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

第186部分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186部分

小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算了。今天死得人够多了,都带回去,交给大将军发落吧。”
  骁骑营和中坚营残部全部被灭于黄河渡口的消息迅速传开,曹魏再次震动,如果说大将军曹真之败是卫凯的背叛,给曹魏更多的是痛恨和愤怒地话,那么曹魏最强的新五营,特别是以虎豹骑为前身的骁骑营的全没,则是给曹魏在精神上重重的一击。
  曹睿闻知此事,连着三日没有上朝,痛哭失声。
  这时,前线传来喜讯,曹休攻破了虎牢关,击败庞德,眼下正向雒阳方向逼近。
  “好好好!”曹睿闻讯,如同重得新和一般,下令进曹休为大将军,大司马,令他攻破雒阳,擒杀诸葛亮,为死去的曹魏将士报仇。
  曹休大军攻虎牢已打了两个多月了,双方都打出了真火。曹军势大,而汉军城坚,打到最后,几乎将关城夷平了,这才逼得庞德退兵。
  曹休随之挥军西下,哪知汉军一路上早已坚璧清野,所有人等全部迁入城中。以洛水河为界,与魏军对峙。
  雒阳城。
  “丞相,魏军又增兵了,看样子他们打算攻破洛水防线,进攻雒阳。”
  孔明微笑:“好啊。”
  这时石广元走进来。拱手道:“恭喜丞相。”
  孔明摆手:“广元,来,坐,说说,喜从何来?”
  “曹睿小儿急于报仇,令曹体进攻季汉,可眼下正值严冬,曹魏客军作战不利,野外扎营,多有冻伤压力越来越大,而由于冀州丢失,曹魏的粮草同时支持宛城和虎牢两个战场也必会出现吃紧的情交,雒阳城高池深,便是坚守三五年也无所谓,可曹休只怕就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了。”
  孔明含笑点头:“曹魏眼下势成骑虎,不得不攻啊,我季汉初得冀州,兵力皆在河北,司州空虚,这时曹魏来说是天赐良机,所以不得不攻。眼下曹魏接连大败,急需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所以不得不攻。更重要地是,我军得到冀州之后,实力大增,若容我慢慢消化冀州之后,从容的挥军南指,则曹魏唯有败亡一途,故而,曹魏不得不攻。”
  石广元想了想,笑道:“还是丞相看事通透,要不你怎么当了丞相呢,既如此,前敌之事交与我和庞德将军吧。陛下说了,让你少操些心。”
  孔明一愣:“广元,你我自幼相知,亲如兄弟,怎么才来几天,也要孤立于我?”
  石广元大笑:“若有这样一位陛下整天关心于我,我早开心死了。放心吧,孔明,我与庞将军加在一起,加上这洛阳坚城,难道还敌不住一个曹休不成?”
  第三部 天回北斗照中州 第六十四章 巨星陨落
  石广元大笑:“若有这样一位陛下整天关心于我,我早开心死了。放心吧,孔明,我与庞将军加在一起,加上这洛阳坚城,难道还敌不住一个曹休不成?”
  孔明抬起头,看着石广元的眼睛,良久,他温和的笑了,他站起身来,拍拍石广元的肩头:“如此,有劳了。”
  两人携着手来到门外,户外,已经繁星点点,一片苍茫。孔明抬头望在,良久叹道:“时间好快啊,转眼我出山已经二十二载了,从寄人篱下的新野小县,到长坂之败,战赤壁,夺荆州,取西川,收汉中,袭长安,北定雍凉,*兵渭南,饮马幽并,计取冀州,一种行来,当真不易啊。”
  石广元叹道:“我与元直诸人曾言,你虽有经在纬地之才,但以一已之力而行逆天之事,就算累死也无计无事,不料如今你已身为丞相,抵定中草药原,反到是我等三人,一死一隐一降,我辈皆不及你也。”
  孔明笑道:“时也,命也。我得先帝和陛下两世重托,相济相协,如鱼得水,君臣知心,乃展宏图,君臣相得,此亦千古难逢之幸事。”
  “不错,陛下视你亦父亦师,敬之重之,呵之护之,看得有好生嫉妒,普天之下,为臣如你者,只怕也再无第二个了。”
  孔明默然,良久道:“是啊,正因如此,我才必要以我全部心血来换季汉的辉煌,还天下以太平。否决如何对得起自己这一身本事,如何对得起先帝与陛下的重托。”
  石广元沉默。
  两人再次望向无孔不入垠的天空,有繁星在他们的眼中闪烁。
  石广元良久道:“孔明,你看北天那颗星,似乎已经不稳了。”
  孔明咬着下唇,良久不语,片刻,却有晶莹地光在他眼中闪动:“此星之变自三月前开始……那是建威大将军的命星啊。”
  ……
  “广儿。收拾得如何了?”堂中,是一个依旧清朗的声音。
  “回父亲,一切都收拾妥当了,您身体还没有好利落,当真要回长安么?”少年问道。
  “这是自然。”赵云缓步从堂中走出,他没有着贯常的亮银盔甲。只着了一袭白色的长袍,松松的披在身上,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他的头发,眉毛,胡须全都洁白如银,却如年青时一样打理地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在阳光下闪动着银色的光,给人一种不太真实地感觉。虽然病了几个月,但此时的他看起来精神很好。并不似平常老人那样衰弱的感觉,似乎,他随时还能提枪上马似地。
  “大将军,丞相来了。”家将上前禀告。
  赵云一讶,随之一笑:“待我亲自去迎。”
  片刻,孔明带人进来,他扶住正在施礼怕赵云,温声道:“子龙,今日情况如何?”
