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42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142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使政府的决定更具有权威性,安东内斯库希望国王发表一个告人民书,号召人民全力参战。
  为此,他于8月23日下午到王宫去拜见国王。
  本来,在苏军于8月20日发动大规模进攻时,罗共决定8月24至26日举行起义。
  但事态的发展迫使罗共把起义日期提前到8月23日。
  这天下午,当安东内斯库来到王宫时,国王按照共产党的计划,逮捕了安东内斯库和几名政府成员,交给以波德纳拉希为首的爱国卫队看管着。
  逮捕安东内斯库集团成员,便成为武装起义的开始。
  布加勒斯特卫戍部队和爱国卫队按计划,迅速占领了政府大厦和邮电通讯、广播等要害部门,并开始解除德军的武装。
  安东内斯库的政权垮台了。
  8月23日晚上,国王发表了广播声明,宣布废除法西斯专政,停止针对反法西斯联盟的军事行动,接受苏联政府于1944年4月12日提出的停战条件,准备进行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解放自己的国家。
  共产党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消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
  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加入爱国卫队和罗马尼亚军队。
  16。进军东欧(6)
  8月24日清晨,起义的主要力量、驻在国内的罗马尼亚军队开始对德军采取战斗行动。
  整个首都弥漫着强烈的反法西斯气氛,各阶层居民无不摩拳擦掌。
  安东内斯库的个人警卫团也立即投靠到起义者一边,参加战斗。
  在持续5天的激烈战斗中(8月24至28日),罗马尼亚军队和爱国卫队击溃并歼灭了布加勒斯特及其近郊的德军。
  首都的德寇26日即已被肃清。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地方的爱国力量也展开了行动。
  从8月24至31日,罗马尼亚军队和爱国卫队共俘虏德军53159人,其中有14名将军,击毙希特勒分子5000多人。
  在前线的罗马尼亚军队也纷纷倒戈,掉转枪头,打击德国占领者。
  例如,在8月23日夜里,罗第3集团军司令杜米特雷斯库大将发出命令:“罗马尼亚的各级指挥官和部队不再服从德军指挥”,停止“反对苏联武装部队的一切战斗”。
  另一位军官则命令他的部队在“你的防区内采取各种措施并解除德军武装”。
  这就加速了苏军的胜利。
  8月29日,苏军结束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31日进入已获解放的布加勒斯特。
  在10天的大规模血战中,苏军打败了德“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歼灭了22个师,击溃了仍在前线的罗马尼亚军队,俘虏德军20万人。
  德军损失35万门火炮、8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00多架飞机。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使罗马尼亚很大一部分领土获得解放,为罗国人民的武装起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罗马尼亚军队和苏军并肩携手,共同战斗。
  1944年10月底,罗马尼亚国土全部获得解放。
  此后,罗马尼亚的两个集团军在苏军的统一指挥下,参加了解放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战斗,为打败德国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1944年9月9日,保加利亚也举行了反德武装起义,史称九月革命。
  1941年初,希特勒在准备发动侵苏战争时,先把与苏联接壤的国家一个个绑上了侵略的战车。
  3月1日,保加利亚被迫加入德、意、日三国公约。
  当天,德国军队就进驻保加利亚,占领了这个国家。
  德军占领后就疯狂掠夺保加利亚的粮食、原料和工业品,把保国视为它的农产品供应地。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后,保加利亚傀儡政权秉承希特勒的意旨,开始迫害爱国人士,在全国进行大搜捕。
  许多共产党人和爱国者被关进集中营,遭到严刑拷打和折磨。
  1941年9月19日,保加利亚宣布全国处于战争状态;12月,保加利亚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保加利亚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广大爱国者的义愤。
  在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当天,保加利亚工人党就做出决定,着手组织武装力量,抵抗法西斯侵略者。
  此后,战斗小组逐步建立起来,开始袭击德国的军需工厂、军火仓库、铁路枢纽和交通线。
  随着苏军胜利西进,保加利亚的抵抗运动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到1944年夏末,游击队已发展为11个旅和37个支队,拥有队员18300人,另外还有20万同情者(保语叫雅塔克)。
  以工人党为首的“祖国阵线”,在各阶层进行广泛的团结工作,也争取到爱国军官的支援,很多部队愿意接受祖国阵线的调遣。
  8月下旬,罗马尼亚退出战争;9月5日,苏联宣布“与保加利亚处于战争状态”。
  当天,保加利亚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起义计划。
  这时人民抵抗力量已发展到3万人,正式称为人民解放军。
