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长安风流 >

第8部分

长安风流-第8部分

小说: 长安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琵琶取来了。
  李世民兴致勃勃,秦叔宝忐忑犹疑,李恪好奇惊讶——在三人不同神色的注视之下,秦慕白淡定的微然一笑道:“不知陛下,想听什么曲子?”
  “当然是你最拿手的好曲。”李世民也不知道那天在昭陵里听到的曲子叫什么名字。
  “遵旨。”秦慕白看到皇帝的眼神心中更加了然:看来皇帝的确是去过昭陵,亲耳听过了!
  怀抱琵琶捻指上弦,秦慕白沉敛神色右手手指迅疾在琵琶弦上一拨,“咚咚咚”几声妙音让在场三人都禁不住心中微然一颤。
  这几个音符,就如同有穿透灵魂的魔力一般,将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再加上秦慕白弹奏琵琶独特的技巧与手势,更让秦叔宝和李恪惊讶万分。
  “世上还有人用手来直接弹琵琶的?真是闻所未闻!”
  李世民手握酒杯表情沉寂静,龙睛凤目微闭薰然,俨然已在全神贯注的欣赏曲乐。
  一曲《霸王卸甲》奔泄而出。秦慕白竖抱琵琶左手持颈,抚按律度,右手的五指灵活地在四根弦上疾扫如飞。《霸王卸甲》旋律起伏跌宕、节奏奔放豪迈。乐曲到高潮时,他的左手还加进了推、带、打、拢、捻等技巧,曲音刚劲淳厚虎虎生威,仿佛是一支乐队在合奏。
  李世民浑然忘形,不知何时已经放下了酒杯,不知不觉的学着秦慕白的手势在捻颈拨弦,身躯有节奏的左右轻微摇晃,如痴如醉。
  一向岿如古森临泰山之崩而不变色的秦叔宝,赫然已经呆愣当场,微张着嘴巴睁大了眼睛,眼神千变万幻,仿佛已经回到了当年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激情岁月,千军万马敌酋当前,他匹马当前冲杀于刀枪箭雨之中,众皆辟易唯我独尊!
  李恪端着一杯酒送到嘴边,却忘了去饮,动作凝滞不动。
  曲乐到了未端,便是《霸王卸甲》的高潮。汉兵围困虞姬绝艳一舞,然后自刎辞别项羽……
  慷慨、激昂、凄艳、悲壮!——红颜薄命,英雄迟暮!
  李世民的动作停滞了下来,不自觉的想起仙逝不久的长孙皇后;秦叔宝也有些木然的愣住,回忆起自己前半生何等英雄豪迈,如今却抱病卧榻如同废人……千般感慨,万般唏嘘。
  两个流血不流泪的男人,眼眶居然有些湿了。
  李恪惊骇万分,不敢将眼神投到上席正座,只好低下了头装作不知。
  “咣——咚咚咚!”
  四弦裂响,曲罢终了。
  满室寂静。
  咣当一声,李恪手中的酒杯掉到了桌几上,酒水淋漓四溢,满室酒香。
  “儿臣失礼,万望父皇恕罪!”李恪惊慌的离席拜倒。
  正座的李世民恍然回神,借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挥袖抹了一下眼睑,摆摆手道:“恕你无罪,起来罢。”
  秦慕白抚琴微笑,暗忖这李恪倒是个心思细密又不失机巧的聪明人,用自己这个看似鲁莽的举动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借以掩饰皇帝的失态。
  秦叔宝举着一个酒杯凝神看着让他感觉有点陌生了的儿子,半晌没有说话,仿佛还没有回过神来。
  “怎么样,叔宝?”李世民转换心情和表情的速度快极,转脸呵呵笑道。
  “这……微臣不黯音律,不好说。”秦叔宝不好自卖自夸,只好苦笑回道。
  “哈哈!”李世民笑道,“要朕来评价的话——秦三郎这一手琵琶,手法技艺闻所未闻高明绝顶,曲乐慷慨激昂如武曲军乐,又缠绵悱恻感情深沉威人肺腑,与时下流行的任何阳春白雪的琵琶曲皆不相同。因此,秦三郎堪称开创琵琶技曲之先河的一代宗师!”
  “小人不敢。”秦慕白放下琵琶拱手拜道。
  秦叔宝和李恪都吃了一惊:一代宗师?!皇帝可是很少给谁这样高的评价啊!
  “叔宝,这下你相信朕是来拜师学艺的了吧?”李世民轻松的笑道,“秦三郎,你可愿收下朕这个学生,教朕弹奏琵琶?”
  “啊?”这下,连秦慕白也惊叹了一声。
  “陛下,这万万不可!”秦叔宝慌忙道,“犬子顽劣,岂能堪任帝师?”
  “唉,叔宝——学无长幼能者为先,学无贵贱优者居师嘛!”李世民不以为意的一挥手,“世上有谁是无所不能的?就算是朕,也有许多技不如人的地方,那就得虚心学习嘛!”
