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02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102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不想开展的西园寺公望很快随着明治天皇的驾崩,加上桂太郎组建了新政党而倒台。
  不过这是十二月发生的事情。
  ……
  十月十三日,夏钧很紧张的等在医院外面,李诗婧今天就要生来。
  为了给李诗婧接生,夏钧花了一千多万点积分兑换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接生的女医生也培训了近六个月。
  随着医务室里传出一声微小的婴孩哭啼声,夏钧豁然转过身,不一会紧闭的大门打开了,一个女医生走出来对夏钧说道:“委员长,生出来了,是个男孩。”
  “我夫人情况怎么样?”夏钧急问道。
  “夫人的情况很好,没什么大碍。”医生回答道。
  “好,辛苦你了,我能进去了吗?”夏钧听了顿时放下心来,没事就好,至于生了男孩还是女孩,夏钧没太大的感觉。
  二十二岁的夏钧还没有一个想当父亲的紧迫感。
  “可以了。”
  夏钧得到答复,马上推开门进入了产房之中。
  只见李诗婧正躺在床上,从气色看还不错,不过流了很多汗,头发湿漉漉的,看到夏钧进来,对夏钧露出了个胜利的微笑。
  “小婧,感觉怎么样?”夏钧坐到床边,关切的问道。
  “还好啦”李诗婧呼了气说道。
  “辛苦你了。”夏钧双手握着李诗婧的手说道,这时候夏钧抬头看了看,问道:“我儿子呢?”
  “委员长,我们在给宝宝洗澡。”一个小护士回答道。
  “哦,哦”夏钧点了点头,李诗婧笑道:“看把你急的。”
  “呵呵”夏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实他一点都不急,刚做了父亲的他还有些迷茫,他甚至不怎么会抱小孩。
  果然,不一会护士长抱着小宝宝过来的时候,夏钧伸手去抱时有些手忙脚乱。当夏钧抱着自己的儿子,看着他那副粉嫩粉嫩的模样,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当父亲的感觉也不错,不过让夏钧感觉更大的还是责任,得把这个小东西教育好了才行。
  “让我看看。”李诗婧伸手对夏钧说道,夏钧连忙将小家伙交到了李诗婧手上,李诗婧看着小家伙,脸上绽放出幸福的微笑,伸手在小家伙的脸上逗弄了几下,让这小家伙直蹬腿。
  “呵呵”李诗婧笑了起来,抬头对夏钧问道:“夫君,宝宝的名字你想好了没有啊?”
  “想了,不过还没确定。”夏钧有些汗颜道,这几天他可是翻了几十次字典,不过名字还是没有确定下来。
  “那你还不快点确定啊”李诗婧催促道。
  “让我想想。”夏钧抓了抓脑袋。
  “就叫……就叫……夏平崎吧”夏钧脑子有些乱,想了半天突然想到了这个名字,然后很不负责任的说了出来。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李诗婧不解的问道,“有什么寓意?”
  “比较好听。”夏钧说道:“寓意有啊让他能顺顺利利的成长。”
  李诗婧想了想,点头说道:“嗯这个名字的确比较顺口,寓意虽然一般般,不过还算上佳。”
  夏平崎
  小家伙的名字就这么确定了下来,夏钧当上了父亲,心里开始计划如何教育儿子。
  听说父亲带的孩子智商比较高,夏钧决定以后亲自教育孩子,常言慈母多败儿,也不是没道理的。
  在夏钧胡思乱想中,这一天渡过了。
  ……
  委员长夫人产下一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各的报纸马上进行报道,不过没有谁弱智到派记者去医院去骚扰委员长夫人。
  夏钧出了医院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下令各部门各行政人员不得送礼。游正斌用最快速度把消息传达了下去,军部也很快通知了各级军官。
  那些得知了消息正想送礼的行政人员一个个都打消了念头,委员长说不准送礼,那就是不能送礼的。
  而很多商家在得知这一消息,纷纷放起了鞭炮,商店打出了“为庆祝委员长得子,全场XX折”的告示。
  在北京的报界得知这一消息,有报纸评论说:“此子一出,华东自治三省专政后继有人矣~”
  这样的评论很快招到了杭州报界的猛烈抨击,杭州报界此时完全倒向夏钧,就算是专制制度他们也心服。
  华东自治三省的民主声音并不是太高,一方面是华东自治政府行政廉洁、高效,百姓生活逐渐富裕,没什么人去理会这些叫着民主的家伙。二来华东自治三省是很大程度上是光复会的地盘,光复会的成员在思想上并不排斥**。
  报界的激烈攻击,引起了袁世凯的注意。
  没两天,那家抨击夏钧在华东自治三省搞专政的报纸就被袁世凯给封了,抨击什么都不要紧,对袁世凯来说就是不能抨专政,他本人也在搞专政。
