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长安风流 >

第203部分

长安风流-第203部分

小说: 长安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玺是皇权与天命的象征这没错,但如果是一个没实力、名不正言不顺的人私自占有,则是取祸之道。
  听闻此语,李恪豁然开朗——玉玺,只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它没有带来皇权与霸业的魔力,只能是得到了皇权与霸业之后的一个辅助与认同。得一玉石而取杀身之祸,实在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还不如将它献给当今皇帝,表个忠心得个赏赐,这要实在的得!
  于是,李恪这才决定,亲自赴京献纳玉玺,并将这处离宫与杨广真身尸骸一事,禀报给他父皇李世民知道,一切听由他来发落。
  “殿下,一切准备妥当了么?”秦慕白问道。
  “差不多,没什么好准备的。”李恪说道,“只是王妃与女儿我有些不放心,还请你多加照应。尤其是王妃,病得较重。”
  “嗯,我知道了。”秦慕白点头,“宇文洪泰带着王府亲兵去守备陵寝了,我将薛仁贵调来府里坐镇吧,这样你会放心一些。”
  “也好。反正,一切交给你了。有你在,我放心。”李恪欣慰的点头微笑。
  “那就别耽搁了,快走吧!”秦慕白说道,“轻装上阵快马疾驰,越快到达长安越早献上玉玺,就越好,以免夜长梦多。我已经点选了十五名最精干的百骑一路护送你,可保此程无虞。”
  “好,那我即刻动身。快马加鞭日行三百里,五日内赶到长安!”李恪起了身走上前来,一手在秦慕白的胳膊上用力的拍了一拍,“谢谢你,慕白。这里的一切,也都拜托给你了。”
  “去吧!”秦慕白点头微笑。
  李恪重重一点头,大步走出了正堂。院子里,十五名全副武装的百骑将士,每人牵了三匹马,护送一辆车儿,整装待命。
  秦慕白走了出来,大声道:“百骑听令!”
  “诺!”
  “护送殿下前往京城一行,若有半点闪失,全部提头来见!”
  “诺!——”
  李恪满意的点头:“真威武之师。有百骑相伴,我完全放心。走啦,慕白,容后再见!”
  “速去速回,坐堂理政还真不是特别适合我,我这可是没办法了勉为其难,你可别认为我当真喜欢。”秦慕白笑道。
  “少来,我还不知道你的。”李恪笑了一笑,登上车子。众百骑整齐上马驱车而行,很快扬尘而去。
  秦慕白总算轻吁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暗道:好在说服了李恪,没有私藏玉玺乱来。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在封建时代,玉玺这样的东西,真的有乱人心志的魔力。好在我是来自于21世纪的人,这类东西在我看来也就是个古董,顶多是个印鉴、公章。为一块“公章”赔上小命,那可就真是不值了。
  一边寻思着一边走进李恪的书房,也就是办公室,看到李恪专门留在这里的一套公服,秦慕白不禁笑了。拿起那身刺史官袍在身上比划了一下,他自行笑道:“得,咱也来当一回市长,过过瘾。”
  “来人,更衣!”
  “是。”
  几名婢子急忙应声进来,七手八脚的帮秦慕白换上了绯色的刺史官袍,还挺合身。然后,他就大摇大摆的走到了刺史府府衙里,那些别驾佐官与诸司曹正们,已经在料理公务了。李恪早已交待了话下来,因此他们今日见到了秦慕白倒也不奇怪,而是以刺史之礼前来拜见,并汇报各项工作请求指令与裁夺。
  秦慕白也不客气,虽是个代理刺史,那也得早戏真做,该拿主意的就拿主意,该批政令的就批政令,全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刺史。反正李恪也有言在先,对秦慕白委以全权,从此时起,他便是吴王,他便是襄州刺史。
  只是这些刺史府的官员心里有些打鼓:一个武官,派来代理刺史料理政务民生,这也未免太过儿戏了!交情归交情,吴王这一次实在是有些任人唯亲了,刺史府里还有这么多的佐官,随便挑一个也比弄个不懂民政的武官来主事,要强吧?
  可是一天下来,众衙官们都惊呆了,对秦慕白心服口服。
  他们没有想到,秦慕白料理民生政务,也那么在行。虽说他对民生政务这一块是比较陌生,但听属下解释一回后总能很快理解,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做出决定。相比之下,秦慕白比李恪晚能听取属下的进言,这些属官们也更乐意提出自己的意见,让秦慕白借鉴裁夺。
  敏锐,虚心,兼听,善谋,长断——这就是众衙官们对秦慕白的印象与感觉。
  至于升堂问案,则是秦慕白的拿手好戏了。不管是大案还是小案,秦慕白审理起来环环相扣丝丝入理,将律法条文更是了然于胸滚瓜烂熟,直把陈堂笔薄与法典书记这些人都要惊呆了。至于案情批辞,那也是合情合理,原告被告一概心服口服无法可说,旁听的百姓仕绅,时常爆出一阵阵欢呼与掌声,竖起大姆指交口称赞。
  “原来坐堂理事也挺好玩的。再这么混下去,岂不是要弄个‘秦青天’的牌匾挂上?”秦慕白不禁暗笑。
  这几日李恪被玉玺所困,将原本就有些堆集的政务有所荒废,因此要想处理完这些积案,还需得有些日子。忙碌了一天下来,秦慕白还真是感觉有些累了,吃饭都是在案房里解决的,到了晚上,最大的念头就是想扑倒在床好好睡一觉。
  正要离开刺史府去客栈歇息时,苏怜清找到了他,说,吴王妃有请。
  “王妃叫我何事?”秦慕白问她。
  “主人家的事情,我一个婢子如何知道?”苏怜清翻着白眼,神气活现的道,“想从我这里套消息?门儿都没有!”
