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

第1部分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1部分

小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作者:司雨客
  男主角:刘阿斗
  内容简介:
  “一个人可以傻,可以笨,但他不可以失去自己的目标和执着的努力。”——阿斗
  三国,一个群星汇萃的时代。三国,一个光华夺目的时代。三国,一个令无数男儿热血奔涌的时代。三国,一个让芸芸众生心醉神迷的时代。三万里山河,五千年华夏,又有哪一段光阴能有它这样丰富多彩?历史的长河,流到这里,忽然间变得跌拓起伏,波澜壮阔。生命的乐章,奏到这里,忽然间变得辉煌摇曳,灼目生辉。那是一个无可比拟的时代,一提起就激情飞扬,一接近就难以自持。没能生于那个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是幸,亦或不幸?;或许,这真是一个小小的憾事。但幸好,我们还有足够充分的想象力,在这想象中,让我们去窥探,去评点,去还原,去丰富,去改变,去体味,去追寻,去思索……
  在想象中,我们可以与英雄们共同呼吸那个时代的雨和风……
  正文
  第一部 风云渐掩英雄色 第一章 别嫌我爱哭
  梦。
  可怕的梦。
  阿斗!你是阿斗!你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
  汉室江山就葬在你的手里!空费了昭烈皇帝的苦心,诸葛丞相的心血!空留下千秋万世的骂名!
  你是个笨球,蠢货!
  你的存在,是一种耻辱!
  无数的目光,落到身上,一样凉,铁一样硬,充满了鄙夷,痛恨,嘲讽。
  无语的嘴,一张一合,其间翕动着我的名字。
  阿斗!你是阿斗!你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
  “不,我不要做阿斗!”我突然坐起,吓得大哭起来,不停的喘息,哽气。黑暗的宫庭里,没有星,没有月,只有冷冰冰的门和窗。
  “少主!你怎么了?”年老的女子跑过来安慰。
  我望望四周,渐渐回过神来。看着使女点亮青铜铸就的七星灯,散发着暗淡的光芒,照亮眼前熟悉的一切。我还是在江陵,在府中,我还只是个孩子,并不是梦中那个亡国之君。
  我痛苦的,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在梦里,那一切是那样的真实,真实的,就象是曾经发生过一样。我甚至怀疑那真的是曾经发生过的,就在那无限的天际外的某一个时空里。
  自从记事起,我就喜欢哭,想起来,就哭一场。
  喜欢装神弄鬼的伊籍先生看到我,说:“此子颇有乃父之风啊!”
  气得我又大哭起来。
  我的父亲,就是曾以爱哭鼻子闻名天下的刘备刘玄德。
  而我的名字,叫阿斗。
  当那个长臂大耳的男子第一次把我抱在怀中,叫我阿斗的时候,我立时便大哭出声来。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听到阿斗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就浮现出关于阿斗的一切。我怎么能不哭?
  我怎么会是阿斗?我怎么会是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我就是那是那庸庸碌碌,最后留下“此间乐,不思蜀”六字名言的英雄人物?
  我就是那个被千秋万载笑掉大牙的蜀汉后主?
  呜呜呜,我好命苦。
  可叹母亲甘夫人听到我哭,还在一边笑,这孩子哭声挺大的,一定能长得结结实实。
  作为女人,她唯一的安慰就是能有个儿子,为已过四旬戎马半生的父亲生个儿子,延续后代。实际上,在我之前,父亲的两个夫人也曾生养,但因为连年战乱,四处飘迫,加上当时的卫生条件太差,居然没有一个能留住。
  以至于父亲无奈之间收了个义子刘封。
  但,哪里比得上自己的亲生骨肉?
