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活传说 >

第56部分

重活传说-第56部分

小说: 重活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理想追求都没了,那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只能是那人的躯壳,剥去他的外衣,里面早已是一团破棉絮,甚至是早已腐烂不堪的一坨狗屎。

    正如他前世里经常在网络上见到那句“我爸是李刚”的纨绔,除去他还有个引以为豪的老爸,他还能剩下啥?否则,他也不会张嘴说出这样的精典语录。

    所以陈浩很忙碌,不但要领导华林乡村民走向致富路,更要在他的亲人、兄弟、红颜知己和跟在自己身边的人之间游走。他不是万家生佛的弥勒佛,没有能救天下苍生的本事,但他最起码要对得起他的亲人,兄弟、红颜知己和跟在自己身后的一群人,和他们携手迈进明天。当然,这其中或许有掉队者或溜号者,这些都不能阻止他前进的脚步。正如他对宋玉梅说过的一句话:机会永远都是为随时行动的人准备。

    他在鼓励宋玉梅的时候更是拿这句话自勉,所以,他再哄顾彩莲睡着后悄悄地从她的床上溜出来开车赶往华林乡。当他出发的时候天已麻麻亮,感觉到自己浑身精力无处释放的他竟然跟吉普之王2020VJ较上劲,近五百公里路程他只用了三个来小时就赶回华林乡,尤其是在华林乡修建的省级公路上奔驰,感觉那是绝对棒。

    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的陈浩每天有个习惯,总是要把最近的事在头脑里捋一遍,让他的思维更清晰。

    孔钊那边有胡岚出面处理,他倒也不用操心。现在的他主要精力要放在华林乡的建设上,今年华林乡有三个项目在建设,母亲水窖工程等那些打井设备一到就可以开工,正在建设的豪雅食品公司和红旗锦绣工艺品厂明年就可以初步运转,这两个厂子的运转可以把就地消化一些村民,更能给华林乡的财政增加一些收入,只要华林村的经济被盘活,再加上他想建的几个乡办企业,他相信华林乡很快就能扭转一穷二白的现状。

    办公桌上突然的电话铃声打断了陈浩的思路,当陈浩接起电话时才知道是县长秘书郑凌打来的,通知他孙承敏县长找他,让他下午三点准时赶到县长办公室,郑凌在电话里的态度倒是挺客气。

    放下电话的陈浩一时猜不透孙县长这时找他的目的,到华林乡还不满一年的他和孙县长也只见过两次面,关系还不是太熟。前段时间他才向县长汇报过华林乡的工作,这没过多长时间县长找他多半不是为乡里工作的事,那他到底为什么事找他?

    乡综合办主任吴娟知道陈书记要去见县长时,想为他派辆车被陈浩拒绝,乡财政本身底子薄,最近用钱的地方也多,他还想把那些钱用在刀刃上。但吴娟的提议倒是为他提了醒,开源节流。

    趁着还有些时间,想到做到的陈浩留下吴娟,并当即打电话叫来副乡长张旭辉。

    等张旭辉赶到他办公室后,陈浩等他坐稳后问道:“乡长,乡财政每月的支出是多少?。”

    从称呼上就能看出领导与下属的亲密程度,像这种连名字都省了直呼官职的称呼表示陈浩已把张旭辉看成自己人。

    张旭辉没想到陈书记会问他这个问题,但分管乡财政所的他对这些数据还是记在脑子里,当下立刻报出具体数据。

    陈浩笑容依旧不变,转向吴娟问道:“主任,乡政府的车每月用多少次?有多少次是出去办公?又有多少次是去办私事?”

    吴娟更没想到陈书记的问题如此具体,她手里只有公车登记记录,至于私人用车,她没有做过统计。在陈浩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吴娟知道他最讨厌人玩虚的,当下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

    陈浩好似早已知道她的答案,继续问道:“从你们的角度看,乡政府能从哪些方面节省些钱出来?”

    张旭辉和吴娟才知道陈书记的真正意图是想减少想财政开支,受到他启发的两人立即根据自己掌管的工作角度出发,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

    陈浩边听边点头。他就是要用这样带有启发性的方式让手下快速成长起来。当两人说完后陈浩让吴娟通知所有乡干部明天上午八点开会,并让他们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发言的内容。

    等两人走后,陈浩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开着吉普之王2020VJ前往县城。领导让他三点到,他绝不会傻到等到三点准时出现在县长办公室,如果这样做就等于不尊重领导,但他也不能去的太早,否则是不遵守领导的命令,至于午饭,到县里解决就是。

