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活传说 >

第73部分

重活传说-第73部分

小说: 重活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党委会议上的争锋并没有影响到华林乡的正常工作,胜利的一方总不能把这样的事到处宣扬,毕竟这样的事不光彩,万一传到上面,领导还会指责他们领导班子不团结。失败者照样若无其事地上着班,如果连这种事都想不开,他也甭在官场上混了,早点找根绳子往自己脖子上一套吊在树上了事。

    大千世界百杂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在国内,现在普通老百姓谈论最多的话题是过年,马上临近八三年春节,那家不得准备些年货过传统的大年呢?

    可此刻引起很多有心人关注的不是春节,而是今天发表在《经济日报》第二版首要位置的一篇《论国内经济的发展》的文章。

    八十年代,人们了解国内重大新闻和时事途径很少,除了电视上的新闻联播外,就剩寥寥的几份报纸和电台。

    《经济日报》于今年元旦刚在京城创刊,是由国务院主办、中宣部领导和管理的中央级党报。是中央和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能刊登在这上面的文章自然非同小可,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

    这篇文章能刊登在这样的全国性经济舆论的报刊上本来已是不凡,但这还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凡能上这种报刊上的文章有心人都会细细地拜读,重点在于第二版的起始部位有一个人专门为这篇文章做了简介,看到上面的署名,凡是了解国内经济的人不得不对这篇文章刮目相看。他们没想到国内经济界泰斗章翰生竟然会为一篇文章作简介,这实在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文章的作者尽管在这几年里发表过几篇文章,但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注意到他或是看过他的文章也不会记住他的名字,可章教授的简介让这篇文章在常人眼里已具有不同的分量。

    当很多人细细地读了这篇文章后,发现这里面有很多观点都是他们想都没想过的问题。

    大包干已成为既定的现实,可为它限定一个最短的年限问题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事情,更遑论承包荒山、树林等大胆提法。文章中阐述的发展乡镇等集约化经济也让人们众说纷纭,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法更是很多人没有听到过的新名词,好在这篇文章所有论点都有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支撑,倒也不难理解这些内容。

    为此,这篇文章里的很多观点成为国内经济界热议的话题,支持的人有,反对的人也有不少。

    当陈浩看到这篇文章时,离过年还有两天。毕竟现在的交通状况还是很落后,资讯也相对闭塞,所以他没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他写的文章。

    当读到这篇文章时,他的心被恩师浓浓的爱护之心包裹,让他恨不能迅速赶到恩师身边,哪怕不说话,只要在他身边就行。

    他这篇文章是去年底交给恩师的,没想到恩师竟然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这篇文章刊登在对外发行的全国性《经济日报》上,他能想象见恩师在其中付出的辛苦是多么地巨大。在这样的寒冷天气,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为了他这篇文章奔波在相关部门间,想到这他的眼睛瞬间被浓雾遮掩。

    尤其是恩师破例为文章做了简介,更让他读到老人家的心。恩师这是再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挡外面的流言蜚语,更是用自己的名望在为弟子垫脚,为他摇旗助威。饶是他两世为人也不禁流下眼泪,这样的老人,这样的恩师又岂是他提着点礼品去拜访所能报答。

    在陈浩流眼泪的时候,怀仁县县委书记办公室里,五十来岁郑柏杰把头埋进手臂间,满头银发在不停地颤动,等他抬起头时,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

    陈浩这篇文章他不止读了一遍,每次读的时候都情不能禁。他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能对国内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在为恩师的良苦用心感动,更为小师弟骄傲。

    '记住网址 。cc 

'              ,


正文第一百一十八章追捕(上)    民间有句老话:瑞雪兆丰年。

    一九八三的除夕之夜,华林乡迎来一场大雪。在月光下,纷纷扬扬的大雪丝毫掩盖不住各村浓浓的年味。

    依照惯例,乡政府每年春节都有人值班,陈浩主动要求排在大年三十和初一两天。大年三十是国人最看重的团圆夜,陈浩尽管也非常希望能在这天晚上和自己的父母呆在一起,但他也不忍看到其他同志独自一人在乡政府值班。

    小草已被孔钊带回肃县他父母家,他的本意也是让孔钊在那过年,省的一个人独自在外面忍受孤独。当然,他的话却不能这样直白,他让孔钊代替他在家里陪父母过团圆夜,顺便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炉子里的碳火发出啵啵的声响,陈浩拿着本大部头的俄文经济类书籍靠近火炉在翻看,这本书他已看过一遍,但他此刻还是看的津津有味。自从工作以后,他不在像以前那样快速地翻阅,而是慢慢地读。如同武侠小说里所描述的一样,由快到慢也是一种境界。

