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棋人物语 >

第419部分

棋人物语-第419部分

小说: 棋人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现在回答,答应还是不答应。”廖井丹蛮横地说道。

“……,这就是没有选择了?”打算参加三星杯的事,只有自已和范唯唯知道,从坝上草原回来,自已还没有和任何人说过,既然自已身上没有安窃听器而廖井丹又得到消息,那么告诉她的只可能是范唯唯,如此说来,她讲和范唯唯成为好姐妹的事情并不是骗人,只是,范唯唯为什么没有和自已说过呢?不过话说回来,廖井丹此时的逻辑和那天范唯唯的要求倒是如同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一样,让人是哭笑不得,无从选择。

“你还想有别的选择吗?唯唯是银海集团的产品代言人,你是银海集团围棋队的顾问,你要参加三星杯,银海集团不支持说得过去吗?不要觉得有压力,对银海集团来说,这也是一种投资和宣传,你要做的,就是在三星杯中打出好的成绩,如果能进入三星杯本赛,银海集团在广告宣传上的收益远比投资在你身上的费用多得多,警告你,不许讨价还价,不然的话我向唯唯告状,让她好好修理你!”廖井丹倒也直言不诲,将此次合作双方的利益得失都讲了出来。

“这……,如果这是唯唯的意思,那我也不反对。”在还没有向范唯唯证实前,王仲明也不敢轻易答应,不过,廖井丹言之凿凿,提到范唯唯时的语气又是非常的亲热,由不得他不相信。

“呵,这就行了,等会儿你给唯唯打电话吧,星期一我派人去棋胜楼找你谈合作的细节。旅游回来很累,早点儿休息哟。”不改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廖井丹确定好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第八百零七章 对等义务

第二天上班,少不得应付棋迷还有同事们的问候,除了问他这两天到哪里玩以外,最多的还是想探听他的口风,到底有没有做出决定报名参赛。

对于人们的关心,王仲明一概以微笑对之,去哪里玩儿,和谁去玩固然是守口如瓶,对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也是不予正面回答,只是推托明天就是星期二,答案到那时自然会揭晓。

人就是这样,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是想千方百计的想知道,王仲明越是不答,人们的好奇心就是越重,不光是棋胜楼的人,就连其他地方的不少棋迷也通过各种渠道想要先一步得到消息。

处在旋风的中心,当事人却是泰然自若,处之自然,该上课时就上课,该休息时就休息,大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超然。

“到底不是一般人呀”。

这样的反应虽让很多人感到失望,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才象是高手的风范,如果也象是曹雄那样,脑子一热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乱放炮,再怎么样厉害充其量也就是个闯将罢了。

就这样,一个上午过去了,十一点半,上完了自已的课,王仲明回到办公室,办公室里已有一位客人在等着他。

“呵呵,王老师,上完课了?”见王仲明进来,那个人笑着站起打招呼。

“呃……,孙部长,怎么是你呀?”来的还是熟人。银海集团北京分公司公关部的副部长孙学刚,公关部的副部长在银海集团虽算不上多高的职位。但终究也属于中层干部,王仲明本以为不过是签个赞助协议类的东西,又不是多重要的合同,随便派个文员来就行了,没想到银海集团如此重视,居然出动到这种级别的干部。

“呵,当然是我啦。整个银海集团,除了廖大小姐外。谁有谁比我跟你更熟?”孙学刚笑道。

“那倒是……,请坐,等很久了吧?”这个理由倒也充分,王仲明笑着问道。

“是呀,有一会儿了,坐就不必了,我已经在前边东北人家订了位子。咱们先过去,一会儿陈总也过去。”孙学刚答道。

“陈总?你是说陈总经理?”王仲明一愣,这里怎么还有陈淞生的事儿?

“当然,棋胜楼还有几位陈总呀?来你这儿之前我已经拜会过他了,该知道的事儿他都已经知道了。当然,我也跟他讲了。你要报名参加三星杯的事儿明天之前先不要跟别人说,他也已经答应了。”孙学刚笑着答道——如果三个人一起出去,在这个敏感时刻肯定会引起许多人的疑问,所以三个人分开走,这样就能把影响减到最低了。

“呃……好吧。”人家已经摆了桌,陈淞生也一定会介入。那自已就随遇而安,别去操那些闲心了,王仲明把教材放好,两个人离开了棋胜楼,孙学刚这前只来过一次棋胜楼,这里没几个人见过他,见他和王仲明走在一起,只以为是普通朋友,倒也没引起太多的注意。

