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长安风流 >

第132部分

长安风流-第132部分

小说: 长安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突然改变了主意?”
  秦慕白拧眉沉思,摇了摇头:“孩儿不甚清楚。”
  秦叔宝呵呵的笑了笑:“你想不清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你对我们这一辈人与皇帝之间的事情,不甚了解。其实李靖这一生,只主动收过苏定方这一个徒弟,传授其兵法韬略。后来,侯君集在皇帝的极力推荐之下,成了李靖的门生。方才,李靖问起高阳公主一事,大约也是想透了,是皇帝举荐你去的。虽然这一次皇帝没有强硬的下令让李靖收徒,但谁又能拗得过皇帝的面子?于是,李靖不得不慎重考虑是否收你为徒了。”
  “那为何他又不直接收我为徒,而是只赐兵法?”秦慕白问道。
  “这里面就更有学问了。”秦叔宝说道,“皇帝既然没有明说让他收,他怎么敢擅做主张就收了?李靖的兵法,那不仅仅是他一人的书籍著作,更是大唐的国珍,也是兵家的至宝。兵者,国之凶器!李靖要是随便收徒,将兵法韬略传给了一些肖小之辈,将来如此拿来祸害社稷,那岂不是大唐之祸?因此,李靖在收徒这件事情上,一向是极为谨慎的。就算是皇子国戚找他拜师,他也一概严辞拒绝。”
  “但是这一次,是皇帝让你去找李靖拜师的,那皇帝的用意也可谓深刻了。”秦叔宝接着说道,“一来,看他李靖是否正如外界传言所说的那样,收徒极为谨慎;二来,也考验他李靖,是否唯皇命是从。三来,更深层的用意……或许,皇帝也想看看李靖这两年来撰写的兵法!”
  “什么?!”秦慕白愕然吃了一惊,“皇帝让我给李靖送这么一条灵寿杖,有这么深层的用意?”
  “所以,我很早就奉劝过你休要小看了皇帝,他从来不做任何无意义的事情。”秦叔宝说道,“你想一想,李靖能为李家打下这半壁江山,他的兵法将意味着什么?这就如同,你的府里养了一个绝顶的武林高手,拥有一把吹毛断发的宝刀。你身为家主,就算对这个高手绝对信任,但会不想看看他这把刀是什么样子的么?”
  “父亲睿智,说得一点不错……如此这个武林高手使的是毒而不是刀,就更有必要看看了,而且至少,自己要拥有解药。”秦慕白恍然大悟的点头道,“那孩儿现在,是否应该先将这本兵书,送到皇帝陛下那里过目。”
  “聪明。方才我们临走之时,李靖不是还隐约的提了一句‘否则皇帝那边’么?这只老狐狸,就是在暗示让你将兵书先送到皇帝那里去,请上御览。”秦叔宝一挥手,“事不宜迟不必停歇隔夜,你马上就去!”
  “是!”
  看着秦慕白背着厚厚的兵书飞马出家门,秦叔宝抚着长髯呵呵的发笑了,自言自语道:“怎么样,姜还是老的辣吧?臭小子,还得多学着点儿!”
  时值暮鼓时分,宫门即将关闭。秦慕白便直接从北门玄武门而入,来到后宫蓬莱殿,果然找到了李世民,他正如往常一样在这里和李治、李明达吃晚饭。
  应付过了两个小家伙,君臣二人进了书房,秦慕白直接将兵书卸下摆放在了李世民的书桌之上,说道:“陛下,微臣前去找卫公拜师,但卫公不肯收微臣为徒,只传了这半部兵书。微臣不敢自专,因此将兵书拿来,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呵呵的笑,伸手抚了抚墨香犹存的《玉帐经》,都没有伸手翻开,说道:“既是卫公传给了你,那你就好生研读吧!”
  秦慕白故意的怔了一怔:“陛下……难道不翻开看看这书么?”
  “不必了。”李世民微笑道,“此等小事,你其实不必回报予朕的。这是你与李靖之间的事情,不涉及到朕,你又何必如此郑重其事呢?”
  “微臣只是觉得……”秦慕白吞吐了一下,说道,“如果是陛下赐下的兵书,微臣会读得心安理得一点。如若瞒着陛下擅自自专,微臣会有欺君之感。”
  “呵呵,言重了。”李世民轻松的笑道,“既然你要这么说,那好吧,这部兵书就当是朕赐给你的。”
  “谢陛下!”
  “好好收起来,这可是兵家至宝。”李世民看着秦慕白,意味深长的微笑,“你拿回去好好读吧,如若有闲暇,朕或许还会与你讨教一二。”
  第183章 再狠一点
  辞别皇帝离开了蓬莱殿,秦慕白牵着马慢吞吞的走在皇城内,细下寻思,不由得暗自摇头。
  记得当初初入仕途就任百骑使之时,秦慕白就听父亲提醒过。永远不要忽视了皇帝,他才是主宰并决定一切的;皇帝的身边,从来都是最为复杂的,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视之为简单。
  现在回想起来,秦慕白真是觉得,父亲的这话简直就是至理真言。短短的一年时间,秦慕白在皇帝身边当职,整个人都如同褪去了一层稚嫩的皮,也学会了世故,也会了圆滑。遇事会反复思忖多问几个为什么,也总会不由自主的往皇帝那边去想。
  这一年来发生的若干事情,表面看来与皇帝无关,实则根源都是在皇帝那里。比喻最开始他与长孙涣的矛盾,结局是皇帝开除了长孙涣,维护了他这个百骑使的威信;到后来高阳公主的接近、暧昧乃至于事情演化到今天这地步,幕后的间接推手也是皇帝;再后来的绛州之案、拜师李靖,又哪一件是无皇帝无关的?