  9月8日晚,按照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成立于1943年春天)的命令,索非亚发动了武装起义。
  事先进入城市的游击队切断了索非亚的交通,卫戍部队和坦克部队转到起义者方面,和人民解放军一起占领了政府大厦和各个要害部门。
  9月9日,电台广播了祖国阵线第一个政府成立的宣言,法西斯傀儡政权土崩瓦解。
  “九·九”起义后,保加利亚武装力量立即投入反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参加战斗的有33万多人。
  在把德军赶出国境之后,保加利亚祖国阵线政府派出10万军队,参加最后歼灭德国法西斯侵略军的战斗,为打败希特勒集团作出了贡献。
  在苏军进入波、罗、保等国的有利形势下,斯洛伐克人民也在1944年8月底举行了武装起义,并一度解放了斯洛伐克2/3的领土,接管了一些地方政权。
  到10月底,由于遭到优势德军的残酷镇压,起义失败。
  部分游击队转移到山区,准备迎接苏军的解放。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解放,为苏军进入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开辟了道路。
  早在1941年7月,南斯拉夫人民便举行武装起义,抗击德国侵略者。
  四年战争中,人民武装发展为七八十万人的人民解放军。
  1944年9月21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到达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举行会谈,就苏军暂时进入南斯拉夫达成协议。
  同时还缔结了苏军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协同作战的协定。
  16。进军东欧(7)
  9月28日,苏联乌克兰第3和第2方面军的部队,在南军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队的配合下,开始发动进攻。
  至10月20日,解放了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同时还占领了两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切断了德军的退路。
  苏联政府给予南斯拉夫人民相当数量的军事援助,帮助他们装备了12个步兵师和两个空军师(总共约500架飞机)。
  在解放了贝尔格莱德之后,苏军和保军便开赴匈牙利战场,围歼那里的德军。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又经过好几个月的艰苦战斗,至1945年5月15日才彻底击溃了南国的德军,取得民族解放的胜利。
  1944年10月底,苏联乌克兰第2方面军进入匈牙利作战。
  至年底,与乌克兰第3方面军协同包围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地区的德军。
  德军企图凭藉多瑙河天然屏障,守住出产石油的匈牙利,保护德、奥南翼的安全,所以到处调兵遣将,加强“南方”集团军群的力量,妄图阻止苏军在匈牙利的攻势。
  苏军艰苦奋战,到1945年1月,包围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敌军。
  为了保护和平居民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使布达佩斯免遭破坏,苏军指挥部建议被围德军投降。
  但这伙法西斯分子非但拒绝接受投降条件,反而杀害了苏方的两位军使。
  于是苏军开始攻打布达佩斯。
  1月18日解放了佩斯,全线进抵多瑙河;2月13日解放了位于多瑙河对岸的布达。
  这一仗歼敌188万人。
  布达佩斯的解放具有很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它使苏军能够进一步打击匈牙利、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敌军,彻底击溃德国法西斯。
  然而,德军仍做拼死顽抗,他们调集43万人马,于1945年3月初在匈牙利的巴拉顿湖地域对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行疯狂反扑,力图阻止苏军前进。
  苏联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和南斯拉夫第3集团军的配合下,经过一个月的激战,击溃了巴拉顿湖的德军,至4月4日解放了匈牙利全境。
  德军残部向西逃遁。
  在解放匈牙利的战斗中,苏军有14万官兵献出了生命。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军队也有成千上万人牺牲了。
  苏军乘胜前进。
  3月中旬开始攻打维也纳,4月13日解放了这座历史名城。
  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说,它无取得奥地利任何领土或改变其社会制度之目的。
  1944年底,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解放,匈牙利战斗正酣。
  希特勒为了巩固战线的南翼,派重兵直接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1945年1月中旬,苏联乌克兰第4和第2方面军,在罗马尼亚第4和第1集团军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的配合下,克服严冬和山高、林深、路狭的重重困难,发动了西喀尔巴阡战役。
  经过两个月的激烈战斗,解放了斯洛伐克大部和波兰南部地区。
  3月25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又开始实施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战役。
