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活传说 >

第151部分

重活传说-第151部分

小说: 重活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浩接过大嫂递来的连点热度都没有的水,问道:“那你家男人到县里反映的什么情况呢?”

    “主要是镇里搞接待什么的事,这些男人的事俺不懂,不过,俺家的一头猪被拿去搞村办企业,猪没了,只有一张纸。”说着,大嫂从chuáng头的木箱里翻出一张二尺来宽的纸条,递给陈浩。

    陈浩看见纸条上写着“今从王二狗家牵走猪一只”几个字,下面是吴勇的签名和日期,连用途都没有标明。这种条子比白条还不如,最起码白条上还有“欠”字,这上面啥都没有。跟陈浩前世在网上见到的“这个主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的意思有得一拼。

    “这样的白条子村里有多少?”

    “大概有二十多家,大学生家也有。”大嫂说着抹起眼泪。“俺家那头猪养了一年多,原本想卖些钱给老人、xiǎo孩买点好吃的。天杀的镇领导一句要像别的村那样搞村办企业,就把俺家的猪强行拉走,说是来年给俺家挣十来八头猪,全是骗人的鬼话。俺家男人拿着条子上镇里要猪,结果镇领导说谁打的条子管谁要。找到吴勇,吴勇又推到村委会,村委会再推到镇上,把俺们老百姓当傻子骗。可怜俺的男人,被他们bī得连村里都呆不下去。555555……。”

    到伤心处,大嫂忍不住哭起来,连带着地上、炕头上的xiǎo孩一起哭。陈浩身边的老人干枯的手抓住他的衣襟,干瘪的脸上也是老泪纵横。

    “大嫂,你看你一哭,xiǎo孩和老人也跟着难过,为了他们,你得坚强。我相信这种情况政fǔ不会不管。”

    “政fǔ?当官的还不是一个鼻孔出气。要不然俺丈夫怎么前脚刚到县政fǔ告状,后脚镇政fǔ领导就带着人到俺家bī俺们jiāo钱?”大嫂对丈夫被迫出走的事原本就气不打一处来,在她的眼里,那几个人就代表着政fǔ。

    “大嫂,你丈夫现在在哪?为什么不回家?”陈浩知道跟她解释政fǔ的事实在太困难,干脆问她最关心的问题。

    大嫂站起来撩开帘子瞅瞅外面,没见到旁人,便chōu噎道:“这位大兄弟,你根本不了解俺村的情况。千不该万不该俺家添了个娃,又碰上他爹去告状,他现在哪里敢回家。”

    姑娘怕陈浩听不懂,指着一岁多的xiǎo孩道:“他家这个xiǎo孩是去年出生的,属于计划生育外的xiǎo孩。”

    大嫂继续说道:“本来这个娃出生后,镇里也只是象征xìng地罚点钱。可他爹去县里告状后,镇里来人要俺家jiāo五千元的罚款,不jiāo就要把他爹关进牢房,说是违反国家计划生育,要判重刑。俺家那口子听说后,再不敢在家呆,跑到外面躲着去了。”

    五千元,还要坐牢。听到这个罚款力度陈浩都咋舌,这家人不吃不喝十几年也还不上,难怪男人不敢在家呆。

    “你家的墙角呢?”陈浩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但他还是想从大嫂嘴里得到证实。

    “被镇上请来的流氓挖了,他们不但挖了房子,还抢了俺家的东西。”大嫂说到这,眼里充满憋屈和无奈。“他们还说,要是俺家男人回来,他们要抓他坐牢。”

    听到这,陈浩心里不是滋味。农民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但养活自己,更是养活全国的人。这些年,国家的政策本身就向城市倾斜,换句话说是牺牲农民的利益来换取城市的发展。

    可有些官老爷们,不但不为农民着想,还千方百计地从他们身上榨取最后的一滴血。利用农民的不懂法,利用他们的闭塞,把他们当成愚民般耍nòng。正像有人说的一样,姑娘伤不起。在陈浩心里,善良的农民更是伤不起。

    “姑娘,你父亲是村干部吧。”陈浩心里有着莫名其妙的煎熬,对这种事,他的态度是不能拖,一天都拖不起。见到姑娘点头,他继续道:“请他到这里来一下,顺便把村干部都叫过来。”

    姑娘有些奇怪地看着眼前的这位作家,在他身上,此刻有种说不出的压抑感,让她不由自主地跑出去。

    陈浩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元钱,放在大嫂的手里,道:“你要相信政fǔ,某些人代表不了正义,更代表不了政fǔ。马上快过年了,这些钱是给孩子和老人买东西的。你要是能找到丈夫,就让他回家过年。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少生孩子早致富,这孩子已出生,我也不再说什么?但我希望你们赶快去卫生院结扎,好不好?”