    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书的陈浩神情竟是那样的专注,置外面喧嚣的吵闹声和西北风的呼啸于身外。

    “书记,我来找你喝酒。”就在此时,外面走进一位穿着厚厚棉袄的人,摘下狗皮帽,从怀里拿着一瓶酒和一小袋腌白菜。

    “老郝,这么大的雪你跑来干什么?”陈浩连忙放下书,帮他拍打身上的积雪。郝伯为过年前已正式退休,所以陈浩有此称呼。

    郝伯为咧着大嘴笑呵呵地说道:“家里那帮猴崽子们吵得太厉害,我跑到你这来躲躲。”

    陈浩知道郝伯为是怕他一个人太寂寞,特意从家里跑来陪他,当下不再说什么,从抽屉里找出印着语录的两个大瓷缸,摆在桌子上。

    郝伯为把酒倒进瓷缸里,两人刚举起酒,张旭辉和叶坤也从外面进来。

    郝伯为哈哈一笑,说道:“你们俩还真会挑时间,我们这酒还没喝,你们倒赶上了。”

    “这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张旭辉搓搓手,也从怀里掏出个酱猪肘和几样吃食摆在桌子上。

    叶坤从袋子里掏出几瓶酒和一些肉食和素菜,拿出两双筷子搁在桌上,说道:“喝酒怎么能缺了我呢?今天大家一醉方休。”

    大家哈哈大笑,这里面谁醉了陈浩也醉不了,这道理华林乡人全知道。

    看到叶坤拿出的筷子,张旭辉才知道自己少拿了一样东西,他飞快地跑出去,不一会从外面撇了几根树杈拿进来,折成几段当筷子。

    “好啊!你们这是逼我拿出压箱的宝贝,等等。”陈浩没想到这几个人都带着吃食跑到这里陪他过年,也跑回招待所拿来两条红山茶和两瓶五粮液。

    郝伯为打趣道:“没想到书记这还有不少藏货。”

    他们三人早已习惯陈浩的好烟好酒,倒也不装虚伪,拆开陈浩拿来的东西。

    四个人围着办公桌坐好,陈浩举起杯子说道:“今天先定下规矩,谁也不能喝醉。我先祝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健康!”

    陈浩的提议获得大家的一致同意,他们来这里只是想陪陪他,并不是专为喝酒而来的。四个瓷缸碰在一起,在相互的祝福中大大地喝了一口。

    酒是好酒,菜数量不多,但也有荤有素,更何况喝酒不过是个形式。在座的四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早已形成彼此的默契,朋友也好,上司也好,在这里统统被抛在脑后,有的只是兄弟之情,朋友之谊,酒喝得不多,可是心里却很痛快。

    酒正酣,话已浓。

    办公室的门被打开,艾解放拉着王昌临大步走了进来,冲着郝伯为调笑。“我就猜到你们在这里喝酒,老郝,不够意思,这样的场面怎么不叫我俩?”

    艾解放到县里上班,家在华林乡还没搬过去。他得知陈浩今天值班,过来看看,没想到在门口看见王昌临,便拉着他一起进来。

    逢年过节拜访领导本是想进步的王昌临不二的法则,等他赶到乡政府书记办公室时,却听到里面几个人喝酒的声音。他知道郝伯为和张旭辉看不起他,正犹豫着进不进时碰上了艾解放。

    “我哪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要是知道你回来,我那八抬大轿去抬你。”郝伯为自然不肯输阵,回敬的话语也甚是可爱,他又对陈浩说道:“看来书记今年有好事临门,来,大家一起敬书记酒。”

    在西北农村有个说法,吃饭过程中有客人不断到来,说明主家要有大喜事降临。当下,众人又敬了陈浩几轮酒,说说笑笑中也解除了王昌临不少尴尬。

    被移到办公室一角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众人的谈兴,当陈浩接起电话时,办公室里已是鸦雀无声,电话里的声音让坐在办公桌旁边的人听的清清楚楚。

    “我是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吴刚,今有两名男性越狱犯人逃往你处,特征:一男子身高一米八,稍胖,脸上有疤痕,脚上穿着胶鞋。……。”

    陈浩没想到这样喷血的剧情竟然能让他碰上,他无暇也无权去过问这两人怎么能从监狱里逃出来,既然县公安局要求乡政府配合他们的行动的抓捕行动,他就得执行。

    案情即险情,这么冷的天,越狱犯要是在野外过夜绝对会被冻死,要是他们闯入毫不知情的村民家里,后果不堪设想。

    听完县公安局的通报,陈浩放下电话立即对在座的几个人进行分工。

    “张乡长,立即集中镇上所有青壮年到乡政府集合;王书记通知下面几个村村民封锁住进山和进村的通道;叶坤,赶紧召集派出所人员集合;老郝去通知武装部部长,让他带着民兵沿镇东面方向搜索。千万记住人不要分的太散,发现可疑情况,用手电光示意,三长两短。”