  4月4日解放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月底解放了工业中心布尔诺。
  在这个战役中,歼灭德军15个师,解放斯洛伐克全境和捷克的一部分。
  1945年5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人民举行抗德起义。
  德寇疯狂镇压。
  斯大林命令乌克兰第1方面军火速驰援,5月9日进入布拉格,将德军歼灭。
  1945年初,在苏军实施的各大战役中,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和东普鲁士战役是其重点,它们都在柏林方向上。
  按照苏军最高统帅部的计划,这两大战役要在1月20日开始实施。
  但由于希特勒在西线对盟军发动反扑,丘吉尔急电斯大林请求支援,苏军才提前于1月12日发动进攻。
  根据斯大林的命令,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由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负责实施。
  1月12日,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开始实施。
  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l方面军首先从散多梅希登陆场发动进攻,直取布累斯劳(今为波兰弗罗茨瓦夫);1月14日,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从马格努舍夫登陆场发起攻势,直指波兹南。
  两路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迅猛突破德军防线,向西推进。
  1月19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先头部队越过波德旧的国境线。
  23日,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在200公里宽的地段上前出奥德河,并在布累斯劳南北渡河,强占了几个登陆场。
  方面军的左翼则进行激烈战斗,向西里西亚进发,1月29日占领了这个重要的经济和军事要津。
  在此期间,苏军解放了波兰古都克拉科夫,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释放了所有的“囚犯”。
  在整个战争期间,希特勒分子在这里杀害了400多万战俘和和平居民。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它统辖的波兰第l军于1月17日解放了波兰首都华沙,19日解放工业中心罗兹,25日在波兹南附近渡过瓦尔塔河向西挺进,把这个要塞包围起来。
  到2月3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6个集团军在100公里宽的地段上前出奥得河,并迅速渡河,在法兰克福北面占领了几个登陆场,为尔后攻打柏林夺取了有利的出发基地。
  16。进军东欧(8)
  此时,苏军离柏林只有60公里。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遂告结束。
  在23天的战斗中,苏军摧毁了两河之间的德军防御,向西推进了500公里,歼敌35个师,重创敌军25个师,俘虏德军官兵147万人。
  东普鲁士战役也是1月中旬开始的。
  实施这次战役的是苏军白俄罗斯第2和第3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
  1月13日和14日,苏军先后发动进攻。
  至1月底,盘踞在东普鲁士的德军(总共78万人)被分割为3个孤立的集团。
  苏军经过3个月的苦战,逐个击溃了德军。
  是役,苏军歼敌25个师,另有12个师损失过半。
  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主力进抵奥得河后,德军最高统帅部在东波美拉尼亚迅速集结了一股强大的兵力,准备从北面击溃前出奥得河的苏军。
  苏军最高统帅部识破敌人的意图之后,遂命令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向西挺进,消灭东波美拉尼亚之敌。
  2月10日,该方面军开始实施东波美拉尼亚战役。
  但因该部在东普鲁士苦战一月有余,人员兵器损失较大,战斗力削弱,因而进展缓慢。
  苏军最高统帅部有鉴于此,除派出大本营预备队增援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外,还命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调兵支援。
  结果战局迅速改观。
  3月初,苏军前出波罗的海,3月底解放了格丁尼亚和但泽,波兰国旗当即飘扬在这两座名城的上空。
  4月9日占领哥尼斯堡,下旬击溃了德军残部。
  这样就结束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解除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所受的威胁,从而为攻打柏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此时西方盟军也在向东进击,并在阿纳姆实施空降。
  希特勒决定在阿登地区对美军进行大规模反击,这就打乱了艾森豪威尔的进军时间表。
  17。西线大战正酣(1)
  与东欧各国人民起义,苏军解放东欧各国的同时,1944年8至9月,在纳粹铁蹄下生活了4年之久的西欧诸国人民,也终于迎来了解放。
  盟军百万将士乘着胜利的气势,一往无前,直指德国边境。
  盟军胜利捷报频频传来,人民为之欢呼雀跃。
  8月15日,美中将帕奇率3个美军师、4个法军师共50万人,在法国南部土伦至戛纳一线登陆,发起“龙骑兵”行动。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