    当陈浩出现在县政府秘书郑凌眼前时,时间正好是下午两点五十五分,有这五分钟的时间足够郑凌去请示县长。

    郑凌见到陈浩时赶紧放下手中的文件帮他倒上茶水,现在的他又知道陈浩的一项“光辉”业绩,县供电所所长马斌因为故意刁难华林乡的供电问题,被眼前这位直接整的丢掉乌纱帽。面对这位动辄让人丢掉乌纱帽又得到县里党政一把手看重的爷,他还真不敢怠慢。

    当陈浩见到孙承敏县长时,时间正好是三点整。

    陈浩自然知道有些人特别注重官威,尤其是眼前这位带着弥勒佛笑意的县长,隔着一扇门的距离,郑凌根本用不了五分钟的通报时间。

    孙承敏还是热情地邀请陈浩坐在会客的沙发上,让郑凌为陈浩泡杯茶水,并拿出包烟让他抽。

    等陈浩点着烟后,孙县长说道:“小陈,华林乡一天一个变化,你的功劳不小。”

    “这全是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华林乡才能取得这些成绩。”陈浩的回答滴水不露,知道郑柏杰和孙承敏面和心不太合的他当然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接避开县委而把功劳全部堆到县政府的领导上。

    陈浩的回答让孙承敏心里很受用,继续说道:“小陈,听说你的家乡在肃县。”

    “是的。”陈浩一听就知道马上要进入正题,表面平静实则精神高度集中。

    “肃县是个好地方,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快。县里这两天要派些人去那取经,我向县里推荐了你。你准备一下,到时候顺便回家看看。”

    孙承敏这些话不但在暗示他在为陈浩出力,更表现出对陈浩的关怀。

    “谢谢县长关心!”

    陈浩简简单单六个字的回答却是让孙承敏感到蓄势的一拳打到棉花糖的无力,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对孙承敏为他做事的礼貌的回应,也可以理解为对站队问题的回避,如果陈浩选择站在他这面,应该回答为:谢谢县长栽培。

    陈浩却没想到孙县长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说出的话更加露骨,招募的意思表露无遗。

    “小伙子,好好干,我很看好你。”

    由此看来,孙承敏找他来的真正的目的是让他站在县长这边,后面这句话才是他要表达的重点,前面不过是铺垫而已。

    “谨遵领导教诲。”

    陈浩这模棱两可的话让孙承敏差点气歪了鼻子,这到底是听领导的话好好干还是听从领导的吩咐。

    孙承敏清楚地知道他和郑柏杰的合作只是暂时之举,现在本土势力大,他们不能一下子把这些官员全调换成自己的人,这样的吃相太难看,会授人话柄。一旦等他俩联手打压下本土势力的时候就是他俩暗地里较量的开始,郑柏杰掌握着官员的帽子,在起点上要比他占优,所以他只能在暗地里先拉拢一些人中间人士,不知道郑柏杰和陈浩有师兄弟关系的孙承敏可选的范围不大,陈浩就是他眼里的中间人士之一。但他没想到刚参加工作的陈浩竟也有不下于他的老道,面对他的招纳既不冷也不热,尺度把握的相当精确,让他有种无法下口的感觉。

    '记住网址 。cc 

'              ,


正文第八十九章节流    陈浩自然不去理会他给孙县长带去的困扰,华林乡现在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去处理。

    第二天上午八点整,当陈浩端着茶杯走进会议室时,发现人已都到齐。坐在正中位置的陈浩开始今天的议题,说道:“今天召集大家开会,主要是讨论如何缩减乡财政的开支,作为一个贫困乡,我们乡财政支出费用过大,造成许多浪费,请各位献言献策,今天会议上务必拿出一套方案。”

    陈浩斩钉截铁地说出这番话,话语里有不容置疑的味道。而且开篇直奔主题,并指出这次的会议一定要有结果。这也是他做事的一贯风格,要么不做,要么就必须有结果,他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无休无止的会议扯皮中。

    刚开始大家都不太习惯他的简约版会议,按照以前的习惯在一个问题还没有结果就开始牵扯出其他问题,发言的人也是尽说官话、套话,没有一点实质内容。被他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大家才知道他不喜欢听他们的虚话,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所以,每当办公室通知开会时,大家都得准备半天,以免被这位年轻的书记问的下不来台。更何况在他主持的会议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得发表自己的意见,想当哑巴也极为不易。

    陈浩的话音刚落,副乡长张旭辉率先站起来把昨天准备的资料分发给大家,说道:“我非常赞成陈书记减少乡财政开支的提议,现在大家手上有一份乡里各项开支的明细,上面列举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我个人认为减少不必要开支的关键在订立标准,只有有了乡里办公室费用、招待费用等标准,我们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住浪费现象。材料上还附有我建议的标准,这是根据上面文件的规定和结合乡里实际情况做的一些数据。”

