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长安风流 >

第440部分

长安风流-第440部分

小说: 长安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使奉赞普之命,来向贵军请降、向贵国请和!”丹巴旺杰也不罗唣,直接拿出了国书递上前来。
  秦慕白接过来给了李恪,“请殿下先过目。”
  李恪接过来看了国书,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这真是吐蕃赞普的亲笔所书?”
  “千真万确。”丹巴旺杰正色道,“秦将军是知道的,卑使乃是赞普的亲卫队队长,从来只听从赞普一人调谴。就连噶尔元帅也无权差使我。上一次……”
  秦慕白摆了摆手打断他,笑道:“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用说啦!对不住了德格将军,上次是我不厚道,利用了你最后还害你丢了一只耳朵。当时我知道你说的都是真话,但是我必须要当成假话来听,明白吗?”
  “卑使明白的,并不怪秦将军……”丹巴旺杰叹了一口气,说道,“秦将军用兵如神智谋无双,连噶尔元帅都中了你的计,卑使还有何话可言?”
  “闲话不说了,就说眼前的。”秦慕白说道,“是什么原因,让你们赞普这么早就做出投降、请和的决定呢?此事,噶尔钦陵知道吗?”
  “噶尔元帅非但是知道,还参与了决策。这个决定,本就是赞普与元帅二人共同做出的。”丹巴旺杰回答道。
  这时李恪再度惊咦一声,轻声道:“慕白,有件事情你肯定猜不到——弃宗弄赞,居然甘心成为我军的俘虏,甘心前往长安充为人质!”
  “哦?”这倒真是出乎秦慕白的意料之外,他拿过吐蕃国书细细看了一遍,书中的确是这么说的——如果关西军接受吐蕃的投降,吐蕃赞普弃宗弄赞愿请往长安向大唐皇帝陛下请罪、称臣,并永世留居长安不再返回高原。从此,吐蕃成为大唐的属国,岁岁称臣年年纳贡。
  “献质,称臣,纳贡——也就这三样了!”秦慕白看完之后,冷冷一笑将国书扔在了桌上。
  丹巴旺杰的脸色顿时变了,急道:“秦将军,赞普与元帅绝对是真心请和!”
  李恪心中拿捏不准,因此缄默其口。相处甚久,李恪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就是在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的时候,就绝不口不择言的去打乱秦慕白的思路与部署。因为他相信,秦慕白总是能够比他更先想清楚,并做出明智的决定。
  这算是一种信任还是依赖?李恪自己也不清楚。
  “德格将军,恕我直言。你们的这封投降请降国书,一丝一毫的诚意也没有。”秦慕白突然道。
  “秦将军何出此言?”丹巴旺杰有点急了。
  “两国既然已经交战,必是交恶甚深。现在你说投降就投降,就请和就请和,那我们此前投入的兵力物力,就化为泡影了?”秦慕白说道,“既然是敌人,就别谈什么信任。既然是投降与请和,就请站在我们彼此不信任的立场上来出发——如果要我接受你们的投降,要大唐接受你们的请和,除非达成我的条件!”
  丹巴旺杰的眼神之中流露出极度惶恐不安的神色,深吸一口气道:“秦将军……请讲!”
  “第一,赞普去长安做人质,这个是必须的;但不能是他一个人,与之同去的,还必须是赞普的全家人,这包括他的父母兄弟与妻妾儿女!”
  “第二,必须交出噶尔钦陵,本帅与大唐朝廷,是绝对不会容许这个犯恶累累的战犯,继续留在高原的!”
  “第三,既是投降请和成为我大唐的属国,那么吐蕃的高原地域必须接受大唐的行政区划,也就是废除部落格局实行州县制度。州官刺史与县官令尹,必须由大唐朝廷来委派!”
  “第四,大唐必须在高原驻军;原吐蕃的军区皆由大唐接管,原有的将军与士兵,接受大唐兵部的调谴与委派!”
  “第五,废除你们以往的一切制度与律法,接受大唐的律法章程与文明教化!”
  “凡此五条,但有一条不答应或是做不到,投降请和一概免谈,让噶尔钦陵带兵来与我决一死战!”
  ……
  听完秦慕白的这一番滔滔而谈,丹巴旺杰与李恪都呆了。
  丹巴旺杰呆,是因为这五条,无论哪一条都是彻底吐蕃王朝彻底灭亡的象征;李恪呆,是因为短短的这一会儿时间,秦慕白怎么就思虑得这么周全了?
  见丹巴旺杰呆立当场,秦慕白神情自若微笑淡然,说道:“怎么了,德格将军?难道秦某说的这些,不合理?”
  “秦将军,你是要灭亡我吐蕃啊!”丹巴旺杰的声音都颤抖了。
  “答对了。”秦慕白脸色一沉,“所以,别来跟我玩什么鬼花样!——要么决一死战,要么接受我说的五个条件!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
  “慕白且慢!”李恪突然道,“何不三思?”
  “不必了!”秦慕白突然厉声一喝,说道,“殿下,请恕秦某武断!——先就如此决定,有时间我再跟你解释!”
