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活传说 >

第18部分

重活传说-第18部分

小说: 重活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村口边的陈浩慢慢地啃完那块囊,掏出临行章晓慧给他的《经济论坛》杂志,上面刊登着五篇他出国前写的有关经济类的文章,作者栏只有陈浩两字。他没想到把文章基本都修改过的恩师竟然没在上面署名,此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德让陈浩铭记于心,这也是他一路行来这本书总舍不得丢弃的原因,睹物思人。

    而被陈浩惦记的当代经济大儒章翰生怎么也想不到他让得意弟子参加社会实践的行动竟然被他搞成如此狼狈,甚至有好几次差点送命。章翰生当时对弟子说:“破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去吧。”他原本的意思是让陈浩力所能及地去参加社会实践,考察下现今的农村状况,没想到心理年龄的已近五旬的妖孽突发少年狂,沿着古丝绸之路徒步向西行去。

    在苏南省大山里一个小村庄,陈浩看到一群小孩在玩耍,没想到里面有一位小女孩叫小期望,好奇心大起的他当下拦住那个小孩问她为什么叫小期望。女孩的回答让他吃惊,更让他心酸。

    “我有一个小小小小的期望,我想读书!”望着小女孩天真而又充满希翼的眼神,陈浩不由心里涌起责任感,抱起小女孩和她一起回家。

    破旧低矮的房子到处都是黄泥修补的痕迹,进到屋里的陈浩借着昏暗的煤油灯才发现图穷四壁原来是这个样子,除了几只破碗和一张铺着茅草的床,只剩下被烟熏的发黑的墙壁。

    在和男主人张建生聊天时才知道原来张建生夫妻是来 自(网:。cc)上饶市的上山下乡知青,和他们一起来的知青都返回各自的城市,只有他们夫妻俩留在这里。原先他们夫妻俩在村子里教书,没想到教室在前几年倒塌,而村里因为穷再没新建学校,大人们更是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苦发愁,抱着“读书绝对填不饱肚子”的想法再不许小孩念书,而他们夫妻俩则是以前为村里小孩读书贴进所有家当,只有回家教小芹认字。

    “再累不能累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啊!”当三十多岁满手布满老茧的张建生抱头痛不欲生地呐喊时,陈浩真正地被震撼!

    三十来岁的汉子泪流满地哭诉,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下一代在向老天哭诉,他心里的苦何止是黄连这般亵物所能形容。

    陈浩也不是没经 历(小说下载:…)过苦,但那种苦比起他们来就算是福。直到此刻,陈浩才知道恩师对他的期望之高,更懂得恩师的一片苦心,他是让社会来告诉陈浩某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他亲身去体会、亲身去感受社会的现状。让他深深体会特殊时期中的内斗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损失,更让他懂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不是空口一句话敷衍了事,而是要深知民众之苦,做民众之想的事才算是个好官。

    当晚,陈浩吃着贤惠的女主人魏红霞借来的一颗鸡蛋食难下咽,更感觉这是他两世为人最好吃的一顿饭,尽管这点鸡蛋最后全落入小芹的肚中。

    和陈浩谈了一夜的张建生醒来发现陈浩已离去,桌子上放着五百元钱,不多,但这是他现在所有的家当,他知道这对夫妻会怎么花这笔钱。

    已明悟恩师期望的陈浩在稀少人烟的村落间不停迁徙,见过多少大漠孤烟直的壮观他已记不清楚,但看到多少人间悲惨他牢牢记在心里,更记在背包里的本子上。

    在这段时间里,他翻山越岭甚至跨过横亘在路上荒无人烟的沙漠,吃过多少苦挨过多少饿已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他像哲人般地跨越自己的**,更是在挑战自我。

    当陈浩跨上返乡的路程时,他已在外面漂泊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当他经过一个村庄时,听到小孩子们的欢笑声,这让半个月只有大山陪伴的他感觉格外亲切,不由地驻足下来饶有兴致地看着那群光着屁股蛋的孩子们在水里嬉戏。

    “小草!小草。”

    “我不是故意的。”

    正感受孩子们童趣的陈浩听到玩水的孩子焦急中夹扎着惶恐的声音,他看见水池中间有一个小脑袋瓜不停地挣扎,仓促间他扔下背包连衣服也来得及没脱便纵身跳进水中,等他快到那个小脑袋前才发现不但救不了别人,连自己也没法救。

    原来,身在大西北的他是个旱鸭子,看到玩水的孩子们露出小胸脯他以为水不深,没想到水池中央竟然是个大坑。但他还是竭尽全力地接近快沉入水中的小脑袋,把他提出水面的同时他已沉入水底。

    已爬上岸的孩子这时候焦急的呼喊中也加入了叔叔这个词,有个机灵的孩子转身向村子跑去。

    但时间来得及吗?