  “看你这副架势,是想讨些好处了?”秦慕白笑道,“告诉你,那也是门儿都没有。”
  “铁公鸡!”苏怜清没好气的笑骂,“喂,妹子走了,你岂不是又寂寞了?”
  “难不成你又想来勾引我?”
  “才不是!”苏怜清撇了撇嘴,笑嘻嘻的道,“我只想知道,你这样威风的男人到了床榻之上,是否也一样的生猛!”
  “去死,那还不是一个意思!”秦慕白无可奈何的摇头苦笑,“懒得理你了,我去见王妃。”
  “哈哈!”苏怜清邪恶的大笑,说道,“快去吧,王妃就在后府正厅等你。”
  到了后院正堂,秦慕白远远看到吴王妃杨氏正坐在侧座,见了秦慕白前来,她还让丫环搀起她起身相迎。
  秦慕白急忙快步迎上拱手道:“王妃理当安坐正位,岂能起身相迎臣下?死罪、死罪!”
  杨氏本是生得十分漂亮,只因病体沉重,因而显得气血亏虚脸色苍白,就如同娇艳的花儿枯蔫了几分,失去了许多的光彩。但她身上浑身天成的一骨子贵气却是挥之不去,令人不由自主生出几分敬畏之心。
  “秦将军言重了。将军与殿下乃是莫逆之交,足以兄弟论情谊,不以尊卑处礼仪。如此,将军便是妾家的叔伯。妾恭身相迎,正当合理。”杨氏面带一丝苍白微笑,虚柔无力的说道。
  “好了,王妃不必如此。你病体沉重,还是好生安坐。若有垂训,只管说来便是。”
  秦慕白好歹让丫环们将她扶着坐了下来。杨氏咳嗽了几声,的确是显得极为虚弱无力。缓过气来,她方才凄然的笑道:“妾有病在身,因此就长话短说了。你们都退下!”
  “是……”众丫环婢子们都退了出去,还拉上了门。
  “王妃殿下,你想说什么呢?”秦慕白问道,心中也是同样的好奇。
  吴王妃杨氏,同样身负前隋皇室的高贵血统,与李恪还是族亲。这门婚事是由李恪的母亲、前隋公主做的主,也算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秦慕白对这位尊重的王妃也多有耳闻,只知她一向温文娴雅知书达理,是个典型的名门闺秀,极为受人尊敬。但一直都没有接触过,甚至都没有正式睹过面。
  “秦将军,你也坐吧!”杨氏待他坐定,方才说道,“秦将军也不是外人了,妾有话便直说。妾自知病体沉重,阳寿无多。有件遗愿,想要委托给秦将军,不知秦将军可否愿意帮我这个忙?”
  “什么?”秦慕白不由得吃了一惊,“王妃殿下,你可千别这么说。你青春正旺,现今不过是生了一场病而已,用些汤药没几日便可痊愈,岂能随口出此大不吉之言?”
  “不。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虽然吴王与医师都不肯告诉我病情,可能也没有对外透露过,但我心里有数。”杨氏面露微笑,声音细弱,但说得比较认真,悠然道,“秦将军,难道你不想听一听贱妾的遗愿,是什么吗?”
  秦慕白拧着眉头点了点头,说道:“要帮忙当然可以,但我不认为这是什么遗愿。王妃殿下若有差谴,便请说吧!”
  第248章 托孤
  杨氏轻然的笑了一笑,笑得很真诚,也很坦然。虽是透出几分疲倦与虚弱,却另有一番病态之美,让人禁不住生出怜悯呵护之心。
  她说道:“敢问秦慕白,对吴王殿下与令妹之事……知道多少?”