  丹巴旺杰几乎就绝望了,脸色苍白的看着秦慕白,又看向李恪,突然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大声叫道:“吴王殿下,难道大唐已经不姓李、改姓秦了吗?”
  “放肆!!!”李恪勃然大怒,伸手就要拔剑。
  反倒是秦慕白将他拉住了,转头对丹巴旺杰冷冷道:“丹巴旺杰,你回去告诉弃宗弄赞与噶尔钦陵。他们心里想的什么,别人不清楚,我秦慕白再清楚不过。什么缓兵之计、怀柔之策,在我秦某人面前通通没用!说过的话我不再复述,两条路,由你们选!大唐与吐蕃之间,早已注定只有一个王朝能够继续屹立不倒!——最后送你一句:汉虽儒、未必弱!犯天朝威颜者,虽远必诛!”
  第492章 龙泉,残书,烈酒
  丹巴旺杰低耷着头,不敢抬头去看赞普与噶尔钦陵,灰头土脸。
  噶尔钦陵倒是镇定,淡然道:“看来我们高估了李恪。”
  “是的。”弃宗弄赞叹息了一声,无奈的点点头道,“本以为李恪代表朝廷监军,会站在大唐帝国的公心立场上思考战和的问题,会有一定的决断权。”
  “的确如此!”丹巴旺杰激愤的说道,“卑臣也没有想到,李恪在秦慕白面前,也不过就是个傀儡与摆设。秦慕白根本没与他商量,就拍板决定了。还说什么‘汉虽儒、未必弱!犯天朝威颜者,虽远必诛’!真是气煞人也!——赞普,元帅,要打仗咱们未必怕他!虽然秦慕白号称四十万大军,可是我们占尽天时地利。面临灭国之危,我们同仇敌忾奋起举族反抗,让他们在高原之上有来无回!”
  “德格将军说得是。”噶尔钦陵脸色微微一沉,说道,“既然秦慕白油盐不进……那么赞普,请发兵抗敌!”
  “看来秦慕白已经把事情做绝,让我们没有了任何回旋的余地。”弃宗弄赞双眼微眯脸上浮现出一丝愠怒与杀气,一抬手,正待下令让噶尔钦陵发兵,王城之外突然传来若大的喧哗之声。
  噶尔钦陵差谴丹巴旺杰出城查看,回报消息说,原来是各部落首领与贵族领袖以及平民家族的代表,蜂拥而至到了王城之前“示威”,扬言一定要烧死杀人魔王——侯君集!
  “连续闹了近十天了。”弃宗弄赞说道,“钦陵,现在和盟已是不可能,侯君集也失去了他的价值。怎么处置,我交给你。”
  “是。”噶尔钦陵应了一声,对丹巴旺杰道,“你出城告诉那些人,就说,三日之内,公然处决侯君集!”
  傍晚,噶尔钦陵来到看押侯君集的房间之外。
  只听到房内传来女子惨烈的大叫声,与侯君集放肆的大笑。
  噶尔钦陵一脚踏开房门,房内声音嘎然而止。
  房间里,侯君集与两名女子皆是赤身裸体。看这情形,二女被侯君集虐待得不轻,身上伤痕累累。
  “滚出去。”噶尔钦陵冷冷的喝道。两名女子捡起地上零乱的衣裳胡乱往身上披遮,仓皇的走了出去
  “滚吧、滚吧!”侯君集摆了摆手,笑嘻嘻的道,“正好,这两个女人我玩腻了,换两个新鲜的来。还有,老子只对你们赞普的女人感兴趣!别再用女奴冒充赞普的侍姬了,否则我玩一个杀一个!”
  “你没机会了。”噶尔钦陵看着侯君集,说道,“今天,我来看你最后一次。”
  侯君集怔了一怔,随即放声哈哈大笑:“好嘛,老子的那些好兄弟们已经等得够久,也是时候去陪他们了。说,什么时候动手?”
  “随时。”噶尔钦陵冷冷道,“我怜惜你是个难得的兵家高手,现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要么马上投降,我们既往不咎,并请赞普封你为卫茹大将军,你可以继续过好酒好肉女人玩不尽的好日子;要么,你被公然烧死在逻些城浮屠门!”
  侯君集慵懒的扯过一件衣服披在了身上,走到噶尔钦陵面前,直直的看着他的脸,说道:“你先帮我一个忙,我再回答你。”
  “说。”
  “你们抓我的时候,应该在我的马鞍上剿获了我的物品。其中有一把剑,一本书,还有一壶酒。”侯君集说道,“你派人去把它取来,给我。”
  噶尔钦陵没有搭言,叫了个侍卫去取东西。没多久,东西取来了,噶尔钦陵将他扔在了侯君集的面前。
  侯君集弯腰下身,先拿起剑,回头对噶尔钦陵冷笑道:“你就不怕我拔剑杀了你?”
