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33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133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东自治政府外交部突然发表声明,这很出乎英国和日本的意料。
  英国大使朱尔典连忙求见华东自治政府最高元首夏钧,夏钧接见了朱尔典,他对朱尔典说道:“我们不容许任何国家的军队践踏我们的领土,难道龙口是你们的英日两国的租界吗?”
  朱尔典被问得哑口无言,半天才对夏钧说道:“我们大英帝国无意践踏中国的领土主权,只是想攻打青岛而已,有什么不便的话,我们深感歉意。”
  “德国在胶州湾的租界,我们华东自治政府已经接收了。”夏钧突然说道,让朱尔典有些措手不及。
  “德国政府已经将胶州湾交给华东自治政府了吗?”朱尔典求证道。
  夏钧冷笑道:“当然,我们已经在协议上签了字,我们中国将收回胶州湾,我知道日本不可能撤军,但如果英国还不撤军,我们将采取必要行动。”
  “必要行动”朱尔典嘟囔了句,脑子里开始遐想起来。
  这个必要行动,很可能是收回租界,例如上海、汉口两地租界,甚至是香港都有可能被华东自治政府强行收回。
  为了一个胶州湾,一个许诺给日本的胶州湾,英国确实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好吧我想我们大英帝国会撤军的。”朱尔典的神情中带着写冷然的笑意,既然中国人想不开,那就让日本陆军去教训教训他们,只要他们在山东受到挫折,那么只要对华东自治政府施加些压力,便可以让他们屈服。
  ……
  九月三日,华东自治政府宣布,中国已经与德国达成协议,德国将把胶州湾归还中国,并再次严厉警告日本与英国——“如若再不从中国撤军,将视为对中国的宣战。”
  英国大使朱尔典同一天也请示了英国政府,英国政府给朱尔典的答复是马上答应从中国撤军。
  同时英国政府向英国驻日本大使发出命令,让他鼓动日本继续向胶州湾进攻。
  英国与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在贸易上闹得有些不愉快了,这个世界老大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借日本教训一下华东自治政府,让他们明白,他们只是一个小屁孩,还没有实力与英国叫嚣。
  不过此时英国与德国正在大打出手,在远东显然没有足够的力量,迫于华东自治政府的压力,还是撤军了。
  为此日本政府怒不可遏,他们愤怒的不是英国的撤军,而是华东自治政府突然插一脚,接收了德国的胶州湾。
  更让他们愤怒的是,德国把胶州湾让给了中国。
  在德国看来,把胶州湾给日本,比给俄国人还要耻辱,把胶州湾给俄国,更不如给华东自治政府来得坦然,在数次军事交流之中,华东陆军的战斗力也赢得了德国的尊敬。何况双方虽然不是盟友,但很多地方已经超出了盟友的范畴,而且这场大战,华东自治政府显然是偏向德国的。
  日本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上日本陆军人员很自信的对日本首先山本权兵卫保证,他们能够击败支那人的陆军。
  “支那人的陆军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虽然这并不足为虑,但我认为还是多派遣一些兵力保险一些。”山本权兵卫对陆军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陆军方面也给与了肯定的声音。
  “此战大日本帝国不能输,一旦陆军输了这场战争,那么大日本帝国的国际地位将会急剧下降,我们陆军将不会辜负帝国的期望。”
  ……
  日本陆军很快又向山东增兵两万,神尾光臣被任命为“青岛攻城军”司令官,他原先调动了以第十八师团为主力的陆军5万人,配备了数百门重型攻城重炮、山炮、野炮在内的火炮和多架飞机,从陆地进攻青岛率领18师团在海军掩护下,进攻德国殖民地青岛。
  日军第十六师团于1905年在京都编成,其司令部设于京都,官兵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和奈良县,故又称为“京都师团”。该师团为日本陆军甲等常设师团,装备精良,兵员满员,战斗力较强,在编成的当年即参加了日俄战争。
  抗日战争中,日军第十六师团是与一系列暴行密不可分的:开展“百人斩”杀人比赛;参与实施南京大屠杀……连当时的日本陆军部人事局长都说:“第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战斗指导是违背人道的。”可见,第十六师团的暴行达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
