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75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75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主动从惠伯口地区向南转移到肃宁东北地区集结待机歼敌。2月2日,120师第716团及冀中军区独立第1支队,在河间以西的曹家庄一带,向西犯日军200余人发起攻击,激战3小时,歼敌100余人。2月4日,日军又出动步骑炮兵1000余人,向大曹村八路军发起反扑。第716团顽强抗击,连续击退日军四次冲锋。双方血战一天,日军完全溃败。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300余人。
  在这以后,日军又连续对我中心地区进行第四次、第五次“扫荡”。这两次敌人用兵更多,并配有战车、飞机、坦克。在我120师和3纵队并肩作战下,敌人以死伤130多人的代价,除占了我一些村镇外,一无所得。
  日军“扫荡”失败后,我120师主力在卧佛堂、大米村一带休整。日军获此情报后,4月20日便集结了800余人,分乘80多辆汽车,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由河间向齐会发起了进攻。对此,我军早有准备。我军决定阻击东面、北面之敌,不使其向齐会增援,以便集中主力歼灭这股敌人。
  4月23日清晨,日军以突袭的方式将120师第716团的第3营包围在齐会村内。该营在与外面部队断绝联络的情况下,顽强固守,英勇抵抗,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冲击。日军进攻受挫后,便大量施放毒气。一时齐会村内浓烟四起,烈焰腾空。战士们不顾浓烟呛鼻,围上蘸湿的毛巾,继续战斗。毒气顺风飘到大米村,在这里指挥作战的贺龙师长不顾毒气危害,坚持在前沿指挥。
  我120师决心以反包围手段聚歼攻击齐会之日军。为完成围歼的部署,贺龙师长令716团第1营和第715团第7连分别从东北、东南方向向日军的侧背攻击,并以一部兵力在敌人可能逃跑的方向上设伏。上午11时,我军对齐会日军进行内外夹击,日军被反包围。激战到下午4时半,火光与硝烟弥漫了整个天空。我军外围部队对日军再次猛烈攻击,并迅速突入村内与守军会合。在我内外夹击下,日军死伤惨重,乃于24日晨4时向南溃逃。南逃日军在马村附近,受到我715团的阻击。日军见势不妙,急转身向东逃窜,又被我军包围在东留路与找子营之间。
  25日拂晓,日军被迫困守在一块坟地内负隅顽抗。日军在三昼夜的战斗中,疲惫已极。有的掘井取水,有的焚烧尸体,狼狈不堪,但仍做最后挣扎。
  为了全歼残敌,我军重新调整兵力,预计在黄昏时一举消灭日军。不料,黄昏前狂风大作,尘土蔽天,残敌趁机向南逃窜。我部追击20多里,除数十名逃回城里外,全部被歼。
  11。相煎何太急(2)
  连续三昼夜的齐会之战,一举歼灭日军700余名,缴获日军运载弹药的大车80多辆,堪称平原歼灭战的范例。
  正当冀中反围剿战斗激烈进行之时,五台地区的局势也紧张起来。4月,为打通涞源到易县的公路交通,切断晋察冀、平西根据地与北岳区间的联系,日军抽调主力4万余人,气势汹汹地向北岳区发动了春季大“扫荡”。
  5月初,日军占领了易县的梁各庄、大龙华等地。5月中旬,在五台、繁峙和涞源地区的上、下细腰间,八路军第359旅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协同晋察冀军区部队经过七昼夜的激战,歼灭了日军柳下师团5000余人。20日夜,第1军分区杨成武部以1个团的兵力向大龙华日军发起强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大龙华日军木曾中队及西陵警备队全部被歼。同时,向大龙华增援的梁各庄日军700余人,在大红门遭到八路军一部迎头痛击,日军残敌逃回梁各庄。这一战斗共歼日军400余人。
  9月下旬,日军独立混成第8旅团步兵第31大队及伪警备队一部共1500余人,由灵寿北犯进至慈峪镇,企图奔袭晋察冀边区的后方重镇陈庄,破坏边区后方机关和后方设施。此时,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正好由冀中转移到这一地区整训。于是贺龙师长采取节节抗击、诱敌深入的战法,集中主力伏击歼灭运动之敌。
  26日,日军由慈峪进到白头山、泽庄一线。当日下午,又退回慈峪,以迷惑行动掩护其奔袭陈庄。上午11时进入陈庄。一无所获的日军即火烧陈庄,沿慈河南岸向东撤退。28日晨,日军进入设在陈庄东南的八路军伏击区。29日拂晓,日军不顾一切,突围到鲁柏山上。一到晚上,成千上万的武装群众和八路军从四面八方攻上来,在黑夜中用枪、刀向日军痛打猛砍。结果,连同旅团长在内共800余人,全被120师歼灭。
  陈庄战斗后一个月,日军又集中2万兵力,开始实施冬季大“扫荡”。11月3日,日军第2混成旅一部600余人,从涞源县出发,攻打银坊。日军一进入白石山南雁宿崖山谷,就被我伏击部队包围。双方展开激战,最后日军被全部歼灭。
