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长安风流 >

第271部分

长安风流-第271部分

小说: 长安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配得以传授,而是你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
  “这……”秦慕白一时有些茫然。这多少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李靖和苏定方相视一笑,都不言语,任由秦慕白茫然的看着他们。
  “只要心境清明,何妨淡然?”李靖再次重复了一次这句话,微笑道,“慕白,以后,你要学的就是这些。兵法,对你来说已经够用了。再一味精钻,对你也不会有多大提高。反而,定方要一生不停的精钻兵法,立志成为卓越的兵家。因为,除了这条道路,他不再有别的路可走。而你不是,慕白。”
  秦慕白顿时恍然大悟,拱手正拜:“谢恩师点拨,学生茅塞顿开!”
  李靖和苏定方都呵呵的长笑,李靖道:“说说,你都明白了什么?”
  秦慕白微笑,笑得很自信,他说道:“恩师的意思,是学生以后不光要自己懂得兵法,还要能够网聚懂兵法的人。”
  “大善。”李靖哈哈的笑。头一次在秦慕白面前笑得如此奔放又舒畅!
  苏定方仍是波澜不惊的表情,微笑道:“所以,慕白,你注定比苏某技高一筹。你也不必谦虚,你不仅仅是要网聚懂兵法的人,还要能够驾驭。除了兵家,你还要网聚和驾驭政客、仕子、豪门,乃至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这是比兵法更高深的技艺。苏某,一辈子也学不来。恩师却说了,你秦慕白,却仿佛天生是为了这些而来。”
  “是啊!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慕白,你很全能,这跟一个人很像。”李靖说道。
  “谁?”秦慕白纳闷的问。
  李靖的眼神很柔和落在秦慕白身上,却让他浑身有些不自在。接下来,他吐出的两个字,更是让秦慕白心中一惊——
  “圣上。”
  秦慕白怔住了。
  他没想到,这样的话会在一向谨小慎微的李靖口里说出。说一个臣子像皇帝——这难道不是犯忌、甚至大逆不道吗?
  “不必惊讶。”李靖的表情依旧淡然,微笑道,“这话也不是老夫说的。”
  秦慕白的表情却是更加凝重,反问道:“难道是皇帝陛下亲口说的?”
  “你果然聪明。”李靖呵呵的笑。
  苏定方说道:“抛开身份不说,当今圣上,绝对是一个全才。他十六岁起兵从戎,是个天才的兵家,所战无不利,作战英勇深受将士爱戴。除此之外,他能力全面才华横溢。诗文,书法,音律无所不精;御骑,箭术,武艺,相当出色。他甚至还懂些天文历法和医卜星相,熟知大唐数种方言,能用突厥语、吐番话和胡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苏定方说的这些,秦慕白并不震惊。曾在百骑当职很长一段时间,经常伴在皇帝左右,这些他当然知道。他说道:“可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呵呵……”李靖意味深长的笑道,“当时兰州大计委决不下时,皇帝陛下曾到我这里来说,聊到你。陛下说,看到你,他感觉像是看到了年轻的自己。慕白,你不必惶恐不安。我想皇帝陛下说这话的意思是,他相信你能成就大事!”
  秦慕白轻轻的点了点头,沉默不语。
  “老夫不知道,他所说的‘成就大事’是指哪方面。”李靖说道,“但老夫体会到了皇帝的用心,他是想把你培养成一个各方面都不太陌生的全才。用你来驾驭……在某方面特别精通,有一技之长的那种人。”
  听到这话,秦慕白才真正惶然一惊,瞪大了眼睛看着李靖。
  李靖的一双老眼却是眯起,“慕白,你前途无量!”
  这一回,秦慕白没有习惯的跟李靖客套,而是会意的点点头,心道:这大概也是,李靖不再多传我兵法的原因吧?……如他所言,皇帝李世民对我有着很大的指望,就因为我的全面。但是,我如果在军事上登峰造极太过出色,到时岂不是无人可以压制我了?李靖没把话挑明,但他言下之意,无非是让我学习——上位者心术!
  难道我秦某人会在今后的某个时候,成为大唐的……一代权臣?
  想到这里,秦慕白不禁皱了皱眉头。权力,没有人不想。但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高处不胜寒,越大的权力意味着欲望更加膨胀,风险也越大。同时,也会失去更多……
  “慕白,不必想太多。”李靖仿佛看穿了秦慕白的心思,淡然道,“记住老夫的那句话,只要心境清明,何妨淡然?”