  秦慕白啧啧的暗叹,混迹在皇帝这样一个复杂又凶险的地方,与李世民这样一群资深的高手政治家为伍,日子真是过得艰辛又提心吊胆。
  一个字,累!
  我需要减压,需要放松,需要换个环境充充电了。
  秦慕白的心中,跳槽的念头越加坚定。
  牵马漫步于熟悉的皇城之中,远远看到百骑的军营营地,秦慕白不禁暗自叹息一声:或许,我以后再也不会进入这个军营了。这一座我亲手打造起来的营盘,亲手打造起来的军队,马上就要拱手让人。
  也罢,凡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哪来的两全齐美?就算我当真离开了百骑,这只精悍的军队里,恐怕永远都要留下我秦某人的烙印。毕竟,我才是他们的缔造者与第一个统帅!说不定哪天山不转水转,我又回来了呢?
  离开皇城,秦慕白策马加鞭一路狂奔。冷咧的冬风刮着他的脸庞,有一股彻骨的寒意,同时心中也油然升起一丝离别的愁绪与难以割舍的情怀。
  “原来,我竟对这座皇城有了感情……”
  回到家中,一家人都还在等着他吃饭。妖儿今天也提前回来了,说是天下第一酒休业数日,扩充建容重新装点。原来是因为,天下第一酒将左右相临的商肆都收买了下来,武媚娘大挥手脚,将三栋房屋拆了去全部重建,誓要打造天下第一等的“娱乐场所”。并将酒肆重新命名,定名为——秦仙阁。
  武媚娘这一举动可谓用意颇深,直接用了御酒“秦仙酒”之名,来命名她的新酒肆。一来,她大抵是在向同行商家宣布,她才是唯一使用正品秦仙酒的商家,并且敢于堂而皇之用御酒之名,命名她的酒肆了,这一特权可不是其他商家能拥有的;其二,也是有意向公众宣布,她与秦慕白之间的婚事已是笃定无疑。她这是以秦家媳妇的名议,在经营酒肆了。
  妖儿说,武东家动用了所有的钱财,来兴建这所新酒肆。据说因为钱不够用,还典卖了她父亲留下的五顷永业田。
  秦慕白猜想,武媚娘之所以突然这样大刀阔斧的扩充改建,肯定是有特殊的原因——难道,朝廷已经给她颁下了“大唐义商”的牌牑?否则,她哪敢用“秦仙”这样的字眼作为店名?
  很有可能!
  细细一回想,武媚娘做这所有的事情,都从来没来烦过自己一回,甚至连提也未尝提过半句,全是一个人在默默的独力操办。感叹她的能干之余,秦慕白多少也有些惭愧。自己这个大男人,竟没主动出手帮过她半点忙。
  晚饭后,秦慕白与家人在院中稍事散了散步,便躲进了房中,挑灯夜战开始抄写《玉帐经》了。秦叔宝知道他有这件紧急事情要办,都没有叫他一起来练武了。
  一间斗室,灯黄如豆。一几一书案,秦慕白伏案而坐奋笔疾书。
  时近子时半夜,房中炉火都已快要熄灭,天寒地冻,他不禁感觉有些手脚冻得发僵。正要去取些炭来加添时,小妹霜儿捧着一盆火笑嘻嘻的来了。
  “三哥,我体贴你吧?天气寒冷又知道你忙,给你加炭来了!”
  “真是我的好霜儿,快来,放下。”
  秦慕白将霜儿请进房中,兄妹二人就着炭火烤暖了手脚,这时听到外面猫头鹰的鸣叫。
  “咦,真讨厌!大晚上的最讨厌听到这声音了!”霜儿报怨道。
  秦慕白不由得心中一动,笑道:“你且等等,我去收拾了它!”
  不由分说的,秦慕白挎起挂于墙上的弓箭就出了门。在院中搜寻了片刻,果然找到了一只成年的大猫头鹰。一箭下去,手到擒来。
  提着猫头鹰进了房间,霜儿倒是吓了一跳:“哥呀,你杀便杀了,怎的还提回来?”
  “你不知道,这鸟儿的羽毛有妙用。”秦慕白三下五除二的,拔下几根长翼羽毛,用小刀削制了一会儿,笑道,“哈哈,好笔,好笔!这比那狼毫软管写起来快多了!”
  “咦,这也能当笔来用吗?”
  “当然!”秦慕白笑着走到书桌边,当即就用这羽毛沾了墨汁儿来写字。虽是没有脱脂也没有硬化,但也凑合能用了。写书起来字体更加细小灵活,书写速度也快了数倍不止而且更加节省纸张。
  “嘻嘻,三哥你真聪明!”