  日军北线指挥官、混成第2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惊悉其部被歼,恼羞成怒,不待集结于易县、满城、完县、唐县四路日军的配合,亲率1000余名日军在飞机掩护下,于11月4日凌晨,再次向我第1军分区腹地雁宿崖、银坊、管头急进,企图与第l军分区主力决战,实行报复。5日,日军直扑银坊,但并未发现1分区的主力,便在银坊一带大肆烧杀。6日上午,日军再调头向黄土岭猛烈进攻,并于当日17时进占黄土岭与上庄子。我1分区随即以第1、2、3、25团和120师师特务团对敌完成包围部署。7日晨,黄土岭上白雾弥漫,阴雨绵绵,日军继续向上下庄子前进。当敌后尾离开黄土岭时,我军即全线对日军发动攻击。在统一号令下,轻重机枪全部开火,四处伏兵疾冲而下。山谷里,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混成一片,火光闪闪,烟雾弥漫。日军在包围圈内东碰西撞,狼奔豕突,每反扑一次,即被毙伤一批。日军飞机虽整日盘旋上空,但山中云雾缭绕,难辨目标。日军阿部规秀中将坐立不安,出屋观察情况,当即被第1军分区炮兵连准确命中,当日即毙命。8日晨,被围日军在5架飞机掩护下,向司各庄方向突围。晋冀察军区主力立即追击、堵截,又歼其一部。这次战斗,共歼日军900余名,缴获大批军用物资。阿部规秀中将之死,引起日军一片悲鸣。日本国内《朝日新闻》开辟追悼专栏称:“中将指挥官阵亡,皇军成立以来从来未曾有过。”
  26日,八路军主力转出外线,日军占领了阜平。八路军在外线袭击日军据点,破坏日军交通,迫使日军无法在根据地立足,只得从12月1日起向外撤退。到8日,历时43天的反“扫荡”结束了。这次冬季反“扫荡”,战斗108次,歼敌4000余人。
  日军对晋冀鲁豫根据地“扫荡”的规模也很大。1938年12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进入平汉线东冀南平原地区,在香城固、邢家湾、苗儿寨等战斗中,毙伤日伪3000余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后来,日军“扫荡”重点转入太行地区。刘伯承、邓小平即率129师主力返回太行,留副师长徐向前继续指挥冀东地区的对敌斗争。
  129师主力回到太行山区不久,即逢日军对晋东南地区展开的大规模的“扫荡”。1939年7月至9月,日军集中6个师团13万兵力,分别从同蒲、正太、平汉、道清等铁路沿线展开向根据地进攻,占领了二十几个县城,将晋东南根据地分割为太行和太岳两区。
  我军为了打破日军的分割、封锁,分遣主力一部与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相结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向日军交通线展开突袭,重点是白晋路和邯长路。从8月上旬到12月初,进行大小战斗2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2800余人,收复了半数被占的县城。
  1940年6月,日军继春季“扫荡”之后,又调集了25000余人,以连续的“分进合击”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日军企图以重兵一举摧毁抗日根据地,歼灭或驱逐八路军第120师等部,以切断晋西北通往陕甘宁边区的重要通路。120师采取分散的游击战,在58天中,与日军进行了251次战斗,歼灭日军4500余人,给进犯之敌以沉重打击。
  11。相煎何太急(3)
  武汉失守后,山东在敌后抗战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它成为联系华北与华中、八路军与新四军两大战略区域和战略部队的枢纽。1938年11月25日,毛泽东指示八路军前总,命令115师师部率第343旅2个团全部迅速进军山东,发展山东的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3月,115师主力在罗荣桓率领下进入山东。4月,日军出动8000余人,向泰肥山区进攻。由于日军提前构成合围圈,除山东纵队的第6支队顺利转移外,其余部队及地方党政机关共3000余人,在陆房地区被包围。11日拂晓,日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全线向陆房发起围攻。八路军115师等部英勇顽强地打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日军一批批嚎叫着冲上来,被战士们一排排手榴弹炸得惨叫着滚下去。经过一天的激战,日军进攻毫无进展,于黄昏撤至山下整顿兵力,准备次日再次进攻。115师抓住日军收缩兵力,怯于夜战的弱点,派小部队对敌实施袭扰迷惑,主力于当夜22时逐渐收拢,沿沟渠小路突出包围。此时,日军仍按他们拂晓进攻的原定计划,以猛烈炮火向陆房进行长时间的轰击,掩护步兵向原阵地进攻。日军冲进陆房以后,却不见八路军的一个人影,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收拾起1300余具尸体狼狈撤退。
  8月间,八路军115师一个营在鲁西古梁山地区伏击日军一个大队,全歼了这个大队600余人。
  自115师入鲁后,与山东纵队一起,经过了不断的反“扫荡”作战后,又开辟了大片根据地,到1939年底,山东已有70多个县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山东的八路军人数,也比1938年秋扩大了两倍。
  日军在华北“扫荡”的同时,又增兵华中,对新四军进行“扫荡”。日军为了确保沪、宁、杭地区的安定,在江南交通要道上大修工事、据点,形成所谓“梅花桩”式堡垒,企图封锁和消灭新四军。