  “是,学生记住了。”秦慕白拱手正拜。
  李靖点头微笑,突然抬手指了一下苏定方,说道:“再去兰州,带上定方。”
  “是。”秦慕白没有多言,拱手而拜。
  苏定方也拱手而拜,亦未多言。
  没有研讨兵法,三人再坐着闲聊了一阵,李靖怕高阳公主等得心烦,让秦慕白早些回去。秦慕白也没有多作停留,拜辞而走。
  临走时李靖将一串奇异的蓝绿色小珠子从手腕上解下来,送给秦慕白,说道:“这是老夫那年征伐突厥生擒颉利可汗时,颉利亲手送给我的。他说这是一种奇异的突厥玉磨制而成,象征着胜利与荣耀。他败了,执意要将珠子私下馈赠送给我,推也推脱不掉。今日,老夫就将它送给你,作为你与高阳公主的新婚贺礼。但不是为了让你获得更多的胜利与荣耀。将来,你必不缺这些。”
  “那是……”秦慕白好奇的接了过来,握在掌心,有些沁凉。
  李靖微然一笑:“它永远是清凉的,贴在身上也不会变暖多少。你将它戴在手腕,永远提醒自己——清净,淡然。”
  “多谢恩师!”秦慕白弯腰,拱手正拜。
  “好,去罢!”李靖挥挥手,呵呵的笑。
  秦慕白和高阳公主离开了卫国公府,秦慕白骑在马上,一路都在琢磨李靖的话,有些心不在蔫。高阳公主却在车里闷闷不乐的直嘀咕:“真无趣呢!你们三个大男人聊什么兵法,让我独自一人在院子里蹓跶了十几圈。慕白,你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秦慕白淡然一笑,说道,“玲儿,原计划去卫国公府蹭晚饭的,结果未遂。怎么样,有兴趣跟我去秦仙阁打个牙祭吗?”
  “好呀!”高阳公主兴奋的应了声,但马上脸色一变,“不要!我才不喜欢去那里,女人太多了,你又要不老实——去后宫吧!后宫!陪我母亲一起吃顿素斋,怎么样?”
  秦慕白略一怔,点头:“也好。”
  阴德妃?
  好久不见了……
  第317章 千年一叹
  '这一章写得很辛苦,很精致,很认真……求红票。同时,推荐大家边看边听一首曲子,嗯,《烟花易冷》……'
  至从李佑一事后,阴德妃转道向佛,由大角观住进了临近护国天王寺的玄武殿中。
  玄武殿里的陈设很简朴,回廊间盈绕着一股淡淡的梵香味。除了外间有几名宦官守大门供使唤,再就只有三名老尼和阴德妃,住在若大的宫殿之中。
  秦慕白见到阴德妃的时候,她正盘膝坐在一张蒲黑上,头发高高的束起简单的结成一个马尾,穿一身素净的黑襟灰白袍衫,手捻佛珠敲着木鱼,闭目听禅。一名至少有六十岁开外的老尼,坐在她对面,轻声诵经。
  高阳公主轻声的告诉秦慕白,那是她母妃的师父,善清大师。她自幼出家,修佛至少已有五十年。
  二人进去后,善清就停止了讲禅,睁眼微然一笑,“娘娘,有缘来。”
  阴德妃回眸一看,向看到了小跑而来的高阳公主,素面柳眉漾起一丝慈蔼的喜色;再下一眼,她看到了缓步走来的秦慕白,眉梢不由得轻然一扬,表情略微一滞。
  清善看了一眼,又缓缓阖上双眼,吟道:“阿弥陀佛……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阴德妃居然面露惶然,急忙转过身后,合十而拜道:“大师,我终究无法斩尽尘缘……不如,就请大师为徒儿剃去三千烦恼丝,正式纳我入佛门吧!”
  清善双手合十闭目而微笑,摇头,悠然道:“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徒儿惭愧……”阴德妃低眉顺目恭身而拜,轻吟道,“佛曰,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忧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徒儿不解,佛念亦是众多,佛亦有情,又何以一念不生?”
  清善笑而不语。
  高阳公主已经中跑到近前放慢了步子,轻轻偎着阴德妃坐下来,迷茫道:“娘,你跟清善大师嘀咕什么呢?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阴德妃微然一笑,伸手抚了抚高阳公主幽黑顺滑的发髻,“玲儿,也都要嫁人了……时间过得好快啊!”
  “嘿嘿!”高阳公主笑得心无旁鹜天真无邪,“娘,我今天特意把慕白一起叫来,陪你一起吃顿素斋呢!”
  “是么?”阴德妃淡淡一笑,身前已经映出一个烛光拉长的男人身影,听到身后秦慕白说道:“微臣秦慕白,见过娘娘。”
  “此间皆俗人,唯有清善大师为尊。”阴德妃不回礼,也未回头,只是如此轻声说道。
  秦慕白微然一笑,双手合十对清善弯腰施了一礼:“俗门子弟秦慕白,见过清善大师。”
  “施主免礼。”这时,清善才再度睁开眼睛,眼神柔和的将秦慕白上下打量了一眼,略微点头,饶有深意的微笑,“贫尼,好多年没有见过像施主这般英武灵气之人了。”
  “大师谬赞。秦某对佛门之事一无所知。若有唐突之处叨扰了此间清净,还请见谅。”秦慕白说道。
  清善微仰起头看着秦慕白,点头微笑道:“一切无心无住者,世出世法莫不皆尔。心中有佛,则佛无处不在,又何必拘泥于典籍禅寺?秦施主,你灵气元始,与佛大缘。”
  “啊,不会吧?”高阳公主听得一头雾水,却被清善的后半句吓住了,慌道,“慕白,你不会出家当和尚吧?”