  “明日再行加工一下,这笔便更好用了。”秦慕白捂了捂霜儿冻得有些发红的脸庞,笑道,“好妹妹,深更半夜的来找我,定是有事了?”
  “哪里,分明没有,嘿嘿!”霜儿笑,脸蛋儿越加的红了。
  秦慕白何尝不知道她的心思,笑了一笑,说道:“这两日我要在家中忙于抄书,无暇分身外出。能不能拜托你去替我办两件事情呢?”
  “嗯,三哥你交待就是。”
  “一是,代我去一趟媚娘那里,问一问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若有闲时,你多在那边帮着照应一下。顺便告诉她我这两天会很忙,可能没时间去陪她,请她见谅。”秦慕白说道。
  “嘻嘻,三哥你很在乎媚娘哦!”霜儿笑道,“放心啦!这个嫂嫂我也挺喜欢的,这两天有时间我就多往她那里跑,就算帮不上她什么忙,替三哥在她面前多说些好话也是应该的。”
  “真乖。”秦慕白轻掐了一下她的脸蛋儿,继续说道,“另外就是,明天早膳后你去一趟吴王府。”
  “呃……”霜儿怔了一怔,脸色更红了,“去那里……干嘛呢?”
  “还不是因为高阳公主?”秦慕白苦笑,“这丫头,半晌功夫不见我,就要闹腾。今天你也看到了,我没去吴王府见她,她就主动杀到咱们家里来了。你去了王府稳住她,可别让她这两天来打扰我办正事。”
  “嗯,我知道了……”霜儿脸儿红扑扑的点头。
  秦慕白笑道:“好啦,别一副害羞得要死的表情,早点回去歇着吧!早上出门时父亲如若问起,你就说昨天约好了的,去找高阳公主玩。父亲定然不会阻拦。”
  “嘿嘿,我知道啦!父亲好像挺喜欢高阳公主的。”秦霜儿乐得笑了,又有点害羞,说道,“那我走啦三哥,你早点歇息哦,不要太晚。”
  “嗯,记得告诉家人一声,明早不要来叫我。”秦慕白将妹妹送走,又坐了下来继续抄书。
  挑灯夜战,不觉已是天明,秦慕白抄写了厚厚的一叠,但离抄完全书还有很大的距离。一边抄书的同时,他等于也是默记领悟了一回,心中不由得对李靖大为钦佩。
  许多事情,真是看来容易做来难。秦慕白本是个国防科大的学生,自认为学了许多的现代化军事理论,对古人的这些军事思想不是太在意。可是这一夜抄书下来,秦慕白还真是感觉自己在这方面仅仅是个“理论者”,如若实践起来肯定两眼一抹黑。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与现代的战争完全是两码事。从这兵法中,秦慕白学到的更多的是细节。比喻,出征之时既定的祭祀与礼节,前后左右中军加上左右虞候君的七军将领任命与军士分拨,粮草民夫的委派与管理,乃至于如何分配马匹军械以及谴派斥侯安营扎寨的要点,对于秦慕白来说完全陌生。这还只是战前准备,真要打起仗来,天时水文地理阴阳,敌情侦察排兵布阵,攻城拔寨水火便利,人马疫情的防治与正奇用兵的时机要点……
  还真是个精深的学问!
  这本《玉帐经》上册,说的全是这些行军打仗的“基本功”,可以说,就是任何一名大唐将领的必修之课。秦慕白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个学前班的学生,需要恶补!
  ……
  天明之时,秦慕白唤仆人送来了热水洗漱了一番,简单吃了些裹腹的粥汤,便躺下歇息了。
  此时,吴王府内。
  高阳公主大清早的便起了床,对着铜镜梳妆打扮了半晌,在李恪的千呼万唤之下方才走出房来。
  李恪不由得眼前一亮:“哟,想不到小妹打扮起来如此漂亮可人!”
  “哼,那你的意思是我以前就不好看啦!”高阳公主撇着嘴儿皱了皱小鼻子,不满的说道。
  “哈哈!打扮得这漂亮,准备去哪里?”李恪明知故问,打趣的道。
  “嘿嘿,昨天慕白答应我,今天带我出去玩儿呢!”高阳公主高兴的说道。
  李恪坏坏的笑道:“那万一……他又像昨天那样呢?”
  “那我非掐死他不可!”高阳公主恶恨恨的嚷道。
  “你就舍得?”李恪哈哈的笑,“我看你现在都快要走火入魔了,干什么都是为了他,是不是半夜里做梦也只梦到他?”
  “要你管!”高阳公主扮了个鬼脸,摸摸小肚子,“快点啦,吃饭!我饿了,吃饱了好和慕白一起出去玩儿!可要赶前一点,不能被别人抢了先。”
  “被谁抢先?武媚娘吗?”李恪大笑起来。
  “呀!……”高阳公主一怔,这才发现自己不经意的说漏了嘴,转了转眼珠儿,她又讪讪的嘟嚷道,“三哥,你说……武媚娘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