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长安风流 >

第466部分

长安风流-第466部分

小说: 长安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夙愿就在此刻达成了!从此以往,大唐将在西域只手遮天,无人匹敌!”
  第521章  蓝图末笔
  对北庭的战后处理,相当简单,因为已有前例可循。他们的可汗欲谷设,被秦慕白送往了长安,效仿吐蕃的赞普弃宗弄赞,去做个太平郡王,从此再无重返西域的可能。
  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例,欲谷设与泥熟啜才“敢”投降——大唐善待战俘,显然是打消了他们的最后顾虑。面对不可战胜的关西军,在种族夷灭国家消亡与安渡余生归顺大唐之间,北庭突厥人选择了后者。
  但是对于大漠枭雄泥熟啜,关西军军中有一股很高的呼声要将他“正|法”,以告慰秦叔宝在天之灵。而且泥熟啜也主动向秦慕白请死,薄布恃勤与欲谷设等人又一同求情,搞得秦慕白有些为难。
  强龙难压地头蛇,但如果有地头蛇帮忙,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原本秦慕白还想现在用一用泥熟啜这个人,但眼前他的身份实在是太过敏感,只得暂且作罢。于是秦慕白安排他“托病不出”暂且回家养老,并派了一些人专程保护他。
  与欲谷设及泥熟啜一同投降的还有二十多万军队。这支军队,良莠不齐,多半是临时拼凑强行征募而来的各部族平民子弟。秦慕白将其中一半的人放归家园让他们与家人团聚,赢得了一片喝彩与赞美之声。在余下的军丁之中,秦慕白择优录选了五万精壮编入关西军骑兵队中,使得自己麾下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虽然秦慕白等人已经尽可能的抓紧时间,但接手弓月城以及收编降兵这些善后事宜,也足足进行了十日有余。此时,派往康国的信使也走了一个往返,秦慕白与苏定方取得了联系,便得知了苏定方在萨姆河的战况。
  早在月余之前,苏定方率军前往萨姆河驻防,以抵御随时可能入侵的大食人。一直在河岸西侧等候内应消息的大食统帅努尔曼,虽以战风彪悍用兵果断而闻名,但面对从未踏足的西域土地,他显然是比较谨慎。在得知东岸的康国大举增兵、又未得到内应的可靠消息之前,努尔曼一直按兵不动,在西岸驻兵观望。
  萨姆河是位于康国北方的一条河流,是整个西域对西方的一道天然屏障。康国常年在此驻军并修筑了许多军港防务。就算康国的军队一向十分孬种,但努尔曼带着一群旱鸭子想要从水路上强力突破杀入西域,也并不容易。因此努尔曼才苦心孤诣的在康国培养内线,以求里应外合踏足西域。
  现在内应没了消息,东岸却斗然增兵十余万,努尔曼查觉到了显然是情况有变。现在,他只能选择退兵,或者是强行攻关突破萨姆河。但他对对方的统帅、兵力与布防情况已经不再了解了,这让他十分的犹豫。
  于是,努尔曼驻兵观望犹豫不决,苏定方按兵不动固守防线。双方在萨姆河两岸僵持了一个多月,居然一箭未发一兵未动,如同两头凶猛的野兽在搏杀之前,都在蕴势观望,以求一击得果。
  得知这个情况以后,秦慕白心中稍稍安稳了一些。此前他一直担心,兵力悬殊又异地作战不知对方深浅的苏定方,很难抗得住阿拉伯战神努尔曼,更加让他担心的是武媚娘的安危。
  现在,既然已经平灭北庭扫除后患,秦慕白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前往康国了。但这并不代表弓月城这边的事情已经完结。
  西突厥南北二庭,是西域的两股最庞大势力,二者一边相互较劲,一边在西域经营势力蓝图。他们的麾下,网罗了大量的西域小国与部落。现在,南庭已经毫无疑问成了大唐的附庸,北庭初定,秦慕白必须在这时候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对其他的小国与部族进行招降与安抚。
  这些工作,秦慕白将它交给了南庭的可汗薄布恃勤。
  秦慕白将他请到弓月城,跟他说,自己会上表朝廷,表述南庭帮助大唐平定北庭征服西域的“功劳”,请准大唐皇帝陛下封薄布恃勤为第一任“北庭都督府”的都督。
  也就是说,秦慕白除了将会把安西大都护府安置在弓月城,还会在辖下安置一个专门管理南北二庭善后事宜的“都督府”。这样一来,土生土长的汗王薄布恃勤,就成了大唐的属官,成了秦慕白手下的“部门经理”。
  让薄布恃勤这位突厥的汗王来处理突厥人的事情,再合适不过了。
  薄布恃勤一直心慕大唐,南庭也一直与大唐通好。能够做到大唐的“都督”将来还有可能因功授爵,他欢喜还来不及,因此满口答应了。
  后来秦慕白听说,薄布恃勤上任后所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泥熟啜给请了来。具体用了什么法子,秦慕白不清楚也没去问,总之,曾经的大漠枭雄泥熟啜,现在已经成了“部门经理”手下的“打工仔”。
  按照秦慕白的打算,只等奏表到达朝廷,接下来的几年里,原本归属于南北二庭的西域土地,就将划分为大唐的州县。那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往西域不会再有突厥可汗与南北二庭的牙帐存在,只有大唐的封疆大吏与州县城池。
  弓月城一战,薛仁贵威震敌胆,秦慕白兵不血刃,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唐从高昌国开始,往西域拓疆千里,彻底解决了西突厥这一股盘踞在西域的最强大势力。按照秦慕白的话说,从此,大唐将在西域“只手遮天”了。
  秦慕白留给薄布恃勤十余万大军坐守弓月城,并留下了薛仁贵这位突厥人眼中的“战神”,辅助他料理善后。然后,秦慕白自己亲率二十余万大军,以宇文洪泰为先锋,向昭武九姓的宗主国——康居国,全速挺进!