  当时被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纸大肆宣扬的所谓“百人斩”就发生在该师团。第十六师团在从无锡向常州追击过程中,该师团第十九旅团步兵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副官野田毅少尉和大队炮小队长向井敏明少尉,相约在到达南京时,看谁先用日本刀斩杀满 100人。此后,两军官开始大肆斩杀,在到达南京城外的紫金山时,野田毅斩杀了105人,而向井敏明斩杀了106人。
  对于俘虏,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其日记中记述说:“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
  日本陆军的各师团除了编号外,还有一个地方名字,例如第一师团因为全部士兵和中下级军官为东京人,所以叫东京师团。第二师团又称仙台师团,第三师团又称名古屋师团……
  这个第十六师团的士兵是日本京都地区的人,所以叫京都师团(非东京,东京原名江户),这支师团显然属于比较富庶的地区的师团,因此在装备上都比其他贫穷地区的师团好,同时能分配到的作战任务也是‘美差’。
  这是日本陆军的一贯传统富庶地区的师团歧视贫穷地区的师团,贫穷地区的师团都是派去艰苦的地区作战。
  日本十六师团的兵力突然增加到七万,让神尾光臣信心爆膨。
  日本政府则于9月4日公然宣称:“大日本帝国不承认华东自治政府的合法地位,亦不承认胶州湾租界交由华东自治政府。”
  看到日本的这个声明,夏钧笑了,是时候给小日本放放血了。
  ————
  第二更到
  今天暂时就六千吧小菜码字速度实在太慢,一天万把万把的更新,等于是整天坐在电脑面前,连饭都不能及时吃,实在有些撑不住,同学们让小菜先修整几天吧
  第一卷 第一百零八章 中日宣战
  第一百零八章 中日宣战
  时局很快超乎了人们的想象,9月5日,华东自治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战。
  随后,日本向华东自治政府宣战。
  袁世凯则发电保持中立,他也乐得看见当前的局势,让夏钧这愣子去和日本拼个你死我活,他自然是作壁上观。
  人们想不明白,为什么华东自治政府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就连日本也不明白,支那人竟然会傻到去挑战他们的最强陆军。
  如果说海军失利,让日本海军有些畏首畏脚的话,那么日本对陆军却是绝对的拥有自信。
  神尾光臣跃跃欲试,对即将到来的陆军之战极为期待。
  反观华东自治政府那边,夏钧同样跃跃欲试,华东陆军自建立到今日,已经五年了,艰苦训练了五年,唯独缺乏战争的洗礼。
  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需要良好的装备、训练、纪律、指挥和后勤,还要有自信和经验,自信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训练获得,但经验同样也能在演习中获得一些,但都比不上实战。
  只有经历了实战的军队,才能算是真正的军队。
  华东自治政府与9月3日,便调动了八个师,其中三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这四个师都是职业师,另外还有四个长产兵团,属于义务兵。
  这四个生产兵团也训练了两年多了,已经初步具备了作战能力。
  这八个师组成了两个军。
  第一军拥有01、02步兵师,以及05生产兵团。
  第二军拥有03步兵师,以及06、07、08生产兵团。同时还有一个速射炮旅,一个榴弹炮师组成的炮兵部队。
  两个军迅速在连云港集合,从江苏进入山东作战。这次作战并未走铁路线,因为铁路线要绕一圈,华东军有大量卡车做为运输队伍,不用铁路也是可以的。
  夏钧决定亲自指挥这场战役
  他的决定无人反对,因为要与日军作战,三个职业化步兵师是必须投入战场的,但若是将第一步兵师抽调到战场,杭州便无精锐坐镇。
  只要夏钧亲自指挥这场战役,杭州便无需精锐坐镇。
  就拿周边军阀来说,自治七省内还有五个生产兵团,五个混成旅,对于防御来说已经绰绰有余。
  只要夏钧还安全,那么内部就不可能出现反叛。
  就算是出现了反叛,只要夏钧站出来,任何反叛都会被支持他的人民所消灭。
  同时华东自治政府在9月5日发出了动员令,从地方抽调民兵十万,以负责保护后勤部队。
  ……
  9月5日上午9点整,夏钧在广播中发表了他的讲话。
  “至华东自治七省父老,至全中国同胞,今日寇入侵,欲侵占我中国胶州湾,经数次警告无效,我华东自治政府正式向日寇宣战。同胞们,不要悲伤,不要惶恐,更不要犹豫,也不要怀疑我们的行为是否正确。我们只需知道,中国不需要眼泪,不需要怜悯,中国需要战争。
