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活传说 >

第23部分

重活传说-第23部分

小说: 重活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话说来说去还不就是一个意思,反正我赖定你,看你怎么办?

    不过笑归笑,陈浩的话还是得听,胡岚召集所有的管理层开会群策群力,最后拿出一套方案,招兵买马。

    看到他们招兵买马的方案时陈浩又在在上面添加总经理和年薪五万七个字,随后去接小草,但胡岚没想到他出门的一句话让她感动的差点哭出声来。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但有这句话,再苦再累胡岚也觉得值。

    “累了吧,找个人来帮你。”

    '记住网址 。cc 

'              ,


正文第三十五章学生部实习(一更)    第二天,前来超市购买东西的省城人发现红旗超市在大门口的显著位置摆着一块红招牌,特别显眼。人类有个很奇怪的视觉倾向,那就是只注意特别出格的事情。当人们吃惊于红旗超市招聘的总经理高达五万的年薪时竟忽视上面还有营业员每月一百五的报酬是普通工人工资四倍多的事实。

    万元户绝大部分人都没见过的省城人更想不到五万块钱垒起来得有多高,红旗超市的招聘信息一石掀起千层浪,迅速地传遍省城的大街小巷。

    感动的话语背后总有意想不到的辛苦,此刻累得快瘫在地上的胡岚才知道感动的后果竟是如此被动。望着眼前还在攒动的应聘人影,胡岚感觉头皮发麻。

    整整两天时间,她带着管理人员面试了不下五百人,岗位早已招够。但这些前来面试的人的热情实在太高,既然你们普通岗位人员已满,那高层管理员总还没招够吧,即便你们高管招满,打扫卫生的也行。

    且不说红旗超市的那些事,单说陈浩这个只管那大方向,剩下的事自有专人解决。回到学校的陈浩继续他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段时间算是他比较悠闲的日子,和野丫头周雅在图书馆内部资料室里看看书,有时拌拌嘴,或者和章晓慧一起去到她的老师宋余姚家里说说话,再不然去顾书记家坐坐,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赵燕和虎哥带着他写的那些欲收购或入股的外国企业名单亦回到纽约开始新的一年工作。

    八一年中旬,中央印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第一个“一号”文件,正式肯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同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个文件的发表比陈浩的记忆时间又早了半年。

    陈建村五百座大棚也已竣工,在前山密密麻麻地蔚为壮观。而在肃县副主任陈景天的组织下,其他村子也开始暖式大棚的建设。

    大禹集团肉食品加工厂厂长刘文好摘掉光杆司令的帽子,反倒成集团里人数最多的生产工厂,从德国引进两条先进的生产线,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红旗超市在蓄满人手后终于迈出省城,在苏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天南市、德宁市、庆丰市各开了三家超市,在长丰市、怀庆市等十几个城市各开一个店,成为苏南省的大型连锁超市。

    “小陈,主任叫你参加会议。”

    正在看书的陈浩听到王主任让他开会,放下书来到会议室。

    原来陈浩的悠闲日子没过多久,就被恩师章翰生打发到团省委实习,被分在学生部。

    像学生部的会议本来没陈浩这个实习生什么事,但主管学生部工作的李子贵主任可不会这样想,不知道陈浩是谁不要紧,但要紧的是推荐他到这里实习的人,全国经济界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章翰生院士在苏南省也是独一无二的人物,地委书记的座上客。团委书记张旭辉话里的意思也隐晦地透漏出照顾的意思,有着两位大人物在背后,他一个快到四十的处级干部也不会没眉眼看不出高低,所以每次部里开会,他都会让陈浩参加,表示对他的重视。

    李子贵看到部门的人到齐,先喝口茶润润嗓子后开始了今天的议题。说道:“这次开会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期望基金会在苏南省的期望小学工程的相关教师配套问题,随着期望小学数量的增加,而现有的教育体系原本教师力量就薄弱,根本无法顾及,再加上学校建在偏僻的地区,有很多人也不愿意去,出现学校建好但没有老师的尴尬。作为团省委牵头的活动,张书记要求大家群策群力想出就解决办法。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李子贵说完,眼睛不停地在众人脸上扫视。他特别提出张书记让大家想办法,大家的意思就是在座的人都有份。

    “李主任,各位同志,我先谈谈我的想法。”