  从历史渊源上讲,昭武九姓是大月氏的后裔,后来又与匈奴、粟特人混血,从来就不隶属中原也不同于中华民族。按照秦慕白心中的构想,西突厥南北二庭这样的国家与部族,向来与大唐为敌,是一定要对它进行征服与融合的。而大月氏后裔与粟特人,从历史渊源与地域种族上讲,都不适合对他进行征服与融合,只能用为邻邦与辅翼。
  这里面不存在军事难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大唐的国际形象与对外国策。征讨西突厥,大唐是吊民伐罪师出有名;平定南北二庭对其进行民族融合,是受到南庭友盟的邀请发兵,最后大唐帮助南庭统一了西突厥全土,薄布恃勤“主动”愿意投效大唐。这些都说得通,在情在理。
  大月氏后裔的昭武九国历来就自成国体独居一方,与大唐素无瓜葛。如果对昭武九国也采取征服与融合的手段,那大唐就将被指为“侵略者”。现在,秦慕白出兵的名义,也是出于康居国王的“邀请”,前去帮助友好邻邦对抗即将入侵的大食国。
  虽然秦慕白并未收到什么所谓的“邀请函”,但有主管康国军事与外交的首辅大臣武媚娘在,秦慕白与她之间的这层关系,就是请函。
  很早以前李世民和秦慕白商议西域大计时就说起过,西域这地方,邦国种族林立,宗教繁杂信仰不一。因此要处理西域问题,军事并非首要,外交最需谨慎。在君臣二人构建西域蓝图之时,不约而同的认定了一个原则,外交安抚为上,军事征伐为下。像高昌国这一类与汉民族渊源颇深的小国,可以放心大胆的对其进行征服、劝降与安抚融合;对西突厥这样的宿敌对手,务必要进行强有力的军事打击,处理方案与吐蕃类似;而对于康居国、大宛这样的昭武九国,可以与他们建立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尊重并保留他们的国家独立与民族完整,让他们成为大唐在西域的左臂右臂,与对西方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道屏障。
  秦慕白来自于21世纪,对国际外交的认知自然是超越大唐朝代的人。但李世民也能有这样清醒的认识,秦慕白不得不对他十分佩服。李世民,他雄武英明,但并不好大喜功妄加指责自尊大。他清楚的知道“双拳难敌四手”与“知足常乐”的道理。不管大唐如何强大,中原毕竟是一个以九州内陆农耕为基础的国家。在他有生之年能够尽可能的对外开疆拓土,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一味的对外进行军事扩张,事及必反,势必应了那句“国虽大,好战必亡”。
  因此,李世民划定的西域蓝图,就以葱岭为界,与大食及西方诸国分山而治。而在葱岭以东,务必还需要另外一个国家,作为大唐的友好邻邦来辅佐对抗大食。这样,既有一个军事缓冲地带,大唐又能最大程度的谋取丝稠之路上的巨大商业利润。
  一举数得!
  而这样计算来,以经商为主业的昭武九国,无疑是大唐最佳的西域“合作伙伴”。
  这就是,李世民与秦慕白所一同勾画的西域蓝图。
  秦慕白就按照这个蓝图一笔一笔的勾画过来。
  现在,他已经站在了康居国的国都,萨末建城之前。准备开始勾画,整副蓝图的最后一笔。
  “这就是后世所称的萨马尔罕城!——真是一座华丽而唯美的城池!”连秦慕白,也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第522章 惊艳
  “三哥,现在咋办?咱们都到了,康国的小王也敢不出来迎接!”先锋宇文洪泰从前方奔马回来问道。
  “我听说康国最近发生了政变,老国王与王储都毙命了。康国新立了一名女王,是康国国王的遗孀。她一介女流,恐怕会有点害怕跟我们这些将军打交道。而且我听说这位新国王是一位穆斯林教徒,更不便抛头露面与男人打交道。”秦慕白笑道,“不迎就不迎吧!咱们也别吓着康国的子民了。洪泰,你率军在外安营扎寨,我与赵同等人入城,拜谒女王陛下!”