  另外以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此时也在鼓吹专政,并效力于袁世凯。立宪派的政见就是在民主的外衣下弄一个专政的内核,不过历史上立宪派就算是投靠了袁世凯,袁世凯还是感觉国会碍事,把国民党赶出国会后又解散了立宪派的国会。
  ……
  一个星期后,夏钧召开了13年的财政预算会议。
  各部门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提出了各自的计划。
  “陆军的计划是,明年继续扩招10个生产兵团,并增设一个炮兵师,职业陆军达到三个步兵师,两个炮兵师,外加五个混成旅,五个独立团,职业军人总数达到十一万人。义务兵达到十八个师团,兵力为二十六万人。需要军费九千万元,以及需从全球军火公司进口武器若干。”陈轩宇首先起身念出了陆军的计划。
  就陆军开支来说,军饷只是小钱,十万职业兵的军饷也不过一千万元,这还是在军饷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最下层的职业士兵军饷都达到了每月五元。
  华东军可不是北洋军,克扣军饷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军饷不经过任何军官的手,而是陆军部直接打到士兵的银行户头上。再则,华东军没有战前发钱的惯例。
  主要支出还是在装备维护以及购置装备方面。
  “扩招一个炮兵师,这太烧钱了吧”谢葆璋有意见了,起身说道:“陆军已经有一个炮兵师和一个炮兵旅了,我想没必要再扩充炮兵师了。”
  “当然有必要,最近我们和日本就快要打起来了,自然得扩军。”陈轩宇理直气壮的反驳道。
  谢葆璋挥手道:“我们海军足以从海上挡住日本,绝不会日本登陆本土,陆军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海军就那么点战舰,我们陆军对此观点感到质疑。”
  “我们海军有潜艇,足以封锁与日本海军抗衡,只要多拨款给我们海军,我们海军造出了军舰,就更有把握在海上遏阻日本登陆本土,而且你们陆军现在已经有最先进的装备,难道还怕打不赢吗?”
  谢葆璋与陈轩宇大声争论起来,谢葆璋知道,陆军分了太多军费过去,那么海军就没钱了。
  而且在他看来,先振兴海军才是首要,陆军现在的力量已经很强了。
  陈轩宇被谢葆璋说得有些不知该如何反驳,陆军的实力确实已经有把握与日本打一场局部战争。
  其他部门没有吱声,军部的事情他们也不好插手,毕竟现在目前国势如此,也必须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因此对于把军事建设放在首位,他们还是能理解的,只是希望这海陆空三军预算过后能多留点钱下来。
  “好了,都别争了。”夏钧抬起手压了压,“你们坐下来说吧”
  “是。”陈轩宇应了声坐了下来,谢葆璋也点了点头,跟着坐下。
  夏钧这时候说道:“你们也都别争了,今年的军费总额只有十分之一,也就是八千万元,再多没有了。”
  “委员长,窃以为当前中国当如日本那样倾尽全力打造海军,而且以我们当前八亿元的财政收入来说,已经比日本还要多出一些,只要我们倾尽全力打造海军,必然能够在十年内赶超日本。”谢葆璋又起身说道。
  夏钧摇了摇头,说道:“现在我们的海军还很不成熟,我们就算把船造出来,也不见得能有多强的战斗力。而且我们也不是日本,我们在其他方面还得花钱,特别是教育、基础工业。等教育和基础工业提升上去了,同时我们有更强的经济实力的时候,海军的发展也就自然而然了。”
  “至于海军,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人员,先把软设施先提升上去了,我们再提升硬件。”夏钧接着给谢葆璋解释道:“再说造军舰不是一年内能完成的,一年之后欧洲各国非打起来不可,那时候他们自己造船都来不及,我们的军舰可就要不到了。”
  “打仗……”谢葆璋想了想,以前夏钧的确和他说过欧洲两大阵营正在进行军备竞赛,打起来那是必然,不过谢葆璋并不是太确定什么时候能打起来。
  谢葆璋便不再提之前的观点,而是说道:“只是,我们的商船数量已经扩大,而且造船厂也在大造商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海军力量还为商船护航。”
  “这个没问题。”夏钧点头道,看了看陈轩宇,说道:“这样吧陆军明年军费是两千万元,海军的军费是七千万元。”
  “委员长,那扩军的事情?”陈轩宇张了张嘴问。
  “十个义务兵生产兵团和炮兵师就算了,先放一放吧”夏钧说道,对于军费上的支出,十分之一已经很大了。
  就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军费来说,每一百法郎收入中用于陆海军的:
  英国为二点四四法郎
  法国为…八二法郎
  德国为二点七九法郎
  意大利为四点一三法郎
  美国为零点九二法郎
  俄国为七点七一法郎