    见会议室气氛有些沉闷,作为青年部副主任的王建青知道该自己发言,否则这样的僵局对谁都不好看。

    在青年部已实习两个月的陈浩对眼前的这位带着眼镜的副主任有一些了解,她也是青年部里唯一的一位女性,三十来岁,是个有原则的干部,也是刚才叫他开会的那个人。

    “我非常赞成张书记群策群力的想法,也非常支持期望基金会兴建期望小学的工作,我有一个想法供大家参考。”

    李子贵听到这句话,眉头不由地皱了一下,她提到张书记和期望基金会,单单漏掉他,这话里大有深意。

    “考虑到期望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我建议采用轮班制,现有老师中分批去教书,到一定时间换回来,这样对他们都公平。”

    “我不赞成王副主任的意见。”

    王建青刚落座,负责指导大学院校团工作的干事胡卫东便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反对,刚才李子贵眼里的不快被他捕捉住,这正是他向李主任靠拢的机会,没想到他拍马屁的一句话更让李子贵烦。

    “李主任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坚决执行李主任的指示。”

    王建青不管怎样总算是在出主意,表决心也要分时候,不是他不喜欢手下人的奉承,相反,他还特享受那种感觉。但胡卫东的话让他大倒胃口。要是他知道怎样做,也不会跑到这来听他的废话,胡卫东这话不是将他的军还是什么?二十来岁的胡卫东自然不知道李主任此刻已在心里把他打入冷宫的想法,还在暗自夸自己聪明,善于观察领导的行为。

    负责指导中专院校团工作的曹文定的话语和四十多岁的他的人一样沉稳。“我觉得把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到那也是一种选择。”

    两不得罪,说话间余地相当大。君子明哲保身,进退有道。

    “谁不愿去就开除谁,看哪个敢不去。”这种话也只有脾气比较直的的赵晓亮敢说出来,陈浩听人说他后面的背景挺硬,来这里只是个过渡,属于**一类。

    近三十岁的吴明看到会议室里除了他就剩实习的陈浩没有发言,再抗不过去了,这时候不发言难道等李主任点名?

    “我认为两位领导和三位同志都讲的有道理,我完全赞成。”

    陈浩听到这句话想起我是来打酱油的这句台词,吴明的话说了也等于没说。在这实习的两个月里,他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人生处处是学问。像这种小型的会议在他看来也大有文章,从没经 历(小说下载:…)过官场的他收获颇丰。

    李子贵听到吴明的话后更是满肚子的不满意,一个小小的干事也学得如此圆滑,整个是一和稀泥的主。得不到满意答案的他不由地把眼光投向陈浩,名师手下无弱徒,尽管王建青的建议还有些道理,但他也不想把她的意见报上去,媚上欺下的官场手段他还是有的。

    平常只作壁上观的陈浩发现李主任的目光转向自己,知道他的意思是让发表意见。于是站起来说道:“李主任、王主任和在座的各位,小子才疏学浅,在这里斗胆说几句,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多多指点。”

    他这番把自己摆在学习位置的话不但非常符合他实习的身份,更是礼数不缺抬高了众人,听到他自谦的话,在座的人都来了兴趣,花花轿子人抬人,这点道理大家都懂,但懂和做又是两个概念。

    “我认为师资力量薄弱和地处偏僻这不是问题的主要环节,问题的主要环节是怎么鼓励人去期望小学教书。”

    他这话一出口,把在座的人弄糊涂了,人和老师可不是一个概念,难道所有人都能当老师?正当他们有此疑惑时,陈浩继续讲道:“我们应该成立青年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可以在师范类院校和学校教师中挑选,同时报请省政府对愿意去偏僻地区教书的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教够三年可以安排进教育局之类的单位和好学校,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陈浩一口气说完他的想法后坐回座位,但他没想到这一番话竟然造成当机,会议室陷入沉静。

    只听说过志愿军的他们何曾听到过青年志愿者这个新名词,好在陈浩的话里点明志愿者的来源,否则他们完全被他蒙菜。

    过了一阵,反应过来的王建青率先鼓起掌,随即大家一起为陈浩的建议鼓掌,他的建议完全解决了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师不愿去的问题,让大家眼前为之一亮。

    李子贵更是高兴,陈浩的建议不但让他高兴自己的先见之明,还能不用理会王建青的建议,更能让领导知道他是如何关照在他部门实习的陈浩。

    一箭双雕!