  只有战争才能让我们走出阴霾的天空,只有战争才能让我们赢得尊严,只有战争才能让我们走向复兴,只有战争才能消灭一切威胁。就让我们以铁与血的燃烧,去铸就中华的辉煌。总有一天,我们会让世界知道,我们是Center(深特尔),中心之国“
  夏钧的这次讲话,被西方媒体认为是狂妄自大。
  然而后世的人们却认为,这是夏钧第一次毫不掩饰的宣告自己的野心,第一次公然表达对世界霸主地位的追求。
  也是……让中国走向战争的开端
  更是……战争狂热份子掌控中国的开始。
  人民听到夏钧的讲话后,沸腾了
  所有人都沸腾了
  ……
  华东自治七省,都随着战争到来而运转了起来。
  一车车的作战物资从仓库中运输了出去,各工厂加班加点,努力的生产着作战物品,动员起来的十万民兵开始北上,他们负责保护铁路、公路和后勤队伍。
  所有士兵军饷一律加到了一个月十元,连民兵都一个月能拿到六元。
  军部更是颁布了新的抚恤制度,阵亡抚恤金提高到了一千元,伤残抚恤金最低都有五十元,最高也为一千元。
  同时宣布阵亡士兵家属,享有特殊待遇。医疗、教育一律免费,每月有基本生活物资保障。
  新的抚恤制度适用于1909年7月13日之后,华东军所有伤亡将士,也就是说,以前伤亡的将士,将领取未到新标准的缺额。
  对于夏钧来说,现在他有的是钱。一战都开打了,钱将不再是问题。
  新制度一颁布,各军士气暴涨。
  上了战场,只需为国尽忠,妻儿老小政府帮你养,决不亏待烈士家属。
  ……
  9月6日,夏钧飞抵达连云港指挥部,临行前李诗婧依依不舍,塔娜闹着要跟夏钧一起去。
  杭州必须有人坐镇,所以夏钧把李诗婧留在杭州,至于塔娜,带去也没什么,于是就带了她一起去。
  与此同时,夏钧还带了一群上百人的中外记者,浩浩荡荡如同春游一般乘车到达了连云港。
  一到连云港指挥部,夏钧问道:“情况怎么样?各部队推进到什么地方了?”
  “报告委员长,第一军和第二军已经推进到了诸城。”陈轩宇报告道。
  “日军主力在哪里?”夏钧问道。
  “根据侦察机的侦查,日军主力五万人主要集中在潍坊。”刘文洪拿出侦查文件递给夏钧说道。
  夏钧看完文件上的情报,命令道:“轰炸机部队,明日轰炸潍坊,不用怕没炸弹,给我使劲炸。”
  “是。”
  “让工兵在诸城修建机场,把飞机转移到诸城去。”
  “是。”
  “让第一军和第二军暂时停止前进,指挥部马上迁移到诸城。”
  “委员长,是不是离得太近了。”陈轩宇担心的问道,夏钧笑道:“无妨,近些指挥更方便,只要不被小日本的炮打到就行。”
  夏钧坚持之下,其他人也不好反对,于是便同意将指挥部搬到诸城去,同时轰炸机编队也将转移到诸城去。
  这样离战场更近,轰炸机出动的效率更高。
  “校长,那些记者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随便拍吧”刘文洪对那些记者有些疑虑,若是被他们泄漏了情报怎么办。
  “专门安排一个连看管着他们,带他们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拍摄。”夏钧说道,“另外不允许他们发电报。”
  “是”
  ……
  另一边,日军已经在神尾光臣的催促下迅速集结在了潍坊,只差后面把物资运来了。
  双方的飞机开始互相侦查。
  不过很快日军的飞机就遭到了打击,华东军派出了福克战斗机和雄鹰Ⅲ战斗机。
  9月7日,一架日军侦察机在飞临连云港上空时,被福克战斗机击落,仅二十分钟后,又有三架日军侦察机飞到了连云港上空,又被华东军的雄鹰战斗机击落。
  日军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清楚侦察机为什么没飞回来,日军的飞机并不多,侦察机仅有二十多架。
  相比之下,华东军拥有一百五十架侦察机。
  侦察机每天都在天上飞,不时与日军侦察机发生交火,华东军用的侦察机是雄鹰Ⅱ,而日军用的侦察机是雄鹰Ⅰ,明显是从华东飞机制造厂买去的。
  这两种侦察机的特点就是机身两侧装了重机枪,不过日本用的雄鹰Ⅰ显然过时了,速度根本比不上雄鹰Ⅱ,在众多侦察机的围攻下,日本的战斗机才两天时间就损失得只剩下五架了。
  制空权轻松获得。
  华东军和日本陆军在山东大打出手,英国没有丝毫调解的意思,只是严令双方将势态扩大到海上。
  英国正在与德国交战,日本和华东自治政府都属于比较重要的物资输出国,若是他们的航线被互相阻断,那么对英国来说是不利的。
  ……
  9月7日。
  连云港机场上一片忙碌,所有飞机正在忙碌的装载炸弹,并且添加燃油。
  为了应对这次战争,连云港已经集结了一百五十架重锤Ⅱ和四百架重锤Ⅲ,以及五十架鲲鹏Ⅱ轰炸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