  赵云笑道:“云已完全康复了,丞相不必费心。”
  孔明端祥了赵云一会儿。点头道:“看上去气色不错,此去长安,山水迢迢,还要注意保养。”说到这里,孔明心中微酸,参透天地的他又怎看不出赵云的情况。
  赵云一笑:“赵云已经好了,丞相放心,倒是赵云走后,丞相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劳累,此外丞相不通武技,切不可任意微服行走,虽有宝车和八阵相护,但灭火总不如防之于未燃之时。云之性命,轻如鸿毛,丞相一身,却系季汉兴衰,我走之后,丞相要好生珍得。赵云拜别了。”说到此时,赵云虽然自来平和淡定,却也不由激动。
  孔明听出赵云已知命数,一把抓住赵云地双手,不由哽咽:“子龙……子龙……你我自新野相识,此后午里征战,未曾轻离,你数度救亮于危难之际,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如今……你看,我简直的糊涂了,说的都是什么。你回到长安,好生休养,日后征魏伐吴,还有用你之时。”
  赵云向孔明施礼后起身,听孔明此言沉默片刻,道:“赵云一生征战,这次只怕是要休息休息了。”
  孔明沉声道:“子龙,你一生征战,从来服从命令,不讲条件,我命令你养好伤,回洛阳来与我共同作战!你不可违令!”
  说罢更不回头,转身离去。
  ……
  赵云回到长安时,我亲自到城外迎接。
  关于他的身体,御医已经告诉我了。少时拼命,无战不与,导致年者……油尽灯枯,他地身体……竟似一种病症,马超小他二十岁,已然谢世,他年……简直已经是奇迹了,只是如今,怕熬不过这个冬天,此乃命数,非药石能医,御医并没有告诉赵云他的身体,但是赵云自己竟然是知道的。他对御医说:“医者治命,治不了命。”
  然后他要求回长安来。
  在最后的时间里,他要见我!
  其实,我是可以去洛阳见他的。他不同意,眼下我一身负责统筹季汉整个国家后方的管理工作,虽然有黄权的帮助,但是我的工作量之大也是这些年来少有地。毕竟我们眼下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国士,并且在长达万里的战线上进行作战,军政民政,内务外交,人员的调配,物资的供给,让我根本脱不开身,这些年来,我与孔明分工合做,各负其责,他难,我也难,想当一个出色的君主,就必定要放弃很多东西,包括安逸,享受,亲情……
  自从小神医给我送来的消息告诉我孔明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之的,我断然的对他采取了管控,减少了他的工作是,不准许他直接插手一线的指挥。可是这样一来。全国的指挥中心在很大和度上也就从洛阳转回了长安。
  赵云不肯让我随意行动,宁可千里迢迢来见我,他在给我写的奏表中说,我若因他一人而轻易行动,那就是破坏他一生的忠义名节。
  我只好在长安等他。
  我与四叔的情感是最深厚的。当年,如果没有他在长坂坡中万马写前将我救出,此时早就没有了刘禅这个人。如果没有他在长江之上夺斗劫江,如果没有他汉中之行力挡曹操大军。我也早就不知命运如何,更不用说建立季汉如此大的基业。
  我们两个,不是父子,情同骨肉,可是如今,眼见他病入膏育,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我真没有用!
  让我吃惊的是,四叔根本看不出有病的样子,他还是那样举止优雅,笑容淡定,风度翩翩,他向我施完礼,就一直盯着我看,温和的目光,似乎在看自己的孩子。
  “陛下,你长在顾,成熟了,越来越象先帝了,臣……臣欣慰啊!”