    几个人立马分头行动,陈浩也跑出乡政府大门,艾解放跟在他身边,等候人员的到来。

    陈浩并没有阻止艾解放的这种行为,在这种关头,他知道艾解放不会退缩。县里尽管已派人赶往这,但陈浩知道时间就是一切。现在外面还下着雪,两位抢劫犯经过这里,肯定会留下脚印。可如果时间一拖长,脚印就会被雪覆盖住,到时候想抓住人可得大费周章。

    当镇上人员基本到位后,留下郝伯为等其他人,陈浩和几个乡干部分别带着人马赶往各自负责的区域。

    陈浩这一队负责乡政府的西面,一行人分成扇形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雪地里,打着手电光搜寻着可疑的印迹。

    快走到北山山脚时,缓慢行走中的叶坤突然蹲在地上,仔细地查看了一会说道:“这里有人走过的痕迹,看来是他们。”

    有着身体机能提升异能的陈浩不用手电筒,借着月光注意到雪地上印着不是很明显的四个脚印。

    看到陈浩也蹲在身边,叶坤解释道;“这两个人的脚印,其中一人的脚印深,另一人的脚印浅,正符合县局通报的一个又高又壮,一个又矮又瘦的特征。”

    陈浩这才注意到这里的区别,他此刻的心不由地狂跳,手心里也感觉到汗意。这还是他第一次感觉犯罪分子离他是如此的近,作为普通人出现这种紧张的反应很正常。但他更担心的是这座山距离李家村只有十几公里路程,而他不知道王昌临通知到李家村没,要是那两个人此刻已赶到那,李家村的村民堪忧。

    '记住网址 。cc 

'              ,


正文第一百一十九章追捕(中)    陈浩对刑侦方面算得上是真正的门外汉,可他听说过有些人能从脚印上推断人的距离,不由地问道:“离咱们有多远?”

    “大约有半个多小时路程。”叶坤抬起头看看飘雪,约莫出大概的时间。要不是地上有雪,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陈浩的问题。

    “半个小时。”陈浩约莫估算了一下,正常人最快每小时走七公里左右,这种雪天人走的更慢,也就是说这两人最多只走了三公里左右。想到这他不由地松口气,让乡政府的司机小李开上他的车带着几位民警在前面赶到李家村,和村民们在前面堵截。

    看来,这两个犯人也是惯犯,怕人开车追,尽捡些山路树林地段走,这样也便于掩盖他们的行踪,更何况这样的地形便于他们逃离公安的围剿。

    陈浩不敢确定犯人是否会到李家村,为今之计只能顺着他们的脚印追才是正解。他安排好其他的事项发现叶坤带着人已向前走去,忙追上他们。

    叶坤看见陈浩追上来的停住脚步说道:“书记,你在乡政府指挥,我肯定把犯人给带回来。”

    面对着穷凶恶极的罪犯,他和这组人不想让陈少跟着涉险,所以走时才不跟他打招呼,没想到陈浩又追了上来。。

    乡民们被叶坤一提醒,才发现陈浩又回到队伍中,他们都不想让陈浩跟着去,同样的意思说出的话却各不相同。

    有几个乡干部说道“就是,书记,乡政府需要你坐镇,这有我们呢。”话非常委婉,既达到劝说的目的,又显示出领导的重要性。

    大部分人只说:“书记,你别去。”

    更有几个直性人根本没注意到自己话语中的毛病,说道:“你回去休息,我们去去就回。”在他们想来,既然发现目标,他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就是,这么些人,对方只有两人,抓他们还不是小菜一碟。

    话不同但心意相同,他们可不愿让书记出现任何的闪失。

    等他们说完话,却发现陈浩赶在前面跑起来。当下,二十几个人拔腿拼命追,此刻的他们根本不知道陈浩想往哪里跑,只知道得尽快拦住他。

    在乡民们出口阻拦的时候,陈浩就知道他们根本不想让他一起去,对于他们的心意,陈浩自然非常感激。但在这种危险关头,他不但不能退缩,反而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好在他自从获得机体提升异能以后,视力虽没达到视黑暗如白昼的变态,但月光下的脚印在他眼里毫无遁形。他不愿在把时间花在无谓的说服中,所以他采取了行动。

    一帮人顺着山体往上爬,个个争先恐后追逐着陈浩的身影。

    这样的雪天极消耗人的体能,得亏陈浩机能提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