  “你不会的。”噶尔钦陵淡淡道,“如果你拔剑了,你就不是侯君集。再者,就算你拔剑了,你也不是我的对手。”
  侯君集抬了抬眉毛,点头笑道:“噶尔钦陵,你还算是个人物。其实,如果咱们不是天敌,我兴许会交你这个朋友。不过呢,天敌就是天敌,不可能成为朋友。”
  “这算是你的答复了吗?”噶尔钦陵有点愠恼的沉声道。
  “算是吧!”侯君集长吁一口气,脸上浮现出罕见的释怀且温和的微笑,缓缓拔出了剑,说道,“想知道这把剑的来历吗?”
  “没兴趣。”噶尔钦陵逼视着侯君集,“有话你就快说,我的耐心相当有限。”
  “这是一把古剑,名唤‘龙渊’,因避讳我大唐高祖之名,而更名龙泉。”侯君集说道,“当年我在秦王府追随秦王立下战功之时,秦王亲自将此剑赐与我。这是他的随身佩剑,一向引为至爱。”
  “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给你一个部落。”噶尔钦陵说道,“万户侯,比不比得上一把剑?”
  侯君集笑了一笑不置可否,打开包袱从包里拿出一本残书。
  噶尔钦陵就笑了,说道:“不过是一本《道德经》,还被烧去了一半。有何珍贵,让你远征万里也随身携带?”
  “送给我这本书的人,你一定听说过。”侯君集缓缓将书拿起,奉若瑰珍轻轻的抚摸。
  “谁?”
  “我大唐军神,卫国公李药师。也就是我的老师。”侯君集一页页的缓缓翻开,说道,“想不到吧?李药师传授给我的不是兵书,而是《道德经》?”
  “是有点好笑。”噶尔钦陵笑道。
  “一点也不好笑。”侯君集双眉微沉若有所思,说道,“当年皇帝陛下引荐我拜入卫公门下,学习兵法。学了一半,卫公却不肯再教我兵法了,却让我读《道德经》。我当时十分恼怒,当场就与卫公撕破脸皮大吵了一架,还去皇帝陛下那里告了状。回到家,我放火就要烧了这本《道德经》。是我的夫人将这本书从火盆中抢了出来,一直偷偷保存着。直到我被贬废流放之前,夫人才将这本书交给我。”
  噶尔钦陵异讶的挑了一下眉头,“那这本书对你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其实当年卫公是想告诫我,我侯君集的性情太过激烈,心术太过狠辣,要让我修身养性。现在事实已经证明,我侯君集的能力不比任何人差,败就败在这性情上。现在我也能够理解,当年他之所以不将所有的兵法倾囊相授,是担心有朝一日如果我领兵背反了,何人能够制得住我?”侯君集叹息了一声,说道,“可惜,侯某人醒悟得太晚。”
  “这就是你们汉人所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么?”噶尔钦陵说道。
  “嗬,随你怎么想。”侯君集无所谓的笑了笑,拿起包裹里的最后一样东西,一个看相十分普通的木质酒壶。
  拿起来,摇了摇,满满的一壶酒。侯君集当场就笑了,“噶尔钦陵,听说过‘秦仙酒’吗?”
  “有所耳闻。”噶尔钦陵说道,“听说是天下最烈的酒,是秦慕白发明的。”
  “不错,看来你还有点见识。”侯君集扯开壶盖闻了闻,再度放声哈哈大笑,“敢跟我喝几杯吗?”
  “来人,备宴。”
  “哈哈,噶尔钦陵,你还的确是有几分英雄豪气。”侯君集笑道,“你就不怕,这是我侯君集用来自我了断的一壶毒酒?”
  “自杀?这不是你侯君集能干出来的事情。否则何必等到今日?”噶尔钦陵淡淡道,“曾经,我在两军阵前与秦慕白喝过一次酒。那一次,一点也不尽兴。今天,我要再一次与我的死敌痛饮一回,不醉不归。俗语道酒逢知己千杯少,我噶尔钦陵却偏爱与仇敌痛饮。这其中有着常人无法领略的况味。”
  “你呢,的确是有点枭雄气概;不过呢,就是生错了地方。”侯君集笑道,“你若是生在大唐,秦慕白肯定远远比不上你。可惜苍天捉弄你,先是赐与你惊才绝艳的能力,然后让你生在了一个注定要失败、要灭亡的国度。”
  “谁胜谁负,不是你侯君集的嘴皮子说了就算的。”噶尔钦陵很平静,说道,“我来陪你吃最后一餐,喝最后一壶酒。侯君集,你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的确。”侯君集不否认,摇了摇酒壶道,“断头宴上,有天下第一枭雄陪宴,喝的是天下第一酒!哈哈,侯某人,这辈子真是值了!”
  “这酒,是秦慕白送你的?”
  “不错。”侯君集点头,说道,“至从入仕之后,秦慕白就不再亲自酿酒,天下所有的秦仙酒,都是出自武氏商号的酒坊。但是这壶酒不同,它是秦慕白早年亲自酿造保存下来,专程留给他父亲饮用的。秦叔宝故去之时已经只剩下三壶,他用一壶祭飨了亡父,又与我单独对饮喝了一壶,再将最后一壶赠与我。”
  “然后,你就这样被他收买了?”噶尔钦陵冷笑。
  “噶尔钦陵,纵然你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