    远在省城的短发野性女孩周雅此时此刻正堵住带有军人气质的霍克强逼问陈浩的去处。

    “小姑奶奶,我真不知道!”看似坚强的霍克强此刻却揪着自己的头发痛不欲生,老八说过别自己玩残自己,他倒是没玩残自己却被说这话的老八借周雅的手快把他们哥七个全玩残废。这样的问题他和舍友们已回答过不止一百遍,无奈这野丫头就是咬住青山不放口,认定他们合伙瞒着她。

    脸色不善的周雅和恨不得买块豆腐撞死自己的霍克强竟然同时打个喷嚏,相顾愕然的他们之间进行猫抓老鼠的游戏,一只母猫,七只公老鼠。

    陈家村的建设如今搞得如荼如火,简易大棚在生产队队长陈建设的带领下集思广益,不但完成七叔陈景天交给的建暖式大棚的任务,更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吴站长指导下完成大棚蔬菜的种植,看着绿油油的菜苗蹭蹭地往上窜,村民们无不兴高采烈地合不拢嘴,好似已看到白花花的馒头就着新鲜蔬菜的香甜,陈家村再次成为历史的开拓者,而成就此功的陈浩父子再次成为连夫妻俩房事都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吃水不忘打井人正是陈家村人的优良传统。

    在大棚完工的时候,大禹研发所的大楼也已竣工,就等着黄道吉日开张揭牌,五层高楼的壮观成为陈家村人在外面的谈资。

    “你见过五层楼房吗?”

    说话者神色间甚是自得,而听话的人则是满脸羡慕带摇着头,五层楼,那得多大多高,县城里最高房子也不过两层,好家伙,陈家村的人是让钱烧的!

    研发所十五位农业上的专家已全部联系到位,实验室各项仪器和药品也已到位。这全是章晓慧的功劳,当然,有些退休教授能到这里也是看着经济界泰斗章翰生的面子和村里人的热情。章晓慧带到省城接受培训的陈家村青年也已快结束一年时间的磨练,他们三十多人将成为研发所以后的的中坚力量。

    而在肃县南面的空地上大禹集团肉食品加工厂和饲料厂也已搭起框架,顾彩莲已为大禹集团联系好相关设备。

    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但大禹集团会议室里气氛相当沉闷。

    “别的我赞成,但研发所必须得等他回来才能挂牌”

    董事长陈景玉竖着两道浓眉,气哼哼地把油光发亮的会议室门重重地推开,离开会议室,厚重的木门感觉到老人家的火气,在合拢的一刹那发出巨大的声响,好似再向会议室里的其他人示威。

    总经理刘勇好知道董事长的倔脾气上来,九头牛都拉不住,他也知道陈家村只有一人的话陈景玉听,但老头子生气和在座的所有人沉闷的原因就在此人身上,他们都和董事长一个心思,盼望他能早日回来,可时间不等人,市里和县里领导已多次询问研发所何时能正常工作,别人他们可以不管,但陈景玉的七弟陈景天的话他们不能不考虑,他要求所有人员和仪器到位的研发所立即开业。

    他如是说道:“农时不等人,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我提。”

    陈浩在大禹集团董事会副董事长的事只有他们几个高层知道,外人只以为他在帮忙,这种困难怎么向陈景天提。为研发所开业这件事,从来没违拗过陈景天意见的陈景玉第一次与七弟顶上牛,让他们在中间也非常为难。

    目前,只有一个办法能顺利地解决此事。

    陈浩回来!

    '记住网址 。cc 

'              ,


正文第二十八章暖式大棚    好似感觉到人间的温暖,强劲的西北风难得地温柔起来,轻轻地抚弄着低矮的土坯房。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把阳光轻洒在屋内充满希望的人心里。

    是的,希望,有希望的地方一定阳光明媚。

    “姐,他多会醒?这大哥哥倒是挺漂亮,就是懒死了,小草早醒了,他还不醒。”

    “嘘,别吵,要不是哥哥用头顶着你,你就见不到姐姐了。哥哥不是懒,是饿的,知道吗?”

    “好的,姐姐,我好想大哥哥快点醒来。”

    等陈浩醒过来,正好听见两人的低声对话,一听到饿字,他的肚皮不争气地发出咕噜咕噜的抗议声。

    “姐姐,大哥哥醒了!”