  “不可不可,总之,这万万不可!”秦叔宝正色拜倒下来,一力拒绝。
  “那……朕让他将此曲的曲谱献上,朕自行回宫琢磨,这总该行吧?”李世民扶起秦叔宝无奈的摇头笑道。秦叔宝的性格他了解,看来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秦慕白拱手而拜:“小人自当从命,现在就可以写下曲谱。”
  “来人,取文房四宝!”
  秦慕白坐定下来,用“宫商角徽羽”的古曲方式写下了一张《霸王卸甲》的曲谱,顷刻间挥毫而就。
  李世民如获至宝的将墨汁未干的曲谱捧在手上,细下端详再度惊叹了一声:“好字!端的是一笔铁钩银划出类拔萃的独特好字!”
  秦叔宝早已见过秦慕白的字迹,今天发生的令人惊叹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多,他已是有些麻木的见怪不怪了。
  “秦三郎,这字体朕闻所未闻,莫非是你自创的?”李世民惊讶的问道。
  “回陛下,正是。”秦慕白只好寡廉鲜耻的应了下来。总不至于告诉他,这瘦金楷体是几百年后的一位宋朝昏君创下的吧?
  第11章 东阁祭酒
  “哈哈,叔宝!朕没说错吧,你家这三郎,的确就是一位难得的人才!”李世民笑道,“酿得仙酒弹得好曲,还能写得这样一笔好字,多才多艺,难得啊!”
  秦叔宝也是既惊又喜,拱手道:“陛下谬赞了。犬子文不成武不就,些许微末伎俩难以登堂入室,谈何人才?”
  “不必过谦。”李世民让随行侍人小心的收好曲谱,微笑的看着秦慕白,说道,“秦三郎,你身怀奇技出类拔萃,本身又是名仕之后将门虎子,可曾想过将来的报负?”
  “回陛下话。小人奉旨回家侍奉病父,暂时不作他想。”秦慕白回答道。
  “逆子糊涂!”秦叔宝正色斥道,“男儿志四方,为父还没有归天不用你守孝,府里有的是仆人,何用你来伺候?”
  “父亲教训的是,孩儿知错。”秦慕白拱手应过,心中却暗暗发笑:有意思。我欲擒故纵,父亲打蛇上棍帮着唱合。咱们父子俩还在皇帝面前演起双簧了。
  “呵呵,百行孝为先,秦三郎这也算不得错嘛!”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略作寻思,说道,“原本,朕见你有一技之长是想让你进太常寺太乐署,担任一名宫廷乐师,但转念想来,你出身将门地位超然,怎么能沦为梨园优伶呢,因此不妥。而且,朕安排你其他的官职,也必需时时到宫中衙门应卯办差,恐怕会影响到你侍奉父亲。因此,朕虽有心提拔你,倒还有些为难了。不如你自己说说,想要个什么差事?”
  空白支票?——秦慕白心中不由得有点激动,而且是皇帝开出的签了名的空白支票,自填金额!
  秦叔宝在一旁默不做声,这时候他显然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否则怎么都会显得有点做作和过头。只好静观其变任由儿子自己去应对。
  秦慕白心中想道:现在的优伶艺人可没有21世纪的影视明星们拉风,那是最低贱的下九流人等,连“仕农工商”四大阶级都排不进去;再者,大唐以仁孝治国,李世民的确想得周全。现在他既然开出了空白支票,我该讨要个什么品级、什么职事的官儿才算是合理呢?……苦恼了,我对大唐的官制并不是太熟啊!
  正当秦慕白有些为难的思索时,一直沉默旁听的李恪仿佛看出了他的难处,起身拱手拜道:“父皇,儿臣有话讲。”
  “讲。”
  “谢父皇。”李恪说道,“儿臣的府中正好有一职务空缺,七品东阁祭酒,想来应该适合秦慕白。东阁祭酒的事务不忙,儿臣府上也离秦府不远,秦慕白每日点卯过后仍可回府侍奉翼国公。而且,父皇不便拜师学艺,儿臣却是无妨。秦慕白若是到儿臣府上为官,儿臣便可以跟他学习酿酒、曲艺和书法,还可以与他切磋武艺箭术一起听蒙翼国公的指点。如此,总好过让儿臣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请父皇圣裁恩准!”
  “嗯?恪儿这个提议倒是不错。”李世民略作寻思点了点头,“只是这从七品上的东阁祭酒,官职低微俸禄稀少,不知你们父子意下如何?”
  “犬子无才无德寸功未建曾经也只是个军中小卒,微臣以为就是给他个从九品下的官职也是太过抬举,会让微臣觉得汗颜和不安。”秦叔宝拱手肃拜道,“而且,微臣担心以犬子之顽劣和无能,是否胜任吴王府东阁祭酒一职?还请陛下和吴王三思。”
  “叔宝,你就是太过谦虚了。”李世民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转头来说道,“秦三郎,你可曾愿意?”