  为了执行中央关于“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任务,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广泛地开展了游击战争。1939年1月至2月,新四军先后进行了奔袭芜湖机场外围之官徒门据点、奇袭天王寺以南的东湾据点、夜袭丹阳、金坛、溧阳交界处的延陵等有名的战斗。
  4月底,新四军执行中央“向东发展,直逼上海”的指示,由1支队6团组成东进纵队,在叶飞率领下,进入江阴、无锡、常熟、太仓、苏州,直到上海近郊虹桥机场。守卫虹桥机场的日军以为这里是上海近郊,毫无戒备。东进纵队的战士,摸进机场,俘虏了伪警察和办事人员,占领了机场,并烧毁机场上的4架飞机。
  第二天,上海租界里的《华美夜报》用大字报道了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的消息。
  在江南新四军直逼上海的同时,1939年春,江北部队的第4、5支队在罗炳辉的率领下,先后进入淮南路和津浦路间展开游击战争。
  在华南,广州失陷后,1938年11月,曾生在惠阳一带组织了第一支人民武装——惠宝人民抗日游击纵队。不久,又发展成为东江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在东至惠阳,西抵三水、新会,北迄从化,南濒大海的广大区域内,积极打击日军。在海南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留下来的红军游击队,在广州失陷后,也改编为“琼崖人民抗日游击独立纵队”。1939年2月,海南岛失陷后,队伍很快发展到5个大队、2000余人。
  1940年夏秋,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法西斯德国席卷整个欧洲,连续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英国受到威胁,无暇他顾。美国对德、日、意的侵略采取了观望和纵容的政策。德、意在欧洲的胜利,大大刺激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胃口,日本认为这是解决中国事变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日军在对敌后根据地的多次“扫荡”被粉碎后,对华北地区加紧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在西南迫使英法封闭了滇缅公路,切断了国际援助;扬言要“南取昆明,中攻重庆,北犯西安”,以军事讹诈威逼配合政治诱降,企图迫使国民政府屈服。在国内,蒋介石深受国际形势影响,对抗战前途更加悲观,积极酝酿对日妥协,共同反共。
  基于以上国际、国内形势,八路军总部决定组织一次交通大破袭战。8月8日,八路军总部发出了《战役行动命令》。
  8月20日20时,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共105个团,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向华北地区的各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了总破袭战,又称“百团大战”。
  晋察冀军区在聂荣臻司令员率领下,以19个团组成左中右纵队,分别向正太铁路东段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8旅团各一部攻击。20日晚,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扑向日军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
  仅三天时间,晋察冀的武装部队就破坏了正太路东段的铁路,连续攻击娘子关、井陉、苇泽关、贾元、头泉等车站和据点,毙敌1000余人。
  八路军第129师的10个团另3个独立营的部队,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组成左、右翼破击队和总预备队,对正太路西段日军独立混成第4、9旅团各一部展开攻击。各破击部队经一昼夜的激战,攻克了芦家庄、和尚足、马首等车站。至8月25日,除少数据点外,正太路西段已基本为我军所控制。
  11。相煎何太急(4)
  由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第120师及决死第2、4纵队,以22个团的兵力,于8月20日晚向同蒲铁路大同至阳曲段、汾离公路全线发动进攻。21日夜,第385旅强袭忻静公路的重要据点康家会,全歼守敌和增援日军近100余名。31日,第120师曾一度攻克五寨城,共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和忻静、汾离、太汾等公路。
  9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命令决定第二阶段作战的基本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