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捡宝王 >

第704部分

捡宝王-第704部分

小说: 捡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杜点头道:“对呀,我们做的可是几千万的拍卖会大生意,所以住这里有什么问题?”
  比尔嘴唇张合了几下,无奈道:“别人有问题,老板,你没问题。”
  李杜参加外地的拍卖会,不管吃住从来没有委屈过自己,他从第一次出门开始,汉斯就会给他安排好食宿。
  撸官找到的这家酒店很好,其实这并不能让李杜满意,他还是喜欢汉斯的安排,汉斯总能找到一些名气不大但却充满当地风情和文化的地方。
  汉斯是真正了解他需求的人,李杜来到这些地方不是为了简单的吃好住好,更重要的是他想开拓眼界。

  ☆、1590。心境变

  
  想起以前和汉斯在一起胡混的日子,李杜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是想想以后没有这样的生活了,他顿时又有些忧伤。
  他忧伤的不是没有汉斯陪伴了,而是回不到过去、回不到年轻、回不到那个愣头青的时代了。
  汉斯变化很大,他的变化何尝不大?历经诸多磨练,他和刚进入仓储拍卖行业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心态的改变是最大的,现在对他来说,仓储拍卖的趣味性最重要,他之所以选择来参加这场拍卖会,还是因为海上拍卖这个噱头吸引了他。
  如果只是说有一两千个集装箱,那他未必感兴趣,可能早就飞回家去过年了。
  另外一方面,他以前睚眦必报,只要有人惹他,他就想办法狠狠收拾对方,现在他没那么多闲心思了,很多时候都是一笑而过。
  旁边的撸官和比尔摸不着头脑,老板这是笑一会皱眉一会,有点精神分裂的架势啊。
  办理酒店入住之后,李杜带着一行人上街去逛一逛。
  他接到了圣子克里斯…贝尔的电话,作为加州捡宝人里的领头羊,保险公司自然不会错过他这位大拿,贝尔也在受邀行列。
  此外还有黑野马、魔术手约翰逊等熟人,总之整个美国捡宝人圈子里有点头脸的人都收到了邀请。
  贝尔打来电话问道:“你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能到西雅图?”
  李杜笑道:“我刚刚办理了入住手续,西方公园酒店,我为你留了两个房间,还有魔术手的房间,到时候我们可以聊聊天。”
  贝尔吹了声口哨:“酷啊,我的航班刚刚降落,想要通知你一件事,我在西雅图这边有几个不错的朋友,有没有兴趣认识一下?”
  李杜道:“好啊,什么时候?”
  “拍卖会在后天进行,那我约明天吧,明天下午我们去做客怎么样?”
  李杜一口答应,他不缺钱,现在欠缺的就是人脉资源。
  贝尔还没有到来,他就决定去外面逛逛。
  他所在的酒店位于西雅图黄金位置,旁边的先锋广场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街区,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理查森罗曼式的建筑风格。
  街区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小水塔,这跟一桩全美著名的往事有关,1889年,先锋广场遭遇了一场大火。
  那场火被称为‘西海岸的地狱之火’,它燃烧的很凶,烧毁了包括先锋广场在内的二十五个城市街区!
  街区建成于大火之后,处处红砖红瓦,既有古老的历史古迹,也有现代化的咖啡厅、艺术画廊和酒吧等娱乐场所。
  因为第一次来西北,李杜对西雅图这座城市并不熟悉。
  撸官做了功课,说道:“老板,咱们去派克市场,我敢打赌你一定会喜欢那里,它棒极了!”
  比尔补充道:“派克市场确实是西雅图得到一处地标性存在地,那里有超多的小商店,有很多人居住在那里,老派波希米亚人、新潮的餐馆老板、艺术家、街头艺人和工匠之类,人员成分复杂……”
  派克市场的诞生与1907年,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岁了,这市场被认为是西雅图的缩影,是这个市场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浓缩精华,包罗万象。
  已经接近傍晚,冬日太阳落山很早,早早地天空就黑暗下来,街灯逐渐亮起。
  撸官轻车熟路的带他们进入一条巷子,穿过巷子是一座桥洞,喧哗吵闹声和一股奇特的香味混合着迎面而来。
  “派克市场的地下美食城,老板,欢迎来到西北地区最大的地下美食城!”撸官回身张开双臂用夸张的语调说道。
  桥洞下黑暗,他又是倒退着走路,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人。
  对方很彪悍的直接抬起脚要踹人,李杜注意到了,便一个箭步上去抬脚踢在对方脚腕上将他踢了回去,同时说道:“嘿,伙计,抱歉。”
  被他踢到脚腕,青年倒吸一口气,他蜷起腿单腿蹦跳了几下后怒道:“你们没踏马眼睛吗?法克,法克,法克!”
  搁在以前,李杜肯定要想办法反击了,现在他没有这个心思。
  对面几个青年面色不善的围了上来,狼哥、马克洛夫兄弟等人面无表情的顶了上去,一场冲突似乎要出现了。
  李杜没在意对方的态度,他过去搂着青年的肩膀笑道:“我伙计就是碰了你一下而已,这是地下美食城,人这么多,有点碰撞不是很正常吗?是吧?”
  一边说着,他一边将青年推到旁边的一个摊位上,然后对其他青年招招手道:“来,各位,到这里来一起喝一杯。”
  他掏出几张美钞拍在摊位餐桌上,又对老板说道:“把你的好酒拿出来,给我的新朋友们来点美食。”
  看到他的操作,青年们脸上的敌意顿时少了很多。
  本来狼哥、马克洛夫等一群大汉出现后,他们就意识到自己一方在武力上不占优势,现在李杜给了他们借坡下驴的机会,他们便收起了拳头。
  李杜给他们倒了酒,举起酒杯道:“来,美食当前,心情应该好起来不是吗?喝几杯美酒,吃点美食,这样的冬季夜晚多美好?等吃饱喝足,肚子里暖暖和和,再钻进暖和的被窝,多么棒的夜晚!”
  一个青年也举起酒杯笑道:“对,这夜晚很棒,感谢你的美酒,先生,祝你有一个愉快的夜晚。”
  一场冲突消弭于无形,李杜放下酒杯后告辞,几个青年还很友善的给他介绍了几个美食城的特色摊位。
  穿过地下桥洞,一片更广阔的空间出现了。
  粗大的石柱、坚不可摧的花岗岩顶棚、粗糙的水泥地面,它们共同支撑起了这个地下世界,李杜放眼望去,熙熙攘攘的人流和一个接一个的摊位竟然望不到头。
  人群和摊位出现在每个角落,石柱四周有餐车、有桌椅、有炉灶,顶棚上是一个个大抽风机,不断抽走地下的污浊空气又注入外面的新鲜空气。
  相比外面的寒冷世界,地下美食城相当温暖,而且处处都是食物的香味,仿佛是冬日里的一处避风港。