  所以,我的出世,给了父亲和两位母亲以极大的安慰。
  父亲双手抱着我,宝贝得竟一时不敢大声呼气。
  此刻这一代枭雄,竟然泪流满面了。
  所以,自我生出起,全家就把我当成宝贝,小心的呵护着。但这一切又能如何?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运,知道历史的巨轮将走向何处,却无力改变它。就象山下空谷中的一只蚂蚁,明明知道洪水将来,却无法抓上那高高的峰顶来躲避。
  父亲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很不错,老百姓个个称赞。不过呢,有学问的人看看他,却大都撇撇嘴,不以为然的很。说起来,就算是我,也一直没有弄明白父亲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当黄巾军起,群雄纷争之时,他也匆忙起兵加入战团,借助对黄巾军的剿杀,在战场上频繁摇动一面上书“平原刘玄德”的旗帜,奇怪的是却一直没有搞出什么名堂,以至颠簸了十多年,竟得到野心家袁术这样一份评价:“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想想也实在丧气。北海救孔融那一次,当太史慈仗着一身孤胆杀出重围向他求援时,他敛容说:“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焉?”一高兴,完全不考虑好友公孙瓒“曹操与君无仇,何苦与人出力”的善意规劝,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与曹操军事力量上的悬殊对比,冒冒失失地便准备助拳去了。
  可能是自幼跟着奶奶编席子做草鞋做怕了,可能是受穷受苦人欺的命运给他太多的刺激,他是那样的渴望出人投地,渴望被人认可,以至于并不爱说话的他,每与人言,必说“我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个两千年后给人从老山中挖出的裹着金缕玉衣的死尸,哪里有半点让人倾慕之处。再说大汉天下几百年,这姓刘的,跟皇帝有血缘关系的,只怕拿手一扒拉,十个中到有七八个。更何况王莽夺权时,大杀刘姓,好多宗族改姓,刘秀复东汉,下旨复姓,好多不姓刘的也都改成姓刘的,弄得后代民间传出“张王李赵满地刘”的俗语,我怎么也看不出说这句话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在沙场上,他狼狈的日子居多,舒心之时极少,甚至于经常体会一把“饥饿困踧,穷饿侵逼,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的非常情境。虽然他手下有一大群“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超级将领,却改变不了他在战场上东奔西窜的命运,自黄巾首战至今二十五年,竟从来不曾觅得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
  他虽然不像吕布那样喜欢寻衅闹事,但卷入战场的频率,却与吕布一般无二。吕布反复无常,轻于去就,他与他简直在伯仲之间,只不过他没有“杀主”的习惯罢了。除素来瞧不起他的袁术外,当时有点头脸的人物,他差不多一一投靠个遍:吕布、陶谦、曹操、袁绍、刘表……还有更不起眼的呢,就不说了。他的兵士往往多为租借而来;他向人开口借兵借将(如向公孙瓒借赵子龙),比借钱还要方便。曹操向他人开仗,总是抱着明确的战略意图:把对方全部消灭。但若说他与曹操、袁绍作对乃是想消灭这两位巨无霸,怕是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事实上当时世上那么多军阀豪强,没有一个是被他灭掉的。
  他的雄心非常隐晦,他喜怒不形于色,甚至投靠在刘表手下长达八年,甚至不惜藏匿在一片菜园子里。但是,他的雄心却从来没有磨灭过,他就象一个手无寸铁的猎手,耐心的在山岭间徘徊,躲避着猛兽和冷箭,等待着刺杀山之王一举成名的机会。
  唉,这样说自己的老子好象不太地道,但的的确确这就是事实。
  而且,我这个父亲还有个特点,在旁人眼中看来,那是一个领袖人物的优点,对我来说,却是巨大的危机。
  他有一句让后世女权主义者气炸了肺的格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他的英雄气概则尤其反映在不顾妻子死活上,他的妻和子,先曾为吕布所虏,后又落入吕布部将高顺手中,后再为曹操所虏,……
  这也是他四十多岁都没有骨血的原因之一,不是没有,而是都没有留住!
  我的出生,显然非常不是时候。
  我出生那一年,正是建安12年(公元207元),天下正激烈的动荡,离千古闻名的赤壁之战只有区区一年。
  在北方, 一代雄杰曹孟德正狂风一样的席卷北方大地,他用数年的时间,扫平了四氏三公的袁氏父子,平定了冀、青、幽、并四州,出奇兵讨伐乌桓,得胜还朝之后,建造铜雀台,大练水军,准备南征。天下正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关口,这是一个火球撞地球般的时刻,在这个巨大的战征机器面前,人微地少的新野,不过是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一片树叶。
  同样是这一年,父亲在刘表那里喝多了酒,大哭什么髀肉重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功业不建;说什么要有基本(兵马地盘),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惹得本已疑忌父亲的刘表心里好大不快。他又干涉人家立哪个儿子的事,结果走背字的父亲的话正给偷听的蔡夫人听了个正着,蔡氏在荆州那是根深蒂固,下定决心除去父亲,几次加害,最后一次弄得他马跳檀溪才逃回命来。
  还是这一年,徐庶徐元直就任父亲的军师,小胜曹仁之后。就被曹操一封信弄走了。还好他走时感于父亲诚心,来了个走马荐诸葛,使父亲上演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
  也是在这一年,曹操最重要的谋士鬼才郭嘉郭奉孝病死于北伐途中,曹孟德心中毒恨已极,以至于他坚强的神经都有点失常。一连几天他都给荀彧写信,里面充斥着绵绵无尽的哀痛之情:“追思奉孝,不能去心。此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何得使人忘之!”在“时事兵事”上被曹操称许为“过绝于人”,正好像在智谋上得到诸葛亮的嘉许,都可说是最高的褒奖。鬼才郭嘉的去逝,是曹操极大的损失,但对我们来说,未使不是一个机会。
  可惜的是,这一切,我全都无法左右,我只是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
  第一部 风云渐掩英雄色 第二章 帝王的儿子是什么
  第二章帝王的儿子是什么
  建安13年(公元208年),我一周岁。
  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赤壁之战。
  曹操率八十三万人马,横扫荆襄九郡,刘表病死,刘综投降。兵临湖口,马饮长江,虎视东南,群雄束手。曹孟德仰天长啸,横槊赋诗。澎湃的江水,永远的记下了一代雄杰最辉煌的时刻。
  这一切,考验着江东那个年轻的君主。
  是战?