    陈浩翻看了一下手里三十多页的材料,以他过目不忘的本事翻过一遍之后这上面的内容全装在他的脑子里,从这些材料上看张旭辉昨天下了不少功夫。

    其他人没陈浩这么变态的本事,足足花了十几分钟才看完这些内容,这上面的数据翔实,内容几乎囊括乡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

    王昌临拿着手里的材料心里实在腻歪,连每个办公室电话费这种小事都有标准,这也太小题大做。如果按这上面的要求做,他连一毛钱的外快也捞不着。他知道张旭辉是陈浩的忠实拥护者,这份材料能摆在这,说明肯定经过陈浩的首肯。想到这的他看了正中位置一眼,发现陈浩正好整以暇地喝着茶水。

    综合办主任吴娟看完材料后站起来说道:“张乡长的这份材料上的内容我完全赞同,乡政府的用车制度也应该订立标准,建立健全公车每次出去回来时的登记,不允许公车私用,每次办公事时的油钱都应该有标准。”

    吴娟这番话差点把在座位上腻歪的王昌临打晕,公车私用已习以为常,上班时间借着办公事的用私车,下班时间开着车办些私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从没有人拿这件事在会上说事。吴娟倒好,不但在开会时间把这件事当议题提出来,还要限制用车时间、油钱,这不是**裸地剥夺他们在乡政府上班的福利嘛。

    但王昌临还是没有开口说话,现在做千年老二的他还要看看今天的会议上还要出什么幺蛾子。

    人大主席团专职副主席郝伯为自从儿子的工作解决后,心里放下一块石头,接着吴娟的话头说道:“公车私用这种歪风一定要刹住,陈书记今天的议题实在是非常及时。”

    乡党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艾解放放下手里的材料,喝了一口水说道:“前面三位所讲的正是我的态度,俗话说:涓涓之水汇成江河。只要我们在平时本着不铺张浪费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乡里的建设上,华林乡何愁不富裕。”

    坐在艾解放下首的副乡长齐敏接着说道:“乡政府的接待费用最近一段时间在不停地上涨,张乡长关于控制招待成本的提议我支持,我看是不是能定成四菜一汤的招待标准。”

    主管着乡政府招待所和食堂的齐敏说出这句话不但表明她的态度,更是把招待标准具体化。以往,华林乡根本没人愿意来,再加上黄玉林一手把持乡财政,招待费用还不是很突出的问题,但现在已修通路的华林乡慢慢走出低谷,再加上西瓜种植已初具规模,前来视察的领导多了,每次招待标准也不低,导致招待成本急剧上升。

    “可以,我看齐乡长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干脆直接定成一荤两素加一汤的工作餐标准。”

    一直微笑不语的陈浩突然插进的话让大家还是吃了一惊,更让王昌临直接无语。这位书记还真是抠门,三菜一汤而且还是一荤两素,这样的招待标准估计全国也找不出一家。

    这些人哪里知道陈浩对公款招待的深恶痛绝,在前世里陈浩从网络上了解到,全国公款吃喝开支数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到2000亿元,2004年为3700亿元,2005年为6000亿元,这样庞大的浪费让他肉痛。他尽管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他能确定那时的招待费用的确是个天文数字,有这些吃喝的钱好不如建些学校、为干旱地区打些井还得实惠。

    要不是估计到上面领导的面子,他甚至想直接定成一荤一素的标准。

    “王书记,你有什么建议?”当其他领导都表示赞同态度后,陈浩侧头问坐在他身边的王昌临。

    王昌临简直郁闷的要哭,这个带着微笑地年轻人还真是不折不扣的魔鬼,紧抓着他不放。当陈浩提出这项议题时他就知道结局,在乡干部会议上总共有十二个人,十个人都是陈浩的拥戴者,还有一人当中间派,他一个光杆司令能有什么作为。难道能舌战群儒得到他想否定的结果,他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地荒谬。连黄玉华占优的形势下都拜倒在陈浩脚下,更遑论他这个没斤没两的副书记兼副乡长。

    原本乡里的会议他根本不想参加,来这里就受气的他却又不能不来,盖因他还得在这鬼地方呆着。他这个华林乡的二把手手下连个摇旗助威的人都没有,拿什么和背后有靠的陈浩斗。

    看着一统华林乡的陈浩微笑的笑脸,王昌临却不敢与他的眼神相遇。陈浩在这个时候问他话他又不能不发表他的看法,只能委委屈屈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