  ☆、1591。地下城

  
  翘着脚尖打量了一下地下美食城,李杜感叹道:“这里可真大,人真多。”
  “毕竟它的前身是西雅图最大的防空洞呢。”撸官笑道。
  二战时期,派克广场下面建起了一座很大的防空洞,战争结束,防空洞几经改造但始终没有好的项目。
  后来政府放弃了对这个地方的管辖,逐渐的这里就成了流浪汉聚集地。
  流浪汉也要吃饭,于是有一些低档餐车就开到了这里,提供廉价高热量的食物。
  西雅图本来是一座二线城市,后来它抓住了互联网机遇,逐渐发展了起来,很多互联网巨头在这里安家落户,很多年轻人来从业找工作,在这里生活。
  这些人就是全球最早的IT男,那时候互联网热潮还没有出现,薪水很低,他们得想办法省钱。
  在饮食上,他们逐渐发现了地下广场的廉价食物,纷纷来到这里买东西吃。
  流浪汉们来自全美各地甚至全球各地,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非洲籍、日裔、华裔、欧洲裔、中东人和南美人等等,龙蛇混杂。
  他们来自全球各地,就带来了各地的美食,IT男们也来自全美各地,饮食口味复杂,但无论喜欢什么风格的食物,在这里总能找到。
  时间长了,随着IT男们开始从互联网中捞金,他们开始有钱,口味开始刁钻起来。
  潜移默化之下,摊位逐渐升级,商贩厨师们开始注重卫生,也开始推出一些档次相对高一些的食物。
  这样吸引来的食客就多了,地下美食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商贩们赚钱越多,越有钱改善饮食环境,吸引力越大,来吃饭的人更多……
  最终,一座奇葩的地下美食城就这么形成了,食品商贩和他们的追随者,改变了传统集市,创造一个独立的食品狂欢夜。
  事到如今,地下美食城已经不光有食物,还有音乐表演。
  这里曾经是流浪汉的聚集地,如今则成了流浪歌手、流浪艺术家的巢穴,他们在美食城吃饭可以享受一些优惠,甚至可以凭手艺换饭吃。
  比如流浪歌手们,他们可以在某个摊位献歌,只要老板觉得满意,就可以招待他们吃一顿美食。
  还有流浪画家,他们会找一个地方支起画架来给食客们描摹画像来赚钱,食客们在等待的时候,会从左右买一些零食和酒水来打发时间。
  于是,这样无形之中就帮助摊位老板们增加了营业额,老板们投桃报李,也会招待他们吃喝。
  甚至有些摊位还和这些流浪艺术家们形成了合作,一些出色的流浪歌手会常驻某几个摊位之中,这些老板们除了管吃管喝还要给他们付一些钱。
  李杜行走在拥挤的人群里,随意的打量着这一切,觉得还挺有趣味的。
  中餐在地下美食城很受欢迎,因为制作快且含高热量,冬夜里吃上这样一份食物会让人本能的感觉满足。
  李杜手里拿着一份炒猪肚,然后听到了一阵熟悉的东北腔:“来,老铁,不要客气,给你一个大串,还有这个,这是掌中宝,最好吃,吃吧吃吧……”
  他穿过人群看了看,看到一个小伙在烧烤摊后忙活,烤架前面站着好几个人,他在招待的是个衣着褴褛的黑人老头。
  黑人老头一看就是流浪汉,头发乱、胡须乱、衣服乱,皮肤粗糙,双手老茧遍布。
  老头手里拿着一些肉串,他虽然听不懂中国话,但能明白摊主的意思,就一边嘴里咀嚼一边摇头:“OK、OK,谢谢你伙计,我够了,我吃这些足够了,你是个好人,上帝保佑好人,我不要了,你去帮助其他人吧,愿上帝保佑你。”
  李杜走过去排队点了几个大肉串,小伙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中国人?”
  “对。”李杜用普通话回答,“你是东北同胞?”