东北人家离的不远,不大一会儿工夫两个人就到了,虽然等会只是三个人吃饭,孙学刚订的却是八个人就座的包间,反正到时候是公款报销,没有必要省着。

人还没有到齐,坐下后孙学刚没有马上点菜,先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协议文本让王仲明过目。

王仲明翻看了一遍,内容和昨天廖井丹讲的差不太多,主要就是关于因比赛所产生的相关费用所属以及做为与赞助比赛对等的种种事项,比如说广告宣传,形象塑造等等。

“怎么样,对协议的内容还满意吗?”等王仲明把文件看的差不多了,孙学刚问道。

“还好了,其他的没什么问题,只是,有必要为这事儿专门开个记者招待会吗?三星杯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公开赛,从首届比赛至今,参加过这项赛事的棋手恐怕要以万计,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位棋手只不过是报名参赛还开记者会的,这样做,是不是太夸张了点儿?”指着协议中的一项条款,王仲明问道。

“呵呵,就我个人而言,也觉得开记者会是有点儿夸张,不过廖大小姐坚持说这在现代围棋史上很可能会成为了个历史性的事件,所以一定要郑重其事的对待。”孙学刚笑笑答道——他并不知道王仲明的原来身份为何,就一般人的看法,以前连职业顶尖棋手参加这种比赛也不过是由中国棋院发一篇新闻稿,业余棋手参赛更是悄摸声息,除了关系非常近的人,外人几乎没谁知道,但这一次的三星杯赛却是有些奇怪,业余四大天王高调参赛,不仅在网络上发出参战宣言,更是在平面媒体采访时有意无意的将矛头指向王仲明。廖井丹一向是王仲明的支持者,这一点银海集团中的许多人都知道,或许就是看不下去所谓业余四大天王的嚣张,所以她才要坚持记者招待会这种发布消息的形式吧?要知道开一场记者招待会的费用不少,单是付给那些记者的辛苦费就相当可观……不过话说回来,公关部本来就是往外花钱的部门,决策高层都不在意,自已一个打工的操那个心干嘛?省下来的钱又不会进到自已的口袋,谁花不是花呢?

“……,还是去掉吧。这么张扬不太合适。”王仲明摇了摇头,如果是象当年中日围棋擂台赛那种性质的比赛,宣布出战棋手时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倒也说的过去,但仅仅是三星杯预赛报名就搞这样的排场,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这……,这不是我能做主的。王老师,其实您又何必那么较真儿呢,开记者招待会,无非就是宣布您将报名参加三星杯赛,并告诉媒体银海集团是您的赞助公司,然后回答媒体几个问题,您放心,事先我们会与记者有沟通,他们提出的问题会控制在预计的范围内。”孙学刚忙着解释道——有偿新闻,拿着银海集团给的红包,哪个记者会没事找事跟钱过不去呢?他在银海集团负责的就是对外公关,类似这样的事情,他懂得太多了。

第八百零八章 以利动人

“哎哟,陈总,大驾光临,您老怎么有空光临小店儿呀?”孙学刚正在劝说王仲明接着协议的内容,外面饭店大堂传来店老板非常夸张的惊呼声。

“呵呵,陈总也会肚子饿,也得吃饭是不是。”随着笑声,门帘一动,陈淞生从外面走了进来。

“陈总。”屋内的两人站起向陈淞生打招呼,陈淞生点头致意,示意二人不必如此客气,随后也坐了下来。

饭店服务员进来点菜,三个人点了两凉两热四个菜,外加一瓶小二(二两装的二锅头)两瓶冷镇啤酒,小饭店厨师的手艺虽谈不上有多高明,但胜在份量足够,对得起标价。

服务员离开,陈淞生看到桌子上摆着的那份协议,“怎么,已经在谈了吗?”他笑着问道。

“是呀。”孙学刚点头道。

“怎么样?条件觉得还满意吗?”陈淞生又向王仲明问道——在商业活动上他虽然算不上老手,但经营棋胜楼这么多年,至少实务经验上要比王仲明多了许多,他觉得自已有义务替王仲明把关,终究王仲明是棋胜楼所属员工,身为负责任,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嗯……,大体上没什么问题,只是协议里讲宣布参赛消息时要开一张记者会,我觉得这有点太夸张了,所以想请孙部长把这条取消。

“是吗?……,让我看看。”听说条款里有这个。陈淞生也是很意外,伸手要过协议文本。掏出老花眼镜戴上后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找到有关开记者会的那项时更是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