  俄国最高也就是7。71,而现在华东自治政府已经达到了十分之一,再说很多装备都是他可以从兑换平台上购买的,这么高的军费已经是夏钧的上限了。
  在海陆两军的建设上,夏钧有他自己的打算。
  现在和日本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等于零,日本的财政现在也很吃紧,陆军再扩军也没什么意义了。
  至于海军,只要造出足够的军舰护航就可以了,暂时没那个闲钱砸进去,更何况有钱也没地方造,虽然说现在自己能造军舰了,但只是造比较小的,而且在技术上也一些方面也有些落后,去订购的话也没地方订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那些船肯定拿不到手。
  还是先发展经济,再说海军有那么多潜艇,在这个没什么有效反潜手段的年代,足够与日本海军抗衡,就算赢不了也输不了。
  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可不多,最好是多造一些商船出来,也没那个闲情去多造军舰。
  另外在军舰制造技术上,完全可以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协约国和同盟国那里换到,到时候用物资就能换。
  等经济发展起来了,技术成熟了,又有钱了,夏钧手上也有积分了,海军想造什么都可以。
  至于陆军,小日本的陆军装备是很廉价的,以现在华东军的装备足够应付了,就算是在军力劣势的情况下。
  所以夏钧完全没必要去烧冤枉钱。
  海军、陆军的经费确定下来,空军那边夏钧只拨了五百万元,这个年代的空军没有那么复杂的机器,成本也相对低廉。
  明年的军费也就是8500万元,还有7。15亿元可以预算。
  各部门看到这个结果显然松了口气,他们的心情的确很矛盾的,即想军费少一点,但时局让中国必须振兴军事。
  好在委员长有底线。
  “教育部先报告明年的计划吧”夏钧这时对陶成章说道。
  陶成章听到点名,见预算宽裕,连忙偷偷的将一叠报告最上面的那张塞到了最下面,起身念起他准备的第二套计划书:
  “委员长,教育部明年的计划是培训出八万名合格教师,加上我们现在的三万名教师,也就可以有十一万名教师,在工资方面的支出是一千万元。另外计划在明年将十七岁以下到六岁之间的少年儿童大概一千万人招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这一千万人每月伙食费1元,也就是九千万元。另外在校舍方面,教育部可以从简搭建。加上课本、桌椅等费用,大概还需要三千万元。同时再加上中学、大学、技校经费,一共需要大概三千万元。教育部明年所需经费为一亿六千万元。”
  “老陶你没疯吧”
  “一亿六千万元,你们还能发彩票和辅币呢”
  “就是。”
  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各部门对陶成章的狮子大开口感觉不满,陶成章毫不在意,目光坚定不移,完全不理会其他部门的声音。
  “这个……”夏钧想了想,问道:“师资有那么多?”
  “足够,绝对足够。”陶成章连忙保证道,为了说服委员长,继续说道:“虽然说质量不是那么好,但培训一下还是可以上的。而且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扫盲,特别是那些十六七岁的少年,他们正好差不多要进入社会,甚至有的都进入社会了,必须把他们拉进学校里扫盲,那些有工作的,则和更大的进夜校学习。”
  ——————
  第二更到万字更完。求月票。
  第一卷 第七十四章 13年财政预算(二)
  第七十四章 13年财政预算(二)
  夏钧听着陶成章的分析,在场各部门以为夏钧要找其他借口削减教育经费时,夏钧却说道:“若是要教育上千万人的话,明年教育部就一亿六千万这点经费恐怕很拮据。这样吧明年给教育部拨款三亿元,校舍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修建。”
  “三亿元”
  “那都占了财政收入的37。5了。”
  “这下面还怎么预算?”
  各部门议论纷纷,陶成章大喜过望,连忙说道:“多谢委员长。”
  夏钧点了点头,起身伸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夏钧接着说道:“各位,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长期前途,其他都可以省一省,唯独教育不能省,三亿元的教育经费虽然多,但若我们能培养出成千上万的栋梁之材,中华复兴指日可待,现在投入每一分钱,到未来都是有回报的。”
  夏钧把其他部门的声音强行压制了下去,很快进入其他部门的预算。
  下面一个进行预算的是医疗部,医疗部部长杨兴业报告了今年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