  “陛下有旨吴王恩典,小人铭感五内。小人只是担心自己从未为官经验不足,唯恐不能胜任,而且无功受官只怕不能服众。”秦慕白说道。
  “呵呵,你们还真是血脉传承的父子,有着太过谦虚的一般通病。”李世民笑道,“朕的功勋近臣子嗣,封个亲王府七品东阁祭酒谁会有任何异议?没有谁是生下来就会做官的,学吧!——那就这么定了,秦慕白,朕亲封你为吴王府东阁祭酒,只要你父亲秦叔宝允许,你随时可以上任!”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父子二人正拜下来,山呼谢礼。
  “免礼平身!”李世民心情大好的笑道,“来,继续饮宴!这曲子嘛,朕也还想听。秦慕白,你就再演奏一次吧!”
  “微臣遵旨!”
  转眼之间,秦慕白的自称由小人转为微臣。
  席间把酒言欢,琵琶曲飘扬在秦府上空,不时传出皇帝李世民爽朗的大笑。府院门口的御林军卫士和宫人们一同想道:至从长孙皇后仙逝后,皇帝怕是至少有半年没有这样开怀畅笑过了。今日居然如此高兴,秦府必然要蒙受莫大的恩典。
  直到入夜,李世民才带着李恪告辞而走。父子二人都喝了不少的“秦仙酒”,走路都有点摇晃了。
  送走了皇帝,秦叔宝和秦慕白一起长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三郎,到为父房中一叙。”
  父子二人进了房,秦叔宝看着秦慕白鲜有的和洵微笑道:“三郎,你会怪为父以往对你的苛责和成见么?”
  “父亲这话从何说起?”秦慕白拱手微笑道,“如果父亲对以前的我没有苛责和成见,那反倒是错了。”
  “哦,为何?”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秦慕白说道,“孩儿以往顽劣不肖,做了许多有损父亲颜面和名声的事情,父亲定然要加以指正,否则便是纵容溺爱。由此看来,您是一位好父亲。”
  “哈哈,好!你离家三年,不仅是本领大涨,人也变得知书达理通晓大义了。好,好。”秦叔宝颇为欣慰的抚髯点头,略作寻思后说道,“为父疾染沉疴已经多年,虽然至今仍然忝居左武卫大将军一职,但早已远离朝堂不理政务不问军事,难免人走茶凉。显然,皇帝今日就是为你而来,而且对你颇为器重。但是,这器重并非是因为你有什么大才大能,仅仅是一些不足以登堂入室的伎俩,刚好投其所好搏得了皇帝私下的一时欢心。要想将来真的有什么大的成就,你就必须不断的精进。文武才能,为官之道,要学的东西很多,你明白吗?”
  “父亲的教诲,孩儿铭记于心。”秦慕白拱手拜道,“孩儿清楚,光凭一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不足以安身立命。孩儿生逢盛世出身将门,定会克日精进奋发向上,不敢有丝毫的纨绔不肖,以免辱没了父亲的一世威名。”
  “好汉不提当年勇,所谓的‘一世威名’这些,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不值一提。”秦叔宝摆了摆手说道,“常言道‘家贫出孝子,骄养忤逆儿’。你以前纨绔不肖,为父着实恨铁不成钢。如今你能如此懂事,为父很宽慰。现在,为父只希望你将来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不必仰仗着皇帝对为父的一点旧时情谊的庇荫,赖以为生。情谊这种东西,可以说是这天下最牢固的纽带,也可以说是最不保险的东西,你可明白?”
  “父亲放心,孩儿明白的。”秦慕白微然一笑,说道,“孩儿会努力拼搏步步向上,不仅要打拼出一世荣华,还要光大秦氏家门。”
  秦慕白略一怔,剑眉略挑凛然看着秦慕白,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胸怀大志,好!但愿这不只是一番夸夸其谈。”
  “我会用行动来证明的。”秦慕白点头微笑,又问道,“对了父亲,东阁祭酒这个官职,具体是做什么的?”
  秦叔宝呵呵的抚髯长笑:“是一个挺闲散的亲王府从属官,虽然和一般县令一样同列七品,但没多少实权也没什么重大的差事。主要是负责接待王府来宾,安排宴席歌舞这些事情。”
  秦慕白略一愣神,心中讪笑:那不就是个酒店招待所经理了?……算了,知足常乐。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步入了仕途,慢慢来吧!那些庶门仕子寒窗苦读参加科考,辛辛苦苦十几年也未必一下能得到七品官职。
  父子二人倾心交谈,深夜方散。
  终于体会了一些“血浓于水”的亲生父子的感觉,秦慕白的心情变得更加舒畅,回屋时酒意略有发作,不经意的哼起了一首流行歌曲。正要开门时冷不丁的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三哥,你这哼的什么淫词艳曲嘛?”
  “小妹?”秦慕白呵呵一笑,“这么晚了还不睡,在这里干什么?”
  秦霜儿从院子的石凳上起了身,嘻嘻的笑道:“我在这里等你好久了呢,想和你聊聊天。”
  “专聊吴王?”秦慕白打趣的笑,秦霜儿的脸就红了:“坏蛋!”
  “进屋说话吧。”
  进了屋兄妹二人对坐下来,秦霜儿还挺细心,早早准备了解酒汤给秦慕白来喝。
  “谁要是娶到我这个好妹子,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秦慕白笑道,“霜儿,你跟三哥说实话,你跟吴王……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12章 文才武德
  秦霜儿的脸红扑扑的,低着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