“开记者会……,我印象里,是有一些比较重大的比赛也会搞记者见面会,不过基本上都是在正式比赛前,比如番棋决战,团体赛开战前等等,还从来没有只是预赛报名就大张旗鼓的这样宣传造势。能讲讲你们为什么提出这个条件的理由吗?”虽然觉得合同中的这个条款有些莫名其妙,不过陈淞生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向孙学刚进一步了解其意图所在。

“是这样,王老师现在是国内业余棋界实力排行榜第一名的高手,在业余棋坛有着非常广泛的知名度,更由于先前所谓业余四大天王集体报名参赛,且目标直指王老师。想要通过三星杯上的表现改变实力排行榜上的顺位,所以王老师一旦参赛,必定会使本届三星杯赛在国内广大棋迷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商品社会,信息社会,关注本身就是资本和财富。银海集团赞助王老师参加比赛。一方面当然是出于为国内围棋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的意愿,但在商言商,不可否认,作为一家企业,每一笔投资。每一笔支出都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力争让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最大的回报。”能够进入银海集团的公关部并成为相当层级的干部,孙学刚自然不会是泛泛之辈,经营管理,投资理财虽非其专业,但理论方面的素养还是相当强的。

“……,然后呢?”对孙学刚的解释,陈淞生深感赞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雷锋那样不计得失的付出是道德精神建设的标杆,但却绝不能做为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唯一指标,所谓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干,银海集团有这方面的考量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对银海集团而言,王老师是银海集团围棋队的顾问,且又是由银海集团赞助赴韩参赛的所有费用,那么,当人们在谈及王老师的时候很可能会联系到其背后的银海集团,而这对银海集团的社会形象会有加分的作用,此外,银海集团的产品中包括围棋系列,王老师在三星杯上的表现也等于间接为银海集团的产品打广告,所以,我们认为这次与王老师的合作并不仅仅是赞助与被赞助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形式商业投资,就象不久前开战的京城棋社联赛,棋社联盟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难题,而银海集团也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塑造企业形象的机会,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记得那天在京城棋社联盟成立并宣布京城棋社联赛正式启动的大会上,陈总您也是这样讲的吧?”孙学刚笑着问道——用对方的话来堵对方的嘴,这是在辩论说理时很实用的一个技巧,被问到的对方总不好意思说‘对不起,那时我说错了’吧。

“呵呵,没错,你的记性还真好。”果不其实,陈淞生笑着点头道,每个人都喜欢自已的话被别人所重视,年纪越大,便越是如此。

得到陈淞生的认同,孙学刚更是精神大振,再一次展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关于开记者会的事儿,您好说的不错,刚才王老师也有类似的意思,觉得不过是预选赛的报名,没必要小题大作,搞得满城风雨,如果单纯局限在棋界,以前的确没有人这样搞过,但以前没人这样搞,并不等于现在不能搞呀?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就好比京城棋社联赛,以前不是也没有过这种比赛形式,在您的努力下,不是也办起来了吗?”

马屁一个接着一个,都是陈淞生爱听的事情,老头子越听越乐,连抬头纹都多了几条。

“开记者会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无非是请媒体记者到场,将想要发布的消息公布,再回答几个问题,如果担心记者的报道方向存在偏差,甚至可以新闻通稿人生一份地直接发给他们,这此工作我们公关部经常搞,驾轻就熟,轻松的很。还有,如果陈总您同意的话,我们想把这次记者会招开的地点设在棋胜楼,从您的立场,这对棋胜楼也有很多的好处吧?”晓之以情,动之以利,孙学刚劝说道。

“唔……有点儿意思。真的可以安排在棋胜楼吗?”听到这个建议,陈淞生眼睛一亮,对他而言,棋社几乎就是他退休之后的乐趣所在,只要能够有助于棋胜楼发展壮大的事情,他都会抱之以十二万分的兴趣。

“当然,这其实也是上边的意思,不然的话,如果只是在协议上签字,又何必让我这个公关部副部长亲自来呢?王老师对外公开说星期二,也就是明天将宣布他参加三星杯的消息,所以如果决定办记者会的话,满打满算也就一天的时间,时间很紧张,一切都得抓紧,这边协议签字,我打电话回去,公司那边会有专人负责联系媒体,另外马上派工作人员来布置会场,这么说吧,您这边只要提供一个大约三十平米左右,别太大也别太小的房间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都不劳您费神了。”孙学刚信心满满地说道——背后有廖井丹的支持,他自然有这样的底气。

“真的这么简单?”陈淞生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棋胜楼里有的是符合条件的房间,所以场地绝不是问题,不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