    陈浩肚中的动静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只见一个不高的身影高兴地在旁边蹦蹦跳跳,童真无邪的笑脸上带着丝惊恐之色。她正是在水中挣扎的小女孩小草,而和她开玩笑时不小心把她推进深坑里的孩子的父母在她们家里放了几颗鸡蛋和小半袋黄米以表歉意,这已是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最珍贵的物资。

    她姐姐则是莞尔一笑端上热乎乎的小米粥,乡村赤脚大夫说他身体比较虚弱大概是饿的时她就一直热着饭等他醒来喝,小草懂事地低下头,但眼睛不时地瞅瞅那碗小米粥,嘴里是不是地咽下不由自主生出来的馋液,这碗小米粥显然比她平时吃的稀饭要稠得多。但当陈浩让她也一起吃时,小草却执拗着要他喝进肚里,看着他吃的如此香甜,咽着唾液的小草脸上却露出开心的笑容。

    小草的姐姐在旁边一直等陈浩喝完小米粥后起身收拾空碗离开房子。

    大恩不言谢!

    其实她不但对他有些好奇,更是特别感激他救妹妹的举动,一个连游泳都不会的人却去救人,这种人值得她感激。但所有的语言在救命恩德前都那么苍白无力,实际行动才是最好的感激。

    在和小草的聊天中陈浩才知道,要不是村里的大人及时赶到,后果真不堪设想。也知道她姐姐胡岚今年十六岁,十岁的小草父母还没给她起大名便相继死在十年特殊时期中。

    “大哥哥,你说的都是真的?我好想读书。”已和陈浩混熟的小草前半句话眼神里充满好奇和向往,后半句话已是喃喃自语,读书对她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当陈浩接过小草给他拿来的干干净净的背包时才发现自己已是旧貌换新颜,想来这都是他昏迷的时候别人帮他收拾干净,至于是谁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间自有温情在。

    难怪小草把他叫成大哥哥,还夸他长的漂亮,可漂亮怎么能形容到他身上,那不是牛嚼牡丹乱啃一气嘛。自认为有些小帅的陈浩当然不会和天真可爱却又身世凄惨的小草计较,他抚摸着恩师的礼物《经济论坛》不由地感慨莫名,小草的话让他想起小期望,同样都是渴求的眼神,都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后代,只不过小期望父母还健在,而眼前的小草却是由姐姐胡岚一手拉扯大,陈浩实在想象不出当年十岁的胡岚带着不满四岁的幼小妹妹艰难度日的悲惨。

    尽管在旅途中他也听到许多看到许多类似的情景,包括六十年代连树根都刨出来吃的大饥荒年代,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对小草的姐姐胡岚肃然起敬。她们正是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的炎黄子孙中的代表,浓缩着那个年代的历史。

    陈浩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正是华夏民族顽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炎黄子孙挺过最艰难的天灾和**。

    他没有权利去可怜她们,只有尊敬的责任。但他还是可以为跟母亲一样出身的她们做点事,不,或许说她们在帮助他洗荡他的心灵。

    当陈浩出现在陈家村时,大禹集团研发所总算是正式对外挂牌。揭幕现场他虽然没有到现场露面,但陈家村人还是感觉有了主心骨般地亢奋。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要求不高,只要他在村里就行。

    陈浩也不急着去学校,社会实践倒不一定非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才叫实践,陈家村暖式大棚如何安然越冬这件新鲜的事正是他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更何况这次他不是一个人回来,而是带着小草姐妹俩,让她们尽快地融入到他的生活,这也是他不着急着走的原因。更何况过几天顾彩莲将带着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燎原机械厂的胡卫东到陈家村来,上次胡卫东来肃县谈设备时他正好在外地实习,没见上面,据说胡卫东还感到很遗憾,作为主人的他不能再让客人失望一次。而顾彩莲来的正是时候,小草上学的事自然着落在她身上,照为老不尊的大伯的话说:能者多劳嘛。

    正当陈浩安然地在陈家村把他这一年所感悟到的东西整 理(炫 书 3 U W W)出来时,突然看见现任生产队队长的陈建设匆匆地走进大队部,随后看到吴站长跟着他飞速地向大棚方向跑去,他知道肯定是大棚出了问题,这可是他父亲当上主抓农业的副主任后第一次正式在肃县官场亮相的处女作,出不得任何闪失。

    陈浩立刻跟在他们后面赶到大棚,往里一瞅,倒吸了口气,许多菜根部都出现溃烂。

    不要说暖式大棚,就是塑料大棚在国内也是新鲜事物。吴站长一面查看病情,一面思索着对策,像这种新鲜种植方式他也是第一次见到,所有的一切都处于摸索状态。面积这么大的烂根现象,他估摸着是不是出现什么传染病害。

    陈建设在一旁看到吴站长此刻脸上拿不定主意的神色,不由地心里大急,陈家村的男女老少可是为了这些暖式大棚费了老鼻子劲,投进去不少资金和期望。

    现在五十个大棚都出现大量的烂根现象,如果连县里专门派来指导他们种植的专家也解决不了的话,事情就大发了。不但陈家村人几个月的辛苦和希望全泡汤,县里的七叔更不好过。外面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七叔搞得暖式大棚,又有多少人巴不得他失败,这场只能胜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