    “大兄弟,俺听你的,明天就去卫生院结扎,钱……。”大嫂捧着那几张百元大钞,眼泪如断线般落下来。男人不在的苦日子她受够了,要不是家里上有老下有xiǎo等着她养活,她早就找根绳子上吊或是喝农yào自杀。陈浩带给她家的不仅仅是钱,更是希望。透过朦胧的泪眼,她见到一个身影走出mén。

    不一会,有两个人影又进来。其中那位年轻人走到她跟前,把她手里的钱塞进她的口袋,轻声道:“大嫂,等会村干部来你家,你不希望他们看见你哭的样子吧。”

    大嫂赶紧跑到仅有的一个脸盆旁,用水洗去眼泪。把手在衣襟上抹干,说道:“大兄弟,你们在这等着,俺去取些柴来烧,午饭就在俺家吃。”

    陈浩笑笑,并没有阻止她的行为。以往,他下乡从来都是自己带干粮。但今天叶坤等人在蜈蚣岭办事,村里会派饭,正好可以让这家的老人和xiǎo孩打打牙祭。

    “谁找俺。”

    陈浩正思索间,mén外闪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汉。

    bk

    b

    '记住网址 。cc 

'              ,


正文第二百三十七章祸福相依    声是人的影。

    近一米八个头,身材魁梧的大汉一进mén,屋内原本采光不好的光线顿时为之一暗。此刻,他铜铃般的大眼神在屋内扫视,像是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位尊神竟然让nv儿跑去叫他,不来还不行。

    “村长,快进来。”大嫂一看到来人,忙招呼他上炕。

    “爸,这位就是来村里采风的作家。”姑娘从身后闪出来,指着陈浩为她父亲坐着介绍。同时下面拉她父亲的衣襟,意思让他说话声音xiǎo些,别吓着文化人。

    大汉的眼睛从陈浩身上扫过,在艾解放那停下来。旋即迈开大步,伸出两只蒲扇般的大手紧前几步,铜铃般的大眼此刻已眯成弯月儿,笑着说道:“艾书记,要是知道您在这,俺早就过来了。”

    前两天艾解放由镇领导陪同到他们村里搞调查,他记住了这位县纪委副书记。他只是很奇怪,为什么艾书记站着,而炕上的那位年轻人却安坐如山。作家算什么东西,在乡下那玩意还不如本本管用。

    艾解放微笑着和他握完手,指着陈浩道:“这是县里的陈县长,现在兼管农村工作,听到这里发生的事,专程下来看看。”

    “陈县长?”父nv俩一时没反应过来,大嫂手里拿着的舀水勺也哐当掉在地上,炕上的老人慌忙往起爬。大嫂和姑娘委实没有想到和她唠家常的作家怎么转眼间变成县长,还是如此年轻。尤其是姑娘更是吃惊,如同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般让她感觉不可思议。堂堂的一个县长,竟然肯舍得下功夫看《红楼梦》,更让她抓狂的是这位县长还会背《葬花辞》这般缠缠绵绵诉说nv子衷肠的词,实在让她费解。

    要是她知道陈浩能从头到尾把《红楼梦》全背下来,标点都不带错的,不知道她有何感想?

    当然,这世间有谁规定《红楼梦》是nv人或是不男不nv的人妖的读物,连写这本巨作的曹大人都是男儿身,陈浩自然能读。只不过姑娘把它归为妇nv之友,又算有些偏颇。

    大嫂手伸进口袋,紧紧地攥着陈浩给的钱,感觉心里暖融融。她先前不知道陈浩是县长,要是知道他的身份,有些话也不敢说出来,这就是弱民见官的先天胆怯。但现在她心里非常亮堂,她在远方有家不能回的丈夫不用在担惊受怕,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指日可待。

    “陈县长,您就是从华林乡调到县里的县长?”大汉兀自有些不敢相信,在他想来,乡镇工作的干部都是黑不溜秋,可陈浩却是显得很白净,有着种儒雅的气质。他听说过县里有位从华林乡出来的县长,这倒不是陈浩有多大的名气,而是原本在各乡镇排名垫底的华林乡在今年年底的工作总结会议上上升到前十名之内。华林乡乡党委书记在会上说是前任乡党委书记陈浩打的基础好。

    为此,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李和平脸sè有些不好看,还打断了华林乡乡党委书记华卫东的发言,这件事在各乡镇广为流传。当然,传话者的本意有可能并不是替陈浩做宣传,而是想树立李和平县长在乡镇的威望。至于效果如何,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陈浩并没有理会大汉的话,反而对着姑娘说道:“姑娘,麻烦你再去把其他乡干部找来。”

    毕竟,在人家孩子面前,陈浩不好意思训斥。在乡镇工作近一年时间,陈浩很清楚乡下的干部直来直往的xìng格。讲道理,这些村干部根本听不进去,还不如训斥一顿来的直接,也更能让他们记住。

    “老人家,你好好躺着。”见到姑娘走出去,他伸手拦住yù起来的老人。面向着大汉道:“不管我是不是县长,这家人算你村里的村民吧,好端端拆散一家人难道是你们这些村干部应该干的事?大冬天,天寒地冻,这家老xiǎo生活连最起码的保障都没有,你们还好意思招待上级领导?村里搞猪场,那可是村里人不舍的吃不舍得穿好不容易养大的猪,你们倒好,全部拿来孝敬上面领导。这世上难道真是当官者贵,老百姓天生就是贱命,天生就应该让你们拿来糟蹋吗?当官不为民做主,那你们还当什么官?”