  “嗨!我说三哥,你也太谨小慎微了!”宇文洪泰忿忿道,“就连北庭可汗欲谷设与泥熟啜那样的狠角色,也乖乖跪到你面前来请降,区区一个康国的小王,还是个娘们儿,居然还敢如此托大!要不你在这儿歇着,俺带几个兄弟冲进城,一根麻绳将她捆了出来塞到你的军帐中,今晚就跟你洞房了算了!——等她做了你的小媳妇,管她是‘木丝拧’的还是‘铁丝拧’的,还不都得乖乖的听你的!”
  “哈哈!”周围的将军们放声大笑。
  “你这蠢黑,满嘴胡言!”秦慕白又好气又好笑的骂道,“昭武九国是我们的友邦,不是敌人。康国虽然小,但她毕竟是一国之君。自古皆是强宾不压主,我等远道而来,不可失礼在先——传我将令,诸军上下不蒙传唤不得擅自进入萨末建城,对过往商旅行人更要友善和睦,不可扰民不可滋事。违令者,军法严惩!”
  “诺!”
  “萧轩武、朱半城,你二人带上导官与译官,奉国书、持节铖、执名贴,先行入城正式拜谒康国女王。”
  “诺。”
  几乎是二将刚刚应诺,前方萨末建城的四方城门中突然涌出许多人来。这些人出了城门就在正大门两旁罗列,留出中间一个通道。
  看那情形,倒不是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是普通的百姓。人数越来越多,没一会儿至少聚集了上万人。
  “咦,他们干什么?”众皆惊咦。
  不断有人从城中涌出来,渐渐的,那人群队伍都要排到秦慕白等人的面前来。此时已是黑压压的一片,粗略目测一下,已有三四万人之多。走得近了可以看出,的确是普通的男女老少百姓人家。
  秦慕白等人正纳闷呢,大门中走出一队人马来。
  两排金甲灿灿的骑兵,高举彩旗走在前方;中间有一辆周身紫金异光熠熠的车辇,由四匹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的血红宝驹拉乘,正朝秦慕白等人驶来。
  “好炫的阵势。”秦慕白不由得笑道,“久闻康国富甲天下,光看这车辇上的座椅估计就是纯金打造的,因为沉重,得用四匹宝马来拉乘。”
  众将也在一同议论道:
  “啧啧,早就听说康国的军队打仗不怎么样,但他们这浑身上下的装备可是吓人——好精美的明光甲!估计咱们这些人身上穿的甲,都没他们身上的昂贵!”
  “就是,这一副甲就是一大笔家当了!”
  “看看,人家骑的那马,肯定是大宛国神驹——汗血宝马!真是神了!这样的马在我们中原那是龙鳞凤爪、万金难求。那些骑兵却是一人一匹,这也太不值钱了!”
  “这不奇怪。大宛国离这里多近啊!而且康国是昭武九姓的宗主国,是这一方的霸主,弄几匹汗血宝马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
  正说着,那队人马走到了秦慕白等人的面前。为首一名骑士跳下马,对秦慕白抱拳道:“末将,康居国御前近卫大将军苏怜清,奉我王之命,恭迎来自大唐天朝的上国贵客入城!”
  “御前近卫大将军,苏怜清?!”秦慕白惊叹出声。
  “啊,还真是!!”这一说,大家这才看清楚,眼前这名戎装打扮的“将军”,居然是苏怜清!
  宇文洪泰一惊之下就大叫起来:“你这臭婆娘,几时又到康国做了将军?!”
  众人大笑!
  秦慕白也笑了几声,喝止道:“宇文将军休得无礼!还不向苏将军致歉?!”
  “呃?!——俺向她……致歉?”宇文洪泰的眼睛都直了。
  众人又是一片大笑,有人打趣道:“是啊宇文洪泰,你怎么能当众辱骂友国的将军呢?实在是太失礼了!”
  “还不下马?”秦慕白喝了一声。
  “哼!下就下!!”宇文洪泰憋屈的闷哼了一声,很是不甘心的翻身下马,几个踏步冲到苏怜清面前,瞪大一双铜铃眼睛将她全身上下打量了八遍,然后雷声道:“苏将军,俺错了!请你大人不计小人过,俺向你赔不是了!”
  “嘿嘿!”苏怜清忍笑已经忍了很久了,这时终于按捺不住笑出声来,然后正儿八经的抱拳回了一礼,“大唐与康国本是一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宇文将军就不必客气啦!”
  “是,俺跟是你一家,可亲近了!”宇文洪泰压低了声音咬牙道,“一会儿晚上,看我怎么收拾你这野娘们儿!”
  “好哪,你们夫妻之间的事情,回去关上门再议。”秦慕白笑道,“苏将军,我们快入城吧,别让女王陛下久等了!”
  “是!——秦少帅,请!”苏怜清将手一扬,兵甲让道,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