  小伙摘下手套对他伸出手,脸上的笑容越加灿烂:“对,就是那嘎达,哈哈,你好你好,你点的挺多,我这串大,你能吃的了吗?”
  李杜指了指身后道:“你的串大,但我的人多,我姓李,你怎么称呼?”
  “杨冬,因为我冬天出生的,俺爸图省事,哈哈,就给我整这么个名字。”小伙大笑道。
  看到同胞显然让他很高兴,他很麻利的去清理了一张小桌子,邀请李杜坐下:“来,哥们,坐下整两杯,我给你优惠价。”
  李杜笑道:“我以为你会请我呢,我看刚才你请的那位老先生是吧?”
  杨冬搓了搓鼻子道:“嗨,你这一看就是有钱人,还能在乎哥这一顿?嘿嘿,那老哥们是流浪汉,流浪汉的钱我就不赚了,刚来西雅图那会我走投无路也流浪过,知道不好受,现在能帮就帮点。”
  他的肉串大又口味重,很符合美国人的喜好,摊位前很快又有人排队在等待了。
  杨冬指着他道:“老哥你现在自己吃两口,我去忙活一下,待会咱们聊聊哈。”
  李杜倒了杯啤酒示意他随意,这哥们性格和他一个东北同学很像,外向、大方、爽快。
  忙活了一通,杨冬回来提拉裤子坐下,自己倒了杯啤酒后问道:“你来美国玩的还是在这里定居了?”
  李杜想了想道:“怎么说呢,我不在西雅图,来西雅图算是工作的。我平时待在洛杉矶,有绿卡,但没进美国的国籍,户口还在老家。”
  杨冬又搓搓鼻子道:“你做得对,老哥,你在洛杉矶?天使之城大城市,我本来也想去来着,但不好整。”
  李杜一边撸串一边问道:“怎么不好整?你英语说的不好?”
  杨冬道:“嗨,我英语没问题,要不然干嘛背井离乡的跑来美国?我之所以一直说家乡话,一是喜欢说,二是这样好歹有个家乡味,三是一种促销手段,让顾客知道我是地道的中国菜。”
  “我说不好整,唉,就是没意思,去了没有好的就业机会。在西雅图这里我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卖串,去洛杉矶呢?总不能也卖串吧,哈哈。”
  

  ☆、1592。专家

  
  听着杨冬的话,李杜好奇问道:“你是什么时候来美国的?来这里干嘛?”
  杨冬道:“留学呗,上学那会我家里想尽办法给我入了美国国籍,以后这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结果,毕业了就失业,没脸回国,只能在这边厮混。”
  一边说着,他一边无奈摇头。
  李杜说道:“这有什么有脸没脸的?你拿到毕业证了吗?拿到了就回国找工作呀,好歹是个海龟呢。”
  杨冬苦笑道:“麻痹丢脸就在这里,我没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都没拿到!”
  李杜:“……”
  这哥们跟自己同命相连啊,他怜悯的看着杨冬,举杯道:“来,为缘分干一杯。”
  如果不是有时空飞虫,恐怕当初的自己还比不上现在的杨冬吧?
  外人不理解,但李杜理解杨冬,有些人就是好面子,如果不能锦衣还乡,那不如流浪他乡。
  吃了烤串,杨冬对旁边招招手道:“老何,来海蜇沙拉,妮子,给整个铁锅炸奶酪串。”
  他的摊位左右也是黄种人,杨冬给李杜介绍了一下:“老何全名叫何云龙,咱们宝岛人,妮子叫啥我也不知道,越南姑娘,我点了他们拿手菜,味道挺好,你尝尝,我请客。”
  李杜笑道:“还是我请吧,你这边应该财政压力比较大啊。”
  杨冬摸摸鼻子道:“嗨,啥压力?钱是狗屁,我能活下去就行,不在乎多少钱,有十块和十万块对我来说一样。生活,活得开心才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