  “傻孩子,别胡说!”阴德妃就笑了,“清善大师只是夸奖慕白的资质。”
  “噢,那还差不多……嘿嘿!”高阳公主放心的笑了。
  秦慕白笑着摇了摇头,对高阳公主实在是无语。不过,对于佛道一类,他虽然一向没有什么大的兴趣,但内心深处总是存着一丝敬畏。怎么说,这也是无数人积攒上千年的智慧,岂不论它有何出彩与实用之处,至少,也是人类智慧的学问与历史的沉淀,总有它的精僻与独到之处。
  “施主稍坐,贫尼去安排素斋。”说罢,清善就起了身,唱了佛诺先行告辞。片刻,另外两名老尼进来奉上了茶水,静默不语的退了出去。
  秦慕白自己在一方榻几边安静的坐下,未作多言。阴德妃则是与高阳公主相伴而坐,高阳公主仍像儿时一样有些调皮的窝在她母亲怀里枕着她的大腿,撒着娇轻声的聊着天。
  禅房里很安静,整座玄武大殿环境也很清幽,的确是一处避世幽居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似乎阴德妃,也早已与这样的环境融为一体。她二十多年来修养出的素净、安详与沉敛,让她淡静如荷,与周遭的氛围默契的吻合,如浑然天成。
  至从进入房间,阴德妃就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一次秦慕白。可秦慕白却分明感觉到,她的注意力总是不经意的对向自己,眼角间或有一缕余光落到他身上。
  “她素净淡雅的外表之下,那颗心,也是否一样真的静如芷水呢?”
  不久,素斋取来了。唐人的饮食文化中,荤腥是主流,凡小有名气的菜无不是肉菜或油炸。所以,时下的饮食文化虽然炫丽多姿,但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健康。恐怕,这也是唐人以胖为美的一个重要诱因或是表现形式。
  偶尔吃一顿素斋清清肠胃,感觉还挺不错。而且,像护国天王寺这种地方的素斋,显然不是青菜萝卜随便一煮那么简单,而是做得相当精细与雅观,用色香味俱全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秦慕白吃了个大饱。饭后再饮上一口清茶,唇齿余香非常舒服。
  吃完饭,为时尚早。既然来了佛家寺院,何妨当一回善男信女?秦慕白当下就捐了一些香油。清善也不拒绝,不带一丝烟火气息的收纳了这些黄铜俗物。她说道:“佛家寺院,不缺香油。但佛门从不拒纳信缘,这香油钱贫尼便收下了,也算是秦施主一番心意。”
  高阳公主笑嘻嘻的道:“清善大师,你每日对我娘说那些佛谒啊经文的,总能说不完吗?今天不如也讲给我们听听吧,我倒想知道好不好玩!”
  “玲儿不可无理取闹!”阴德妃嗔怪道,“清善大师佛理精深,可不是讲故事图好玩。”
  清善却是不以为意的笑了一笑,说道:“公主殿下既然有兴趣,那贫尼就给公主讲讲故事听也是无妨。”
  “嘻嘻,好!”高阳公主兴冲冲的点头,“听到了吗,娘?佛家人也讲故事的嘛,这有什么!”
  秦慕白担起茶水浅酌了一口,没有搭言。他总感觉,眼前这个不显山不露水年愈六旬的老尼,有一双洞察人心的眼。她嘴里的故事,会是什么样呢?
  秦慕白很期待。
  清善的眼神很自然很柔和的扫过了堂中的三人,悠然开说了——
  “从前一位书生,他与他深爱的女子两情相悦,约定了婚期结为夫妻。可到那一天,他妻子却嫁给了别人。书生悲痛万分,从此一病不起。”
  “哇!”高阳公主惊叫出声来,“那女人好过份!——清善大师,你怎么讲这种故事嘛!你难道不知道我与慕白……就要……就要成亲了吗?”
  “贫尼知道。公主殿下稍安勿躁。”清善淡然的微笑,继续说道,“书生的家人求遍名医也无法治好书生的病,十分焦急。有一天,一名僧人路过其家门,自愿来给书生治病。他也未下针用药,只是拿出一面镜子给书生看。”
  “那是一面三生镜,能看到人的前世今生。镜中出现影象,现出一个海滩,一具浑身赤裸的女尸躺在沙滩上。这时有一人路过,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不久又来了一个人,将自己的衣服脱下,给那女子盖上;最后来了一个人,挖了一个坑,将女子的尸身埋掉。”
  “书生很疑惑,这时镜中出现这样一幕,女子洞房花烛夜时,他丈夫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