  秦慕白多少有所预料她会说到此事,倒也不惊讶,点了点头道:“略知一二。”
  “如不出所料,殿下应该什么都会跟你说。或许,你比我知道得还更多一些。因为,霜儿姑娘还是你的亲妹妹,不是吗?”杨氏微笑道,没有一丝敌意。
  “或许吧。”秦慕白如此答道。
  “将军是个聪明人,大约知道贱妾想要说什么了。”杨氏未施粉黛的苍白脸上略露一丝依恋与抱愧的神色,说道,“贱妾自知时日无多,也明白殿下的心意。这么多年来,殿下的心中一直装着一个女子,无人可以替代。他待我很好,一直没有跟我说过,就是怕伤害到我。我亦何尝愿意看着他生受那般相爱不得相守的痛苦?于是……贱妾斗胆提出一个过份的要求,那就是……”
  秦慕白突然一扬手打断了杨氏的话,说道:“王妃殿下,请恕臣下无礼。但是,下面的话,你实在不宜再说下去。”
  杨氏秀眉轻然一颦,轻弯下腰点头低语的恭声问道:“却是为何?贱妾驽钝,万不如将军这般聪颖过人,还望将军不吝赐教。”
  “王妃胸怀博大,令人敬佩。但是这种男欢女爱之事,旁人却是无法撮合的。殿下待我如兄弟,我亦视殿下如同胞。然则,霜儿也是我的亲妹妹。他们二人之间的事情,我一向都这样一个态度:不反对,不撮合。其实不瞒王妃,霜儿的确对殿下一往情深,也曾经苦苦哀求我,让我助她得偿所愿,我亦没有答应。”
  “却是为何?”杨氏很是不解的看着秦慕白,“难道将军以为,殿下并非善类,配不上霜儿?”
  秦慕白笑了一笑,说道:“王妃这样说,便是激将之法了。殿下出身高贵英俊潇洒,更兼学识过人志向远大,便是万里挑一的人中龙凤,这普天之下,恐怕就没有他配不上的女子。若拿霜儿与王妃相比,便是山鸡比于凤凰,霜儿不可及王妃之万一。”
  “秦将军说这话就太见外了。”杨氏说道,“我虽从未与霜儿相交,甚至没有交谈过,但我深知她是个难得的好女孩儿。殿下若能得蒙她的垂青,便是前世修来的福份。什么出身啊、血统啊,这些其实全是镜花水月的东西。若在这世间生存,情谊与性情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刚好,殿下与霜儿两情相悦,霜儿又是重情重义贤淑可爱的好女子,这才是他们相配的地方。其实,我并非如我口中所说的那般大公无私,相反,我很自私,妒心极重。我知道殿下一向风流,榻边从不缺女人,但我从不介意,因为我知道,他从未对她们用情。在这一点上,她们永远无法与我相提并论。但是霜儿不同,我嫉妒她,因为在殿下的心目中,我永远也比不上她,永远也无法取代她。时至今日,我却又很羡慕她。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女子,能让殿下如此挂怀,一直放心不下。我时日已经不多了,在我走后,我希望殿下的身边能有个好女子来照顾他,陪伴他,并好好的辅佐他,不要让他走错路、走弯路。显然,霜儿就是最合适的。而且,除了霜儿,也没有人配得上取代我留下的位置。秦将军认为呢?”
  秦慕白摇头笑了一笑,说道:“王妃太看得起霜儿了。”
  “其实把话说白了,与其说是我看得起霜儿,倒不如说我信得过秦将军。”杨氏说道。
  秦慕白略一怔,哈哈的笑:“王妃真是坦承,率直。”
  杨氏也轻扬素手掩唇浅笑了两声,说道:“因为将军太过睿智,洞悉人心,连殿下都从不在你面前打幌子,贱妾这等驽直之人,索性就实话实说了。”
  “既然王妃如此直率,那臣下也就不绕弯子了。”秦慕白说道,“王妃如此郑重的,以‘遗愿’相求,难道是想让秦慕白成为长孙无忌第二,让我妹霜儿成为长孙皇后第二么?”
  “这……!”杨氏愕然的一怔,神色间流露出一丝惶然,蓦而又一笑:“秦将军果然非比寻常,怪不得殿下对你如此器重与信任。”
  “这么说我猜对了。”秦慕白淡然微笑的道。
  “将军要那么理解,也可以。”杨氏点头微笑,说道,“将军与殿下亲如兄弟,定然对殿下十分的了解。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你我二人定是心知肚明,殿下是何样人,有着何样的心志与报负。诚然殿下只是庶出,与嫡出的皇子们相比,全然处于劣势,但这并非消减多少殿下的雄心壮志。贱妾为他的志向所折服,同时也深为担忧。实话实说,我从不希望殿下去争储夺嫡,或是有什么野心雄心。我只希望他平安一世,快乐一生。但是,这肯定只是奢望了。我见殿下对将军言听计从,连玉玺那样的至宝,他也能听从你的意见欣然上献,足以见得你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因此……贱妾这才一厢情愿,蒙生出拜托将军兄妹照顾殿下的想法与念头。贱妾如此说,秦将军可算是明白了?”
  “明白。完全明白了。”秦慕白点头,说道,“其实,就算王妃不这样吩咐,臣下亦当竭力辅佐殿下,至于保他平安助他脱困,更是份内之事。不为别的,但凭殿下对我的知遇提携之恩,臣下就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不希望让我的事情,牵扯到家妹的终身大事。她是我最疼爱的妹妹,我最希望看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