一家五口依旧缺席这样的团圆宴。

“离开静海七年,今天回来,还是觉得静海亲切。耿书记,静海有你当家作主,我们也起了回静海的心思。”老大陈建军站起来给耿一民敬酒。

耿一民能体谅老书记陈然的心情,他让赵增给林泉打过电话,林泉回答得倒干脆,懒得相见。耿一民稍抿了一口酒。

“耿书记,我跟大哥商量过,要给老家经济发展做点贡献,准备合资在静海建一家工厂,还要请耿书记多多支持。”老二陈建国站起来,将来意进一步挑明。

耿一民跟陈建国、陈建军以及陈然的女儿陈卫红都不算陌生,至少在他当静海市委副秘书长的两年时间里,他都跟陈家的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陈建国、陈建军哪有经营企业的能力,不过到处钻营的能力倒不差。这对国人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能力。

耿一民笑了笑:“欢迎你们为静海做贡献。”

“不单我们有为静海做贡献的心思,这是我们家小晋,今年七月份就从农大毕业,在校是个高材生,长得也一表人材吧?他也坚决要求回静海工作。”

除了林铭达、陈秀的三个孩子,陈建军、陈建军、陈卫红总共五个子女分别叫陈齐、陈吴、陈晋、陈楚、陈越,齐晋楚吴越,整一个春秋五霸。

“谁坚决要求了,还不是你擅自决定的?”陈晋小声嘀咕着。陈建国假装听不见,举头四顾,打了哈哈:“老三家怎么还没来人?静怡到省城读书,后来在省总医院工作,有六年了吧,就是不到我们家来串门,自己先生分了。还有那个老三捡回来的孩子,叫什么名字来着,也在省城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