    面对着陈浩激愤的责问,大汉魁梧的身子越来越弯,快弯成了虾米,脸上一阵红一阵青。他心里也委屈,但人家是县长,骂他又如何?

    陈浩不是不知道村里的工作难搞,但他还没见过这样只知道巴结上级领导的村领导,他是怒其不争。见到大汉的神情,他深吸一口气,舒缓下情绪,道:“要知道,你们手中的权利是老百姓给的。大嫂家的确违反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按照相应的政策办理就是,用不着挖人家家的墙角,bī着男人外出吧。我知道你也有委屈,也有许多迫不得已。可你既然作为村长,就应该在遵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原则,并不是要你一味去遵从,去助纣为虐。”

    “陈家村村办企业为什么能成功?那是因为他们创业之初很xiǎo心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将全村的人拧成一股绳,直到现在也是把村民的利益看得很重。你们也去当地学习人家的经验,可为什么回来就走了样,这个问题你们村委会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要知道,现在不是大锅饭时代,也不是越穷越光荣的岁月。你现在好好想想,村里还有多少户像大嫂这样贫困的家庭,只要他们不是人为地偷懒,村里就应该想办法让他们摆脱拮据生活。另外一点是村里的村办企业如何办?等会村干部来了,大家一起想办法。”

    陈浩发现外面陆续有人走来,便结束了他的谈话。

    随着乡干部走进来的还有叶坤和三名公安,见到陈浩的眼sè,他知道陈少不愿意在这谈吴勇失踪的事,到嘴的话变成“陈县长,中午在哪吃?”。

    “就在这吧,让村里准备的简单些。村长同志,你看如何?”

    听陈浩的话音,大汉就知道他的气还没消,否则,也不会在村长后面再加上同志,显得极其生疏。本来,吃饭这种事领导定就行了,陈浩偏偏征询他的意见,可见得他对他们这届村领导的意见颇大。很明显,吃饭不是最主要的目的,领导是要看他的表现。当下,再不敢多言。道:“好,就让人在这里做。”

    随即,把村干部召集在一起,开始他们第一次蹲在地上的村委会议。

    意见归意见,陈浩听到村干部商讨完村里的发展大计和如何帮大嫂这样的贫困家庭脱贫的问题后,说道:“陈家村村办企业的成功是在于他们走在改革的前列,有其一定的历史xìng。我们不要总想着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每个村的情况不一样,像你们村,也有着你们的优势。蜈蚣岭有着天然的森林,里面有许多野生的植物,像你们说的黄芪、人参、黄jīng、党参等,都可以作为yào材使用,野生蘑菇可已加工出售。当然,这些要想办法整chéng人工大规模养殖,等过几天可以请些专家过来到蜈蚣岭里考察一下,想办法要搞成特sè养殖。”

    陈浩见村干部都在注意聆听,接着道:“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蜈蚣岭是村里的宝,要有规划地开采,不能一窝蜂地无限制破话。这要求村干部要有长远发展的观点,不能短视。第二点是道路问题,华林乡乡民正是有要想富先修路的共识,这两年才能迅速发展起来。至于你们村的公路,要看各位有没有决心修好它。就村里现在的石子路,一到下雨天,被会被雨水冲垮。”

    陈浩说到这,大汉站起来说道:“村里为了修水泥路,已向合作社借了钱,可……。”

    他说到这,倏然住嘴,神情有些痛苦。

    “可什么?是不是镇里没把这笔款项拨下来。我告诉你们,根据镇上的报表,现在你们村每户人家有六千元的欠款,这些钱到哪去了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我在这还想提醒各位一声,有些问题你们可以解决,有些问题你们也可以向工作组汇报。”

    陈浩看了看默不作声的村领导,笑笑,不再说话。

    大嫂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提着些面。后面陆续走进些nv人,看来是村里派来做饭的媳妇,每人手里都不空着。见到屋里的男人不吭气,大嫂缕缕头发道:“村长,俺听陈县长的,明天就去卫生院做结扎手术。”

    大汉和几个村领导面面相觑,作声不得。大嫂第二胎生的也是姑娘,按村里的老说法,金窝银窝不如有个带把的,这也是村里养儿防老的习俗。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