  是降?
  石破天惊!
  二十六岁的吴主孙权命令三十三岁的周瑜在赤壁抵挡曹操,一把大火,把豪情万丈曹孟德烧得痛不欲生。
  这把大火,映红了大江,映红了长空,八十三万人马灰飞烟灭。
  这把大火,改变了天下格局,为三分奠定的基础,让江北数十年不敢直目江东,也让困窘中的父亲得到一线机会。
  这把大火,成就了周郎百世威名,踏在曹孟德的叹息之上,他的身影一时高大无匹。
  这把大火,见证着三国时代最辉煌的一刻。所有的名将名相,都在这一场大战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无论是借东风,还是华容道。
  这把大火之后,曹操终于认识了孙权。在他眼里,孙权不再是个仰父兄之威名的平庸之辈。他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氏有后,江东碧眼儿不可小觑。仿佛刹那间,天下都感到,在东南,有一轮太阳正在喷薄欲出。
  但是,如果说东南是一轮太阳喷薄欲出,那么,已然席卷中原之地的曹孟德身边,更已是群耀争辉。曹子桓(丕)、曹子建(植)文藻一时,黄须儿(彰)让人“大奇”,此外还有“千里驹”曹休、曹真一辈们,个个不输于东南。唯一遗憾的是,也在这一年,曹操的幼子,神童曹冲去逝,年仅十三岁。曹冲聪明仁爱且容貌俊美,与众不同,因此特别受曹操的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曹冲死后,曹操为其哭泣时,曹丕来安慰曹操,曹操说道:“仓舒之死,对我来说是不幸,可对你们来说却是大幸!”
  不论如何,魏蜀吴三国的第二代,已经开始走上竞争之路。
  但是与北方久经战阵的曹氏兄弟和江东如日初升的碧眼孙权相比,我明显处于无法可比的尴尬境地。
  这一年春天,我刚刚学会了走路,和叫爹、娘。
  对于曹孙两家的孩子,父亲摸着我的头说笨点好,我就不聪明。笨点活得长点。
  我却能感到,他目光中的希翼。
  曹孟德说:“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我呢,我今后会是什么样?
  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不在赤壁,而在长坂坡。
  春天,父亲终于从隆中请出了孔明做军师。曹操废三公、任丞相,率倾国之兵来取荆州。父亲在孔明的帮助下, 于博望坡以火攻击败曹操前锋。其后,刘表病死。荊州刘综投降曹操。 父亲弃新野,携民渡江,被曹操五千轻骑逐于长坂坡,我们陷于阵中。糜氏母亲投井而死,赵子龙把我放在怀中,杀透重围来见父亲。我很庆幸这一次遇到忠诚无双勇猛无敌的赵子龙。当年,即使是关张二人,面对高顺的陷阵营时,也曾把他们的侄嫂丢失的。
  但是百死之余,父亲见到我,即没有抱在怀里亲吻,也没有让人带个去处好生安置。他将我弃之于地,怒道:“为此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这件事,震动了赵云。让他一生一世都对父亲感激不尽,从而舍死忘生的为他征杀于疆场。
  这件事,也震动了我。原来,即使是亲生骨肉,唯一的血脉,在他的终极目标之前,也不过如此而矣。
  这件事,我一生无法原谅父亲。
  当然,对于这件事,并不是完全来源于我的记忆。实际上,你让一个一周岁的孩子有这样的记忆是不现实的。不过,后来大家总是对我说起这些事,于是,我便似乎也想起来了,那满天飞舞的兵器和遍地充盈的嚎哭,那温暖的怀抱和重重的一摔,于是感到浑身的酸痛。
  这样一想,会让我感到整个世界都是那么可怕。就算父亲身边,就算日后在深宫之中,我都会不期然的感到一种深深的寒意。
  我的存活,其实只是一个意外。在乱世之中,就算王候将相的生命也难以保证,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这个想法,在后来看到我的一个哥哥,感觉就更为深刻。
  他叫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