    '记住网址 。cc 

'              ,


正文第三十六章好手段(二更,求票)    “小陈,你的建议非常好。章教授有你这位弟子,想必也很满意。不过,我就怕……。”

    青年部副主任办公室里,王建青欲语还休的话陈浩知道她未说出来的意思,是怕李子贵在领导面前抢了他的功劳。要不是陈浩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增长了不少说话的技巧,恐怕此刻的他也会问出“怕什么”的二杆子问题。人无知在某些场合无伤大雅,但在特定的场合则会成为致命伤,成为他永远原地踏步的桎梏。

    陈浩知道他的来历只要是有心人都会查得到,更何况他也没想隐藏起来,素来懂得顺水行舟事倍功半道理的他不至于迂腐到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熬资历,那不叫个性而是蠢才。

    知道他背景的王建青主任能及时收口,也算是厚道人。

    于是,他脸现真诚地说道:“王主任,谢谢您的关心,事情总得有人去做,至于是谁,领导自有定夺。”

    只要能办成事,陈浩现在倒不在乎这功劳的归属问题,这不是他高风亮节如同达到佛家《金刚经》里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的虚无境地,也不是不争即是争的进退之道,而是从他实习生的身份出发能有个好的结果已是他所愿。能在证?市场兴风作浪的他在这里只是个实习生,在官场来个新丁都算不上。

    看着陈浩离开办公室的身影,王建青慢慢地坐下,脑海里不断地翻腾着“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就在团省委正在报请省委关于青年志愿者支教的报告放在地委书记顾红军的办公桌上时,中央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首先在苏南省试点的通知也到达他的办公室。

    同时下发到各地的是关于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文件。

    通过新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这就从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政府的地位,结束了革命委员会的历史。

    文件还包括《地方组织法》还将县以上人民政府的组成,从过去的委员会制度,改成类似于国务院全体会议的组织形式,即将各工作部门的第一把手(厅长、局长、主任等)都包括进政府组成之内,这些人员的产生不再由上级行政机关或国务院任命,而是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任命的内容。

    就在苏南省大刀阔斧地执行中央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试点工作,具体到肃县就是原肃县革委会主任华伟民变成县委书记、原副主任陈景天成为县长,而劳动局任主任李长胜提拔为副县长时,团省委原来各部的主任也改革成部长,新成立的青年部在新任部长王建青的带领下在省各大院校和学校开始大规模的青年志愿者支教招募活动也拉开帷幕,作为此项活动的倡议者陈浩自然归属到这个部门,身份依然是实习生,但对外称为陈干事。

    苏南省师范学院大门口的一块空地上,“热烈庆祝青年志愿者支教招募活动”的横幅在西北风中咧咧作响,而一大群学生围在几张桌子跟前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这次的支教活动,显然对上面写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你好,同志,我想问对支教志愿者有没有什么限制?”

    正埋头填写报名者信息的陈浩听到熟悉的问话声不由地抬起头,面前站着的这位女生不正是他前世在这所大学上学时的班级辅导老师赵红梅,尽管眼前的她还带有一丝青涩,但素来知道人不可貌相的陈浩可是在前世里领教过她泼辣的手段。记得他当时给班级的一位女生写小纸条,结果纸条被交到她手上,在她的办公室里才知道原来看美女也有视觉疲劳感,更领教到滔滔不绝如大江流水般的伟岸并不是仅限于自然景观,原来人的语言也能产生这种效果。在她四小时不带重复的训斥下,他有种美女与野兽的视觉冲击,更有种唾沫星子淹死人的错觉。

    “看什么看,没听见我在问你话?”

    已临近毕业的赵红梅听到招募青年志愿者支教的消息后特地过来看看,上面有支教三年可优先录入教育局等二十几家好单位的政策和享受教师工资待遇另加每年千元的补贴,让家境不好的她自然感觉到这次开出条件的优惠,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她没想到碰到一位哑巴,还是盯着她看的哑巴。

    熟知国内已大定的陈浩却知道禀性难移的赵红梅果不其然地露出她狰狞的小尖牙刺了他一下,怕再遭受前世厄运的他回答道:“你的条件正合适。”

    随后,他把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