  我抓着他的手,却说不出话来,只叫着:“四叔……”
  接下来几在我不上朝,整天陪在四叔身边,最后一天,我们一起去昭烈皇帝陵,参拜了父亲,二叔,黄忠,马超,法正,许靖……
  冬天的风吹动四叔那萧萧的银发,长长的衣摆,只如要飘然而去。
  我觉的他似乎在云上,再也拉他不住,必要伸手捉住他那瘦瘦的手掌心中才略有安心。
  这是我心目中最神圣的一个英雄,有着天神一样的光辉。在我无助的少年时代,只有他能给我一刻的安心与宁定。
  他永远是那么自信,那么安宁,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是,只要他走上战场,立即就能站成都市个顶天立地的在神,他骑着奔腾的白马,挥着梨花般飞舞的长枪,迸射着无以伦比的激情,透过沙场上的漫在的硝烟和漫卷的旌旗,可以看见他银枪上迎风而动的素缨,看见他头盔上银色流波的光芒和战袍上凝结的贫红血迹,他是独一无二的英他,是那个龙骧虎步,气宇轩昂的季汉飞虎赵子龙,修罗场的常胜将军。在国历史上英雄中的英雄。
  我永远无法忘怀我其实并没有记忆的那场撕杀,在长坂坡上,他孤身抱着我,挥舞着青工长剑冲入曹营千军万马,隔着二十余年沧桑岁月,我可以看到那一刻他清晰而又明朗的脸庞,溅着温热的鲜血和忠诚的眼泪。
  在尔虞我诈缺少亲情的三国世界里,他给我最多的感动,逝者如斯,花工花落,当英雄少年的古边终于见到了白发,势血沸腾的故事悄悄走向终点的时候,记忆中却依旧是那个勇者无敌的大英雄,义无反顾地奔向他的战场,刀光剑影,*马一生,无数次的临危受命,无数次的面对重围,在面临众军包围之时,那区区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便将敌军的气焰削去七分!
  如今,英雄老也,巨星将坠,从此后,再无人将我轻轻抱起,唤一声“少主莫怕,待云共你杀出重围!”
  看着我个平静的面对生死的人,泪,终于在眼中淌了下来。
  ……
  是夜,赵云含笑逝于长安家中。比历史上晚期去两年。
  他死之时,对我说,他生于不世之世,逢不世之主,建不世之功,值了。
  然后他向着东南方向叹了口气,低声着:“丞相,这次,赵云违令了。”
  第三部 天回北斗照中州 第六十五章 白马铁骑
  赵云一死,举国皆哀。
  南到南中,北到漠北,东到辽东,西到西域,到处是哀声一片,痛哭这位将星的陨落。
  季汉在京的诸臣皆在我的带领之下亲往悼唁,在外在群臣如孔明,张飞,魏延,关平,寇封,马岱,马良,陈到,姜维,庞德,诸葛乔,王睿……无不遣使来悼。
  赵云是一代战神,永远的常胜将军。对他来说,大将军当死地沙场之上的话没有意义,他的锋芒无可抵敌,没有人可以在战场上杀败他,所以他只不过能死于床塌之上。
  他生如朝阳般耀眼,死如秋叶般静美,他是当之无愧的在国第一将领,他用自己的功绩和品德,筑起了一座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峰。
  可是,还活着的人,谁能轻易承受?
  对于领导者来说,赵云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好臣子,他深明大义,忠直无么,见识高明,谦虚谨慎,任何事交到他的手中,都可以放心,任何坚难有他在身边,都可以走过去,他是世间最英勇的武将,却从不如旁人那样桀骜不驯,他是世间战功最卓著的武将,却从不会如旁人那样争功夺利,他就象他手中那口青工神剑,虽然锋利,虽然危险,却总是安安稳稳的装在鞘中,直到危急时刻,才脱鞘而出,把光芒照亮天际。
  对共同战斗的袍泽来说,赵云是一个无可替代的伙伴,冲锋时赵云会冲在前面,你只要掠阵就行了;撤退的时候赵云会替你断后,你只要先走就行了,你被包围地时候赵云还来救你,你只要还没死就行了,领功劳的时候赵云会分你一半,你只要站在他身边就行了,和他在一起,就可以不用担心任何事,该想到的,他自然为你想到了。
  对普通的士兵来说,赵云是个可敬的将领,他关心每一个普通的士卒,不会轻易让任何一个人涉险,他武艺高强,智谋出众,成熟稳重,从不弄险,更不会为了功劳而用手下的性命来铺路,赵云杀人斩将是最多的,打地胜仗是最多的,但他的士卒,却从来都是消耗最少的。
  对于他的的辈们来说,他是最好的良师益友,无论是在荆州教导我们四人,还是在军校指导后一辈的将领门,他总是亲自垂范,不急不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最宝贵的一切知识都倾心相授,没有人如他那样平易近人,没有人如他那样真诚无私,没有人如他那样如同一个大朋友般亲切。
  得知赵云之死,参透天机的先生孔明痛哭失声,粗鲁豪迈的三叔张飞几欲昏倒,共同征战的陈到,庞德诸人目瞪口呆,久不能平,诸葛乔,王睿则泣血而啼。
  赵云临去之时,将枪剑衣甲全部传给姜维,他让我转告姜维,让姜维用他地枪去荡平天上,兴复汉室,解万民于倒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